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对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导意义
1
作者 王展展 陈秋羽 +1 位作者 郑彩芬 李春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探讨诱导痰EOS水平与外周血EOS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医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探讨诱导痰EOS水平与外周血EOS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因AECOPD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根据诱导痰EOS比例分为A1组(EOS≥3%)、A2组(EOS<3%);根据外周血EOS比例分为B1组(EOS≥2%)、B2组(EOS<2%)。分析诱导痰与外周血EOS比例有无相关性以及诱导痰EOS比例对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共有71例患者入组。治疗前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治疗7天后△FEV_(1)为(112.50±14.70)mL,A2组△FEV_(1)为(74.70±9.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住院时长为(11.79±1.03)天,A2组为(22.29±2.4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全身糖皮质激素总量为(452.32±160.00)mg,A2组为(872.02±454.0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1和B2组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住院时长为(11.79±1.03)天,B1组为(18.76±3.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全身糖皮质激素总量为(452.32±160.00)mg,B1组为(641.18±277.3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EOS比例与外周血EOS比例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r=0.4687,P<0.001)。结论在AECOPD患者中,诱导痰EOS与外周血EOS相关性较弱,诱导痰EOS比例对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痰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水平与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刘丽荣 胡家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究痰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EOS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瑞金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依据不同疾病进展将病例组患者再次分... 目的:探究痰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EOS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瑞金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依据不同疾病进展将病例组患者再次分为急性加重期组(30例)和稳定期组(32例),依据预后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死亡组(12例)和生存组(50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痰EOS、血清EOS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痰EOS、血清EOS表达水平比较上,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P<0.05)。病例组GOLD分级Ⅲ+Ⅳ级患者痰EOS、血清EOS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病例组死亡患者痰EOS、血清EOS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P<0.05)。痰EOS的cut off值为19.55×10^(5)/mL时,其诊断COPD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3.33%、76.00%、0.850[95%CI(0.737,0.928)];血清EOS的cut off值为276.23×10^(5)/mL时,其诊断COPD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5.00%、62.00%、0.747[95%CI(0.620,0.849)]。结论:痰EOS、血清EOS表达水平可反映COPD的病情进展情况,可用于临床COPD患者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
下载PDF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Serum Glycerophospholipid Levels in Eosinophilic and Neutrophilic Asthma 被引量:10
3
作者 GAI Xiao Yan ZHANG Li Jiao +6 位作者 CHANG Chun GUO Cheng Lin ABULIKEMU Mairipaiti LI Wen Xiong WANG Juan YAO Wan Zhen ZHANG X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96-106,共11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erum glycerophospholipid levels in the inflammatory subtypes of asthma by using 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Method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1 patients with asthm...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erum glycerophospholipid levels in the inflammatory subtypes of asthma by using 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Method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1 patients with asthma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Routine blood and sputum induc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Eosinophilic asthma was defined as induced sputum containing ≥ 3% eosinophils, and neutrophilic asthma, as induced sputum containing ≥ 71% neutrophils. Serum metabolic glycerophospholipid profile was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Differences in glycerophospholipid levels between eosinophilic and non-eosinophilic asthma and between neutrophilic and non-neutrophilic asthma were analyz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sults The serum lysophosphatidylglycero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 3% eosinophils in sputum than in the group with < 3% eosinophils in sputum.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 7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metabolic glycerophospholipid profile between the group with sputum neutrophils ≥ 71% and the group with sputum neutrophils < 71%. Conclusion Serum lysophosphatidylglycerol is produced abundantly in eosinophilic asthma and may be a biomarker of eosinophilic asthma. This information is helpful for identifying and tailoring treatment for the common asthma sub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inophilIC ASTHMA NEUTROPHILIC ASTHMA GLYCEROPHOSPHOLIPIDS sputum induction Metabolomics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8
4
