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化瘀法治疗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丙新 乔元勋 宋萌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206-206,I0001,F0004,共3页
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癌性厌食可以进一步导致厌食-恶病质综合征,也是恶病质常见的临床表现,二者可以互相影响。西医药物治疗以激素为主,针对不能使用激素的血瘀证患者,此文总结益气... 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癌性厌食可以进一步导致厌食-恶病质综合征,也是恶病质常见的临床表现,二者可以互相影响。西医药物治疗以激素为主,针对不能使用激素的血瘀证患者,此文总结益气化瘀中药治疗厌食-恶病质综合征,以期为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厌食-恶病质综合征 高凝状态 健脾益气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脾虚-内质网应激”探讨健脾法对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杜林柯 郑烈 段盛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666-670,共5页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常见并发症之一,内质网应激参与纤维化形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内质网是细胞内最大的膜网络结构,主要参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脾主运化是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 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常见并发症之一,内质网应激参与纤维化形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内质网是细胞内最大的膜网络结构,主要参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脾主运化是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湿热、痰浊、瘀毒等病理产物壅滞于肠道,肠壁增厚,甚至肠腔狭窄、梗阻,诱发本病.生理学上,脾和内质网有一定相关性;病理学上,脾虚是内质网应激的本质,是IBD肠纤维化的核心病理环节.因此,从健脾法治疗有助于改善内质网代谢功能.所以,基于“脾虚-内质网应激”理论探讨健脾法调节内质网应激、恢复内质网稳态是研究和治疗IBD肠纤维化作用机制的重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内质网应激” 健脾法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下载PDF
健脾温肾调周法结合松烟墨宝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证型PCOS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凌桂梅 苏童烨 +1 位作者 朱博杰 陈兰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健脾温肾调周法结合松烟墨宝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9月百色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脾肾阳虚证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评价健脾温肾调周法结合松烟墨宝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9月百色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脾肾阳虚证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温肾调周法结合松烟墨宝贴敷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LH、E_(2)、T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腰部酸软、畏寒、性欲低、体重增长、小便清长、大便稀软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月经紊乱、汗毛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阳虚证型PCOS患者采用健脾温肾调周法结合松烟墨宝贴敷疗法治疗,能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中医症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温肾调周法 松烟墨宝贴敷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升阳泻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初探
4
作者 李垚 许珂 +5 位作者 刘亚兰 钱彦艳 周鑫 李美瑾 罗明丽 廖冠宇 《光明中医》 2024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的多发病,为多因素所致,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目前对于该病的证治报道较多。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病机证候复杂,笔者汲取李东垣理论思想中升发脾之清气,以及黄元御理论思想中泻湿疏木的治法,把二者进行优化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的多发病,为多因素所致,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目前对于该病的证治报道较多。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病机证候复杂,笔者汲取李东垣理论思想中升发脾之清气,以及黄元御理论思想中泻湿疏木的治法,把二者进行优化组合,拟定了升阳化湿,培土疏木为治疗大法运用于临床,立足于“湿”,分为“湿浊内蕴”和“脾虚湿困”2个证型,驭繁就简,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脾虚湿困证 升阳泻湿法 培土疏木法 戴氏经方医学流派
下载PDF
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钦河 谢芳 +12 位作者 王凤珍 凌家生 王强 程少冰 唐海兰 胡巢凤 王彦平 孙升云 金玲 周羽竝 陈万群 杨环文 张玉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1-147,199,共8页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祛湿组(灌服3.5 g.kg-1.d-1剂量的平胃散)、活血组(灌服7.1 g.kg-1.d-1剂量的膈下逐瘀汤)、综合组(灌服11.9 g.kg-1.d-1剂量的自拟方);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白酒灌胃法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给药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p65在各组中的活性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每组取3只大鼠分离Kupffer细胞,应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疏肝组、健脾组NF-κBp65阳性表达最低、肝组织脂肪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表达强度与其病理学的改变呈正相关(P<0.01)。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健脾组、疏肝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抑制NF-κBp65和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可能是上述不同治法方药抗脂肪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中药疗法 肝组织/病理学 疏肝 健脾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脾主肌肉”论健脾法在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艳 王栋 +3 位作者 李玉 李清波 唐林 孟静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肌肉萎缩是肿瘤恶病质晚期患者中最易出现的症状,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征兆,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营养神经肌肉药物等手段并不能逆转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虚劳”相似,其发生的病因病机... 肌肉萎缩是肿瘤恶病质晚期患者中最易出现的症状,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征兆,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营养神经肌肉药物等手段并不能逆转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虚劳”相似,其发生的病因病机多为脾摄乏源、运动减少、忧思伤脾、毒邪结聚、气血暗耗、脏腑虚衰等,最终导致脉络阻塞、气血亏空,从而肌肉失于濡养出现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发生究其根本是中焦脾土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乏源难以充养肌肉出现肌肉萎缩。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方面也越来越凸显出巨大优势,综合近数十年关于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研究发现,中医治则大多从健脾和胃、健脾益肾、健脾解毒、健脾疏肝入手,健脾法始终贯穿着其治疗的根本核心。脾主运化与气血的生成、肌肉的充实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导致肌肉萎缩的提法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因此基于“脾主肌肉”理论,结合中医整体观来探讨健脾法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中医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肌肉萎缩 健脾法 脾主肌肉
