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Humanities and Geo-computation for Social Sciences: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Kun QIN Hui LIN +2 位作者 Yang YUE Feng ZHANG Jianya GONG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SS) are undergo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ti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Geo-computation, with geoinformatics(including RS: Remote Sensing;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NSS: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SS) are undergo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ti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Geo-computation, with geoinformatics(including RS: Remote Sensing;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rovides effective computational and spatialization methods and tools for HSS. Spatial Humanities and Geo-computation for Social Sciences(SH&GSS) is a field coupling geo-computation, and geoinformatics, with HSS. This special issue accepted a set of contributions highlighting recent advances in method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SH&GSS, which are related to sentiment spatial analysis from social media data, emotional change spatial analysis from news data, spatial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related to COVID-19, crim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double evaluation” for Land Use/Land Cover(LUCC), Specially Protected Natural Areas(SPNA) analysis, editing behavior analysi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omaly detection, First and Last Mile Problem(FLMP) of public transport,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for crude oil trade network. Based on these related researches, we aim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SH&GSS, and propose som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SH&H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SS) Spatial humanities and Geo-computation for social sciences(SH&GSS) sentiment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for social media crim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editing behavior analysis spatial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及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俭 徐曼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空间格局,空间成为解析社会现象、反映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场域。空间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空间趋向合理化,使空间变革愈加富有社会化特质。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实践... 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空间格局,空间成为解析社会现象、反映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场域。空间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空间趋向合理化,使空间变革愈加富有社会化特质。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实践、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空间当中被塑造和完善,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作用下逐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在阐释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分析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路和举措: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在对空间的占有当中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掌握变革社会的力量,通过对空间主体的培养塑造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主体力量;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通过对空间关系的协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人与社会关系 社会变革 空间关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
3
作者 张明新 李华君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9-48,124,125,共12页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越来越明显,但交叉融合的程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队伍与团队建设,探索新兴学科与专业方向,推动融合性课程创新改革,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和育人,深化学科交叉体制机制改革。展望未来,新闻传播学科交叉融合的观念将会持续强化,合作、开放、共享的意识将逐步增强,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将更加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新闻传播学 学科交叉融合 有组织科研 有组织育人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叶德磊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04-113,127,共11页
在具体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方面,自然流畅地联结、融合多学科和跨专业知识、技能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学教学中可以顺理成章地联结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学生具有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出发观察经济现象和思考... 在具体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方面,自然流畅地联结、融合多学科和跨专业知识、技能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学教学中可以顺理成章地联结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学生具有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出发观察经济现象和思考经济理论的能力;经济学与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知识的交叉融合则可以使学生增强理解相关经济理论的历史纵深感;教学上对经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关联,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也可以拓展传统文化的研究;经济学与地理学、旅游学、哲学、心理学等的融合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实现有意义的教学糅合。这些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多学科、跨专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多学科和跨专业知识的联结、融合应该是基于相关理论的自然流畅的论述或者引申,而不应损害经济学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文科实验室的“三位一体”建设机制与发展模式思考
5
作者 何宛玲 郭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39,共6页
为总结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机制、探索高校文科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国外高校文科实验室在“科研-创新”螺旋、“科研-教育”螺旋和“教育-创新”螺旋中的“三位一体”创新实践进行了分析,... 为总结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机制、探索高校文科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国外高校文科实验室在“科研-创新”螺旋、“科研-教育”螺旋和“教育-创新”螺旋中的“三位一体”创新实践进行了分析,对高校文科实验室在搭建文理医工交叉合作平台、创新教研一体融合发展路径、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应推动我国高校文科实验室体系建设与改革,加强科研协同,搭建文理医工多学科集成化平台;促进教研一体,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整合多方资源,打造“高校-产业-社会”良性互动的循环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室 多学科协同 教研一体 资源整合
下载PDF
人文社科类交叉综合研究的主题透视与趋势分析——以近十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为例
6
作者 王振鲁 高晓琴 陈亮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62,共15页
[目的/意义]交叉融合发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必然出路,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部人文社科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作为交叉综合研究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推动人文社科类交叉综合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旨在为未... [目的/意义]交叉融合发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必然出路,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部人文社科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作为交叉综合研究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推动人文社科类交叉综合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旨在为未来的人文社科类交叉综合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十年(2014—2023)教育部资助的4045个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项目的数量、类型、机构分布、项目负责人、研究主题及其趋势等。[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交叉综合研究在数量和深度上均呈现稳步增长,且研究主题涵盖广泛。在城乡社会发展、特殊群体问题、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应用、心理健康与教育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重要的研究热点,并呈现出多学科融合、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关注现实问题、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等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主题分析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新文科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重维度
