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Cos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Interconnected FTO-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ulate Counter Electrode Showing High Efficiency
1
作者 Chandana Sampath Kumara Ranasinghe Eranji Nirmada Jayaweera +3 位作者 Gamaralalage Rajanya Ashoka Kumara Rajapakse Mudiyanselage Gamini Rajapakse Herath Mudiyanselage Navarathna Bandara Masamichi Yoshimura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5年第9期361-368,共8页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高效太阳能电池 颗粒活性炭 纳米电极 FTO 低成本 喷雾热解法 转换效率
下载PDF
MnFePBA/rGO/CC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电容性能
2
作者 缪天宇 胡雨婷 赵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原位生长锰铁普鲁士蓝类似物(MnFePBA)纳米颗粒,获得不同MnFePBA和GO质量比(1:0.1,1:0.3,1:0.5)的复合粉体;采用超声喷涂法将MnFePBA/GO复合粉体涂敷在预热的碳布(CC)基底上,并借助化学还原将GO转化成... 采用共沉淀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原位生长锰铁普鲁士蓝类似物(MnFePBA)纳米颗粒,获得不同MnFePBA和GO质量比(1:0.1,1:0.3,1:0.5)的复合粉体;采用超声喷涂法将MnFePBA/GO复合粉体涂敷在预热的碳布(CC)基底上,并借助化学还原将GO转化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出MnFePBA/rGO/CC复合电极,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当MnFePBA与GO的质量比为1:0.1时,MnFePBA颗粒发生团聚;当二者的质量比为1:0.5时,GO纳米片出现明显堆叠;当二者的质量比为1:0.3时,GO与MnFePBA均匀复合,所制备的MnFePBA/GO/CC复合电极具有最高的比电容、最小的内阻及最快的离子扩散速率,电化学性能最优。当MnFePBA和GO质量比为1:0.3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MnFePBA/rGO/CC复合电极在1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由化学还原前的888 F·g^(-1)增加到1032 F·g^(-1);当电流密度从1 A·g^(-1)增大到10 A·g^(-1)时,比电容保持率由化学还原前的44.93%提升至54.55%,且在7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圈循环后的比电容保持率仍为9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PBA 复合电极 超声喷涂 化学还原 电化学电容性能
下载PDF
基于针-环组合电极的静电空气喷涂成膜及转移率的仿真计算
3
作者 张淑珍 贾伦 +3 位作者 金炅德 侯致远 马欢欢 李笛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1,共7页
针对静电空气喷涂成膜过程中,荷电气液两相流耦合作用下涂料液滴运动轨迹复杂,使得被喷涂工件成膜特性不明晰,涂料转移率有待提高的迫切需要,提出以环形电极和静电空气喷枪针形电极组合为针-环组合电极的静电喷涂方法。基于电磁流体力学... 针对静电空气喷涂成膜过程中,荷电气液两相流耦合作用下涂料液滴运动轨迹复杂,使得被喷涂工件成膜特性不明晰,涂料转移率有待提高的迫切需要,提出以环形电极和静电空气喷枪针形电极组合为针-环组合电极的静电喷涂方法。基于电磁流体力学,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求解气液两相流输运方程和涂料液滴撞击粘附模型,分别以针-环组合电极的环中径和环截面直径为变量,对针-环组合电极静电喷涂过程的喷涂计算域流场和电势进行仿真分析,对涂料粒径分布、涂膜厚度分布及涂料转移率进行计算,并对针形单电极静电喷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针-环组合电极进行静电喷涂的情况下,沉积在被喷表面的涂料转移率相比于针形单电极提高了5.04个百分点,环形电极的中径和截面直径与沉积在被喷表面的膜厚和涂料转移率密切相关。当环形电极中径为50 mm,截面直径为6 mm时,针-环组合电极形成的电场不仅有助于改善涂料的雾化效果,令膜厚分布更加均匀,而且有助于调控静电场带电液滴的运动方向,使得空气流场分布沿极针径向扩散减小,令涂料转移率提高。针形单电极喷涂实验中测得的喷涂工件表面涂膜厚度分布与仿真计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空气喷涂 针-环组合电极 雾化 涂膜厚度分布 转移率 计算流体力学 仿真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法和喷涂法制备PEMWE膜电极的工艺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葛锋 王丽华 +1 位作者 王旭梅 韩旭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0,48,共7页