下载PDF
健脾祛痰方干预血脂异常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王华文 张颖 +1 位作者 宋囡 陈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218,I0037-I0040,共12页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正常及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祛痰方组,每组60例。所有组别均予健康宣教,健脾祛痰方组予健脾祛痰方颗粒剂冲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表达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经健脾祛痰方治疗后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中FGF19含量明显降低;健脾祛痰方组血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模型组。高脂人群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减弱。有益菌减少,肠杆菌过生长,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健脾祛痰方组患者用药后样本间差异明显,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编码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相关微生物丰度降低。用药后肠道中的有害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减少,肠道菌群平衡有所恢复。结论健脾祛痰法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TC、TG、LDL-C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抑制FXR信号传导通路以降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法 血脂异常 肠道菌群 胆汁酸 FXR通路
下载PDF
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t-PA、PAI-1、Col Ⅳ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钟银玲 李花 +1 位作者 刘旺华 彭智远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2期2213-2215,226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PA、PAI-1、Col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细胞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小剂量组、健脾补土方中剂量组、健脾补土方大剂量... 目的观察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PA、PAI-1、Col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神经细胞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小剂量组、健脾补土方中剂量组、健脾补土方大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治疗7 d后处死,并在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胶原蛋白Ⅳ(ColⅣ)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健脾补土小、中、大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少(P<0.05);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t-P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健脾补土方小、中、大剂量组PAI-1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健脾补土方小、中剂量组Col IV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补土法组方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缺损,可能与其下调t-PA及上调PAI-1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上调Col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健脾补土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胶原蛋白Ⅳ
下载PDF
从脾虚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新华 丁自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426-427,共2页
目的:观察从脾虚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加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健脾为主中药辨证治疗,... 目的:观察从脾虚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加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健脾为主中药辨证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健脾为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 辨证治疗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陈向心 陆翼 +2 位作者 郝秀炜 张铜五 孔德昭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2个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分别以杨关林、张军平为代表;最主要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分析频次居前3位的为“冠心病”“胸痹”“从脾论治”。结论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从临床观察拓展到实验研究,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更多趋向于健脾祛痰化瘀法,从基因、蛋白直至关键病理环节的成链式、系统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健脾法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守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1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血尿胶囊组,每组10只.采用口服BSA和尾静脉注射LPS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检...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血尿胶囊组,每组10只.采用口服BSA和尾静脉注射LPS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检测各时相尿红细胞计数及血清TNF-α、IL-6含量.结果 (1)正常大鼠一般状态良好,其余各组大鼠自第7周末开始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及体重下降、尿颜色改变.经治疗后症状于1~2周左右逐渐缓解.(2)空白组大鼠尿检无异常;其余各组大鼠自第7周末开始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至12周末,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中药组降低程度优于血尿胶囊组(P<0.05);(3)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优于血尿胶囊组(P<0.05).结论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能够减少IgA肾病模型大鼠尿中红细胞数,降低血清TNF-α、IL-6的水平,其中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 利湿化瘀法 IGA肾病 动物模型 TNF-Α IL-6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12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下载PDF
魏绍斌“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药-食-耳穴压豆-艾灸辨治“月经不及”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月莲 魏绍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魏绍斌教授认为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等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或气滞血瘀等,使机体阴阳失衡,发为月经不及(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以肾虚为本;提出"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的独到观点,衷中参西,病症结合,配以食疗、... 魏绍斌教授认为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等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或气滞血瘀等,使机体阴阳失衡,发为月经不及(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以肾虚为本;提出"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的独到观点,衷中参西,病症结合,配以食疗、耳穴压豆、艾灸等多种方法,重在补肾,佐以健脾、养肝、除湿,使气血调畅,温经活络,治病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不及 健脾补肾 滋阴养肝 气血并调 病症结合 食疗 耳穴压豆 艾灸 魏绍斌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益气健脾法对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NF-kB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亚梅 刘春慧 +2 位作者 张志芳 王雄耀 张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益气健脾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组织NF-k B蛋白因子表达的影响,阐述补气健脾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on sulfate sodium,DSS)自由灌喂的方式建立UC的模型,用蒸馏水配制浓度为4%... 