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Brittle Stalk Mutant of Maize Inserted by Mutator 被引量:2
1
作者 FU Xue-qian FENG Jing +3 位作者 YU Bin GAO You-jun ZHENG Yong-lian YUE 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2-18,共7页
Mutants on stalk strength are essenti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of plant cell wall.In this study,a brittle stalk mutant of maize,designated as Bk-x,was screened from a Mutator inserted mutant librar... Mutants on stalk strength are essenti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of plant cell wall.In this study,a brittle stalk mutant of maize,designated as Bk-x,was screened from a Mutator inserted mutant library.At the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stage,the mutant plants wer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normal ones.However,all of the plant organs were brittle after the 5th-leaf stage and remained brittle throughout the rest of the growing period.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cell wall in vascular bundle sheath of Bk-x was thinner than that in normal plants.The leaf mechanical strength in Bk-x was 77.9% of that in normal plants growing at Xishuangbanna(BN),Yunnan province and that was 61.7% in Wuhan(WH),Hubei Province,China.The proportion of cellulose was 12.3% in Bk-x,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plants(26.7%),while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36.1% in Bk-x,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lants(12.4%).Genetic analysis using two F 2 populations and one F 2:3 famil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rait of brittle stalk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tor cellulose brittle stalk mutant cell wall mechanical strength
下载PDF
基于系统优化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研究综述
2
作者 陈家城 周苏 《汽车文摘》 2024年第11期33-41,共9页
为了分析燃料电池系统输出特性,结合大量参考文献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层级的建模进行综述,梳理了有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层级的建模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建模方法和建模目的,阐述了系统建模存在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为了分析燃料电池系统输出特性,结合大量参考文献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层级的建模进行综述,梳理了有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层级的建模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建模方法和建模目的,阐述了系统建模存在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对优化PEMFC系统控制策略和输出性能、加快PEMFC工程化运用进程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建模 电堆模型 PEMFC辅助系统模型
下载PDF
出芽式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韦忠红 汪思亮 +7 位作者 盛晓波 杨召聪 陈晨 刘玉萍 陈文星 王爱云 郑仕中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6-1200,共5页
出芽式血管生成是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方式,其中出芽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的调控。新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除了受VEGF/VEGFR-2诱导转化为尖端细胞出芽外,VEGFR-3也会高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对尖端细胞的选择以及肿瘤血管分支... 出芽式血管生成是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方式,其中出芽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的调控。新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除了受VEGF/VEGFR-2诱导转化为尖端细胞出芽外,VEGFR-3也会高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对尖端细胞的选择以及肿瘤血管分支进行双向调控。该文重点阐述了VEGF/VEGFR与Dll4/Notch1信号通路的平衡对肿瘤血管出芽的重要意义,同时Ang/Tie、HIF、整合素等信号与VEGF/VEGFRs信号相互作用也对肿瘤血管出芽进行调控。