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延萍教授从“扶土滋水抑传舍”理论述原发性肝癌转移
1
作者 聂丹 袁静 李延萍(指导)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绝大部分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不足15%。肝癌的高复发率以及高转移特性成为导致肝癌患者治疗失败、死亡的主要根源,因此...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所以绝大部分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不足15%。肝癌的高复发率以及高转移特性成为导致肝癌患者治疗失败、死亡的主要根源,因此肝癌转移的防治已然成为了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目前对于肝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中对于控制肝癌转移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模式为防治肝癌及其转移提供了新方向。李延萍教授以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为支撑,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提出肝癌转移多以脾虚及肝肾阴虚为主,脾虚贯穿肝癌发生及转移始末,在肝癌的中晚期多合并有肝肾阴虚之证。由此提出“扶土滋水抑传舍”理论,期望应用及发挥中医药特长优势,为临床防治肝癌转移、延缓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供新的诊疗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土 肾水 传舍 原发性肝癌转移
下载PDF
倪青教授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2
作者 周雨 张智伟 倪青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稳定甲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优势。倪青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肾阳虚为发病根本,阳气亏虚、水湿内停为基本病机,临床常用温阳利水法治疗该病,同时配合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佐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稳定甲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优势。倪青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肾阳虚为发病根本,阳气亏虚、水湿内停为基本病机,临床常用温阳利水法治疗该病,同时配合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佐以软坚散结、疏散邪气治其标,他结合理论和临床经验以温阳健脾利水方为基础方,灵活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经验丰富。本文将倪青教授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青 温阳健脾利水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经验
下载PDF
论何学红教授治疗虚劳水气病临证经验
3
作者 郭玲 何学红 栗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该病优势突出,何学红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40余年,对于疾病从中医病名、病机到治疗,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其属郭恩绵教授提出的“虚劳水气病”范畴,并总结凝练“正虚毒蕴”的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该病优势突出,何学红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40余年,对于疾病从中医病名、病机到治疗,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其属郭恩绵教授提出的“虚劳水气病”范畴,并总结凝练“正虚毒蕴”的病机制论,认为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根本,尤其重视从脾入手阐释肾脏病的病机,而其标实之证责之于毒邪内蕴,其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并认为毒邪贯穿于疾病始终,弥漫三焦,是迁延不愈,变证丛生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其基本病机,制定了“脾肾同治,排毒四法”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案以口服汤药参芪泄浊饮为核心以降浊毒;双白煎药浴以散浊毒;药物贴敷以祛浊毒;降氮煎剂保留灌肠疗法通腑以泄浊毒。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案,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前的各个时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学红 虚劳水气病 脾肾亏虚 毒邪内蕴 排毒四法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临床运用举隅
4
作者 李梦飞 赵曼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赵曼丽教授应用当归芍药散的临床验案举隅,分析当归芍药散的病机及方证特点,扩大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分析当归芍药散的方药组成及证治,结合验案阐述其临床运用的症状、体征特点及病机要点。结果临... 目的通过赵曼丽教授应用当归芍药散的临床验案举隅,分析当归芍药散的病机及方证特点,扩大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分析当归芍药散的方药组成及证治,结合验案阐述其临床运用的症状、体征特点及病机要点。结果临床病机为肝脾不调或血水互结,兼见面色萎黄或有黄褐斑、脐周压痛或有条索状物、腹主动脉搏动明显、心下部有振水音等症状或体征者皆可应用当归芍药散,疗效显著。结论抓住病机,方证结合,是确保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曼丽 当归芍药散 疏肝健脾法 血水同治 临证经验 医案
下载PDF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探析“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
5
作者 翟智慧 张艳 +2 位作者 张楠 何晓腾 张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28-30,共3页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益心复脉、健脾补肾、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使得心、脾、肾三脏互相制衡协调,为其临床治疗心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心-脾-肾”同治 慢性心衰 血瘀 水饮
下载PDF
肝胆湿热黄疸治疗思路浅析
6
作者 于华林 魏芹 +1 位作者 任娟娟 陈树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49-855,共7页
