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髓损伤后膀胱生理反射弧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浩东 侯春林 +2 位作者 郑宪友 徐镇 王剑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根,与硬脊膜内骶神经前后根分别吻合,建立人工膀胱反射通路,重建膀胱生理反射弧的有效性。方法取3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将大鼠右侧L5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 目的探讨利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根,与硬脊膜内骶神经前后根分别吻合,建立人工膀胱反射通路,重建膀胱生理反射弧的有效性。方法取3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50~300 g;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将大鼠右侧L5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L5后根近端与S2后根远端在硬脊膜囊内分别行显微缝合,同时修复重建膀胱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建立人工膀胱生理反射弧。左侧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后5个月,在破坏L6~S4节段脊髓制备完全性截瘫前后,分别进行电生理检查及膀胱内压测定。结果18只大鼠存活至术后5个月,9只大鼠成功分离出吻合的神经根,获得实验结果。实验侧截瘫前后,单相方波(3 mA、0.3 ms)刺激S2后根吻合口远端,均可记录到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0.10±0.02)mV和(0.11±0.03)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串刺激(3 mA、20 Hz、5 s)S2后根,均可记录到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其波幅分别为(0.11±0.02)mV和(0.11±0.03)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S2后根吻合口远端,经新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弧引出的膀胱内压分别为(6.55±1.33)cmH2O和(6.11±2.01)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侧截瘫前刺激S2后根,引出的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波幅为(0.14±0.02)mV,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为(0.17±0.02)mV,膀胱内压为(10.77±1.78)cmH2O,均大于实验侧截瘫前后(P<0.01)。而电刺激对照侧截瘫后S2后根,不能引出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膀胱内压无变化。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根,通过与硬脊膜内骶神经前后根分别吻合,可建立完整的人工膀胱反射弧,有望实现截瘫患者自主性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反射弧 膀胱 大鼠
下载PDF
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4
2
作者 侯春林 衷鸿宾 +6 位作者 张世民 陈爱民 刘祖德 刘明轩 徐瑞生 王永胜 尹承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索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治疗途径。方法:对3 例圆锥上脊髓损伤(SCI)患者行两侧L5 ~S2 或S1~S3 前根吻合,经10~12 个月轴索再生后,检测膀胱排尿功能。结果:建立人工膀胱反射... 目的:探索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治疗途径。方法:对3 例圆锥上脊髓损伤(SCI)患者行两侧L5 ~S2 或S1~S3 前根吻合,经10~12 个月轴索再生后,检测膀胱排尿功能。结果: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手术后,通过刺激躯体传入神经,可经内脏传出神经引发膀胱内压升高,在膀胱充盈较满时能引起排尿反应。结论: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对SCI患者排尿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 人工膀胱反射弧
下载PDF
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治疗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贵彬 侯春林 +4 位作者 王诗波 周晖 瞿创予 谢庆平 刘亚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81-784,I0004,共5页
目的:探索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重建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Beagl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 目的:探索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重建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Beagl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等检查:对1例L1压缩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右侧T11与S2前根经腓肠神经移植硬膜内吻合术。结果:2只犬在术后8个月时电刺激截瘫前和截瘫后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口近端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当刺激开始时逼尿肌压力和膀胱内压均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中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膀胱注射HRP后48h实验侧L6脊髓节段前角中发现HRP标记的大神经元细胞。临床1例患者术后55个月时随访,膀胱充盈后可产生自控性排尿,尿流动力学显示排尿完全是由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引发。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建立人工反射弧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可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自控性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 反射弧 神经再支配 排尿
下载PDF
膀胱人工反射弧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衷鸿宾 徐莹 侯春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76-779,共4页
目的 :通过建立家犬人工膀胱反射弧 ,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它包含一个体反射弧并将体反射运动冲动经异体的运动传出支传入膀胱 ,引起膀胱的自主性收缩。方法 :将右L5前根近端与右S2 前根远端在硬膜囊内行显微吻合 ,保持L5后根完... 目的 :通过建立家犬人工膀胱反射弧 ,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它包含一个体反射弧并将体反射运动冲动经异体的运动传出支传入膀胱 ,引起膀胱的自主性收缩。方法 :将右L5前根近端与右S2 前根远端在硬膜囊内行显微吻合 ,保持L5后根完整 ,经轴突再生后 ,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人工反射通路 ,通过刺激右侧膝腱激发排尿。神经根吻合术后 6个月和 18个月 ,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测压、膀胱逼尿肌肌电图等早期和远期功能观察。