作者 吉泽 潘星 +3 位作者 姬峰 倪殿涛 商艳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0-1255,共6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FeNO值、FEV1%pred、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FeNO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将患者按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选取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检测其FeNO水平。结果治疗前、后ACOS患者的FeNO水平[(32.04±8.34)×10-9 mol/L vs(25.56±4.13)×10-9 mol/L,P<0.05]、诱导痰EOS[(18.51±5.36)%vs(13.18±1.56)%,P<0.05]、血清总IgE[(251.91±42.24)ng/mL vs(204.65±28.52)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EV1%pred[(52.03±7.03)%vs(55.16±8.20)%,P=0.391]、hs-CRP水平[(10.86±4.92)mg/L vs(9.16±1.82)mg/L,P=0.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8.34)×10-9 mol/L、(25.56±4.13)×10-9 mol/L vs(17.04±0.97)×10-9 mol/L,P<0.05]。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在ICS/LABA治疗前、后的FeNO值、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ICS/LABA吸入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均呈正相关(治疗前:r=0.924,P<0.01;r=0.945,P<0.01。治疗后:r=0.247,P<0.01;r=0.443,P<0.01),而与血清hs-CRP、FEV1%pred则无相关性。结论 ACOS患者气道存在EOS性炎症,可使用ICS/LABA吸入治疗,其疗效不受年龄及吸烟状况的影响。FeNO检测可作为检测和评估ACOS使用ICS/LABA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且其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IgE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痰液中IL-33的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麻晓燕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邵金莲 蓝海兵 梁振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试,依据FEV1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80%为中度哮喘组,FEV1<60%为重度哮喘组,并记录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ELISA法检测18例哮喘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痰液中IL-33的含量,显微镜下计数其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结果外周血IL-33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哮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6.62±3.04)pg/ml vs(30.26±5.23)pg/ml,P>0.05],但中、重度哮喘组的IL-33的水平要明显高正常对照组[(41.36±11.82)pg/ml vs(26.62±3.04)pg/ml,(84.10±20.17)pg/ml vs(26.62±3.04)pg/ml,P<0.05],且与患者夜间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17,P<0.05),而与白天症状评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无明显相关(r=0.173,P>0.05,r=0.082,P>0.05),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38,P<0.05;r=-0.552,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33的含量与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693,P<0.05)。结论血液中的IL-33可作为一种评价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的指标,是哮喘患者病情恶化的促进因子。IL-33水平增高可能是诱导哮喘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33 外周血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断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国华 袁晓梅 +2 位作者 张志强 孙春霞 郭悦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36-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嗜酸性粒细胞(EOS)表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为哮喘组,另选择体检健康者62例为...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嗜酸性粒细胞(EOS)表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为哮喘组,另选择体检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哮喘组患者根据诱导痰细胞计数分为EOS哮喘组(n=31)和非EOS哮喘组(n=31),其中EOS哮喘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又分为轻度哮喘组(n=7)、中度哮喘组(n=13)和重度哮喘组(n=11)。哮喘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多索茶碱0.2 g静脉输液,每日2次;西替利嗪10 mg,每晚1次口服;孟鲁斯特10 mg,每晚1次口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 mg和复方异丙托溴铵2.5 m L雾化溶液,每日2次),共7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FeNO水平及诱导痰EOS比例;对照组受试者检测FeNO水平。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FeNO水平及哮喘组患者的控制率,分析哮喘组FeNO水平与EOS比例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哮喘组受试者FeNO水平分别为(9.57±6.61)、(30.23±8.91)ppb,对照组受试者FeNO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t=7.414,P<0.05);EOS哮喘组和非EOS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分别为(59.62±29.04)、(18.20±11.33)ppb,非EOS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显著低于EOS哮喘组(t=6.568,P<0.05)。哮喘组患者的FeNO水平与EOS比例呈正相关(r=0.823,P<0.05)。非EOS哮喘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3,P>0.05)。EOS哮喘组患者治疗后FeNO水平低于治疗前(t=7.740,P<0.05);其中轻、中、重度哮喘组患者治疗后F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EOS哮喘组患者的控制率为67.7%(21/31),高于非EOS哮喘组患者的22.6%(7/31)(χ~2=12.765,P<0.05)。轻、中、重度哮喘组患者的控制率分别为28.6%(2/7)、76.9%(10/13)、81.8%(9/11),轻度哮喘组患者的控制率低于中、重度哮喘组(χ~2=6.418、7.103,P<0.05);中度哮喘组与重度哮喘组患者的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结论 FeNO水平能反映EOS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程度,可用于EOS表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对EOS支气管哮喘患者ICS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哮喘控制测试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庞新举 王秋萍 +4 位作者 程友 张勇 王志颐 谢燕清 钟南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但关于AR患者下气道炎症国内仍缺乏研究。文中评估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8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01名单纯中重度持续性AR...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但关于AR患者下气道炎症国内仍缺乏研究。文中评估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8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101名单纯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AR组)行鼻灌洗及诱导痰涂片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个数。AR组鼻灌洗液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AR组鼻灌洗液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存在相关性(r=0.31,P<0.01)。结论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上、下气道嗜酸性炎症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灌洗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分类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丹 袁海波 +1 位作者 彭丽萍 华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痰液中炎性细胞的表型,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NEA),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2种炎性表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纳入研究,应用诱导痰技术收集... 目的:通过分析痰液中炎性细胞的表型,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NEA),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2种炎性表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纳入研究,应用诱导痰技术收集痰液并进行细胞学分析,将哮喘患者分为EA组86例、NEA组70例,并在哮喘患者吸入氟替卡松500μg·d-1(治疗组)及安慰剂(安慰剂组)4周后,观察气道的反应性,进行哮喘生活质量评分。