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石墨烯的超宽带轨道角动量螺旋天线设计
1
作者 李建晟 王全全 +1 位作者 王国庆 宛汀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束各个模态之间相互正交,可以很好地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针对目前轨道角动量天线普遍存在带宽较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太赫兹频段的超宽带轨道角动量四臂螺旋天线。研究了馈电端口之间连续相位差与生成模态之间的关... 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束各个模态之间相互正交,可以很好地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针对目前轨道角动量天线普遍存在带宽较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太赫兹频段的超宽带轨道角动量四臂螺旋天线。研究了馈电端口之间连续相位差与生成模态之间的关系,使用了一种石墨烯双环结构并通过调整优化天线的的结构尺寸来提高天线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简单调整馈电相位差,就能够产生模态数为0、1、2和3的涡旋波,并且不同模态下天线的增益均在7.5dBi以上。同时所设计的天线绝对带宽达到了8.85THz,在中心频率6THz处其相对带宽可以达到147%,S11为-50dB,与传统天线相比改善较大,为太赫兹频段的模态复用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石墨烯 超宽带 螺旋天线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在眼眶炎性假瘤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及对诊断效能的影响
2
作者 苏归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4期608-612,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眼眶性炎性假瘤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17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假瘤组(42例,...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眼眶性炎性假瘤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17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假瘤组(42例,病理证实为眼眶炎性假瘤)和肿瘤组(40例,病理证实为眼眶淋巴瘤),两组患者均行MSCT、MRI检查,依据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并对比不同影像学手段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两组患者的MSCT、MRI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结果:MRI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准确率90.24%(74/82)略高于MSCT87.80%(72/82)、敏感度92.50%(37/40)略高于MSCT90.00%(36/40)、特异度88.10%(37/42)略高于MSCT85.71%(36/42)(P>0.05);炎性假瘤患者病灶MSCT成像多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弥漫性肿块,可见视神经增粗、眼睑组织肿胀;MRI成像多表现为病灶与眼外肌分界不清,窦腔内有软组织影,T1WI、T2WI信号等或稍长,伴不均匀强化,与淋巴瘤患者的MSCT、MRI成像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SCT、MRI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其MSCT、MRI成像与眼眶淋巴瘤存在明显区别,结合以上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实现对两类患者的有效鉴别,对辅助诊断炎性假瘤并指导临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淋巴瘤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斜程湍流大气中矢量涡旋光束的OAM特性研究
3
作者 孔妍 吕宏 +1 位作者 闫丽凝 庞令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4-1731,共8页
基于螺旋谱理论推导出矢量涡旋光束在斜程大气湍流传输中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谱,讨论了修正Kolmogorov大气湍流对不同阶矢量涡旋光束光场分布及光束OAM谱的影响。利用旋转毛玻璃作为随机相位屏,实验采集了矢量... 基于螺旋谱理论推导出矢量涡旋光束在斜程大气湍流传输中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谱,讨论了修正Kolmogorov大气湍流对不同阶矢量涡旋光束光场分布及光束OAM谱的影响。利用旋转毛玻璃作为随机相位屏,实验采集了矢量涡旋光束通过旋转毛玻璃后的光强图像与归一化强度。结果表明:经大气湍流斜程传输后,矢量涡旋光束的光强分布产生畸变且OAM谱发生弥散,OAM谱弥散程度随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传输距离不变时,天顶角越大,主OAM模相对功率越小,湍流内尺度减小与折射率结构常数增大均会导致主OAM模相对功率减小。同一传输路径下,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矢量涡旋光束中心相位奇点的强度逐渐增大,并且拓扑荷不变时,偏振阶数高的矢量涡旋光束受到的湍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涡旋光束 斜程传输 大气湍流 轨道角动量 螺旋谱
下载PDF
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艳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26-29,34,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6月12日-2019年6月12日收治的116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MSCT常规检查以及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 目的:分析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6月12日-2019年6月12日收治的116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MSCT常规检查以及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常规MSCT检查所得出的结果而言,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疾病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MSCT后处理检查结果证实:患者眼眶壁骨折连续性中断、移位;部分患者存在骨折线;有的患者还表现为眶壁曲度不正常与眶壁下陷;且少数骨折位置表现出软组织厚度增加、眼肌嵌顿位置偏移或者增粗、眼球突出和眶内积气等情况。结论:针对于眼眶外伤性骨折疾病,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开展检查,其诊断符合率明显比常规MSCT更高。并且可实现针对隐匿性骨折以及其四周情况加以清楚显示,其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病情,因而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外伤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相位全息法的高阶和分数阶涡旋光产生方法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焓 王润兵 +4 位作者 邢浩儒 杨启航 李盼 许飞 祁义红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阶和分数阶涡旋光的高效产生方法,利用相关计算程序模拟了涡旋光相位全息图,搭建了相位全息法产生涡旋光的光路,研究了整数和分数阶涡旋光的光场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当产生轨道角动量拓扑荷数l=1~200整数阶的涡旋光...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阶和分数阶涡旋光的高效产生方法,利用相关计算程序模拟了涡旋光相位全息图,搭建了相位全息法产生涡旋光的光路,研究了整数和分数阶涡旋光的光场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当产生轨道角动量拓扑荷数l=1~200整数阶的涡旋光时,涡旋光束图的中心暗斑在一定范围内会随拓扑荷数的增大而增大,超过一定数值范围后,受限于仪器参数的涡旋光质量会降低;当产生l=8.1、8.4、8.8分数阶的涡旋光时,涡旋光相位出现分数分布,径向缺口随分数阶拓扑荷数增大而逐渐向整数阶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 相位全息图 螺旋相位 空间光调制器