结果 :T10 椎管平面截瘫前后 ,单相方波 ( 115mV ,1.0ms)刺激右L5后根 ,所有 6犬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动作电位 ,其形态和波幅与对照组相似 ;4犬术后 6个月截瘫 48h后 ,串刺激 ( 10 0 0mV ,10Hz ,2s)右L5后根 ,经新建的反射弧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可达正常对照组的 65 % ,敲击右侧膝腱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达正常的 5 1% ;2犬术后 18个月 ,相同电流刺激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达正常的 84% ,敲击膝腱平均达 62 % ;电刺激 ( 3 .8mA ,1.0Hz)右L5后根和右股神经 ,2犬匀可记录到膀胱逼尿肌肌电图 ,其形态和波幅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通过轴突再生能够长入自主神经的副交感性纤维 ,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 ;利用截瘫平面以下健存的体反射 ,通过硬膜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功能 反射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武富明 牛浩 +1 位作者 李江涛 宋连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 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前根与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一般为S2或S3)前根;8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弛缓性膀胱)采用腓肠神经移植并显微吻合T10/T11神经根前根及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前根。通过对34例(2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死亡)患者术前、术后6、12、18个月随访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无菌生理盐水灌注速度25ml/s),评估痉挛性和弛缓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均选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整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尿量、膀胱顺应性不同时间点间比较两两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例弛缓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残尿量由术前的495.1±56.6ml降至术后18个月时的264.4±30.8ml,且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由术前的6.3±3.9cmH2O升高到术后18个月时的82.9±4.3cmH2O,且术后3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一例通过搔抓下腹部皮肤引起排尿。结论: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神经原性膀胱人工反射弧改善膀胱功能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原性膀胱 排尿 反射弧 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人工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瑞生 侯春林 +4 位作者 张世民 王金武 王诗波 刘明轩 陈爱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建立犬“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模型 ,作为实验研究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基础。方法 :家犬 5条 ,行硬膜外L5 S2前根交叉吻接 ,饲养 1年后刺激反射弧并记录膀胱压和尿道压变化。结果 :5只家犬“膝腱 脊髓 膀... 目的 :建立犬“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模型 ,作为实验研究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基础。方法 :家犬 5条 ,行硬膜外L5 S2前根交叉吻接 ,饲养 1年后刺激反射弧并记录膀胱压和尿道压变化。结果 :5只家犬“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均成功建立 ,刺激反射弧时膀胱压和尿道压都有升高。结论 :通过硬膜外L5 S2前根交叉吻接可以更有效地建立人工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动物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重建 神经再支配 反射弧
下载PDF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ing of toad nerves to restore leg func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Xiaoyan Shen Zhigong Wang +1 位作者 Xiaoying Lv Zonghao Hu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6-553,共8页
The present study used a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comprised of electrode arrays for neural signal detectio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including signal amplifying, processin... The present study used a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comprised of electrode arrays for neural signal detectio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including signal amplifying, processing,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bridge two separate nerves, and to restore the lost function of one nerve. The left leg of one spinal toad was subjected to external mechanical stimulation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ri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left leg of one spinal toad was regener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leg of another spinal toad using a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Oscilloscope tracing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 from controlled spinal toads were generated by neural signals that controlled the spinal toad, and there was a delay between signal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ing can be used to restore neural fu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jured ne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asic research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 coherence function nerve injury spinal reflex arc spinal toad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的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钟贵彬 侯春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的治疗方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几种弛缓性膀胱的治疗方法。结果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清洁间断导尿、加压排尿、药物治疗及重建逼尿肌功能等治疗方法相比,建立人工...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的治疗方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几种弛缓性膀胱的治疗方法。结果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清洁间断导尿、加压排尿、药物治疗及重建逼尿肌功能等治疗方法相比,建立人工反射弧能实现膀胱的可控性排尿。