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误诊分析
1
作者 陈东 周全 +2 位作者 蒲川成 胡敏 余东名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71-671,共1页
患者,女,6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2个月”于2022年7月5日入院。查体:腰段深压痛,叩击痛,左踝背伸肌力4+级,左下肢小腿胫前感觉减退。CT检查(见图1A)显示:L_(4)椎体呈虫蚀样改变,破坏以左侧椎体及椎弓根为主,矢状面可见骨岛。... 患者,女,6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2个月”于2022年7月5日入院。查体:腰段深压痛,叩击痛,左踝背伸肌力4+级,左下肢小腿胫前感觉减退。CT检查(见图1A)显示:L_(4)椎体呈虫蚀样改变,破坏以左侧椎体及椎弓根为主,矢状面可见骨岛。MRI检查(见图1B)显示:L_(4)椎体左侧血肿,硬脊膜受压,其内可见骨岛,T_(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_(2)WI呈低信号。PET-CT检查显示:L_(4)椎体骨质破坏,代谢增高。考虑原发性恶性肿瘤可能。2022年7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L_(4)椎体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脊柱肿瘤 误诊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椎管肿瘤的荟萃分析
2
作者 李昊楠 胡宇坤 +2 位作者 荀传辉 高书涛 盛伟斌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32-340,共9页
椎管肿瘤是指发生在脊髓、脊膜和神经根等椎管及周围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是脊柱外科常见肿瘤。根据肿瘤发生的位置,可将其分为硬膜外肿瘤、硬膜下髓外肿瘤和硬膜下髓内肿瘤。椎管肿瘤的发生率为0.096~0.099,其中以神经鞘瘤、脊膜... 椎管肿瘤是指发生在脊髓、脊膜和神经根等椎管及周围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是脊柱外科常见肿瘤。根据肿瘤发生的位置,可将其分为硬膜外肿瘤、硬膜下髓外肿瘤和硬膜下髓内肿瘤。椎管肿瘤的发生率为0.096~0.099,其中以神经鞘瘤、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等良性肿瘤多见[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荟萃分析
下载PDF
Imaging and clinical properties of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in the spinal cord 被引量:5
3
作者 Ying Wang Min Wang +3 位作者 Hui Liang Quntao Yu Zhihui Yan Min K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2484-2494,共11页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usually occurs in the brain and rarely occurs in the spinal cord. On imaging,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appears very similar to intramedullary tumors such as gliomas...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usually occurs in the brain and rarely occurs in the spinal cord. On imaging,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appears very similar to intramedullary tumors such as gliomas. It is often misdiagnosed as intramedullary tumor and surgically resected. In view of this, the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the pathological fea- tures of 36 cases of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er in the spinal cord were retrospec- 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Most of these cases suffered from acute or subacute onset and exhibited a sensofimotor disorder. Among them, six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having intrame- dullary gliomas, and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seudotumor was only identified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Lesions in the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al cord were comm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ealed edema and space-occupying lesions to varying degrees at the cervical-thoracic junction, with a predominant feature of non-closed rosette-like reinforcement (open-loop sig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perivascular cuffing of predominantly dense lymphocytes, and demyelination was observed in six of the misdiagnosed cases. These re- sults suggest that 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 in the spinal cord is a kind of special demyelinating disease that can be categorized as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hese solitary lesions are easily confused with intramedullary neoplasms. Patchy or non-closed reinforcement (open-ring sign)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the predominant property of inflammatory de- myelinating pseudotumor,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nd demyelination are additional patho- log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l cord neoplasms demyelinating disea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age enhancement multiple sclerosis GLIOMAS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metastasis from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4
