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lash Zone Dynamic Analysis of A Suspended Semi-Submerged Subsea Module for Irregular Waves
1
作者 ZAN Ying-fei GUO Rui-nan +3 位作者 LI Feng LIU Pei-lin HUANG Fu-xiang TIAN Li-fe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258-271,共14页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dynamic cable tension of a subsea module during semi-submerged hoisting tests are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irregular waves and the time-domain numerical 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dynamic cable tension of a subsea module during semi-submerged hoisting tests are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irregular waves and the time-doma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software “Simulation of Marine Operations”. The numerical formulation is valid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test measurements. The effects of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spectral peak period,and wave direction on the dynamic effect in the main sling and sub-slings are then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ve parameters and the dynamic effect is identified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enabling the allowable sea states to be partially specified. The extreme dynamic effects in all slings under different wave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by using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of the Gumbe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model a complex subsea module via slender elements and depth-dependent coefficients in simulations of offshore operations. Lowering operations are safer if the wave height is 1 m and the wave period is larger than 8 s because the wave steepness is sufficient for the maximum possible dynamic effect to remain below 0.9. The dynamic tension may decrease when the wave direction is approximately 150°. It is dangerous for subsea modules to encounter lateral waves while entering the water because large overloads and underloads in the extreme dynamic tension may cause snap loads to occur and the slings to become sl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ash zone subsea module cavity shell time-domain simulation dynamic effect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of A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Going Through Splash Zone During Install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Ying-ying YANG Chao +3 位作者 YANG Zhong-shan ZHAO Xiao-yu YIN Jian-xi HU Yang-do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553-564,共12页
The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ound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buoys is a new generation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 that can be suspended at a certain height from the seafloor and rapidl... The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ound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buoys is a new generation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 that can be suspended at a certain height from the seafloor and rapidly recycled by its own buoyancy.Due to complex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ts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in the splash zon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installation process.In this paper,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seawater ingress process of the single-layer pre-set horizontal cabi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enter of gravity positions of the buoy.Meanwhile,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iber cable is divided into infinite differential units by the discretization method,and the formulae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are presented.In addition,the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rule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n the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system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Comparing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abin