靶向针对于出芽式肿瘤血管初始出芽阶段的抗血管治疗策略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细胞 柄细胞 VEGFR-3 NOTCH-1 血管出芽 肿瘤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高增贵 陈捷 +3 位作者 高洪敏 唐朝荣 宋佐衡 薛春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玉米茎腐病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Fusarium graminearum能够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 ,即果胶甲基酯酶 ( 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 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 ( 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 ( PM... 玉米茎腐病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Fusarium graminearum能够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 ,即果胶甲基酯酶 ( 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 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 ( 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 ( PMTE)和纤维素酶 ( Cx)。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明显高于 Pythium aphanidermatum。病菌在活体内和活体外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明显不同。酶动力学研究表明 :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的各种细胞壁降解酶均有特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水解酶类的 PG、PMG、Cx最大酶活的 p H分别为 6.0、5.0、6.0 ,温度分别为 50、4 0、50℃ ;裂解酶类的 PGTE和 PMTE最大酶活的 p H均为 9.0 ,温度分别为 30、2 0℃ ,与其它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腐病 细胞壁降解酶 酶动力学 玉米
下载PDF
秸秆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湘 魏秀英 董仁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10-116,共7页
在中国,每年秸秆产量为6亿t左右,其中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日益减少,致使很多秸秆被露天焚烧。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微生物分解秸秆具有广阔前景。本论文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对象,将其进行四种不同的预处理... 在中国,每年秸秆产量为6亿t左右,其中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日益减少,致使很多秸秆被露天焚烧。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微生物分解秸秆具有广阔前景。本论文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对象,将其进行四种不同的预处理后,采用复合纤维素分解菌系对其进行发酵培养,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发酵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对碱处理、汽爆处理、酸处理、未处理四个不同方法的pH动态、生物量变化、发酵产物的数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有两种使得秸秆分解率较高的方法:碱处理及汽爆处理,汽爆处理又由于对环境污染很小,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途。此外,通过发酵过程中上述四种变量的变化趋势,还发现秸秆在接种后的0~3 d发酵速率非常快,产酸量较多,未处理的秸秆在前3 d的发酵速率、产酸情况及生物量变化情况均比碱处理及汽爆处理的秸秆高,具有应用于实际沼气工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发酵 PH 生物量 GCMS
下载PDF
涝害逆境对菜心的菜薹形成与细胞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暹 陈晓燕 杨运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0,共4页
涝害逆境导致菜心叶片及根系细胞保护系统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叶片及根系的CAT活性、叶片的POD活性在受涝害的 4d(天 )内逐渐提高 ,第 4天开始急剧下降 ,第 6天开始缓慢回升。根系的POD活性出现先降后升的现象。叶片的SOD活性在受涝害... 涝害逆境导致菜心叶片及根系细胞保护系统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叶片及根系的CAT活性、叶片的POD活性在受涝害的 4d(天 )内逐渐提高 ,第 4天开始急剧下降 ,第 6天开始缓慢回升。根系的POD活性出现先降后升的现象。叶片的SOD活性在受涝害的前 4d(天 )逐渐提高 ,后 4d(天 )逐渐降低 ,根系的SOD活性出现降—升—降的现象。随着涝害程度的加剧 ,叶片的ASA与MDA含量逐步增高 ,植株的生长发育所受到伤害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害逆境 菜心 菜薹 膜脂过氧化 细胞保护酶
下载PDF
枣裂果机制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杜巍 李新岗 +2 位作者 王长柱 高文海 王月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81,共8页
采用浸水模拟降雨、石蜡制片和显微测量技术,以极易裂、中抗和极抗裂品种为材料,测量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大小及其变化,探讨成熟期枣裂果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且极抗裂... 采用浸水模拟降雨、石蜡制片和显微测量技术,以极易裂、中抗和极抗裂品种为材料,测量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大小及其变化,探讨成熟期枣裂果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且极抗裂品种表皮最厚,极易裂品种最薄,中抗品种居中,表皮越厚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梗洼下空腔与枣果比率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比率最小(0.24%~0.26%),极易裂品种最大(0.62%),梗洼下空腔越小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果肉空腔大小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最小(3 380.82~3 879.12μm2),极易裂品种最大(9 300.49~10 809.86μm2),果肉空腔越小越抗裂。