作者 Jung Ho Kim Chang Lim Hyun Sang Hoon H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8期14063-14067,共5页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metastasis(ISCM) is very rare and its optimal treatment remains controversi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 is a rare tumor that usually presents with hepatic metastasis. Hepatic fa...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metastasis(ISCM) is very rare and its optimal treatment remains controversi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 is a rare tumor that usually presents with hepatic metastasis. Hepatic failure due to tumor progression is the major cause of death in cases of pNET. To date,no report has described a case of ISCM from pNET. Although spinal cord metastasis of a solid tumor is uncommon,it is a critical condition that can cause a potentially irreversible loss of neurologic function. Here,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5-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leg weakness and voiding difficulty,and was found to have ISCM from pNET. Surgical treatment prevented further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ISCM from p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neoplasm METASTASIS Neuroendocrine tumor PANCREAS
下载PDF
原发性颈胸髓内生殖细胞瘤1例
5
作者 王欣 王彩鸿 +1 位作者 任翠萍 程敬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96,共1页
患者女,47岁,颈后及背部疼痛伴四肢麻木、无力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颈椎及上段胸椎压痛、叩击痛阳性,四肢皮肤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颈胸椎CT/MRI:C7、T2椎体水平椎管内分别见10 mm×16 mm×20 mm、9 mm×11 mm×13... 患者女,47岁,颈后及背部疼痛伴四肢麻木、无力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颈椎及上段胸椎压痛、叩击痛阳性,四肢皮肤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颈胸椎CT/MRI:C7、T2椎体水平椎管内分别见10 mm×16 mm×20 mm、9 mm×11 mm×13 mm稍高欠均匀密度团块影,不规则欠均匀T1等信号(图1A),T2等或稍高信号(图1B),病变段脊髓增粗,其上下段脊髓水肿呈片状稍低T1、高T2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生殖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椎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1例
6
作者 王欣 王彩鸿 +1 位作者 任翠萍 程敬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192,共1页
患者女,34岁,腰痛6个月,左小腿疼痛、麻木致跛行2周,劳累或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既往体健。查体:L3棘突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俯卧位直腿抬高试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CT:L3~4椎体水平椎管内... 患者女,34岁,腰痛6个月,左小腿疼痛、麻木致跛行2周,劳累或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既往体健。查体:L3棘突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俯卧位直腿抬高试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CT:L3~4椎体水平椎管内(偏左侧)见53 mm×61 mm×64 mm软组织密度病灶,密度欠均匀、边界欠清;骨窗图示L3椎体及附件不规则骨质破坏(图1A);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段椎管肿瘤患者围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张文翠 陆琳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对颈段椎管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ERAS)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段椎管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对颈段椎管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ERAS)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段椎管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采用本研究自制的《脊髓肿瘤ERAS管理手册》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日本颈椎功能学会评分、徒手肌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出院前1 d,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升高、发热、便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颈椎功能学会评分较对照组改善,以上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费用、徒手肌力评分、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段椎管肿瘤患者ERAS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至首次下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ERAS用于颈段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下载PDF
小切口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宏 王焕宇 +2 位作者 薛凯 马全锋 陈祎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之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3年4月采用小切口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9例患者,肿瘤均全切除,病理分型分别为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1例)、... 目的探讨小切口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之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3年4月采用小切口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9例患者,肿瘤均全切除,病理分型分别为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膜瘤(5例)和血管母细胞瘤(1例)。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6~60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或出现脊柱失稳并发症。术中测量获得半椎板切除可显露胸腰椎骨窗面积为(15±2)mm×(32±5)mm。结论采取小切口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而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良好,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椎管 椎板切除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下前路上颈椎肿瘤切除与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9
9