为了制备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膜电极(MEA),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和喷涂法两种工艺分别制备PEMWE膜电极.分析两种工艺制备的膜电极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膜电极铂催化剂呈均匀片状结构... 为了制备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膜电极(MEA),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和喷涂法两种工艺分别制备PEMWE膜电极.分析两种工艺制备的膜电极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膜电极铂催化剂呈均匀片状结构,而喷涂法的Pt催化剂呈圆形颗粒状,两者都能均匀分布于催化层上.测试极化曲线发现不同工艺膜电极性能也各有差异,0.5 A/cm^(2)电流密度下槽电压相差200 mV,最大差异可达340 mV.最后对喷涂工艺的油墨进行改进,膜电极性能随着离聚物含量减小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喷涂 膜电极 离聚物 质子交换膜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枪电极退化过程的监测与诊断
5
作者 苗小琦 余德平 +2 位作者 张斌 李定骏 陈艺文 《机械》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等离子体喷涂过程中其电极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烧蚀退化,导致射流能量分布变化,从而改变粒子的熔融加速过程,最终导致涂层质量的不均匀。本文针对美科F100喷枪电极烧蚀退化过程,设计了监测诊断实验,研究了喷枪运行30 h过程中电弧电压... 等离子体喷涂过程中其电极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烧蚀退化,导致射流能量分布变化,从而改变粒子的熔融加速过程,最终导致涂层质量的不均匀。本文针对美科F100喷枪电极烧蚀退化过程,设计了监测诊断实验,研究了喷枪运行30 h过程中电弧电压以及射流特征的演化情况。分析了电弧电压、喷枪功率等关键特征在喷枪长时间运行下随电极退化的变化规律,并将电压进行FFT变化后在50 kHz频域内找出具有相应衰减规律的特征峰。将拍摄所得的射流图片经图像处理后分析射流面积、长度、亮度等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枪电极的退化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下喷枪的各项特征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电极的及时更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电极退化 过程诊断
下载PDF
冷喷涂制备纯硅负极结合特性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宋俊 蒋明杰 +6 位作者 楚晓婉 万驰 李会洁 张琦 陈宇慧 吴学红 刘娟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8-297,共10页
目的 提高冷喷涂制备锂离子电池硅(Si)基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探究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结合特性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涂覆和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利用剥离强度试验测试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充放电前后电极表... 目的 提高冷喷涂制备锂离子电池硅(Si)基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探究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结合特性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涂覆和冷喷涂制备硅基负极,利用剥离强度试验测试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充放电前后电极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2种电极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观察单颗粒子沉积形貌,研究硅颗粒的沉积特性。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分别研究电极的循环性能和动力学特性。结果 在相同剥离条件下,Si-喷涂样品结合强度高,且剥离现象出现较晚,Si-喷涂样品的平均载荷为2.04 N,大于Si-涂覆样品的平均载荷(1.51 N)。Si-涂覆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贴合度较差,铜箔与涂层以及涂层材料内部均存在大量的孔隙结构,Si-喷涂电极活性材料均匀沉积于铜箔表面簇状的缝隙中,涂层较薄,未能覆盖簇状凸起。硅颗粒无法连续沉积形成较厚的涂层,仅以嵌入的方式沉积于铜箔表面。Si-涂覆电极循环200次后,容量仅剩51 mAh/g,而Si-喷涂电极循环200次后,容量高达240 mAh/g。Si-喷涂电极的Rct比Si-涂覆小,说明Si-喷涂电极的嵌入式结构利于电荷的转移。Si-涂覆电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在1~200次嵌锂后,始终比Si-喷涂电极高出1个数量级。结论 冷喷涂制备的硅基负极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Si-喷涂电极活性材料均匀沉积于铜箔表面簇状凸起缝隙之中,有利于缓解体积效应,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显示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性能。相比于Si-涂覆电极,Si-喷涂电极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和较大的离子扩散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基电极 冷喷涂 结合特性 循环性能