7
作者 李合亮 刘震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0-37,125,共9页
新文科所倡导的新理念与新做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进路,从技术、学科、实践三个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新文科理念倡导的科技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革新,形成精准供给、全景育人、智能分析的“科技思... 新文科所倡导的新理念与新做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进路,从技术、学科、实践三个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新文科理念倡导的科技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革新,形成精准供给、全景育人、智能分析的“科技思政”新形态;新文科理念注重的跨学科间的知识汇通和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置、研究范式、学科体系等方面实现结构性重组;新文科理念强调的实践原则与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社会实践的新需求,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思政 跨学科
下载PDF
Distributed Human Terrain Operations for Solv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被引量:1
8
作者 Peter Simon Sapa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9期597-622,共26页
With the world conflicts steadily moving from kinetics to cultural dimensions, the author will be discussing here a new, promising, trend allowing for effective solutions of complex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ith the world conflicts steadily moving from kinetics to cultural dimensions, the author will be discussing here a new, promising, trend allowing for effective solutions of complex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by intelligent and predominantly peaceful means using the concept of Human Terrain (HT). A novel ideology and supporting high-level networking technology will be revealed that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HT ideas in large networked spaces. The technology is based on holistic and gestalt principles in dealing with complex distributed systems in opposition to traditional multi-agent and interoperability organizations. This allows researchers to grasp nonlocal social, cultural, ethnic, religious, and, if needed, military problems with their integral solutions on top semantic level and expresses them in a special high-level language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manned, unmanned, or combine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organizations networked systems human terrain spatial grasp technology spatial grasp language networked interpretation spatial scenarios system integrity.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文文”融合模式的内涵、学理、路径与向度 被引量:5
9
作者 许明武 聂炜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6,共10页
伴随2019年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元年的开启,中国外语教育进入了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质量建设发展阶段。近来,围绕“新文科”建设,外语界献计献策,探索出愈渐清晰的多元化路径。其中,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交叉与融合,实现传统文科自我... 伴随2019年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元年的开启,中国外语教育进入了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质量建设发展阶段。近来,围绕“新文科”建设,外语界献计献策,探索出愈渐清晰的多元化路径。其中,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交叉与融合,实现传统文科自我革新、创新发展、内涵提升的“文文”融合受到关注。本研究立足“新文科”建设目标,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与市场需求,予外语专业“文文”融合模式以具体内涵及学理的阐释,藉由对其现阶段发展路径的观测,展望未来可拓展向度,以期对“新文科”建设的外语应答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外语专业 文文融合 路径 向度
下载PDF
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瑛 张子怡 王砚羽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79-88,126,127,共12页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新生态的创新发展阶段,跨学科交叉融合既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也是推进新文科建设、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专业以“多元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为特...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新生态的创新发展阶段,跨学科交叉融合既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也是推进新文科建设、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专业以“多元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为特点,亟须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学科发展趋势,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深度交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升级应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主线,围绕教学、育人、服务三大功能领域,以建构“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多维互动”的教学范式,构筑“可持续、系统化、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为转型支撑,聚焦企业、产业、国家和国际层面,探寻工商管理专业服务社会的实践路径,以期培养新经济时代的交叉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助力教育强国、网络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跨学科交叉融合 工商管理专业 教学范式 育人机制
下载PDF
科技人文的融合创新与互动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成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67,共11页
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腾飞推动着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全新时代,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知识增长和学科建构赋予了新动力。人本主导的科技与科技引领的人文的共生共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旋律;拓展学科知识体系、明晰... 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腾飞推动着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全新时代,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知识增长和学科建构赋予了新动力。人本主导的科技与科技引领的人文的共生共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旋律;拓展学科知识体系、明晰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与以人为本体的思维、行为科学及生理、脑理等多门类相关学科进行大跨度、大纵深的学科交叉融合,能够奠定认知变革的学理基础,进而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从大科学视角探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与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 数智时代 深度融合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热点主题、演变及展望——基于专项基金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智恒 张玥 黄明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基于立项情况、热点主题、关键词聚类等维度,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项目进行分析可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时代、教学研究、创新等是思... 基于立项情况、热点主题、关键词聚类等维度,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立项项目进行分析可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时代、教学研究、创新等是思政课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偏宏观研究,包括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理论及历史经验研究;第二大类是相关教学研究,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研究;第三大类是聚焦不同对象的研究。未来应完善思政课理论体系研究,深化问题意识,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加强跨学科研究,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思政课一体化 大思政课
下载PDF
2022年新文科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凯南 苗滋坤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09-123,128,共16页