作者 吕国华 邓幼文 +3 位作者 王孝宾 王冰 李晶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C1~C2肿瘤切除、稳定性重建和后路内固定的手术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8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6~51岁,平均35.6岁。枕颈部疼痛不适5例,合并神... 目的:探讨前路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C1~C2肿瘤切除、稳定性重建和后路内固定的手术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8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6~51岁,平均35.6岁。枕颈部疼痛不适5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2例)。均以枢椎椎体破坏为主,同时累及枢椎后柱者3例,累及寰椎前弓者1例。浆细胞瘤3例,转移癌2例,骨软骨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联合前路内窥镜辅助下肿瘤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重建,术后良性病变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原发恶性肿瘤及转移癌患者行辅助放疗或化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4年,平均24个月,CT证实植骨获得满意融合。3例术前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各改善1级。1例转移癌患者于术后11个月时死于肺癌,另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9个月复发并出现多个椎体转移,1例浆细胞瘤患者术后17个月随访时转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余5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前路内窥镜辅助下切除上颈椎肿瘤、稳定性重建并后路内固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手术显露困难的缺点,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如何完成肿瘤一期彻底或整块切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寰椎 枢椎 内窥镜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峰 刘忠军 +3 位作者 党耕町 马庆军 刘晓光 姜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式。方法:1993 ̄2003年我院治疗各类胸腰椎(T5 ̄L5)肿瘤患者72例,其中全脊椎切除、随访2年以上、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者12例,骨巨细胞瘤9例,单发浆细胞性骨髓瘤2...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式。方法:1993 ̄2003年我院治疗各类胸腰椎(T5 ̄L5)肿瘤患者72例,其中全脊椎切除、随访2年以上、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者12例,骨巨细胞瘤9例,单发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一期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11例,次全脊椎切除1例,以5种不同方式重建,分别为前路内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ASP)5例、前路内固定加后路多节段Luque环内固定(AMP)4例、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SP)1例、单纯后路多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MP)1例、单纯前路内固定(A)1例。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度变化、植骨融合情况、有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等并发症。结果:随访2.5 ̄13年,平均6.6年。ASP方式重建的5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7°,平均2.4°,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1例因术中损伤终板而出现人工椎体轻度下沉。AMP方式重建的4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9°,平均5°,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或下沉;其中1例术后1.5年植骨融合后取出后方固定,仅保留前方固定,出现植骨骨折及后凸畸形。SP或MP方式重建的2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分别丢失12°和13°,植骨块均骨折。次全脊椎切除A方式重建的1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无丢失,植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结论:本组病例较少,但初步可以看出ASP和AMP是全脊椎切除后坚强的重建方式,能够使植骨顺利融合,防止Cobb角度丢失。但ASP能够减少固定节段、保留运动单元,是更好的固定方式。SP和A不宜单独应用于全脊椎切除后稳定性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全脊椎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下载PDF
肺癌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疗效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彦 姜亮 +4 位作者 刘晓光 刘忠军 韦峰 吴奉梁 党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且病理诊断明确的35例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且病理诊断明确的35例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状态;分析患者的生存期与放射治疗、内科治疗(化学治疗和/或靶向治疗)、手术治疗、神经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28例(80%,28/35)获得随访资料,手术组22例,保守组6例。手术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中位数从术前的7分下降至术后3分(z=4.143,P<0.05),Karnorfsky日常状态评分的中位数从术前的50分上升至术后60分(z=3.825,P<0.05)。手术组有13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z=2.530,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内科治疗对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影响(P=0.001),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神经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手术治疗肺癌脊柱转移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影响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内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8例脊柱转移瘤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祚璋 许建波 +8 位作者 袁涛 钱保生 张晋煜 李文忠 李建林 肖砚斌 彭敏 李浴 栾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棘手问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有效止痛及稳定脊柱的效果。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常需要一段重要的术后恢复期,从而拖延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且不适用于多发性脊柱转移瘤。本研究探讨数字...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棘手问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有效止痛及稳定脊柱的效果。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常需要一段重要的术后恢复期,从而拖延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且不适用于多发性脊柱转移瘤。本研究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均无差异。治疗组采用PVP合并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骨痛评分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2.74,t2=11.74)。治疗组脊柱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发生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结论PVP具有创伤小,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减少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继发性 介入性 骨水泥