下载PDF
眼眶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栋 杨立娟 +2 位作者 赵荧 王俊明 鲁龙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眼眶外周神经源性肿瘤(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PN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3例眼眶PNST患者(包括23例神经鞘瘤、15例神经纤维瘤、5例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F))的临床... 目的:探讨眼眶外周神经源性肿瘤(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PN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3例眼眶PNST患者(包括23例神经鞘瘤、15例神经纤维瘤、5例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F))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包括肿瘤位置、形态、MRI信号强度、CT值、强化方式等,统计三者影像学特点,对比差异。结果:眼眶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在是否伴发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肿瘤的好发位置、骨质是否受累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鞘瘤较多发生于肌锥内间隙,骨质受累较少见;神经纤维瘤较多发生于肌锥外间隙,骨质受累多见。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两者在肿瘤形态及密度、信号均匀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形态多规则,密度、信号多不均匀。PNF的MRI表现为肿瘤沿神经弥漫性生长,呈“蠕虫样”外观,肿瘤内部信号与神经纤维瘤类似,具有特征性。结论:眼眶PNS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考虑肿瘤是否伴发NF-Ⅰ、好发位置、骨质是否受累等特征对眼眶PNST的诊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眼眶扫描参数优化的离体标本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宪春 张俊 +2 位作者 韩丹 王勇 赵讯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kV、110kV、80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kV后,分别行180mA、90mA、4... 目的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kV、110kV、80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kV后,分别行180mA、90mA、45mA扫描;固定管电压为80kV后,分别行180mA、90mA、50mA、25mA扫描,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降低管电压(110kV、80kV)及成倍降低管电流(90mA、50mA、25mA)均可以明显降低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P<0.05),但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在3分以上;降低电压对组织平均CT值改变不明显;不同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120kV、180mA)显示眼眶及其内解剖结构、病变及发现病灶数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80kV、50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2%,软组织及眶骨显示较好。80kV、25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6%,对眶周骨折显示较好,但软组织显示欠佳。结论眼眶CT检查辐射剂量可降空间较大,软组织及眶骨病变选择80kV、50mA扫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了约92%,只观察眶周骨折时,辐射剂量甚至可以降致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低管电压C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迪 郭文力 +1 位作者 赵珑 陈志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3-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IR)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眼眶CT平扫患者90例,随机分为120 k V组(A组)、100 k V组(B组)、80 k V组(C组),每组30例。A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和C组行I...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IR)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眼眶CT平扫患者90例,随机分为120 k V组(A组)、100 k V组(B组)、80 k V组(C组),每组30例。A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和C组行IR重建(idose3)。对各组进行图像质量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各组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各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7.3±0.7)m Sv、(4.5±0.3)m Sv、(2.2±0.2)m Sv,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3分,且两观察者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好或非常好。低剂量组的图像背景噪声较常规剂量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IR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能明显降低CT辐射剂量同时图像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金有 周光礼 +1 位作者 唐光山 赵顺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眶骨折的80例患者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及曲度失常;上颌窦腔出现"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眶骨折的80例患者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眶骨折的直接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及曲度失常;上颌窦腔出现"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眼外肌明显嵌顿及眼球内陷和牵拉试验阳性是手术治疗的指征。