结论人工反射弧的建立为脊髓损伤所致的弛缓性膀胱提供了一种新的膀胱功能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弛缓性膀胱人工反射弧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术前脊神经根的MRI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乔梁 肖传国 +4 位作者 杜茂信 李兵 刘钊 邓先波 孔祥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技术对10例正常人、30例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行TSE、3DFT-CISS等序列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对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技术对10例正常人、30例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行TSE、3DFT-CISS等序列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对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并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0例SB患者中,13例(43.3%)术前MRI发现有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8例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2例(40%)存在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其中2例同时存在两个畸形。结论MRI技术可较清晰显示SB患者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的情况,为术前评估患者提供较可靠的腰骶部神经局部解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神经性膀胱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 磁共振成像 脊神经根
下载PDF
“膝腱-脊髓-膀胱”反射弧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瑞生 侯春林 +4 位作者 张世民 王金武 王诗波 刘明轩 陈爱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 :观察组成“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的神经细胞 ,从形态学上寻找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证据。方法 :5只犬复制成L5 S2前根交叉吻合动物模型后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向追踪显示膀胱新支配神经的脊髓中枢 ,并进行吻合口再生神经纤维数... 目的 :观察组成“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的神经细胞 ,从形态学上寻找反射弧重建膀胱功能的证据。方法 :5只犬复制成L5 S2前根交叉吻合动物模型后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向追踪显示膀胱新支配神经的脊髓中枢 ,并进行吻合口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阳性细胞出现在L5前角 ,以α运动神经元为主 ;吻合口可见较多的神经纤维通过。结论 :形态学上证实“膝腱 脊髓 膀胱”反射弧可以通过L5 S2前根交叉吻合得以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重建 神经再支配 形态学 反射弧
下载PDF
神经肽Y在兔颈部交感神经节与脊神经节间通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建龙 邱思强 +4 位作者 朱新炜 栾方海 常刚 程继祖 左金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1-625,631,共6页
目的通过电刺激兔颈脊神经节,检测颈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含量,研究颈交感神经节与颈脊神经节间的通路联系,探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9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C2、C3、C4、C5、C6、C7组及相应对照... 目的通过电刺激兔颈脊神经节,检测颈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含量,研究颈交感神经节与颈脊神经节间的通路联系,探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9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C2、C3、C4、C5、C6、C7组及相应对照组(每组8只),麻醉后显露相应的脊神经节,给予波宽0.5ms、频率30Hz、5V电刺激,5秒/次,每1min重复1次,共5次,30min后,灌注固定,切取双侧颈上、下交感神经节,切片,免疫反应,染色,观察。结果电刺激C2、C3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升高(P<0.05);电刺激C4、C5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颈下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均有明显变化(P<0.05);电刺激C6、C7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下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升高(P<0.05)。结论颈脊神经节和颈交感神经节间存在神经电生理上的通路联系,且具有节段性、同侧性特点,为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 神经肽Y(NPY) 颈性眩晕 神经反射弧
下载PDF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功能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刘洋 伍亚民 +4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曾琳 李应玉 杨恒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4-748,i0018,共6页
目的:观察“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脊髓L4节段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组,记录正常组和手术后3个月以上模型组大鼠L... 目的:观察“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脊髓L4节段神经元单位放电及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皮肤-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组,记录正常组和手术后3个月以上模型组大鼠L4节段背侧角和腹侧角的脊髓单位放电(SCUDs)以及在加入乙酰胆碱(ACh)和皮下电刺激的情况下SCUDs情况。同时对L4脊髓和膀胱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背侧角SCUDs的平均频率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1)。在加入过量ACh(0.1mol/L)和连续电刺激(幅度7.6mA,持续200μs,频率4Hz)的情况下,模型组大鼠L4节段脊髓腹侧角SCUDs均受到抑制终止放电。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的左侧前角(以L4节段为主)可见NY单标的神经元,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吻合门神经根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类血管样结构存存。左侧脊髓L4节段前角组织轻度萎缩,部分前角神经元胞浆皱缩,核深染,少量细胞出现空泡样变,部分细胞核边集。部分侧角中间神经元则形态较好。具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膀胱壁一侧肌层增厚。结论:人工反射弧建立之后,部分中间神经元由于在功能上的可塑性可能替代部分萎缩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乙酰胆碱可能参与了大鼠人工反射弧中L4脊髓节段腹侧角运动神经元网络的信息反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反射弧 脊髓单位放电 大鼠
下载PDF
构建犬“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功能基础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杰 梁耿祺 周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74-3577,共4页