下载PDF
A flexible and wearable NO_(2)gas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device based on a spraying process and an interdigital electrode at room temperature 被引量:2
7
作者 Fuzheng Zhang Qijing Lin +5 位作者 Feng Flan Zuowei Wang Bian Tian Libo Zhao Tao Dong Zhuangde Jiang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2期97-106,共10页
Flexible sensors used to detect NO_(2) gas generally have problems such as poor repeatability,high operating temperature,poor selectivity,and small detection range.In this work,a new spraying platform with a simple st... Flexible sensors used to detect NO_(2) gas generally have problems such as poor repeatability,high operating temperature,poor selectivity,and small detection range.In this work,a new spraying platform with a simple structure,low cost,and good film-forming consistency was designed and built to make a sensitive film(rGO/SnO_(2))for NO_(2) gas senso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id content of rGO and SnO_(2)nanoparticles,annealing temperature,and sensor performanc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digital electrode-sensitive film formed by spraying 0.25 ml of a 0.4 wt%rGO/SnO_(2)mixture and annealing at 250℃exhibite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for NO_(2) detection.The sensor's response value for 100 ppm NO_(2) gas was 0.2640 at room temperature(25℃),and the response time and recovery time were 412.4 s and 587.3 s,respectively.In the range of 20-100 pp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se and NO_(2) concentration was linear,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851.In addition,a soft-monitoring node module with an overlimit warning function for NO_(2) gas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ased on flexible electronics.Finally,the flexible sensor and node module were embedded into woven fabric that could be used to make a mask or a watch that could detect NO_(2) gas,realiz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NO_(2) gas sensors in the field of wearable electr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R electrode spraying
原文传递
环形电极感应充电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超珍 吴春笃 陈翠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在理论上分析感应充电使雾滴荷电的机理 ,建立感应充电过程的电学模型 ,探讨电极结构参数对荷电效果的影响 ,并经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雾滴荷质比试验加以验证 ,为静电电极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感应充电工作... 在理论上分析感应充电使雾滴荷电的机理 ,建立感应充电过程的电学模型 ,探讨电极结构参数对荷电效果的影响 ,并经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雾滴荷质比试验加以验证 ,为静电电极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感应充电工作在欧姆电导区 ,荷电量随充电电压的升高呈线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极 感应充电机理 数学模型 充电过程 充电系统 电学模型
下载PDF
雾化水电极用于微细粉尘收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庆 肖振雷 +3 位作者 丁倩 欧阳莹 杨振亚 孟姜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06-2511,共6页