目的益气健脾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组织NF-k B蛋白因子表达的影响,阐述补气健脾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on sulfate sodium,DSS)自由灌喂的方式建立UC的模型,用蒸馏水配制浓度为4%的DSS溶液,放到饮水瓶中自由饮用,连续用药2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益气健脾法中药煎剂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美沙拉嗪组不同方法进行干预。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NF-k B因子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健脾益肠散高、中剂量组结肠组织NF-k B因子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法低剂量组NF-k B因子表达亦低于模型组(P<0.05);益气健脾法中剂量组对NF-k B的影响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而健脾益肠法的高剂量组NF-k 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中剂量组及西药组(P<0.05)。结论 (1)益气健脾法对溃疡性肠黏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结肠组织的NF-k B因子表达有关;(2)益气健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优于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补肾健脾调肝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辅助作用
15
作者 史腾飞 张晓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21期51-54,共4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快速发展,但低妊娠率和并发症仍然存在。因此,提高IVF-ET妊娠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是现代医学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医药辅助在IVF-ET方面发挥了作...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快速发展,但低妊娠率和并发症仍然存在。因此,提高IVF-ET妊娠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是现代医学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医药辅助在IVF-ET方面发挥了作用和优势。故将补肾健脾调肝法论治的理论研究进行总结,从而为中医药辅助在IVF-ET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调肝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治疗
下载PDF
马宝东顾护脾胃-利湿祛浊-扶正祛邪-中药外治-西医辅助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金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8-20,共3页
马宝东教授认为痛风发病过程病理产物为湿浊痰瘀,贯穿始终,浊毒瘀结形成与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有关,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提出以脾胃功能失调、湿热浊毒内蕴为立法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脉有所侧重,治疗注重顾护脾胃,酌加利湿... 马宝东教授认为痛风发病过程病理产物为湿浊痰瘀,贯穿始终,浊毒瘀结形成与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有关,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提出以脾胃功能失调、湿热浊毒内蕴为立法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脉有所侧重,治疗注重顾护脾胃,酌加利湿祛浊之品,扶正祛邪并用,配合中药外治法;西医辅助治疗,不建议使用秋水仙碱,别嘌醇宜小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顾护脾胃 利湿祛浊 扶正祛邪 中药外治 西医辅助 秋水仙碱 别嘌醇 马宝东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从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月婵 张云云 +2 位作者 曹孟欣 梅家宁 甄晓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中风病中医理论以及前期临床实践和研究方面,阐述从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依据和策略。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虽五脏相关,但脾为机要”。脾功能障碍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为脾虚邪中,...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中风病中医理论以及前期临床实践和研究方面,阐述从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依据和策略。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虽五脏相关,但脾为机要”。脾功能障碍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为脾虚邪中,脑络闭阻;脾失健运,痰瘀阻络;脾不统血利脉,脑络郁滞;脾胃失和,气机逆乱。故健脾扶正法应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健脾扶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解毒健脾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宋成鑫 马婷 +1 位作者 储晶 葛信国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2期4398-4401,共4页
目的分析解毒健脾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84例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解毒健脾方治... 目的分析解毒健脾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84例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解毒健脾方治疗。对比2组治疗7 d后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解毒健脾方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胃肠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毒 结直肠癌 解毒健脾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蓝海冰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
19
作者 田瑶 申洁婷 蓝海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149-152,共4页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腑为肝、脾。因此,蓝海冰教授临证治疗皮肤病,多重视肝脾二脏机能在皮肤病的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以调和肝脾为核心,或侧重疏肝理气,或侧重健脾祛湿的治法。她在治疗中以调和肝脾的逍遥散为基础方,根据疏肝、健脾偏重不同,采用柴胡疏肝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收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 肝脾同调 皮肤病 异病同治 中医药疗法 蓝海冰
下载PDF
中医健脾和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宵宵 吴桂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和胃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和胃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干预+西药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健脾和胃法。比较2组干预后的Lee氏心衰积分总疗效、随访6个月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ee氏心衰积分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P<0.05);经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5/50);观察组病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1/50)(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中,中医健脾和胃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全面提升患者的预后状况,减少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保和颗粒 中医健脾和胃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