water ingress,the error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 by use of FLUENT is about 5.47%.Furthermore,the wave height is greater than the current impact on the lowering manifold system and the azimuth angle of the installation vessel is alig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ea suspended manifold lowering installation seawater ingress splash zone dynamic response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ORROSION PEAK OF CARBON STEEL IN MARINE SPLASH ZONE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相荣 黄桂桥 梁采凤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78-380,共3页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at the range of the marine splash zone (MSZ) of China’s Qingdao,Zhoushan. Xiamen. Zhanjiang harbour area was about 0-2.4 m above the mean high water level (MHWL) of the seawater that the MSZ c...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at the range of the marine splash zone (MSZ) of China’s Qingdao,Zhoushan. Xiamen. Zhanjiang harbour area was about 0-2.4 m above the mean high water level (MHWL) of the seawater that the MSZ corrosion peak (MSZCP) was usually 0.6- 1.2 m above the MHWL. and was caused by the large salt particle accumulation on the A3 carbon steel test sample surface and by the high frequency altemations of wet and dr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ound the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teel MARINE splash zone CORROSION PEAK
下载PDF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Low-Carbon Steel in Simulated Marine Splash Zone 被引量:6
4
作者 Huan-Huan Wang Min D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85-593,共9页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corrosion of a low-carbon steel exposed to a marine splash zone.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rus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corrosion of a low-carbon steel exposed to a marine splash zone.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rus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rust films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 wettability of the steel surface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data conceruing the wetting degree and the con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products of the outer rust layer were mainly made up of Fe(Ⅲ) oxyhydroxide, whil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inner rust layer was magnetit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corrosion time, the inner rust layer continuously turned into the outer rust layer. In addition, both rust layers became dense, thus playing a protective role with respect to matrix. The existence of the rust layer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seawater on the sample surface, a result that tends to improve the cathodic protection effect for steel structures exposed to marine splash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splash zone Low-carbon steel Corrosion behavior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Wetting degree
原文传递
不同海域Custom450高强度不锈钢的腐蚀规律研究
5
作者 王晓辉 刘振宝 +2 位作者 梁剑雄 杨志勇 陈佳豪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目的 研究Custom450钢在青岛、舟山、厦门及三亚等4个海域大气和飞溅环境中的自然腐蚀规律。方法 采用形貌分析、腐蚀速率、点腐蚀深度分析等方法对Custom450钢在上述4个海域大气和飞溅区的腐蚀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Custom450钢在4个海... 目的 研究Custom450钢在青岛、舟山、厦门及三亚等4个海域大气和飞溅环境中的自然腐蚀规律。方法 采用形貌分析、腐蚀速率、点腐蚀深度分析等方法对Custom450钢在上述4个海域大气和飞溅区的腐蚀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Custom450钢在4个海域大气环境的年平均腐蚀速率相当,且未观察到有点蚀现象发生,舟山海域的年平均腐蚀速率最小,为0.001 41 mm/a,三亚海域的年平均腐蚀速率最大,为0.001 54 mm/a。4个海域飞溅区的年平均腐蚀速率范围为0.0021~0.0028mm/a,舟山海域的年平均腐蚀速率为0.002 1 mm/a,平均及最大点腐蚀深度分别为5.7μm和25.99μm,均低于其他3个海域。结论 Custom450钢在4个海域的大气环境暴露1 a后,未发现明显的腐蚀现象,表明该钢短期内在上述4个海域海洋大气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飞溅环境中的腐蚀速率高于大气环境,且有明显的点腐蚀现象发生,钢中未溶的NbC相会促进点腐蚀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tom450钢 暴露试验 腐蚀 飞溅区 大气环境 碳化物
下载PDF
Q235B在青岛海洋飞溅区的初期腐蚀行为