为了提高对微细粉尘特别是对PM2.5的收集率,寻求对PM2.5收集的最佳方法,以煤粉为研究对象,使用干电极、雾化水电极实验研究了收集效果。通过对两种电极下收集粉尘的收集效果及粒径分布分析,研究了不同收集条件下微细粉尘的凝并效应。结... 为了提高对微细粉尘特别是对PM2.5的收集率,寻求对PM2.5收集的最佳方法,以煤粉为研究对象,使用干电极、雾化水电极实验研究了收集效果。通过对两种电极下收集粉尘的收集效果及粒径分布分析,研究了不同收集条件下微细粉尘的凝并效应。结果表明:雾化水电极对PM2.5的累积收集率为干电极的2倍多,收集峰值的粒径由干式电极下的0.6μm降至雾化电极下的0.4μm;在强电晕放电过程中,雾化液滴的粒径分布范围在35~70μm区间,该现象有利于固-液两相物质间的凝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水电极 干电极 PM2.5 微细粉尘 凝并 收集率
下载PDF
高压负电晕放电雾化实验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庆 孙晓荣 +2 位作者 李海凤 张文月 王霁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0-1524,共5页
为了提高微细粉尘的凝并效率,寻求雾化电晕放电的最佳雾化状态,对雾化电晕放电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空腔式雾化电极在负高压电晕放电下的状态分析,研究影响雾化过程的各种因素,并对干式电极放电和空腔式雾化电极放电特性的差别进行探究... 为了提高微细粉尘的凝并效率,寻求雾化电晕放电的最佳雾化状态,对雾化电晕放电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空腔式雾化电极在负高压电晕放电下的状态分析,研究影响雾化过程的各种因素,并对干式电极放电和空腔式雾化电极放电特性的差别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液体的喷射在40kV电压前后因其雾化机理不同而表现出稳定射流和离散液滴喷射的不同雾化形式,且不受溶液体积配比及雾化电极直径的影响;在相同的电压下,雾化电极的电晕电流高于干式电极的放电电流。证明了雾化电晕放电应用于静电除尘领域的可行性,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雾化电晕放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电晕放电 空腔式雾化电极 干式电极 放电特性 稳定射流 离散液滴
下载PDF
用冷喷涂法制备PTC陶瓷的Al电极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杰 刘志文 +2 位作者 金花子 刘星 熊天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共4页
研究了冷气动力喷涂方法 (CGDS)制备PTC陶瓷欧姆接触Al电极的喷涂工艺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电极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 ,该方法制备的PTC陶瓷欧姆接触Al电极性能较优。
关键词 冷喷涂法 制备 PTC陶瓷 铝电极 欧姆接触
下载PDF
高压脉冲负电晕荷电喷雾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志刚 周金木 +1 位作者 吴春笃 储金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1,149,共5页
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污染,采用了荷电喷雾新技术。首先对负高压脉冲电晕荷电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再用网状目标法通过调节电压、极距、电极直径、电极数目等参数进行电晕荷电试验,比较各因素对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影响及荷电后雾化效果;... 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污染,采用了荷电喷雾新技术。首先对负高压脉冲电晕荷电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再用网状目标法通过调节电压、极距、电极直径、电极数目等参数进行电晕荷电试验,比较各因素对电晕放电伏-安特性影响及荷电后雾化效果;测量不同电压下雾滴的索太尔直径;并用高速摄影拍摄雾滴带电射流破碎时的状态,得到射流破碎时的雾滴形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电压越高,雾滴谱较窄,雾滴粒径变细,均匀度越高;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雾滴荷电特性,为负高压脉冲电晕荷电喷雾技术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荷电 荷电喷雾 电极 高电压 伏-安特性
下载PDF
电极位置影响荷电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超珍 叶五梅 赵伟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82,共4页
为研究在感应荷电状态下环形针状电极安装位置对雾滴荷电性能影响,进行了相同的喷雾压力和液体介质的条件下,3种不同流量喷头的全因素射流荷电喷雾试验。试验采用环径50 mm的电极,等距离选取5种安装位置,用网状目标法测量群体雾滴电流,... 为研究在感应荷电状态下环形针状电极安装位置对雾滴荷电性能影响,进行了相同的喷雾压力和液体介质的条件下,3种不同流量喷头的全因素射流荷电喷雾试验。试验采用环径50 mm的电极,等距离选取5种安装位置,用网状目标法测量群体雾滴电流,用荷质比评价感应荷电性能,此后详细分析了荷电电压、电极安装位置及喷头流量等因素对荷电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荷电量与荷电电压成正比并随电极的安装位置前移而增大;荷电量与安装位置间存在线性关系;喷头流量对荷质比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荷电量计算公式和相应系数的计算方法,其计算误差<5%,可用于荷电量计算和预测,为荷电效果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荷电 静电喷雾 电极 位置 喷头 射流