结果:NEA组患者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少于EA组(P<0.05),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EA组(P<0.05);吸入氟替卡松500μg·d-14周后,在EA组中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安慰剂组明显提高(P<0.01),乙酰甲胆碱PC20较安慰剂组增加(P<0.05),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较安慰剂组升高(P<0.05),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P<0.01);而NEA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乙酰甲胆碱PC20、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在EA组和NEA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NEA特征为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乙酰甲胆碱PC20、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均不明显,而EA与之相反。临床上可根据哮喘患者痰液分析出细胞表型,从而对哮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非嗜酸性粒细胞 哮喘
下载PDF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钟妙容 杨海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34-536,539,共4页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诱导痰后检测ECP、M...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诱导痰后检测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观察组诱导痰中ECP、MMP2、MMP9的含量高于对照组,TIMP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CD44含量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Th1细胞、CD4+CD25+T细胞和CD8+CD28-T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Th2细胞、Th17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诱导痰中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异常,并且与嗜酸性粒细胞过度活化、气道重塑、免疫功能失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黏附分子
下载PDF
呼出气冷凝液中亚硝酸盐在判定哮喘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巫翠华 蔡绍曦 +1 位作者 赵海金 宋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亚硝酸盐(NO2-)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实验共纳入60名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其中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23、21、16名)和23名健康非吸烟者,哮喘患者就诊或入院初检测并记录肺功能;用EBC收集...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亚硝酸盐(NO2-)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实验共纳入60名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其中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23、21、16名)和23名健康非吸烟者,哮喘患者就诊或入院初检测并记录肺功能;用EBC收集仪器采集标本,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及分光光度法测定EBC中NO2-的浓度;采用瑞氏染色计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对NO2-浓度与诱导痰中Eos%、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MEF50%)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患者EBC中NO2-浓度和诱导痰中Eo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情越重,两指标数值越高。哮喘患者EBC中NO2-浓度与诱导痰中Eos%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1);与MEF50%及FEV1%呈显著负相关(r=-0.806,P<0.01;r=-0.724,P<0.01)。结论哮喘患者EBC中NO2-能作为评估急性哮喘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冷凝液 亚硝酸盐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 肺功能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红 陈晓军 +1 位作者 李威 张兰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2164-2165,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及其对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的影响。方法 34例CVA患者给予孟鲁司特10 mg,每日1次,疗程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咳嗽频率评分,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及其对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的影响。方法 34例CVA患者给予孟鲁司特10 mg,每日1次,疗程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咳嗽频率评分,峰呼气流速PEF变异率,以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4周患者咳嗽频率评分有显著改善。治疗后第2周、第4周PEF变异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诱导痰嗜酸性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结论孟鲁司特能明显降低气道炎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药物治疗 孟鲁司特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利用痰诱导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亚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丽萍 李洋 +1 位作者 李丹 华树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6-748,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诱导痰的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方法对57例不吸烟的成年哮喘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痰诱导,痰处理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57例哮喘受试者中26例(45.61%)嗜酸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例(54.39%)无明显嗜酸... 目的研究利用诱导痰的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方法对57例不吸烟的成年哮喘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痰诱导,痰处理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57例哮喘受试者中26例(45.61%)嗜酸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例(54.39%)无明显嗜酸粒细胞增多,而其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的比例可以很好的鉴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and 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lung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asthma 被引量:12
13
作者 WANG Wen HUANG Ke-wu +2 位作者 WU Bao-mei WANG Yan-jun WANG Ch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3157-3160,共4页
