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崔伟 陈纲 于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高危患者,同期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并与普通患者对比。结果 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促进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选择性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高危患者,同期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并与普通患者对比。结果 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促进康复,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不必常规预防性造瘘,但对于高危患者选择性的进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无疑是一种相对更为稳妥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预防性造瘘 肠造瘘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手术中 low RECTAL cancer 高危患者 应用价值 吻合口瘘 普通患者 策略选择 手术后 发生率 癌患者 康复 结果 方法
下载PDF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伟 左富义 +2 位作者 陈纲 孙亮 于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53-855,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A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B组)各3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功能状态,术...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A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B组)各3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功能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第5、8天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A组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后第5天A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第8天,A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体力状况分级为1~2级,B组为2~3级。A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瘘 保肛手术 营养状况 功能状态
下载PDF
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薛亮 林秋 杨柏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22-1925,共4页
目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普遍存在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状.传统的肛瘘切开术和切割挂线术损伤肛门括约肌,易致肛门失禁,已逐渐被保留括约肌术式,如推移瓣、肛瘘栓、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等所取代.本文将对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 目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普遍存在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状.传统的肛瘘切开术和切割挂线术损伤肛门括约肌,易致肛门失禁,已逐渐被保留括约肌术式,如推移瓣、肛瘘栓、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等所取代.本文将对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保留括约肌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生物反馈训练及护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轶群 柳琼 朱伊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提高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的控便能力。方法通过详细的护理评估,针对性心理护理,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指导合理饮食及生物反馈训练控便能力,出院后每周电话回访至少一次,30d、90d时评估排便情况。结果30d完全控制... 目的提高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的控便能力。方法通过详细的护理评估,针对性心理护理,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指导合理饮食及生物反馈训练控便能力,出院后每周电话回访至少一次,30d、90d时评估排便情况。结果30d完全控制排便35例(61.40%),90d完全控制排便46例(80.70%),2例因吻合口瘘停止进食和生物反馈训练。结论心理疏导、合理饮食、生物反馈训练对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是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大便失禁 护理
下载PDF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伟 陈纲 +2 位作者 左富义 孙亮 蔡惠云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WBC、CRP、IL-6和TNF-α水平,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WBC、CRP、IL-6和TNF-α水平,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第1 d WBC、CRP、IL-6和TNF-α水平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 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减轻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瘘 应激反应 保肛手术 直肠癌
下载PDF
距肛缘5~8cm直肠癌保肛和非保肛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勃年 张次秀 曾福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59-261,共3页
1984年1月~1990年12月对145例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病例做了根治性切除。其中保肛组69例,非保肛组76例。两组病理各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组织学类型除高分化腺癌保肛组明显高于非保肛组外... 1984年1月~1990年12月对145例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病例做了根治性切除。其中保肛组69例,非保肛组76例。两组病理各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组织学类型除高分化腺癌保肛组明显高于非保肛组外(P<0.05),其余各类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保肛组为145%和145%,非保肛组为171%和18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5年生存率保肛组79%,非保肛组67%,两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以上资料提示,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选择分化程度较高、体积小、浸润较浅和淋巴结转移少的病例行保留肛门的根治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术 非保肛术 治疗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雯 夏海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96-600,共5页
本文对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排便障碍的护理,排便障碍与饮食的相关性,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控制排便障碍的饮食管理需求及现状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排便障... 本文对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排便障碍的护理,排便障碍与饮食的相关性,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控制排便障碍的饮食管理需求及现状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建议医护人员针对排便障碍的饮食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广泛、深入探索,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期更好地控制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排便障碍 饮食管理 综述
下载PDF
术前放疗和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可领 肖作平 于恩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05-207,共3页