下载PDF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与荷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汇龙 赵英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19-2524,共6页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的特性是感应荷电喷雾流场与静电场耦合计算的基础,也是荷电喷雾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了解喷雾静电场中环状电极的感应静电场分布特性,在感应荷电机理分析和静电场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将商用FLUEN... 感应荷电喷雾静电场的特性是感应荷电喷雾流场与静电场耦合计算的基础,也是荷电喷雾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了解喷雾静电场中环状电极的感应静电场分布特性,在感应荷电机理分析和静电场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将商用FLUENT计算功能的扩展,对感应荷电喷雾中喷嘴与环状电极静电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静电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合感应荷电机理,明确感应静电场分布对喷雾液滴荷电效果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改变静电场的分布特性改善液滴荷电质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充电电压的增加或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极处电场强度增强,尤其是喷嘴电极处增幅明显;电场强度沿轴向衰减迅速,故拥有高场强的电极及其附近区域是液滴感应荷电的关键,研究结论与有关试验结果相符合。因此,较高充电电压或较小电极间距(10mm以下)情况下的喷嘴与环形电极的静电场分布有利于获得较好的荷电效果和喷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荷电喷雾 静电场 电极结构 环状电极 电极间距 数值模拟 FLUENT 荷电效果
下载PDF
荷电电压、介质物性对静电雾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军锋 王泽 +2 位作者 霍元平 毛文龙 张娟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在毛细管-环状感应电极下,对多种介质在高压静电场中的静电雾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微量注射泵(ATI Orion M361)控制每次试验雾化溶液的流量,用高压发生器及电压读数仪(Q3-V型)准确控制所加的荷电电压,在不同电压下,研究了介质物性... 在毛细管-环状感应电极下,对多种介质在高压静电场中的静电雾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微量注射泵(ATI Orion M361)控制每次试验雾化溶液的流量,用高压发生器及电压读数仪(Q3-V型)准确控制所加的荷电电压,在不同电压下,研究了介质物性(电导率、黏度、表面张力)对液滴荷质比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荷电电压、介质的物性参数对液滴荷质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流量情况下,在达到瑞利极限之前,不同液滴的荷质比在一定电压范围内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并近似呈线性增长关系.介质的电导率是影响液滴荷质比的重要因素,电导率越大,荷质比随荷电电压增大得越快,但5%NaCl溶液与水的电导率相差近200倍,测得的荷质比却相差很小,说明当介质的电导率较小时,荷电电压对液滴荷质比起主导作用.介质的黏度对液滴的荷电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表面张力与液滴荷质比呈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雾化 感应荷电 荷质比 荷电电压 物性参数
下载PDF
磁增强电晕放电及其对颗粒荷电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山杉 盛连喜 +2 位作者 李明非 孙英浩 许德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2-45,56,共5页
介绍磁增强电晕放电的特性及其对颗粒荷电的性能。在负电晕放电中,磁场可提高极间自由电子的能量,增加带电粒子的浓度,增大放电电流。在放电极雾化负电晕放电中,磁场可显著提高微小颗粒的凝并效能。采用永久磁铁形成放电极附近较强的非... 介绍磁增强电晕放电的特性及其对颗粒荷电的性能。在负电晕放电中,磁场可提高极间自由电子的能量,增加带电粒子的浓度,增大放电电流。在放电极雾化负电晕放电中,磁场可显著提高微小颗粒的凝并效能。采用永久磁铁形成放电极附近较强的非均匀磁场,比均匀磁场对负电晕放电有更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 电晕放电 放电电流 永久磁铁 荷电 电极 非均匀磁场 自由电子 颗粒 带电粒子
下载PDF
电极参数影响射流喷雾荷电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海蓉 杨超珍 +1 位作者 余盛兵 周佳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2-4047,共6页