6
作者 刘小杰 王睿 +3 位作者 周子钧 杨海洋 丁国清 董彩常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在青岛海洋飞溅区的暴露试验、腐蚀速率计算与点蚀深度测试、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锈层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Q235B碳钢的初期(0~60 d)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Q235B碳钢的平均点蚀深度和最大点蚀深度均呈增加的趋势... 通过在青岛海洋飞溅区的暴露试验、腐蚀速率计算与点蚀深度测试、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锈层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Q235B碳钢的初期(0~60 d)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Q235B碳钢的平均点蚀深度和最大点蚀深度均呈增加的趋势,腐蚀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 d时,在浪溅冲击、高频干湿交替和盐浓缩等多重作用下,Q235B碳钢表面出现多个小的孔隙和局部凸起鼓包的现象,腐蚀产物间有明显裂隙;腐蚀产物以铁的氧化物为主,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Fe含量下降和氧含量增加,氯离子的增加对局部腐蚀起到促进作用;在60 d时,Q235B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物相为γ-FeOOH、β-FeOOH和Fe_(3)O_(4)等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飞溅区 Q235B碳钢 初期腐蚀
下载PDF
连续光纤激光切割金属薄壁材料工艺研究
7
作者 翟兆阳 李欣欣 +3 位作者 张延超 刘忠明 杜春华 张华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随着工业领域金属薄壁构件设计的多样化,在高速激光切割的同时,对切口形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采用连续光纤激光器对0.2 mm厚度304不锈钢薄板进行切割实验,研究了毛刺和熔渣飞溅区产生的机理,重点讨论了加工工艺参数中的激... 随着工业领域金属薄壁构件设计的多样化,在高速激光切割的同时,对切口形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采用连续光纤激光器对0.2 mm厚度304不锈钢薄板进行切割实验,研究了毛刺和熔渣飞溅区产生的机理,重点讨论了加工工艺参数中的激光功率、切割速度、离焦量对毛刺堆积量和熔渣飞溅区宽度的影响关系,通过实验分析获得了最佳加工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毛刺厚度随着激光功率、离焦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熔渣飞溅区宽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离焦量的增大出现小范围波动。根据加工结果分析,当激光功率为125 W,切割速度为10 m/min,辅助气体压强为1.2 MPa,离焦量为-0.3~-0.5 mm,可以获得0.2 mm厚304不锈钢薄板较好的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切割 薄壁 304不锈钢 毛刺 熔渣飞溅区
下载PDF
海洋牧场平台飞溅区复层矿脂包覆长效防护技术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欣 郭福元 +4 位作者 刘富祥 赵勇刚 蒋全通 翟晓凡 侯保荣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214-218,共5页
海洋平台装备长期处于海洋复杂环境下易遭受腐蚀的侵扰。特别是装备上的异形钢结构,在力学和电化学的协同效应下更容易发生腐蚀失效现象,严重影响装备的使用寿命,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浅析了海洋牧场平台不同区带的腐蚀环境... 海洋平台装备长期处于海洋复杂环境下易遭受腐蚀的侵扰。特别是装备上的异形钢结构,在力学和电化学的协同效应下更容易发生腐蚀失效现象,严重影响装备的使用寿命,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浅析了海洋牧场平台不同区带的腐蚀环境及其腐蚀规律,尤其是腐蚀最严重的海洋平台飞溅区,为了对此短板区域进行加强防护,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防腐蚀技术及相应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海洋牧场平台使用寿命,为海上平台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海洋牧场平台的长效防腐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平台 浪花飞溅区 防腐蚀 复层矿脂包覆技术
下载PDF
海浪飞溅区钢管桩纤维增强高性能树脂复合涂层质量评价
9
作者 骆光杰 周茂强 +1 位作者 李野 顾勇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现场钢样板重防腐涂层附着力和涂层厚度、钢管桩喷涂现场各涂层厚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涂层厚度越大,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越大;喷涂面积越大,涂层厚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越大。通过设置石墨烯...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现场钢样板重防腐涂层附着力和涂层厚度、钢管桩喷涂现场各涂层厚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涂层厚度越大,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越大;喷涂面积越大,涂层厚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越大。通过设置石墨烯光敏复合增强纤维预浸带作为钢管桩重防腐涂层的中间漆增强层,使钢管桩中间漆与面漆的附着力提高24%,并提高海上风电钢管桩飞溅区重防腐涂层的综合防腐性能,同时其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与现场钢样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飞溅区 纤维增强高性能树脂 防腐复合涂层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新型风电桩包覆防腐技术
10
作者 郑直 张冉 +1 位作者 徐亚茜 张延光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7期101-106,共6页
本文结合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风电单桩基础的结构特点,针对性地对风电单桩基础所处水文环境、腐蚀区域进行分析和归纳。本项目采用了一种风电桩基新型岸上包覆防腐蚀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并对复层... 本文结合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风电单桩基础的结构特点,针对性地对风电单桩基础所处水文环境、腐蚀区域进行分析和归纳。本项目采用了一种风电桩基新型岸上包覆防腐蚀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并对复层矿脂包覆技术的施工设计、表面处理、涂抹矿脂防蚀膏、缠绕矿脂防蚀带、制作防蚀保护罩等关键技术环节做了详细讨论,为后续海上风电、码头钢管桩的复层矿脂包覆技术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复层矿脂包覆技术 浪溅区防腐 钢管桩
下载PDF
天津港南疆港区半圆型防波堤耐久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左大伟 宋效第 张洁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3期18-21,41,共5页