To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as a preoper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ctal cancer.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hinctersaving surgery.... To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as a preoper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ctal cancer.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hinctersaving surgery.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life even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or local control rates.preoperative radio-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化疗 保肛手术
下载PDF
极限保肛之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 被引量:8
9
作者 邵丽华 陈刚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结直肠外科医生从未停止对保肛手术的探索,只有在“保命、保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探讨保肛问题。直肠肿瘤患者对保留肛门有着强烈而广泛的需求。仅仅出于肿瘤学安全的考虑,不加区别地拿掉患者的肛门也是不人道的。保肛手术有很多种,但只... 结直肠外科医生从未停止对保肛手术的探索,只有在“保命、保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探讨保肛问题。直肠肿瘤患者对保留肛门有着强烈而广泛的需求。仅仅出于肿瘤学安全的考虑,不加区别地拿掉患者的肛门也是不人道的。保肛手术有很多种,但只有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的ISR(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手术可以被称为超低位极限保肛手术。机器人在ISR手术中有特别的优势,未来可通过分子层面精确判断ISR手术的远切缘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下载PDF
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8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隋永领 邵峰 +4 位作者 崔兆清 杨道贵 于俊秀 张彦波 魏法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外翻切除,经肛门外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并于肠腔内放一支撑管。术后观察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 目的:观察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外翻切除,经肛门外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并于肠腔内放一支撑管。术后观察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0.7%),术后1个月均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半年每日排便1~3次26例,有2例偶有粪便外溢。术后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29.3%,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3%、52.22%。结论:直肠外翻切除,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保肛手术 适应证
下载PDF
末端回肠气管导管造瘘术预防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洋 袁联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气管导管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预防吻合口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10月我科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应用7号气管导管经末端回肠置管造口。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4h,术中造瘘时...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气管导管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预防吻合口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10月我科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应用7号气管导管经末端回肠置管造口。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4h,术中造瘘时间8—10min。术后第7d出现吻合口漏1例(6.7%),造瘘管处腹壁疼痛1例,一过性造瘘管梗阻2例,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末端回肠气管导管造瘘术是一种安全的造瘘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气管导管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下载PDF
肠道内旁路装置中关键构件的动物实验对照研究
12
作者 刁冬梅 党诚学 宋永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2-756,78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的肠道内旁路装置在动物肠道内的应用情况。方法实验用比格犬的结肠内放置肠道内旁路装置并使保护套经肛脱出,以4种不同的固定方法(PGA线、PGA编织带、胸普外科修补膜及硬质固定环)将肠道内旁路装置固定。通过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的肠道内旁路装置在动物肠道内的应用情况。方法实验用比格犬的结肠内放置肠道内旁路装置并使保护套经肛脱出,以4种不同的固定方法(PGA线、PGA编织带、胸普外科修补膜及硬质固定环)将肠道内旁路装置固定。通过观察装置的留置情况及对肠壁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固定方法,再观察该固定方法对直肠部位肠壁大肠杆菌的隔离作用。结果只有硬质固定环的固定方法可以在不损伤肠壁的情况下实现对肠道内旁路装置的固定位置作用,用该方法固定的肠道内旁路装置可以明显隔离直肠部位的大肠杆菌。结论使用带有硬质固定环的肠道内旁路装置,可能是减少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吻合口瘘 肠道内旁路装置
下载PDF
双器械与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晓武 胥连生 《青海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双器械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直肠癌患者在TME完成后使用双器械行保肛手术。结果: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短期引流治愈,2例切口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 目的:探讨双器械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直肠癌患者在TME完成后使用双器械行保肛手术。结果: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短期引流治愈,2例切口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36)个月,复发1例,行Miles手术。结论:TME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双器械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关键,两者联合应用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该术式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器械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对肠道症状的认知程度及自我护理的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莎 李娅 徐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86-387,390,共3页
目的调查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对肠道症状的认知情况及自我护理现况。方法电话回访240例直肠癌保肛术3~38个月后患者,其中男148例、女92例,年龄均为30岁以上,了解患者肠道症状及其自我护理措施。结果多数患者工作生活中有明显的腹胀、腹... 目的调查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对肠道症状的认知情况及自我护理现况。方法电话回访240例直肠癌保肛术3~38个月后患者,其中男148例、女92例,年龄均为30岁以上,了解患者肠道症状及其自我护理措施。结果多数患者工作生活中有明显的腹胀、腹泻、大便失禁、排便急迫、便秘和排便不尽感等肠道症状,采取相应的自我护理措施后效果不佳。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术后的肠道症状,指导患者选择合理切实的肠道症状自我护理措施,并积极监控患者所实施自我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症状 结直肠癌 保留括约肌 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腹腔镜或开腹低位前切除术后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怡莲 梁中林 崔龙 《腹部外科》 2016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病人术后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对61例直肠癌术后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30例,开腹手术31例。以每日排便次数、Vaizey...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病人术后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对61例直肠癌术后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30例,开腹手术31例。