果肉细胞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果肉细胞的吸水速显著不同,极易裂品种果肉细胞吸收最快,极抗裂品种最慢,中抗品种居中,果肉细胞吸水越慢越抗裂。这些研究表明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的吸水速度共同决定了枣的裂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梗洼下空腔 果肉空腔 果肉细胞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菌致病因子对玉米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洪敏 宁家林 +4 位作者 于兵 曹祖波 刘君 吕春波 陈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gramimearum和Pythumaphanidermatum)在玉米活体内和活体外均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出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进行致病性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壁降解酶能降解玉米...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gramimearum和Pythumaphanidermatum)在玉米活体内和活体外均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出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进行致病性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壁降解酶能降解玉米根细胞壁,毒素能损伤玉米胚根细胞膜及亚细胞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毒素 超微结构 致病性
下载PDF
固定化基因重组酵母发酵木糖产乙醇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明 王周芳 夏黎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0-293,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基因重组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 ZU-10,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在30℃、pH 5.5下发酵80 g/L木糖,游离细胞的发酵周期为96 h,乙醇得率为0.37,细胞固定化后发酵周期缩短至60 h,乙醇得率提...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固定基因重组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 ZU-10,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在30℃、pH 5.5下发酵80 g/L木糖,游离细胞的发酵周期为96 h,乙醇得率为0.37,细胞固定化后发酵周期缩短至60 h,乙醇得率提高到0.40.利用固定化细胞重复分批发酵8次,木糖利用率均在95%以上,平均乙醇得率为0.39.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对乙酸的耐受性明显增强,当质量浓度低于1.2 g/L时乙酸对木糖发酵的影响很小.利用固定化重组酵母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36 h内65.0 g/L葡萄糖和27.0g/L木糖被完全利用,生成36.9 g/L乙醇,对葡萄糖和木糖的乙醇得率为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乙醇发酵 基因重组酵母 固定化细胞 玉米秸秆 水解液
下载PDF
盘基网柄菌柄细胞分化过程中gp150分子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7,共5页
饥饿的盘基网柄菌进入多细胞发育期后,在细胞疏松结合阶段,gp150分子分布在多细胞体外周;在蛞蝓体阶段,gp150分子把蛞蝓体分成前孢子细胞区和前柄细胞区两个部分,在分化成柄细胞的区域内gp150分子的量逐渐增多.实验结果表明gp150分子与... 饥饿的盘基网柄菌进入多细胞发育期后,在细胞疏松结合阶段,gp150分子分布在多细胞体外周;在蛞蝓体阶段,gp150分子把蛞蝓体分成前孢子细胞区和前柄细胞区两个部分,在分化成柄细胞的区域内gp150分子的量逐渐增多.实验结果表明gp150分子与柄细胞分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基网柄菌 柄细胞 发育 分化 gp150
下载PDF
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胚性愈伤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曲复宁 李丽霞 +2 位作者 张敏 由翠荣 王静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3年第1期54-59,共6页
用仙客来 (Cyclamen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 ,培养在附加 2 ,4 D和KT的 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 ,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 .结果表明 ,叶柄组织脱分化的... 用仙客来 (Cyclamen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 ,培养在附加 2 ,4 D和KT的 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 ,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 .结果表明 ,叶柄组织脱分化的起始部位在维管束的维管束鞘细胞 ,启动时间是培养后 2d ;叶柄外植体培养至 2 0d左右 ,愈伤组织呈松散透明状态 ,胚性细胞出现 ,标志着进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 ,胚性细胞多发生在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细胞 ,细胞大而壁薄 ,与非胚性细胞联系疏松 ,细胞核大 ,并位于细胞中央 ,细胞质浓厚 ,分别观察有单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仙客来 叶柄 体细胞胚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薏苡茎叶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晓莹 林瑶 +3 位作者 黄锁义 黄凯敏 商渊婷 黎春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2-783,共2页