文章通过撷取临床验案六则: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衰竭案、乙型肝炎肝硬化后伴肝癌案、药物性肝损害案、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衰竭案、酒精性肝损害伴肝衰竭案等,逐一分析总结治疗黄疸的辨病辨证过程... 文章通过撷取临床验案六则: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衰竭案、乙型肝炎肝硬化后伴肝癌案、药物性肝损害案、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衰竭案、酒精性肝损害伴肝衰竭案等,逐一分析总结治疗黄疸的辨病辨证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医案力求反映临床原貌,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客观反映治疗效果,并以按语形式总结治疗心得体会。纵观验案,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过量饮酒,为黄疸的常见诱发因素;病机抓住湿,治疗上利湿与健脾并举,以期“培土制水”;用药顾护脾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维护好后天之本;淡渗利湿之药,中病即止。治疗思路力求简单明了,用药精简对症,临床上期望达到执简驭繁,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肝胆湿热 培土制水 健脾利湿 茵陈蒿汤 五苓散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destruction to porcine spleen in vivo by microwave abla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Fei Gao Yang-Kui Gu +3 位作者 Jing-Xian Shen Chang-Lun Li Xiong-Ying Jiang Jin-Hua Hu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5期5014-5020,共7页
AIM: To discuss the safety, feasibility and regularity of destruction to porcine spleen in vivo with congestion and tumescence by microwave ablation (MWA). METHODS: Ligation of the splenic vein was used to induce cong... AIM: To discuss the safety, feasibility and regularity of destruction to porcine spleen in vivo with congestion and tumescence by microwave ablation (MWA). METHODS: Ligation of the splenic vein was used to induce congestion and tumescence in vivo in five porcine spleens, and microwave ablation was performed 2-4 h later. A total of 56 ablation points were ablated and the ablation powers were 30-100 W. The ablation time (1, 2, 3, 4, 5, 6, 7, 8, 9 and 10 min) was performed at a power of 60 W. After ablation, the ablation size was measured in pigs A, C, D and E and spleen resection. In pig B, the ablation size was measuredand 2 ablation points were sent for pathology analysis and all tissues were sutured following ablation. Pig B was killed 1 wk later and the ablation points were sent for pathology analysis. Bleeding, tissue carbonization surrounding electrode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effect on destruction volume relative to different ablation powers, times and position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only small amounts, < 20 mL) in the course of ablation was 5.4% (3/56) and was attributed to tissue carbonization surrounding electrodes, which also exhibited an incidence of 5.4% (3/56). The destruction volume w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ablation powers, times and points. It showed that the ablation lesion siz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ablation time, from 1 to 10 min, when the ablation power was 60 W. Also, the ablation lesion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blation power, ranging from 30 to 100 W when the ablation time was set to 3 min. A direct correlation was seen between the destruction volume and ablation time by the power of 60 W (r = 0.97542, P < 0.0001, and also between the destruction volume and ablation powers at an ablation time of 3 min (r = 0.98258, P < 0.0001). The destruction volume of zone Ⅱ (the extra-2/3 part of the spleen, relative to the fi rst or second class vascular branches), which was near the hilum of the spleen, was noteably larger than the destruction volume of zoneⅠ(the intra-1/3 part of the spleen) which was distal from the hilum of the spleen (P = 0.0015).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ablation occurring immediately and 1 wk after MWA showed large areas of coagulation. Immediately following ablation, intact spleen tiss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reas of coagulation necrosis, mainly around arterioles, and there were no obvious signs of hydropsia and inflammation, while 1 wk following the ablation, the coagulation necrosis was well distributed and complete, as many nuclear fragmentations were detected, and there were obvious signs of hydropsia and inflammation.CONCLUSION: In vivo treatment of congestion and tumescence in the spleen using microwave ablation of water-cooled antenna is a safe and feasible method that is minimally inva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微波 体内 时间设置 实验 病理分析 病理变化
下载PDF
“水虚土乘”是更年期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
8