自2018年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2年,新文科相关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尽管2022年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 自2018年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2年,新文科相关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尽管2022年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2022年新文科建设的研究热点相对集中于新文科的创新发展、落实新文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文科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以新文科建设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文科专业建设、以美术教育和美育为代表的文科建设以及以新闻传播学和文科实验室为代表的交叉融合等层面。同时,该研究领域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断提高,刊发新文科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未来新文科建设应在持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校间的深层次合作,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学科交叉 学科建设 文科教育 人才培养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之“新”与“重”的系统多维阐释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文新 张芮昕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35-44,126,共11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文科之“新”在于,从自觉确立“马学化”之魂和“中国化”之根入手,以“时代化”之眼,运用“科技化”之器,彰显“人性化”之质和“社会化”之核,阔张“国际化”之胸襟,透显出“思政化”之大用。而此“八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文科之“新”在于,从自觉确立“马学化”之魂和“中国化”之根入手,以“时代化”之眼,运用“科技化”之器,彰显“人性化”之质和“社会化”之核,阔张“国际化”之胸襟,透显出“思政化”之大用。而此“八化偕行”之落实落地还是重在建设,交融化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以学科融合为先导,整体性学术研究先行,激发范畴革命,建构全新话语体系,进而开展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化 时代化 学科融合 范畴革命 学术话语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医文融通人才培养的“社科+”课程建设研究
15
作者 常海燕 焦桂花 许国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3期65-68,共4页
面向未来全球性生物风险及其突发卫生事件的挑战与信息化、技术化的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响应中央“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规划与“新医科”教育创新建设的要求,医学院校应在人文类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医学社会科学维度的课程设置,并且在... 面向未来全球性生物风险及其突发卫生事件的挑战与信息化、技术化的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响应中央“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规划与“新医科”教育创新建设的要求,医学院校应在人文类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医学社会科学维度的课程设置,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及课程的社会实践等教学路径上进行整合性变革,帮助未来的“新医科人才”能够认识、理解“健康”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使其具有确定的岗位胜任力以应对全新的社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文融通 医学社会科学 课程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人文社科的历史使命与改革之路
16
作者 覃延鑫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为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挑战,国家通过加强现实导向、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等方法,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强化文科社会服务职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特有规律,... 为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挑战,国家通过加强现实导向、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等方法,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强化文科社会服务职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特有规律,推进学科融合交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走新文科视域下的人文社科改革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人文社科 学科融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7
作者 林珲 张捷 +1 位作者 杨萍 刘佳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30-37,共8页
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现象的两个基本描述维度是空间和时间,由于技术限制和认识论方面的差异,以往许多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现象本身属性及其时间维度描述较为重视,而对于其空间维度的研究有所忽视,或者抱有排斥的态度。令人欣慰的... 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现象的两个基本描述维度是空间和时间,由于技术限制和认识论方面的差异,以往许多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现象本身属性及其时间维度描述较为重视,而对于其空间维度的研究有所忽视,或者抱有排斥的态度。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又重新认识到空间参考系统在人文和社会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空间思维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去,例如:电子文化地图的研究,空间统计学在公众健康中的运用等。这些学者来自历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政治学、统计学等不同领域,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本领域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人们对空间思维的新的探索。地理信息科学同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发展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它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这一新的发展开展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对目前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方法和相应的空间技术为平台,以空间思维与综合人文社会研究为指导思想,探讨多学科人文社会研究的时空特征, 侧重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空间属性、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及空间演化规律。本文提出对于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思考,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基本方法、研究切人点以及展望发展的方向,以期抛砖引玉,推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思维 人文学和社会科学 GIS CSISS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陈刚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伴随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兴起的"空间转向"研究思潮,逐步形成了以GI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并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梳...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伴随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兴起的"空间转向"研究思潮,逐步形成了以GI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并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地理学"时空观"的演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兴起等问题,对历史地理信息化的概念、方法、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评介,并对开展历史地理信息化、推进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 GIS 历史地理 信息化
下载PDF
空间整合社会科学研究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孔云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3,共6页
介绍了'空间整合社会科学'(SISS)的概念和背景,从思想、方法、技术等方面初步讨论了SISS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特征与案例。SISS研究是以地理学知识为基础,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加入空间要素,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方法,依赖... 介绍了'空间整合社会科学'(SISS)的概念和背景,从思想、方法、技术等方面初步讨论了SISS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特征与案例。SISS研究是以地理学知识为基础,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加入空间要素,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方法,依赖大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探索性或解释性研究。SISS研究能够分析、解释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揭示现象或过程背后的机理。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整合社会科学 地理信息 空间分析 GIS
下载PDF
论人文社科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契合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吕景胜 《科学决策》 CSSCI 2014年第9期54-65,共12页
人文社科研究路径、成果表现形式、成果评价标准、成果评估机制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如理工科一样国际化。人文社科研究国际化是中国学者以国际视野、通用方法、统一规范、公认标准及国际语言从事研究。本土化的主要学术使命是彰显中国模式... 人文社科研究路径、成果表现形式、成果评价标准、成果评估机制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如理工科一样国际化。人文社科研究国际化是中国学者以国际视野、通用方法、统一规范、公认标准及国际语言从事研究。本土化的主要学术使命是彰显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元素、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人文社科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契合表现为,本土化与国际化水乳交融,互为依托,二者无高下之分贵贱之别。国际化不可全面西化,本土化不可固步自封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研究 本土化 国际化 契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