目的研究薏苡茎、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分别用水、乙醇、甲醇、丙酮和氯仿等5种不同溶剂对薏苡茎、叶进行回流提取,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薏苡茎、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甲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氯仿提取液对Hela... 目的研究薏苡茎、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分别用水、乙醇、甲醇、丙酮和氯仿等5种不同溶剂对薏苡茎、叶进行回流提取,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薏苡茎、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甲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氯仿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IC50。结果不同溶剂的薏苡茎、叶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茎水提取液、叶水提取液、茎乙醇提取液和叶乙醇提取液的IC50分别为0.134 3,0.126 6,0.348 2,0.181 8 g/ml,叶提取物活性高于茎提取物活性。结论薏苡茎、叶提取物能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茎叶 MTT HELA细胞 抗肿瘤
下载PDF
茄杆对小鼠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蒙根 李峰 +1 位作者 杜风珍 张翠荣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观察了茄杆对小鼠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分组给药。结果 :茄杆煎剂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血小板 ,但对其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该药具有增加血小板的作用。
关键词 茄杆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小葱葱白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洁 张介眉 +5 位作者 涂欣 郝建军 时绍红 柯于鹤 关江锋 何娟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小葱葱白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s血管活性分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小葱葱白中提取活性成分,体外培养HUVECs用不同浓度(100g/L,50g/L,25g/L,12.5g... 目的观察小葱葱白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s血管活性分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小葱葱白中提取活性成分,体外培养HUVECs用不同浓度(100g/L,50g/L,25g/L,12.5g/L)的葱白提取物分别作用于HUVECs。观察细胞形态,MTT法观察葱白提取物对HUVECs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测定各组的NO含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型eNOS的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小葱葱白提取物对内皮细胞形态和活性无明显影响,能增加HUVECs释放NO及eNOS生成(P<0.05或P<0.01)。结论小葱葱白提取物可能通过增加eNOS生成而提高HUVECs释放NO,从而保护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葱葱白提取物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棉秸秆含水率及粒径对颗粒燃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文 余超强 +2 位作者 程大莉 蒋身学 许斌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棉秸秆为原料,利用环模式颗粒成型机制备颗粒燃料,通过研究原料粒径及含水率的变化对颗粒燃料的成粒率、长度、直径、颗粒密度、机械耐久性、灰分及低位发热值的影响规律,探索棉秸秆颗粒燃料的较佳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原料的含水率及... 以棉秸秆为原料,利用环模式颗粒成型机制备颗粒燃料,通过研究原料粒径及含水率的变化对颗粒燃料的成粒率、长度、直径、颗粒密度、机械耐久性、灰分及低位发热值的影响规律,探索棉秸秆颗粒燃料的较佳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原料的含水率及粒径对颗粒燃料的基本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当原料含水率控制在20%左右,原料粒径为2~4mm时,颗粒燃料显示出了较佳的性能特征,具有较大的商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秸秆 颗粒燃料 颗粒密度 成粒率 低位发热值
下载PDF
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发酵玉米秆水解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黎明 余世袁 丁红卫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将低浓度的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细胞包埋固定后,进一步通过增殖培养,使细胞密集在凝胶珠的表层,可以减小营养基质、氧气及发酵产物的传递阻力,有利于该菌的“半好气”酒精发酵。试验...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将低浓度的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细胞包埋固定后,进一步通过增殖培养,使细胞密集在凝胶珠的表层,可以减小营养基质、氧气及发酵产物的传递阻力,有利于该菌的“半好气”酒精发酵。试验中发现,在凝胶中掺入适量氧化铝能明显增加固定化小珠的机械强度及使用寿命。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能够利用己糖和戊糖,80g/L的混合糖(己糖与戊糖1:l)经12h发酵,糖的利用率达90.5%,而相同条件下游离细胞发酵需48h。玉米秆经0.75%H_2SO_4预水解后,在纤维素酶作用下进一步水解。利用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可以将玉米秆水解液中的己糖和戊糖成功地发酵成酒精,塘的利用率达92%,酒精得率超过理论值的90%,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发酵 玉米秆 水解液