结论螺旋CT扫描能全面、准确地诊断眼眶骨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伐区剩余物收集成型设备压缩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云飞 董希斌 《森林工程》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合理利用伐区剩余物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伐区剩余物收集成型设备可自动高效收集利用伐区剩余物。压缩机构是伐区剩余物收集成型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直接影响装置的运行。介绍伐区剩余物收集利用技术的现状;通过对... 合理利用伐区剩余物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伐区剩余物收集成型设备可自动高效收集利用伐区剩余物。压缩机构是伐区剩余物收集成型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直接影响装置的运行。介绍伐区剩余物收集利用技术的现状;通过对木捆运动状态的分析,得出压缩机构螺旋轨道的柱坐标方程,是装置工作效率、螺旋轨道圈数及柴油机选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区剩余物 压缩装置 螺旋轨道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静 李光早 +2 位作者 张莉 熊竹友 王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影像技术对12例眶损伤患者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眶区影像,术中采用眶缘骨折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技术及Medpor填充的方法进行修复,以解决眶骨折变形、眼球凹陷及复视等问题...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影像技术对12例眶损伤患者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眶区影像,术中采用眶缘骨折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技术及Medpor填充的方法进行修复,以解决眶骨折变形、眼球凹陷及复视等问题。结果三维CT能清楚显示眶周轮廓复杂的立体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眶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4~28个月,眶周形态良好,4例眼球凹陷者均得到矫治,2例复视矫正无复发。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损伤的手术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损伤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 李春卫 +1 位作者 张峰峰 徐卓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相关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7例正常眶骨被检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对所得图像进行MPR,CPR,VRT后处理,对某些结构常规显示断面和标准化断面的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后的标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相关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7例正常眶骨被检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对所得图像进行MPR,CPR,VRT后处理,对某些结构常规显示断面和标准化断面的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后的标准化图像能清晰显示眶骨相关结构的左右对称情况。标准化图像对颧额缝、颧骨管、眶下管、眶上切迹及视神经管的对称性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扫描图像(P<0.01);而对颧蝶缝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后处理在避免摆位困难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②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对称显示眼眶相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技术 眼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影像技术在眼眶容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国辉 李建生 卢斌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39-40,共2页
目的讨论螺旋CT在测量眼眶容积中的简单以及准确率较高的测量方法的临床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五官科收治的鼻部疾病的32例患者,根据采用螺旋CT的层厚/层宽的比例不同分为5组,根据五组数据的容积再现成像进行分析眼眶容积... 目的讨论螺旋CT在测量眼眶容积中的简单以及准确率较高的测量方法的临床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五官科收治的鼻部疾病的32例患者,根据采用螺旋CT的层厚/层宽的比例不同分为5组,根据五组数据的容积再现成像进行分析眼眶容积测定。结果根据所测的患者眼眶容积进行分析,其中2mm/2mm组测定的眼眶容积的误差率和差距的范围值最小,而3mm/5mm组和之间的差别是最大的,另3mm/3mm组的和之间的差别的范围最大。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观察螺旋CT测得眼眶容积时,螺旋CT采取2mm层厚,然后重建成像其所得的图像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眼眶容积 测定 成像
下载PDF
基于对数螺旋线的非开普勒轨道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莉莉 袁建平 朱战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5-2081,共7页
基于形状的方法为非开普勒轨道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在假定轨道形状为对数螺旋线的前提下设计了拦截轨道。首先通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推导出了对数螺旋线轨道的地心距、极角随时间的变化率与轨道设计参数q的关系式;其次结合运... 基于形状的方法为非开普勒轨道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在假定轨道形状为对数螺旋线的前提下设计了拦截轨道。首先通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推导出了对数螺旋线轨道的地心距、极角随时间的变化率与轨道设计参数q的关系式;其次结合运动方程,得到了飞行器沿对数螺旋线轨道运行时需要施加的推力加速度;接着分别针对初始轨道是圆和椭圆的情况进行机动轨道设计。给出了轨道设计的仿真算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数螺旋线适宜于拦截轨道设计;当初始轨道为大偏心率椭圆时,采用此方法设计轨道,在一定相角范围内开始机动,可使飞行器运行时间短,且燃料消耗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普勒轨道 轨道设计 对数螺旋线 拦截轨道
下载PDF
摆辗机新型螺旋线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文成 姚万贵 蒋鹏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针对双偏心套摆辗机摆头的螺旋线运动轨迹,根据摆头运动原理,建立摆头运动方程,提出并分析摆头新型螺旋线运动轨迹的形成,总结该运动轨迹变化规律,为改进摆头结构、设计新型摆辗机、拓展摆辗成形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摆辗机 摆头 运动轨迹 螺旋线