以每日排便次数、Vaizey评分量表、Wexner评分量表、肛管最大静息压(M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初始容量感觉阈、直肠最大耐受容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组每日排便次数平均减少了3.67次/d,而开腹手术组则减少了1.39次/d,P<0.05;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腹腔镜组增加了36.33 mmHg,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6.65 mmHg,P<0.05;治疗前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腹腔镜组增加了34.90ml,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4.74 ml,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的保护神经,当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时,病人由于神经完好,肛门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生物反馈治疗 肛门失禁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文霖 许燕常 +3 位作者 张炜烘 吴继煌 李志雄 潘国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2010年6月-2016年1月同期开展的开腹中下段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保肛病例与腹腔镜中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保肛病例的临床效果。全部...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2010年6月-2016年1月同期开展的开腹中下段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保肛病例与腹腔镜中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保肛病例的临床效果。全部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361例)和腹腔镜组(28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淋巴结清除数目、远端切缘距肿瘤长度、局部复发率、预防性回肠造瘘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143.8±14.9)min比(192.0±20.5)min]、出血量[(262.5±48.9)m L比(92.0±46.1)m L]、切口长度[(21.9±1.7)cm比(5.7±0.8)cm]、胃肠道恢复时间[(2.9±0.5)d比(1.5±0.5)d]、术后自主排尿时间[(10.0±1.2)d比(6.3±0.9)d],和术后住院时间[(15.4±1.3)d比(9.7±1.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平均淋巴结清除数目、远端切缘距肿瘤长度、局部复发率、预防性回肠造瘘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治疗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肛治疗
下载PDF
经肛门切除内括约肌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47例临床经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广辉 王振军 +2 位作者 高志刚 易秉强 马华崇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报告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 resection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患者选自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47例,男29例,女18... 目的报告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 resection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患者选自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均施行该手术,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3年10个月,46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4级。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结论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在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内括约肌切除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植军 陈道达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保肛手术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方法 44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对21例采用改良的结肠肛管吻合术(A组)、23例应用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B组)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 A组患者无远端...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保肛手术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方法 44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对21例采用改良的结肠肛管吻合术(A组)、23例应用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B组)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 A组患者无远端直肠残端肿瘤残留,B组有2例。肿瘤远端直肠切除距离A组平均为(2.81±0.35)cm,B组(1.73±0.42)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083,P<0.001)。A组术后两年均无吻合口复发,B组有4例,B组吻合口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x^2=4.234,P=0.04)。A组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但均能在半年内改善;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5~7cm、肿瘤“T”分期为Ⅱ、Ⅲ期、术前指诊肿瘤可推动、肿瘤侵犯肠壁范围不到1周可行保肛手术。应根据患者体型、骨盆宽窄、肿瘤分化程度及其侵犯肠管的周径合理选择改良的结肠肛管吻合术或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吻合器 适应证 治疗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林 黄健 +1 位作者 曹广鑫 毛俊峰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APPEAR)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APPEAR术的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后排便控便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死... 目的探讨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APPEAR)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APPEAR术的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后排便控便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46.3±40.5)min,术中出血量(106.8±64.1)ml,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阴性。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伴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例,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APPEAR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可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临床路径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志翔 马倩红 陈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828-830,共3页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CP)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63例,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按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工作;观察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CP)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63例,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按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工作;观察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功能康复质量、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病人满意度5项指标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3.44天,P〈0.05;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大约2224元,P〈0.05;功能康复达优级占81.25%,P〈0.05;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可以减少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术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临床路径 医疗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