下载PDF
棉秆稀酸水解及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琴 李艳宾 曹亚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197,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酵母菌接种量、酵母菌接种时间、青霉接种量、共发酵时间、起始pH值、含水量、温度、麸皮含量和装料量9个因素中筛选出装料量、麸皮含量、共发酵时间、青霉接种量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青霉接种量10%、麸皮含量4%、装料量为发酵罐头瓶体积(250mL)的1/3、共发酵时间53h,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得到单细胞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25.38%,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2.79%)仅相差2.59%,说明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稀酸水解 微生物 共发酵 单细胞蛋白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蔗茎纤维组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高源 高欣欣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纤维组分是甘蔗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壁。本研究测定了5个常见甘蔗品种蔗茎中上、中、下各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间差异均显著,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 纤维组分是甘蔗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壁。本研究测定了5个常见甘蔗品种蔗茎中上、中、下各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间差异均显著,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品种间纤维素含量:‘福农39号’(31.66%)>‘新台糖22号’(30.01%)>‘云蔗05-51’(29.83%)>‘粤糖93-159’(25.81%)>‘桂糖32号’(24.91%);半纤维素含量:‘新台糖22号’(16.82%)>‘粤糖93-159’(15.83%)>‘福农39号’(14.93%)>‘云蔗05-51’(14.83%)>‘桂糖32号’(14.00%);木质素含量:‘新台糖22号’(5.45%)>‘福农39号’(5.37%)>‘桂糖32号’(5.26%)>‘云蔗05-51’(4.98%)>‘粤糖93-159’(4.73%)。不同部位纤维素含量:下部(35.83%)>中部(27.93%)>上部(21.57%);半纤维素含量:上部(21.30%)>下部(12.36%)>中部(12.19%);木质素含量:上部(5.54%)>下部(5.22%)>中部(4.71%)。不同组分间,纤维素含量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茎 纤维组分 部位 分布 细胞壁
下载PDF
灌溉周期对工业大麻秆部分理化性能的影响Ⅱ.灌溉周期对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的影响
19
作者 吴宁 许艳萍 +2 位作者 李晓平 杜官本 吴章康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更好利用生物质材料,研究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及其影响因素,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灌溉周期(3天浇一次水、14天浇一次水、不浇水)对工业大麻秆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中,随着生长期... 为更好利用生物质材料,研究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及其影响因素,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灌溉周期(3天浇一次水、14天浇一次水、不浇水)对工业大麻秆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中,随着生长期延长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呈增加趋势,晶胞尺寸呈减小趋势;不同灌溉周期对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影响显著(P≤0.05);纤维素的物理结构在纤维细胞壁不同层次中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周期 工业大麻秆 相对结晶度 晶胞尺寸
下载PDF
神经垂体肿瘤临床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刚 吴旭 +3 位作者 黄礼明 朱飚 王卫余 王坚 《辽宁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和了解神经垂体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发生及其个性化治疗。方法对11例神经垂体肿瘤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垂体肿瘤多表现为局限于垂体后叶及垂体柄的微小病变,极少累及垂体前叶,偶可沿垂体柄向鞍上... 目的探讨和了解神经垂体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发生及其个性化治疗。方法对11例神经垂体肿瘤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垂体肿瘤多表现为局限于垂体后叶及垂体柄的微小病变,极少累及垂体前叶,偶可沿垂体柄向鞍上生长,形成较大的占位性病灶。MRI表现:T1W呈混杂信号,T2W呈稍高或混杂信号。注射Gd-DTPA后病灶可被强化,但信号略低于周围正常的垂体组织,两者可以藉此分辨。组织学检查:垂体颗粒细胞肿瘤GFAP染色弱阳性,胞质内富含各种小囊泡和各级溶酶体颗粒,偶见有不等量的中间微丝。垂体噬酸性颗粒细胞腺瘤FSH、TSH、LH染色弱阳性,胞质内的颗粒成份为密集肿胀变形的线粒体。结论神经垂体肿瘤包括沿垂体柄向上移行生长的垂体腺瘤和原发于神经垂体部位的肿瘤。颗粒细胞肿瘤可能是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多局限于垂体后叶和垂体柄。神经垂体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经鼻经蝶入路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垂体 肿瘤 MRI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