下载PDF
脊柱骨巨细胞瘤36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庆军 党耕町 +2 位作者 刘忠军 陈仲强 刘晓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 :总结 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 :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 ,男性 19例 ,女性17例 ,年龄 12~ 6 7岁。颈椎 16例 ,胸椎 6例 ,腰椎 5例 ,颈胸段、胸腰段和骶骨各 3例。 1990年前的 10例中 3例颈椎骨巨细胞瘤单独应... 目的 :总结 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 :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 ,男性 19例 ,女性17例 ,年龄 12~ 6 7岁。颈椎 16例 ,胸椎 6例 ,腰椎 5例 ,颈胸段、胸腰段和骶骨各 3例。 1990年前的 10例中 3例颈椎骨巨细胞瘤单独应用放射治疗 ,余 7例用外科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 1991年以后 ,2 3例有CT和MRI扫描 ,故用Enneking外科分期 ,并结合Weinstein -Boriani-Biagni外科分期进行分类 ,SⅡ期 6例和SⅢ期 3例沿肿瘤假囊行椎体切除与脊柱内固定治疗 ,13例SⅢ期病例用全椎切除与脊柱内固定治疗。结果 :单独应用放射治疗的 3例颈椎骨巨细胞瘤和应用手术加放射治疗的 7例随访 7~ 30年 ,无肿瘤局部复发。椎体切除的 9例与全椎切除的13例 ,随访 2~ 8年 ,有 3例因切除不彻底复发 ,其余 19例到目前无局部复发。结论 :完全切除病损是控制脊柱骨巨细胞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诊断 脊椎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SPECT/CT骨显像鉴别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80
14
作者 李伟 屈婉莹 +3 位作者 李威 韩丽君 于治国 姚稚明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345,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SPECT CT骨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84例脊柱骨病患者 ,行99Tcm MDPSPECT CT骨显像 ,同时获得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骨CT图像以及后两者的融合图像。由 2名核医学科医生... 目的 探讨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SPECT CT骨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84例脊柱骨病患者 ,行99Tcm MDPSPECT CT骨显像 ,同时获得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骨CT图像以及后两者的融合图像。由 2名核医学科医生和 1名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 4种图像的印象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者 ,判定为“符合” ;病变性质待定或印象诊断与最后诊断不一致 ,判定为“不符合”。结果 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骨CT以及融合图像对 2 9例骨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5 1.7%、93.1%、89.7%和 10 0 % ,对 5 5例良性骨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32 .7%、6 0 .0 %、92 7%和 94 .5 %。示SPECT CT骨显像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 ;明显改善了对骨良性病变的诊断能力 ,降低了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假阳性率 ;对诊断骨转移的类型 ,如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有一定的价值 ;当断层骨显像与骨CT结果不一致时 ,两者信息互补 ,有助于对骨病的正确诊断。结论 SPECT CT骨显像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诊断 脊柱疾病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MDP SPECT CT 骨显像
下载PDF
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 被引量:20
15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丁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 :探索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本组对 2 8例脊柱肿瘤实施了椎体切除 ,扇形半脊椎切除、附件切除和全脊椎切除四种术式 ,同时采用了椎体间植骨 ,人工椎体及前、后路内固定重建技术。结果 :全组病人局部疼痛... 目的 :探索脊柱肿瘤切除术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本组对 2 8例脊柱肿瘤实施了椎体切除 ,扇形半脊椎切除、附件切除和全脊椎切除四种术式 ,同时采用了椎体间植骨 ,人工椎体及前、后路内固定重建技术。结果 :全组病人局部疼痛及放射痛缓解 ,13例截瘫患者中 11例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11例原发良性肿瘤中 2例术后 4和10年复发 ,1例伴恶变 ,均再次治疗。 11例原发恶性肿瘤中 2例术后 9和 12个月死亡 ,1例植骨块脱出 ,再次手术 ,另 1例局部肿瘤复发截瘫加重 ,再次手术但神经功能无恢复。内固定并发症有 :钉尾螺母松动脱落 1例 ,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 4例计 9枚。结论 :应用椎体间植骨、人工椎体并辅以前、后路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 ,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稳定性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6
作者 储卫华 叶信珍 +3 位作者 张杨 薛兴森 冯华 林江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首发症状以疼痛(28例)、肢体麻木(16例)或乏力(9例)为主;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3...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首发症状以疼痛(28例)、肢体麻木(16例)或乏力(9例)为主;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3例、Ⅱ级33例、Ⅲ级11例、Ⅳ级4例。肿瘤位于延颈髓(3例)、颈髓(24例)、跨颈胸髓(7例)、胸髓(13例)、跨胸腰髓(2例)和腰髓(2例),其中手术全切除42例(82.35%)、次全切除7例(13.73%)、大部切除2例(3.92%)。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者33例、无明显改善14例、加重3例,1例死于继发延颈髓水肿。29例获平均41.83个月随访,其中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8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2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是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治疗的根本措施。