作者 宋长恒 马玉杰 +1 位作者 程引 张治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前一般将代谢综合征病机归之于“脾虚”。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食肥甘、贪逸少动等致使脾高负荷运化,脾运亢进。另一方面,气机阻滞,气化失常,日久代谢物不能及时布散,蓄积为毒,代谢紊乱,发为代谢综合征,故“脾实”... 目前一般将代谢综合征病机归之于“脾虚”。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食肥甘、贪逸少动等致使脾高负荷运化,脾运亢进。另一方面,气机阻滞,气化失常,日久代谢物不能及时布散,蓄积为毒,代谢紊乱,发为代谢综合征,故“脾实”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肾虚”和“脾实”并存是更年期女性代谢综合征的病机特点,且“肾虚”是始动因素。根据五行相乘理论,水行虚弱,过亢之土行乘之,如此循环,水行愈弱,土行愈亢,终致更年期女性代谢紊乱不断加重,故提出“水虚土乘”是更年期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代谢综合征 病机 脾实 水虚土乘
下载PDF
越南古医籍《海上医宗心领》气血理论探析
9
作者 何慧玲 肖永芝 管琳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4,10,共5页
《海上医宗心领》是越南后黎朝时期名医黎有卓编撰的一部汉文为主的医学全书。原书纂辑中国历代医学文献精华并注解辨析,同时记载黎有卓临证实践经验。通过对照中国医籍,梳理全书有关气血理论的核心观点,探究渊源和挖掘特色,认为黎有卓... 《海上医宗心领》是越南后黎朝时期名医黎有卓编撰的一部汉文为主的医学全书。原书纂辑中国历代医学文献精华并注解辨析,同时记载黎有卓临证实践经验。通过对照中国医籍,梳理全书有关气血理论的核心观点,探究渊源和挖掘特色,认为黎有卓博采《黄帝内经》及元明医家的气血学说,深入阐述后天气血与阴阳、水火、脾胃的关系,提出补后天气血为治病求本之法。黎有卓临证首重扶正,善用四君子汤、四物汤等补气血名方,结合具体病证创制后天六味方、后天八味方等补气血新方。全书蕴含的气血理论认识与实践,是中医学体系在域外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下继承和运用的真实反映,具有本土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医宗心领》 越南医籍 黎有卓 气血 阴阳 水火 脾胃
下载PDF
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思琴 郭冰 +3 位作者 刘丽芝 尧忠柳 李亮 毛以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及交感神经系统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盐酸多柔比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心康冲剂组、美托洛尔组,...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及交感神经系统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盐酸多柔比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心康冲剂组、美托洛尔组,每组13只。另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美托洛尔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2.25 mg/kg,心康冲剂组予以心康冲剂1.08 g/kg,空白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15 mL/kg。各组每天均灌胃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改变;RT-PCR检测心肌组织NET、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ET表达;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颈交感神经放电(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SNA)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室舒张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LVIDs)、SNA、BNP、NE、TNF-α、TNF-α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ET、NET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康冲剂组和美托洛尔组LVEF、LVFS、NET、NET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LVIDd、LVIDs、SNA、BNP、NE、TNF-α、TNF-α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美托洛尔组比较,心康冲剂组NET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心康冲剂组与美托洛尔组间LVEF、LVFS、LVIDd、LVIDs、SNA、BNP、NE、TNF-α、NET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康冲剂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拮抗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ET表达,下调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康冲剂 慢性心力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 交感神经 温阳补气 健脾利水
下载PDF
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凡 姜砚馨 +8 位作者 蔡祥焜 郑婷 张惠 田世民 张朋朋 王林元 王淳 郑立新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湿方 脾虚湿盛证 胃肠功能 水液代谢 高脂血症 水孔蛋白 紧密连接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腹透液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湿困脾土的理论探讨
12
作者 郝梦莹 郭玲 梁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7期70-72,共3页
慢性肾衰竭属于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只用药物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患者不得不选择肾脏替代治疗。近年来,随着患病率不断提高,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腹膜透析虽然给患者减轻了痛苦,但长期腹透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可忽略。由于腹... 慢性肾衰竭属于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只用药物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患者不得不选择肾脏替代治疗。近年来,随着患病率不断提高,选择腹膜透析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腹膜透析虽然给患者减轻了痛苦,但长期腹透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可忽略。由于腹透患者腹腔内长期留置腹透液,日久形成湿邪,影响脾胃功能,造成水湿困脾的局面。腹膜透析阶段的病机与慢性肾衰相同,均为脾肾两虚,脾虚不运,影响水液代谢,水湿积聚体内,再加腹透液留置体内产生的外来湿邪,湿困脾土,共同影响脾脏。文章从腹膜透析患者自身体质以及脾胃与水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湿邪产生的过程、对脾胃的影响以及相关症状,证明了腹透患者腹透液长期留腹产生湿邪,加重对脾胃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不可忽略脾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湿邪 水湿困脾
下载PDF
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研究
13