为了探究天津港南疆港区N5区半圆型防波堤耐久性,通过现场勘查半圆型防波堤破损状态、力学性能检测、孔溶液pH值检测、芯样氯离子含量检测以及混凝土断面微结构SEM分析等手段,结论如下:①浪溅区芯样抗压强度、混凝土孔溶液pH均小于潮差... 为了探究天津港南疆港区N5区半圆型防波堤耐久性,通过现场勘查半圆型防波堤破损状态、力学性能检测、孔溶液pH值检测、芯样氯离子含量检测以及混凝土断面微结构SEM分析等手段,结论如下:①浪溅区芯样抗压强度、混凝土孔溶液pH均小于潮差区;②潮差区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大于浪溅区,预估潮差区、浪溅区剩余服役年限分别为32 a、30 a;③断面微结构密实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试验室龄期180 d混凝土、潮差区混凝土、浪溅区混凝土。上述研究结论为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服役过程中劣化原因提供了理论分析以及为类似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性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圆型防波堤 耐久性研究 潮差区 浪溅区 氯离子含量 服务年限
下载PDF
热浸镀层在青岛站的海水腐蚀行为对比(Ⅲ)——飞溅区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焰 邢少华 +1 位作者 李鑫 魏绪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27-1535,共9页
测试热浸镀锌(GI)、锌-5%铝-稀土(GF)和锌-55%铝-1.6%硅(GL)镀层钢板在青岛站的飞溅区海水腐蚀行为,并利用腐蚀质量损失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3种镀层钢板的海水飞溅区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种镀层在飞溅区均未发生生物污损,腐蚀速度在... 测试热浸镀锌(GI)、锌-5%铝-稀土(GF)和锌-55%铝-1.6%硅(GL)镀层钢板在青岛站的飞溅区海水腐蚀行为,并利用腐蚀质量损失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3种镀层钢板的海水飞溅区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种镀层在飞溅区均未发生生物污损,腐蚀速度在3个海水区带中最低;GI镀层由于腐蚀电流密度最大,氧化膜保护效果不佳,耐海水腐蚀性能最差;GF镀层由于腐蚀电流大幅度降低,飞溅区充分的充气条件促进了镀层的钝化,因此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由于保护性的锌的腐蚀产物被滞留在富铝的枝晶网络中,充分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富铝相的钝化,所以GL镀层在海水飞溅区表现出最佳的腐蚀性能。对位于海水飞溅区的钢材基体提供1 a保护期所需的镀层最小厚度分别为:GI镀层14μm;GF镀层8μm;GL镀层4μm;GF和GL镀层在飞溅区的耐蚀性分别是厚度相当的GI的2倍和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 热浸镀层 海水腐蚀 耐蚀性 飞溅区
下载PDF
氟碳涂层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伟华 廖晓 +1 位作者 季涛 吴世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氟碳涂层体系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方法以溶剂型氟碳涂层和水性氟碳涂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溶剂型氟碳涂层体系和一种水性氟碳涂层体系的研究,即环氧底漆-溶剂型氟碳面漆、环氧底漆... 目的研究不同氟碳涂层体系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方法以溶剂型氟碳涂层和水性氟碳涂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溶剂型氟碳涂层体系和一种水性氟碳涂层体系的研究,即环氧底漆-溶剂型氟碳面漆、环氧底漆-聚氨酯中层漆-溶剂型氟碳面漆及水性环氧底漆-水性氟碳面漆。通过氯离子电迁移快速试验,研究涂覆这三种氟碳涂层体系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干湿循环试验模拟浪花飞溅区,通过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研究涂层对混凝土在海洋环境浪花飞溅区的防腐性能。结果氯离子电迁移快速试验测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表明,氟碳涂层体系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干湿循环试验36 d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两种溶剂型氟碳涂层体系表面仍然致密,水性氟碳涂层体系表面出现裂缝。结论溶剂型和水性氟碳涂层体系均能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溶剂型氟碳涂层体系在海洋浪花飞溅区更耐久,更适用于该环境下的混凝土腐蚀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氟碳涂层 氯离子扩散 海洋环境 浪花飞溅区 腐蚀防护
下载PDF
海洋腐蚀环境下Q690高强钢材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宏超 魏欢欢 +3 位作者 杨迪雄 刘云贺 王振山 田建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5,共10页
根据海洋浪溅区的特征,对Q690高强钢材进行了室内加速腐蚀与高周疲劳试验,拟合不同腐蚀周期试件的S-N曲线,研究了腐蚀损伤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损伤理论分析了钢材腐蚀疲劳破坏程度,通过断口微观扫描揭示了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 根据海洋浪溅区的特征,对Q690高强钢材进行了室内加速腐蚀与高周疲劳试验,拟合不同腐蚀周期试件的S-N曲线,研究了腐蚀损伤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损伤理论分析了钢材腐蚀疲劳破坏程度,通过断口微观扫描揭示了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腐蚀周期增加,钢材损伤程度逐渐增大,腐蚀100d的质量损失率η_s和腐蚀速率K分别为7.21%、1.342mm/a。Q690高强钢的疲劳寿命受应力水平和腐蚀损伤耦合影响程度明显,在低应力水平下,腐蚀周期为60d时,试件的疲劳极限值降低了30.15%。损伤指数可以反映腐蚀疲劳中材料内部的损伤规律,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损伤程度提高,疲劳裂纹间距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钢 海洋浪溅区 加速腐蚀 S-N曲线 断口扫描 损伤指数
下载PDF
海洋浪溅区钢铁腐蚀与防护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建国 李言涛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海洋浪溅区是海洋环境腐蚀最严重的区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海洋浪溅区的定义及浪溅区的范围,描述了钢铁在浪溅区的腐蚀规律,并从外因和内因阐述了浪溅区的腐蚀机理研究进展。从涂料保护、阴极保护、覆层防护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常... 海洋浪溅区是海洋环境腐蚀最严重的区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海洋浪溅区的定义及浪溅区的范围,描述了钢铁在浪溅区的腐蚀规律,并从外因和内因阐述了浪溅区的腐蚀机理研究进展。从涂料保护、阴极保护、覆层防护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浪溅区防护技术。还对浪溅区腐蚀机理和防护技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溅区 腐蚀 防护