为研究环形电极直径及其相对于喷头的布置方式对雾滴荷电效果的影响,在TR80-02C圆锥雾喷头上,采用5种不同直径的环形电极和5种安装位置进行全因素射流荷电喷雾试验,用网状目标法测量群体雾滴的荷电电流、总质量和试验时间,用荷质比来评... 为研究环形电极直径及其相对于喷头的布置方式对雾滴荷电效果的影响,在TR80-02C圆锥雾喷头上,采用5种不同直径的环形电极和5种安装位置进行全因素射流荷电喷雾试验,用网状目标法测量群体雾滴的荷电电流、总质量和试验时间,用荷质比来评价雾滴的感应荷电性能。详细分析荷电电压、电极环直径和安装位置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对其显示的特性和机理给出科学的解析。试验结果表明:荷电量随作用于电极上的荷电电压提高而增大;电极环直径增大,雾滴的荷电量反而减小;电极安装位置沿喷射方向前移,其雾滴荷电量增大;荷电量与电极环直径和安装位置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构建了荷电系数与电极参数和位置关系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计算和预测感应电极荷电量,为电极参数与静电喷头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感应荷电 环形电极 喷头设计 电极参数 布置方式
下载PDF
纵向磁场作用下MAG焊电弧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华爱兵 陈树君 +1 位作者 张晓亮 殷树言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6,115-11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工程实用性强、磁控稳定性好的纵向磁场发生装置,借助Ansys仿真软件发现电弧空间的磁场含有一定量的呈辐射状分布的径向分量。将该纵向磁场应用于喷射过渡MAG焊,利用高速摄像手段分析了电弧和液流束的运动特征。分析了电极磁... 设计了一种工程实用性强、磁控稳定性好的纵向磁场发生装置,借助Ansys仿真软件发现电弧空间的磁场含有一定量的呈辐射状分布的径向分量。将该纵向磁场应用于喷射过渡MAG焊,利用高速摄像手段分析了电弧和液流束的运动特征。分析了电极磁场力的存在机理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电弧的受力情况,确定了电弧空间形态呈螺旋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磁场 喷射过渡 电弧形态 电极磁场力
下载PDF
小尺度荷电锥-射流场强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史艳玲 罗智斌 +1 位作者 甘云华 徐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基于微小尺度荷电喷雾燃烧系统,进行了组合电场下乙醇的荷电雾化实验,得出了稳定的锥-射流雾化模式,并基于该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借助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的关系,采用椭圆积分的方法,求解出组合电场下射流区的场强分布。研究结果... 基于微小尺度荷电喷雾燃烧系统,进行了组合电场下乙醇的荷电雾化实验,得出了稳定的锥-射流雾化模式,并基于该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借助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的关系,采用椭圆积分的方法,求解出组合电场下射流区的场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电极在射流区产生的场强在喷嘴中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最大,环形电极圆心处的场强为0 V/m,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场强随着半锥角的增大而增大。环形电极的半径远大于喷嘴半径,极距较小,环形电极在射流区产生的场强与喷嘴电极所产生的场强相比可以忽略。在球坐标系φ为0°~49.3°范围内,射流区的电场强度电场分布是轴对称的极不均匀的场强,喷嘴中心处值较小,周围场强较高,利于雾滴荷电,改变环形电极电压参数,对射流区的场强分布没有影响,但对雾化区的场强起到了明显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燃烧 锥-射流 环形电极 场强分布 荷电喷雾
下载PDF
氧在Ni-MnO_2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峰鸣 马淳安 +1 位作者 褚有群 徐颖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6-720,共5页
采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超细二氧化锰,通过喷涂制作成Ni-MnO2薄膜电极,结合SEM、AFM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氧在Ni-MnO2薄膜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过程.发现二氧化锰颗粒呈片状,是由球形前驱体烧结后碎裂而成;通过快速循环伏安法... 采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超细二氧化锰,通过喷涂制作成Ni-MnO2薄膜电极,结合SEM、AFM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氧在Ni-MnO2薄膜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过程.发现二氧化锰颗粒呈片状,是由球形前驱体烧结后碎裂而成;通过快速循环伏安法检测到了MnO2电极上存在着中间态粒子的还原过程,该粒子浓度可累积,并逐渐消耗直至消失,寿命可持续约200周循环;结果表明,该粒子对氧的还原具有特殊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法 Ni-MnO2薄膜电极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