作者 戎姣 张凯 +2 位作者 卢天娇 宁国庆 井夫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分析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中治疗便秘选穴相关内容,探索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对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代表性著作进行全文阅读,采用SATI、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软件,计算治疗便秘相关穴位的支持度、中心度... 目的:分析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中治疗便秘选穴相关内容,探索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对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代表性著作进行全文阅读,采用SATI、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软件,计算治疗便秘相关穴位的支持度、中心度,并对穴位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11本代表性著作中,共有72条(重复40条)与便秘相关的中医处方,所采用的穴位共有49个,退六腑、分阴阳、运内八卦、推三关、补脾土、清肾水、清大肠等手法选穴使用频次最高且居于中心地位,选穴以小儿手部特定穴居多,穴位类别以通便类手法为主,临床治疗多采用泻法。结论: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小儿掌指部特定穴为主,以退六腑为君,运内八卦、分阴阳、补脾土、清肾水、清大肠为臣,推三关为反佐,且根据不同中医证候表现选用不同手法、穴位,形成了主次清晰的组方配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推拿 小儿便秘 退六腑 运内八卦 分阴阳 补脾土 清肾水
下载PDF
茯苓不同部位水提物对脾虚模型小鼠健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雨婷 张越 +7 位作者 黄佳静 姜悦航 孙明杰 王雷 俞年军 彭代银 陈卫东 唐丽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观察茯苓不同部位水提物对脾虚模型小鼠的健脾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茯苓低、高剂量组,赤茯苓低、高剂量组,茯苓皮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加饥饱失常的复合因素法复制脾虚模型。... 目的观察茯苓不同部位水提物对脾虚模型小鼠的健脾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茯苓低、高剂量组,赤茯苓低、高剂量组,茯苓皮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加饥饱失常的复合因素法复制脾虚模型。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及肛温并对小鼠一般行为学进行观察,观察其脏器指数、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D-木糖含量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变化,并测定其结肠组织中密封蛋白(Claudin)、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粪便含水量上升(P<0.05);小鼠的脏器指数、D-木糖、sIgA含量及结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小鼠小肠推进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IL-2、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上述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白茯苓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健脾作用,而赤茯苓、茯苓皮通过调节机体的运化功能发挥健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不同部位水提物 脾虚模型 健脾作用 免疫 肠黏膜功能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金露梅水提物改善脾虚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吴家虞 张艳荣 +3 位作者 左文明 刘力宽 李锦萍 曾阳 《青海科技》 2023年第2期75-87,共13页
本研究结合斑马鱼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金露梅改善脾虚可能的作用机制。测定最大耐受浓度(MTC)为31.3μg/mL,并确定低、中、高剂量(7.81μg/mL、15.6μg/mL和31.3μg/mL)。通过实验测得金露梅水提物在中、高剂量时肠腔扩张改... 本研究结合斑马鱼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金露梅改善脾虚可能的作用机制。测定最大耐受浓度(MTC)为31.3μg/mL,并确定低、中、高剂量(7.81μg/mL、15.6μg/mL和31.3μg/mL)。通过实验测得金露梅水提物在中、高剂量时肠腔扩张改善功效分别为26%和27%,肠道炎症改善功效分别为21%、26%和47%。通过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出271个药物靶点,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收集到864个疾病靶点,通过Venn图工具获取药物-疾病靶点54个。通过PPI分析得到ALB、AKT1、TNF等11个核心靶点蛋白。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GO富集分析得到147个条目(P<0.05),涉及对ATP结合、蛋白质磷酸化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影响癌症的中枢碳代谢、HIF-1信号通路等56个相关信号通路(P<0.05)。运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金露梅水提物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性。说明金露梅水提物对脾虚斑马鱼肠腔扩张和肠道炎症有明显的消退功效,为进一步深入探究金露梅的药理作用及后续开发奠定理论依据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水提物 斑马鱼 脾虚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温肾健脾 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16
作者 邹丽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方,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血浆白蛋白、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P <0.01)。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同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化瘀行水法 脾肾阳虚夹瘀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白术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的利水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静 李斌 +2 位作者 孙云超 冉小库 窦德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研究白术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的利水作用,阐明其药效物质。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进而腹腔水负荷,建立脾虚水湿内停模型,检测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粪便含水率、尿D-木糖、TP、ALB、GAS、AQP1及水负荷指数。结果:... 目的:研究白术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的利水作用,阐明其药效物质。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进而腹腔水负荷,建立脾虚水湿内停模型,检测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粪便含水率、尿D-木糖、TP、ALB、GAS、AQP1及水负荷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术水煎液组(WD)及其各拆分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况,降低AQP1;WD中粪便含水率、尿D-木糖、GAS、TP、ALB、水负荷大鼠体重下降值和6 h尿量显著增加;挥发油组(VOF)粪便含水率、尿D-木糖、GAS、水负荷大鼠体重下降值显著增加,而水负荷大鼠6 h总尿量显著降低;粗糖组(CPF)和石油醚组(PEF)尿D-木糖、GAS、TP、ALB显著增加;醇洗组(AEF)水负荷大鼠体重下降值显著增加;水洗组(WEF)水负荷大鼠6 h总尿量显著降低。结论:白术能改善脾虚水湿内停大鼠脾失健运状况,其健脾利水的药效物质是粗糖组分和石油醚组分,燥湿利水的药效物质是挥发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脾虚 水湿内停 药效物质
