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恩乡土——论霁虹诗歌的乡土文化精神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庆春 刘兴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霁虹是一位在金沙江畔长大的彝族青年诗人,面对全球化语境,仍坚守着乡土的那份本真,将饱蘸情感的笔触深入到魂牵梦萦的乡土家园,试图为诗歌寻找一片新的文化精神生存空间。因此,诗人在回归与守成的同时,带着深切的焦虑与期盼进行着变构... 霁虹是一位在金沙江畔长大的彝族青年诗人,面对全球化语境,仍坚守着乡土的那份本真,将饱蘸情感的笔触深入到魂牵梦萦的乡土家园,试图为诗歌寻找一片新的文化精神生存空间。因此,诗人在回归与守成的同时,带着深切的焦虑与期盼进行着变构、整合和提升,意欲在“文化裂谷”处完成彝、汉文化的接轨。这种对乡土文化精神的掘取无疑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厚重感,但是,在语言传达上,也留下了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霁虹 诗歌 文化精神 感恩乡土
下载PDF
“故土”“良心”与现代性——拉斯普京传统道德题材小说探微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捷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拉斯普京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辛勤园丁,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了人们对生之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道德良心的苦苦坚守,充满了浓厚的故土情感和根源意识,拉斯普京小说的"故土""良心",体现了千古不灭的道德理想和人类... 拉斯普京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辛勤园丁,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了人们对生之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道德良心的苦苦坚守,充满了浓厚的故土情感和根源意识,拉斯普京小说的"故土""良心",体现了千古不灭的道德理想和人类的本真精神,与现代化的进程合拍,具有人类道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土 良心 本真精神 现代性
下载PDF
略论白居易的家园意识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本文通过对白居易家园意识的分析 ,解析白居易在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精神世界和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 ,并由若干具象物看其精神寄托 ,论述其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唐代 诗歌 文化 价值理念 白居易 家园意识 精神生活 时空观念 思想 行为
下载PDF
荷尔德林诗的精神旨趣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时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共7页
想象希腊与怀念故乡构成了荷尔德林诗的两个基本主题。沿着这样两个基本主题,我们可以很好地去解读、去接近荷尔德林诗的精神旨趣的三个基本方面。那就是荷尔德林的诗,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对于自由、理想与美的热烈追求;可以让我... 想象希腊与怀念故乡构成了荷尔德林诗的两个基本主题。沿着这样两个基本主题,我们可以很好地去解读、去接近荷尔德林诗的精神旨趣的三个基本方面。那就是荷尔德林的诗,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对于自由、理想与美的热烈追求;可以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以及真正的诗对于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守护与热情拥抱;可以让我们清晰地体会到其诗思合一或"诗"与"思""相遇而同一"的审美特性。也正是在最后的这个"精神旨趣"上,荷尔德林的诗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才真正地实现了心有灵犀与"精神的相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尔德林诗 想象希腊 怀念故乡 精神家园 诗思舍一
下载PDF
从哀伤美到中日民族文化——《边城》与《古都》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昕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7-92,共6页
沈从文的《边城》和川端康成的《古都》是同类题材的作品,都重现了文学追寻的主题。两位作家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各自故乡的自然美与人性美,也分别完美地再现了中日两国的"道"与"禅"的民族根性。
关键词 自然美 人性美 精神故乡
下载PDF
萧红的小说世界
6
作者 张玉秀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萧红小说浓郁的故乡情结、生命意识,反映了其小说世界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悲剧美的艺术特色。作家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怀念已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人们对人类精神家园永恒的追求与向往。
关键词 萧红 小说 故乡意识 生命意识 悲剧美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萧红“故乡”表现的两个矛盾性主题
7
作者 杨旸 沈思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9-92,共4页
萧红对启蒙思想的认同,使其创作具有着强烈的对"故乡"的批判精神,而童年体验和传统文化的作用,又使其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留恋,这就导致了萧红创作对民间启蒙的希望与怀疑,对故乡追寻的希望与怀疑的双重矛盾。
关键词 萧红创作 故乡 精神批判 精神还乡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书写
8
作者 张斌 《德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1-2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小说,呈现回归鲁迅所开创的乡土书写的黑色调的趋势。这是一种以现代思想为坐标,正视苦难、反思传统的勇气和理性。表现出了世纪末中国文学对于"五四"传统的回归。同时,作家们精神回乡的过程中,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小说,呈现回归鲁迅所开创的乡土书写的黑色调的趋势。这是一种以现代思想为坐标,正视苦难、反思传统的勇气和理性。表现出了世纪末中国文学对于"五四"传统的回归。同时,作家们精神回乡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神话荒蛮的态度,又反映出这种回归的非整体性,尤其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乡土创作中的无意义心态,更成为一种漠视历史的理性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困难现象 文化反思 精神归乡 无意义心态