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肿瘤粘连程度,以及手术技巧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脊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力泳 陈赞 +2 位作者 陈永杰 吴浩 菅凤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88-994,共7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 目的分析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共39例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手术(33例)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6例),其中30例于肿瘤切除同期行脊柱内固定术(C3~7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节段行椎弓根螺钉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达肿瘤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8.67个月。术后疼痛明显改善29例,平均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51±1.05降至术后24 h的3.17±1.17(P<0.05);术后新发或感觉障碍区域扩大者12例、无明显变化者3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感觉评分由术前的218.67±2.80降至术后24 h的213.33±2.16(P<0.05),术后6个月时改善至216.78±1.47(P<0.05);肢体运动功能改善18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评分由术前的92.33±1.63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5.05±1.41(P<0.05)。术后无一例肿瘤复发或继发脊柱畸形。结论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均可通过显微手术Ⅰ期完全切除。术前因骨质破坏或术中充分显露肿瘤而行椎间孔切开者,需于术中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椎管 内固定术(非MeSH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刚 王莉莉 +2 位作者 徐香玖 毛泽庆 赵雪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695-697,70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MSCTPI)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得所有病例胃癌组与正常组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MSCTPI)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得所有病例胃癌组与正常组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bility surface,PS),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灌注参数值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利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评判BV、BF、MTT、PS对胃癌的诊断效度。结果:胃癌组P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MTT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PS与AFP、CEA、CA199、CA72-4之间有相关性,r值分别0.58,0.40,0.38,0.77,BV、BF、MTT与CEA、AFP、CA199、CA72-4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BV、BF、MTT、PS对胃癌的诊断鉴别能力,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0.64,0.50,0.83。当以PS>18.85 mL/(min·100 g)作为强烈提示胃癌组织的可能性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67。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提供胃肿瘤的血流动力学信息,PS评价胃癌的效度最大,PS=18.85 mL/(min·100 g)可作为判断正常胃壁与胃癌的阈值。部分灌注参数与肿瘤标志物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椎体切除术治疗脊柱肿瘤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嵩华 王岩 +5 位作者 刘郑生 刘保卫 张永刚 陶笙 张西峰 王继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4-645,共2页
为评价椎体切除手术治疗脊柱肿瘤的效果 ,探索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笔者回顾性总结了 1984年~2 0 0 2年 4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 43例椎体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 ,术后所有有神经压迫症... 为评价椎体切除手术治疗脊柱肿瘤的效果 ,探索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笔者回顾性总结了 1984年~2 0 0 2年 4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 43例椎体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 ,术后所有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 ,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 2级。3例复发行二次手术 ,1例颈椎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神经症状加重 ,1个月后恢复 ,3例患者出现术后肺部及泌尿系并发症 ;2例复发患者出现植骨吸收、塌陷 ,内固定松动。说明病变椎体切除及稳定性重建可以有效治疗某些脊柱肿瘤患者 ,如适应证选择恰当 ,配合其他辅助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切除 脊椎肿瘤 骨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Ⅰ期显微手术疗效初步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方友 王曲 +6 位作者 刘窗溪 韩国强 熊云彪 尹浩 王超 杨承勇 马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治疗的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经颈椎后路行肿瘤显微切除者9例,其中行半椎板切除4例(包括1例颈...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治疗的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经颈椎后路行肿瘤显微切除者9例,其中行半椎板切除4例(包括1例颈胸交界区Ⅲ期肿瘤和1例Ⅳ期肿瘤,均行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全椎板切开肿瘤切除后微钛片、钛钉椎板复位2例,经椎板间入路切除3例;其余2例经颈椎后路半椎板切除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者均经Ⅰ期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神经鞘瘤10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术后除1例感觉麻木面积略增大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神经根性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肢体运动障碍改善。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无一例肿瘤残留或复发,亦无脊柱畸形。结论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术前可根据肿瘤外科分期和部位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通过Ⅰ期显微手术切除。以半椎板入路为主,必要时可采取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影响颈椎稳定性者需同时行辅助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 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