Background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could be assessed by some noninvasive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and 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for th... Background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could be assessed by some noninvasive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and 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for the regimen adjustment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th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parameters and lung function parameter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Methods Sixty-five out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non-exacerbation asthma from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s treatment group. Combined medications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plus long-acting beta-2 agonist were administered for one year. Lung function parameters,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the Asthma Control Test scores were recorded, at regular intervals in the follow-up period. Twenty-one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and underwent examination of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lung func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Results Sixty-three subjects from treatment group completed follow-up period for one year or longer. Mean FEV1 value of the 63 subjects was (2.75±0.54) L at baseline, (2.97±0.56) L and (3.07±0.52) L at month 3 and month 6, respectively, and maintained as (3.14±0.51) L in the following six months. Mean FENO decreased from (61±25) parts per billion (ppb) at baseline to (32±19) ppb at month 3 (P 〈0.05), and continued to decrease to (22±12) ppb at month 6, 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to both baseline and control group ((13±8) ppb). Mean eosinophil counts decreased to (0.032±0.011) ×106/ml at month 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baseline ((0.093±_0.023) xl06/ml) and the control group ((0.005±0.003)×l06/ml (both P 〈0.05). The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concentration of FENO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all P 〈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FENO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FEV1 value (all P 〈0.05) in any time point in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Asthma Control Test scores were 18±5, 19±7, 23±-2, 24±1 and 24±1 at months 1, 3, 6, 9 and 1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score at baseline (14±3) (P 〈0.05 ). The most rapid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at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Eosinophi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and FENO are sensitive parameters to detect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may be useful in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nd adjusting medication regim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HMA inflammation fractional concentr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sputum eosinophils
原文传递
诱导痰EOS及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春平 杭晶卿 +3 位作者 潘雷达 孙碧雄 郭沪婴 张洪熹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观察雾化诱导痰中嗜酸性细胞 (EOS)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30例过敏性哮喘和 1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 ,挑取痰栓 ,进行嗜酸性细胞计数和分类并测定上清液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目的 观察雾化诱导痰中嗜酸性细胞 (EOS)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30例过敏性哮喘和 1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 ,挑取痰栓 ,进行嗜酸性细胞计数和分类并测定上清液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无嗜酸性细胞出现 ,在过敏性哮喘组有 6 6 .7%出现嗜酸性细胞 (P<0 .0 1) ;健康组 ECP为 138.6± 6 8.9ng/ml,哮喘组 ECP为 10 6 5 .2± 112 4.1ng/ ml,有显著差异性 (P<0 .0 1)。在过敏性哮喘组中对 17例患者 ,诱导痰中 EOS阳性率为70 .6 % ,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阳性率为 11.8% (P<0 .0 1)。结论 诱导痰方法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EOS在诱导痰中更易检出 ,比外周血更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痰 嗜酸性细胞 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过敏性哮喘 诊断
下载PDF
根据炎症特征对非变应性鼻炎进行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颐 张勇 +4 位作者 王秋萍 庞新举 马莉 谢燕清 钟南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研究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鼻腔与下气道的炎症特征,探讨根据炎症特征对NAR进行分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NAR患者117例,同期选取1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经皮肤点刺实验、鼻部和... 目的研究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鼻腔与下气道的炎症特征,探讨根据炎症特征对NAR进行分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NAR患者117例,同期选取1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经皮肤点刺实验、鼻部和肺部症状视觉模拟量化评分(VAS)、鼻灌洗检测、诱导痰检测、血常规、鼻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炎症相关指标检查,评价鼻腔及气道炎症特征。根据鼻部及气道炎症特征对NAR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R患者鼻灌洗、诱导痰、血嗜酸性粒细胞EOS、鼻激发和支气管激发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均<0.01)。鼻灌洗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存在明显相关性(r=0.531,P=0.000),鼻激发与支气管激发等级存在相关性(r=0.190,P=0.040)。117例NAR患者中,鼻EOS增高39例(33.3%),鼻激发反应性增高50例(42.7%),EOS及激发均无异常28例(23.9%)。依上述特征,将NAR分为非特异型(A组)、EOS增高型(B组)和高反应型(C组)3组。结论 NAR患者鼻部以EOS增高及高反应性为主要炎症特征的全身炎症疾病,与下气道各炎症相关指标的增高以及血EOS增高存在明显的一致性。根据鼻部炎症特征提出的NAR分型方法有充分的临床和实验室依据,为NAR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科学和临床实用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NAR发病机理以及根据NAR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应性鼻炎 皮肤点刺实验 鼻激发 支气管激发 鼻灌洗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分型
下载PDF