下载PDF
海洋潮汐浪溅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蔡荣 杨绿峰 余波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3,共9页
海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反映了海洋氯化物环境的腐蚀作用强度,是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和定量设计的重要参数。本文依据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大量自然暴露试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确定了各种海洋环境条件下表面氯离子... 海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反映了海洋氯化物环境的腐蚀作用强度,是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和定量设计的重要参数。本文依据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大量自然暴露试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确定了各种海洋环境条件下表面氯离子浓度的统计特征值,分析了海洋潮汐浪溅区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机理和积聚规律,揭示了水胶比对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进而综合考虑水胶比、胶凝材料种类和时变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海洋潮汐浪溅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改进计算模型。结合国内外各种表面氯离子浓度经验模型的预测结果和海洋自然暴露试验的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表面氯离子浓度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海洋氯化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服役寿命分析提供了重要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潮汐浪溅区 表面氯离子浓度 水胶比 时变
下载PDF
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冲击作用的试验研究——频域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任冰 王永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60,74,共9页
对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的冲击作用实验结果进行了谱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试验组次的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分析结果,得到了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矩m0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入射波波要素和结构物底面距静... 对不规则波对浪溅区结构物的冲击作用实验结果进行了谱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试验组次的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分析结果,得到了结构物底面所受波浪冲击压力的谱矩m0沿结构物底面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入射波波要素和结构物底面距静水面的相对高度s H1 3对作用于结构物底面的冲击压力谱矩m0,avg.的影响,给出了平均冲击压力谱矩m0,avg.与统计分析的压力特征值Pc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波 波浪冲击 浪溅区 谱分析 海上结构物 冲击作用 频域分析
下载PDF
海港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结构的防腐蚀技术回顾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红尧 傅宇方 +1 位作者 陆采荣 孙高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6-720,共5页
海港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结构长期处于干湿交替、氯离子的侵蚀、昼夜温差大等的腐蚀环境中,腐蚀严重,维修防护难。针对该区域的特点,防腐蚀措施要能够达到延长结构耐久性的目标。本文对国内海港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的钢结构和钢... 海港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结构长期处于干湿交替、氯离子的侵蚀、昼夜温差大等的腐蚀环境中,腐蚀严重,维修防护难。针对该区域的特点,防腐蚀措施要能够达到延长结构耐久性的目标。本文对国内海港工程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措施进行了回顾,结合交通部行业规范中对该区域的防腐蚀规定,认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适合该区域的防腐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港工程 浪溅区 水位变动区 防腐蚀 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 回顾
下载PDF
钢在海洋飞溅带腐蚀行为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相荣 黄桂桥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通过钢在我国四个海域的海洋飞溅带暴露试验的结果,显示了海洋飞溅带的范围和腐蚀峰值.
关键词 海洋飞溅带 海水腐蚀 暴露试验
下载PDF
热喷Zn涂层浪花飞溅区腐蚀的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家才 王旭东 +3 位作者 孙冬柏 孟惠民 俞宏英 张连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5,41,共7页
海盐粒子浓度大、干湿交替频繁、海水冲击是浪花飞溅区腐蚀的3个关键性因素。文中以热喷Zn涂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循环腐蚀试验制度:①盐雾–驻留循环;②盐雾–驻留–飞溅循环;③盐雾–干燥循环;④盐雾–干燥–飞溅循环,采用失重测量... 海盐粒子浓度大、干湿交替频繁、海水冲击是浪花飞溅区腐蚀的3个关键性因素。文中以热喷Zn涂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循环腐蚀试验制度:①盐雾–驻留循环;②盐雾–驻留–飞溅循环;③盐雾–干燥循环;④盐雾–干燥–飞溅循环,采用失重测量和电化学测量分别研究了涂层在这4种模拟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规律,并应用加速转换因子法及灰关联分析对各循环腐蚀试验制度下的加速性、模拟性进行了研究,并为此设计了一个飞溅模拟研究装置以实现浪花飞溅冲击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盐雾+驻留循环造成涂层的腐蚀最严重;盐雾+驻留+飞溅循环则能较好的模拟浪花飞溅区的腐蚀情况,可实现室内的热喷Zn涂层在浪花飞溅区腐蚀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Zn涂层 浪花飞溅区 灰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