下载PDF
平凡显本色 迁徙见英雄——《梦萦故乡那条河》的史诗艺术价值
9
作者 龚艳丽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23-25,共3页
南水北调汉水外迁移民纪实文学《梦萦故乡那条河》是史亦是诗,以如歌如诗的语言记录了那段感天动地的外迁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饱含浓浓的故园情结,以悲悯的人文情怀记录了外迁境况中的时代英雄。为了&qu... 南水北调汉水外迁移民纪实文学《梦萦故乡那条河》是史亦是诗,以如歌如诗的语言记录了那段感天动地的外迁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饱含浓浓的故园情结,以悲悯的人文情怀记录了外迁境况中的时代英雄。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大家众志成城、舍家为国。这里有成全与付出,更有悲恸与欣慰,这是无数个默默付出者血泪汗水的浇铸,更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的崇高体现。平凡中奏响了时代号角,谱写了时代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奉献 史诗故园情结 艺术价值 移民精神
下载PDF
试论乡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层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金玲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5-37,共3页
本文论述了乡愁的表现形式,指出乡愁中的“乡”寄寓的是作者的理想之乡,乡愁是作者的精神寄托。借助弗洛姆、马斯洛的理论,本文还从心理方面阐述了乡愁的深层内蕴。
关键词 乡愁 故乡 精神之托 深层内蕴
下载PDF
许辉散文集《又见炊烟》精神还乡内涵解读
11
作者 匡妙妙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9-61,共3页
许辉的乡土散文集《又见炊烟》将个人记忆作为创作线索,用现代文明的视角去观照乡土,以执着守望者的姿态完成了这次有意味的还乡之旅。在散文集中,他坚持维系着质朴素然的乡土故情、用大爱情怀包裹着纯粹美好的童趣,带着理性的思维探索... 许辉的乡土散文集《又见炊烟》将个人记忆作为创作线索,用现代文明的视角去观照乡土,以执着守望者的姿态完成了这次有意味的还乡之旅。在散文集中,他坚持维系着质朴素然的乡土故情、用大爱情怀包裹着纯粹美好的童趣,带着理性的思维探索着心灵归宿,而这些相较于这个纷扰浮躁的社会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同时这份恒久的醇香也浸染着无数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辉 《又见炊烟》 乡土散文 守望者 精神还乡
下载PDF
抗战语境下的民族心灵探究——浅析艾芜长篇小说《故乡》
12
作者 宾若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41-144,150,共5页
长篇小说《故乡》是艾芜在抗战时期完成的一部宏伟巨制。从桂林辗转到重庆,前后历时五年多,近六十万字,艾芜在克服了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故乡》展现了抗战时期大后方国统区人民的真实生活,触及到大后方社会生活的... 长篇小说《故乡》是艾芜在抗战时期完成的一部宏伟巨制。从桂林辗转到重庆,前后历时五年多,近六十万字,艾芜在克服了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故乡》展现了抗战时期大后方国统区人民的真实生活,触及到大后方社会生活的各种现实问题,揭示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人们的心灵世界,借此引发思考:如何在抗战背景下实现国家与个人的统一?中华民族应该何去何从?艾芜将大后方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时代背景相交融,展现了个人与时代在历史时间上的交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故乡》 民族心灵 知识分子 国家与个人
下载PDF
侨乡人文精神融入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
13
作者 杨效泉 《八桂侨刊》 2022年第2期87-94,共8页
我国侨乡众多,且分布广泛。长久以来,侨乡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人脉优势、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高校提供了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以坐落于我国著名侨乡的温州大学为例,以温... 我国侨乡众多,且分布广泛。长久以来,侨乡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人脉优势、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高校提供了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以坐落于我国著名侨乡的温州大学为例,以温州人精神为主体的温州侨乡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温州大学创办、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作为温州人自己办起来的高校,温州大学不仅有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必要。借鉴嘉庚精神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彼此融合、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温州大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设温州人精神专题课程;要以第二课堂为辅,开展温州人精神主题实践;要以文化建设为媒,写好温州人精神命题作文,从而开辟出一条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人精神 温州大学 侨特色 侨乡
下载PDF
读《沉睡的大固其固》——解读迟子健小说的“精神还乡”
14
作者 杨晓丹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迟子健的小说《沉睡的大固其固》,通过儿童视角讲述了故乡的传说和人物,在充满疼痛和依恋的回望中,完成了对故乡精神本源寻找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叙述视角 本源寻找 精神还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