下载PDF
眶腔通道的CT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鹏 韩晓红 +3 位作者 甘新平 李培 付升旗 范锡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为眶腔及其周围区域病变相互蔓延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头部无眶腔及眶腔通道病变者100例,在螺旋CT机上以眶耳线(CML)为基线连续扫描,将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沿各眶腔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 目的为眶腔及其周围区域病变相互蔓延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头部无眶腔及眶腔通道病变者100例,在螺旋CT机上以眶耳线(CML)为基线连续扫描,将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沿各眶腔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行CT图像重建。观察眶腔通道的位置、形态及毗邻结构,测量其径线。结果眶腔通道的骨性鼻泪管、眶下管、眶下裂、眶上裂和视神经管的长度(或长径)分别为(13.72±1.56)、(24.62±2.03)、(28.16±1.03)、(19.02±2.43)和(6.20±0.44)mm。男、女性骨性鼻泪管的长度和左右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骨性鼻泪管的长度大于女性,女性骨性鼻泪管的左右径均大于男性。视神经管眶口、中部和颅口的面积分别为(25.22±4.89)、(18.72±3.79)和(24.88±4.23)mm2,视神经管中部的面积最小,是视神经管狭窄的好发部位。结论 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显示眶腔通道的微细结构,对眶腔及其周围区域恶性肿瘤、炎症等相互蔓延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腔通道 螺旋CT 三维重建 CT影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眼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俊霞 雷果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常规扫描加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分析。结果眼眶内、外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效果最佳,眶顶及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效果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常规扫描加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分析。结果眼眶内、外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效果最佳,眶顶及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效果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位图像显示效果最佳。结论 MSCT扫描结合MPR能减少眼眶骨折的误、漏诊,运用窗技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眼眶骨折
下载PDF
大气斜程传输中高阶贝塞尔高斯光束轨道角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柯熙政 郭新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44-3749,共6页
大气湍流引起大气折射率随机变化,导致空间不均匀性。高阶贝塞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空间不均匀性会使光子波函数改变,形成不同的光子态引起轨道角动量的弥散。在Rytov近似下,计算了高阶贝塞尔光束在大气斜程传输中各分量所占光束... 大气湍流引起大气折射率随机变化,导致空间不均匀性。高阶贝塞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空间不均匀性会使光子波函数改变,形成不同的光子态引起轨道角动量的弥散。在Rytov近似下,计算了高阶贝塞尔光束在大气斜程传输中各分量所占光束总能量的权重。讨论并对比折射率结构常数,光束波长,天顶角,轨道角动量数,接收孔径和光斑大小等参数对螺旋谱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物理解释。结果表明:随着折射率结构常数,天顶角和传输距离的增加以及光束波长的减小,螺旋谐波主分量对应的谱减小,轨道角动量弥散越大,而且望远镜接收孔径和光斑大小对轨道角动量弥散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贝塞尔高斯光束 大气湍流 轨道角动量 螺旋谱
下载PDF
对数螺旋锥齿轮加工中刀具走刀轨迹方程的分析与确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锋 居海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77,共4页
在建立工件与刀盘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上,应用对数螺旋锥齿轮的啮合原理并结合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分析对数螺旋锥齿轮加工刀具的运动轨迹;建立刀具的走刀轨迹方程,明确对数螺旋锥齿轮加工的特点及几何方法。走刀轨迹方程的建立,从... 在建立工件与刀盘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上,应用对数螺旋锥齿轮的啮合原理并结合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分析对数螺旋锥齿轮加工刀具的运动轨迹;建立刀具的走刀轨迹方程,明确对数螺旋锥齿轮加工的特点及几何方法。走刀轨迹方程的建立,从理论上保证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对数螺旋锥齿轮工艺的可行性,进而可以实现在数控机床上对这种新型螺旋锥齿轮方便、快捷地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螺旋锥齿轮 刀具 轨迹方程 工件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和二维图像在眼眶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啟泽 刘国瑞 陈俊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比较三维影像(3D)和二维影像(2D)在眼眶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探讨3D影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有骨折的87例眼眶外伤患者行CT薄层扫描和3D影像重建,分析对比3D影像和2D影像的表现。结果:3D影像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方... 目的:比较三维影像(3D)和二维影像(2D)在眼眶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探讨3D影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有骨折的87例眼眶外伤患者行CT薄层扫描和3D影像重建,分析对比3D影像和2D影像的表现。结果:3D影像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2D影像,3D影像对临床处理起着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但2D影像在发现细小骨折、深部结构骨折及骨壁菲薄处的骨折等方面优于3D影像。且3D影像是在2D影像的基础上重建的。结论:3D影像在对骨折的畸形表现等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其临床价值大于2D影像。但2D影像仍是诊断眼眶骨折可靠的基本方式。两者结合应用,为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二维重建 眼眶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