下载PDF
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的健脾利水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斌 冉小库 +1 位作者 孙云超 窦德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59-1867,共9页
目的:研究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健脾利水的药效物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造成动物脾虚模型,进而腹腔水负荷生理盐水建立脾虚水湿内停模型。以肛温、体重、表观指标及尿液中D-木糖排出... 目的:研究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健脾利水的药效物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造成动物脾虚模型,进而腹腔水负荷生理盐水建立脾虚水湿内停模型。以肛温、体重、表观指标及尿液中D-木糖排出量作为大鼠脾虚造模期的评价指标。以粪便含水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通道蛋白1、胃泌素(GAS)及腹腔水负荷造成水湿內停后的大鼠体重下降率及尿量等指标,阐明茯苓健脾利水的有效组分。结果:造模期间,大鼠体重下降,而肛温无变化,故表明动物已造成脾虚。经筛选后确定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健脾利水作用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 g/kg。茯苓水煎液、乙酸乙酯组分和多糖组分能显著提高脾虚后大鼠体重。除醇洗组分外茯苓其他拆分组分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多糖组分能降低肾髓中水通道蛋白1的水平。茯苓乙酸乙酯组分和多糖组分能有效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茯苓乙酸乙酯组分能有效提高大鼠水负荷后体重下降率,且增加尿量。结论: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动物利水作用主要通过其利尿作用来实现。茯苓乙酸乙酯组分、石油醚组分及多糖组分应为其健脾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组分也为其利尿的物质基础。因此,以三萜类为主要成分的乙酸乙酯组分和茯苓多糖可能为其"甘"味物质基础,乙酸乙酯组分可能也为其淡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水湿内停 茯苓 利尿 利水
下载PDF
“脾制水”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敏麟 阮诗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验证的"中医藏象脾的实质是线粒体"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和肾脏... 目的:验证的"中医藏象脾的实质是线粒体"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治疗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和肾脏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的改变。结果: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的Scr、BUN和血浆自由基的水平和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均显著轻于模型组和大黄组,(P0.01或P<0.05);大鼠血浆自由基的水平与Scr、BUN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并与肾脏超微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程度相一致。结论:培土制水方通过"培土",保护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所以明显减轻了肾的病理损伤程度和改善了肾功能,达到了"制水"的目的。这也初步验证了"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中关于"脾制水"的微观实质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 实质 细胞生物学 假说 脾制水 肾小管 线粒体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4a1与脾主运化本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保国 陈泽雄 +3 位作者 张诗军 项婷 陈肖霖 罗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154-315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状下大鼠oatp4a1蛋白表达来探讨oatp4a1与脾主运化本质的关系.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AA(AA为马兜铃酸I)组、脾虚组、脾虚AA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AA组6组.高脂饮食及利血平造模21d,造模成功后给予相...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状下大鼠oatp4a1蛋白表达来探讨oatp4a1与脾主运化本质的关系.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AA(AA为马兜铃酸I)组、脾虚组、脾虚AA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AA组6组.高脂饮食及利血平造模21d,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组别大鼠AA灌胃3d,末次给AA后1h内采集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肝、肾、胃、小肠、结直肠组织中oatp4a1的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oatp4a1在上述6种脏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在肺组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余组织定位于细胞质.正常情况下,oatp4a1在小肠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oatp4a1在脾虚模型和高脂饮食模型组的小肠中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直肠中oatp4a1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脾主运化功能可能与小肠吸收转运功能及定位于小肠的oatp4a1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症 水液代谢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