目的:探讨构建犬"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方法:对6只雄性犬麻醉后进行T12和S2神经的解剖,将T12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尾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2后根完整,经过一段... 目的:探讨构建犬"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方法:对6只雄性犬麻醉后进行T12和S2神经的解剖,将T12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尾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2后根完整,经过一段时间轴突再生后,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神经根吻合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分别在破坏L5~S2脊髓节段前后进行膀胱神经电生理、膀胱测压、膀胱逼尿肌肌电图等早期和远期功能观察。结果:实验侧膀胱神经动作电位和膀胱逼尿肌肌电图,其形态与波幅与对照侧相似。1、2、4号犬术后6个月截瘫48h后,电刺激经新建的反射弧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可达正常对照组71.80%,5、6号犬术后18个月,相同电流刺激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达正常的84.42%。结论: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经自体神经移植,其轴突能再生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构建犬"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可望实现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可控性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犬科 膀胱功能 反射弧
下载PDF
人工膀胱反射弧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衷鸿宾 侯春林 刘明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它将体反射运动冲动经异化的运动传出支传入膀胱,引起膀胱的自主性收缩。方法将犬右L5前根近端与右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吻合,经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 目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它将体反射运动冲动经异化的运动传出支传入膀胱,引起膀胱的自主性收缩。方法将犬右L5前根近端与右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吻合,经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通路。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测压、膀胱逼尿肌肌电图等早期和远期功能观察。临床1例T2、3完全性截瘫患者,硬膜内行双侧L5与S2前根的吻合。结果单相方波(115 mV,1. 0 ms)刺激右 L5后根,6犬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动作电位;4犬术后 6个月截瘫 48 h后,电刺激(1000 mV,10 Hz,2 s)右 L5后根,经新建的反射弧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可达正常对照组的65%,敲击右侧膝腱引出的膀胱收缩平均达正常的51%;2犬术后18个月,膀胱收缩平均达正常的 84%,敲击膝腱平均达 62%;电刺激(3.8 mA,1.0 Hz,2 s)右 L5后根和右股神经,2犬均可记录到膀胱通尿肌肌电图。临床1例术后14个月,通过跟腱-脊髓中枢-膀胱新反射弧实现了控制性排尿,膀胱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通过轴突再生能够长入自主神经的副交感性纤维,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人工膀胱反射弧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重建膀胱反射弧对下肢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镇 侯春林 +3 位作者 张伟 陈爱民 郑宪友 王剑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重建膀胱反射弧对切断神经根所支配区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而下肢运动功能仍存在的患者,利用其功能健存的脊髓节段的单根神经根前根中枢端,吻接支配膀胱的S2(或S3)神经根... 目的观察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重建膀胱反射弧对切断神经根所支配区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而下肢运动功能仍存在的患者,利用其功能健存的脊髓节段的单根神经根前根中枢端,吻接支配膀胱的S2(或S3)神经根前根周围端,建立新的膀胱人工反射弧以重建膀胱功能,术后观察下肢相应区域运动功能变化。结果9例中4例S1神经前根切断,术后主观感觉小腿肌力稍有下降,查体踝跖屈肌力约下降半级,3个月后随访肌力恢复;2例L3神经前根切断,2例L4神经前根切断,1例L5神经前根切断,术后肌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切断单一腰骶神经根前根对下肢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神经根 膀胱 人工反射弧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生理排尿反射弧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军 朱裕成 +2 位作者 朱爱祥 卫中庆 曹晓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同时重建膀胱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膀胱生理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8只1岁龄雄性Beegle犬,体重7~12kg,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于椎管内硬膜外将实验侧L7前根中枢端与S2前根远端、L...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同时重建膀胱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膀胱生理排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8只1岁龄雄性Beegle犬,体重7~12kg,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于椎管内硬膜外将实验侧L7前根中枢端与S2前根远端、L7后根中枢端与S2后根远端分别吻合,同时重建膀胱感觉与运动功能;对照侧不作任何处理。术后经12个月神经再生后,锐性毁损S1~4节段脊髓制备完全性截瘫模型,于截瘫前、后分别进行膀胱内压(串刺激参数为强度300mV、脉冲宽度0.3ms、刺激频率20Hz,持续5s)和神经电生理(单刺激参数为强度300mV、间期0.3ms)测定。截瘫后饲养3个月,观察动物排尿情况。处死后取吻合节段神经根观察神经生长情况。结果 8只Beegle犬存活7只。截瘫后连续观察3个月,犬最初呈尿失禁,尿频淋漓,1个月后渐能控制排尿,排尿间期无尿频淋漓。3个月内3只存活犬有不同程度尿路感染,服用诺氟沙星1~3次控制感染。截瘫前、后实验侧S2后根膀胱内压升高为(1.00±0.13)kPa和(0.90±0.12)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前对照侧S2后根膀胱内压升高为(1.90±0.10)kPa,明显高于实验侧截瘫前、后膀胱内压(P<0.01)。截瘫前、后实验侧均能在S2前根记录到动作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波幅分别为(0.68±0.11)mV和(0.60±0.08)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前在对照侧S2前根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与截瘫前实验侧相似,但波幅(1.21±0.13)mV明显高于截瘫前、后实验侧波幅(P<0.01)。组织学观察示L7前、后根的神经纤维均已通过吻合口部长入S2神经前、后根。结论犬SCI平面以下的骶神经前、后根与损伤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前、后根分别吻合,可以重建膀胱的生理排尿反射弧,恢复SCI后弛缓性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弛缓性膀胱 生理反射弧 神经根吻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