哮喘患儿痰液ECP,IgE,IL-5和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荣 冯益真 +2 位作者 孙中厚 戴铁成 杨金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了解各期哮喘患儿痰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 2R),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 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哮喘患儿及健康对照组痰液,以... 目的 了解各期哮喘患儿痰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 2R),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 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哮喘患儿及健康对照组痰液,以CAP系统检测ECP,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IL-5 ,sIL- 2R和IgE。结果 ECP,IgE,IL- 5 和sIL-2R 水平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IL- 5 分别与sIL- 2R和ECP呈正相关,sIL-2R 分别与ECP和IgE呈正相关。结论 ECP,IgE,IL-5 和sIL- 2R均参与了哮喘炎症的形成,痰液中各指标能敏感地反映气道炎症状态,可用于监测哮喘患儿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抗炎治疗,尤以ECP和sIL-2R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P IL-5 SIL-2R 哮喘 痰液 患儿 临床意义 水平 反映 目的
下载PDF
哮喘儿童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测定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海 周晓云 +2 位作者 杨小兰 黄超群 吴峰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7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哮喘患儿和27例正常儿童诱导痰液中ECP浓度,便携式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哮喘... 目的探讨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7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哮喘患儿和27例正常儿童诱导痰液中ECP浓度,便携式肺功能仪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哮喘缓解组、轻度间歇组、中重度组诱导痰液中ECP含量[分别为(47.8±35.6)μg/L、(90.5±55.4)μg/L、(150.2±68.4)μg/L]与对照组[(5.6±20.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哮喘患儿各组间诱导痰液中EC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ECP)含量与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诱导痰液中ECP是反映儿童组中重度哮喘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下载PDF
培土生金方联合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痰细胞分类、血ECP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战炜 唐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研究培土生金方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前后诱导痰细胞分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 目的研究培土生金方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前后诱导痰细胞分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AECOPD常规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方治疗,2周为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细胞分类、血ECP含量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巨噬细胞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血ECP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O2和p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培土生金方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和ECP含量,增加巨噬细胞比例,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培土生金方 BIPAP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急性加重期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峰 朱薇薇 +3 位作者 刘爱香 王峻 毕玫荣 郭爱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36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36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及诱导痰IL-5、ECP、TNF-α、IL-8表达水平,并以26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①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IL-5、ECP、TNF-α、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③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0.01);④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结论①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表达亢进,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且诱导痰炎性标志物较血浆表达更为亢进,可作为监测哮喘炎症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诱导痰 白细胞介素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总IgE在Eos型哮喘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2
20
作者 白雪 秦光梅 +2 位作者 胡红 韩国敬 毛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IgE等生物标志物对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Eos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3日一2017年2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诊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IgE等生物标志物对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Eos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3日一2017年2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诊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将其分为Eos型哮喘组(诱导痰Eos≥3%)和非Eos型哮喘组(诱导痰Eos<3%),纳入同期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FeNO、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研究FeNO水平、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与诱导痰Eos(%)的相关关系。将诱导痰Eos≥3%作为鉴别Eos型哮喘和非Eos型哮喘的金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探讨FeNO水平、外周血Eos(%)、血清总IgE水平对Eos型哮喘的诊断意义及准确度。结果 (1)FeNO水平:Eos哮喘组(83.2ppb±61.5ppb)高于非Eos哮喘组(3l.8Ppb±23.6ppb)高于健康对照组(16.7ppb±6.0ppb)(q=35.4、15.0,P<0.01);(2)血清总IgE水平:EOs哮喘组(239.1IU/ml±224.4IU/ml)高于非Eos哮喘组(134.6IU/ml±167.6ILU/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4IU/ml±20.8IU/ml)(q=5.6、51.0,P<0.05);(3)外周血Eos(%):Eos哮喘组(5.9%±3.50%)高于非Eos哮喘组(3.1%±0.4%)高于健康对照组(1.4%±0.3%)(q=5.3、19.8,P<0.01)。(4)相关分析:FeNO水平与其诱导痰Eos(%)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13,P=0.001),外周血Eos(%)同其诱导痰Eos(%)也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97,P=0.000),血清总IgE水平同诱导痰Eos(%)不具有相关性(r=0.083,P=0.083),FeNO水平与外周Eos(%)具有正相关性(r=0.463,P=0.000)。(5)ROC曲线分析:FeNO曲线下面积为73.3%(95%CI0.6070.860,P=0.002),将FeNO的截断值设为43ppb时,其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75.0%,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375;外周血Eos(%)曲线下面积为为78.4%(95%CI 0.667~0.901,P=0.000),将外周血Eos(%)的截断值设为4.5%时,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5%,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538;血清总IgE浓度曲线下面积为67.9%(95%CI 0.546~0.812,P=0.015),将血清总IgE截断值设为34.5 IU/ml时,其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50.8%,约登指数可取得最大值为0.303。结论血Eos(%)、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前两者有助于诊断Eos型哮喘;血Eos(%)的诊断效能略优于FeNO水平,但其诊断的截断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呼出气一氧化氮 诱导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