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stand basal area growth models 被引量:5
1
作者 Sun Hong-gang Zhang Jian-guo Duan Ai-guo He Cai-yu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7年第1期85-94,共10页
Growth and yield model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forestry.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growth of stand basal area have evolved from those developed in the U.S.A. and Germany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Stand basal area m... Growth and yield model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forestry.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growth of stand basal area have evolved from those developed in the U.S.A. and Germany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Stand basal area modeling has progressed rapidly since the first widely used model was published by the U.S. Forest Service. Over the years, a variety of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uneven/even-aged stands using stand-level approaches. The modeling methodology has not only moved from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a more ecological process-based approach but also accommodated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such as: 1) simultaneous equation methods, 2) difference models, 3)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s, 4) linear/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and 5) matrix models. Empirical models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developed to reproduce accurately and precisely field observations. In contrast, process models have a shorter history, developed originally a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ools with the aim of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Empirical and process models can be married into hybrid models in which the shortcomings of both component approaches can, to some extent, be overcome. Algebraic difference forms of stand basal area models which consist of stand age, stand density and site quality can fully describe stand growth dynam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stand basal area models, discusses the basic types of models and their merits and outlines recent progress in modeling growth and dynamics of stand basal area. Future trends involving algebraic difference forms, good fitting variables and model types into stand basal area model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 basal area empirical models process-based models algebraic difference hybrid models
下载PDF
A review on polishing technology of large area free-standing CVD diamond films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Pingwei TONG Tingting LI Yifeng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1,共9页
Recentl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technology,large area free-standing CVD diamond films have been produced successfully.However,the coarse grain size on the surface and the non-unifo... Recentl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technology,large area free-standing CVD diamond films have been produced successfully.However,the coarse grain size on the surface and the non-uniform thickness of unprocessed CVD diamond films make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The current study evaluates several existing polishing methods for CVD diamond films,including mechanical polishing,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and tribochemical polish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area FREE-standING CVD DIAMOND FILMS MECHANICAL POLISHING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tribochemical POLISH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点云密度对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
3
作者 周梅 李春干 +1 位作者 李振 余铸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7,共9页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比重采样方法,对密度为247点·m^(-2)的原始点云按40%、20%、8%、4%和2%的比例降低点云密度,得到1个全密度原始点云数据集和5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每个数据集独立进行点云分类、地面点滤波和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点云高度归一化等预处理并提取激光雷达变量;对于同一森林类型的同一个森林参数(林分蓄积量、断面积、平均高和平均直径)的估测,各个数据集都采用相同的乘幂模型结构式进行模型拟合,然后比较分析模型优度统计指标的差异,包括:决定系数(R^(2)),相对根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预报误差(MPE);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个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结果和激光变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点云密度分别稀疏至100、50、…、5点·m^(-2)时,各个森林参数估测模型的精度保持基本一致;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值的均值与原始点云数据集的估测值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和原始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基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点云密度可低至5点·m^(-2)。然而,本试验结果仍需通过不同飞行高度获取不同密度点云数据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蓄积量 断面积 平均高 平均直径 UAV-LiDAR变量 乘幂模型
下载PDF
辽东山区5种林分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与土壤性质
4
作者 邓继峰 万龙燕 +4 位作者 侯瑞萍 李景浩 武斌 韩明 石小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8,共10页
选取清原县森林内林龄、坡向、坡位基本相同的林分类型,包括天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人工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人工林、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人工林、天然针阔混交林(... 选取清原县森林内林龄、坡向、坡位基本相同的林分类型,包括天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人工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人工林、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人工林、天然针阔混交林(红松和蒙古栎数量比为2∶8),设置无乔木覆盖样地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天然条件不同林分土壤粒度组成、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值和(单、多重)分形维数,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及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林地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组成以砂粒为主,粉粒、黏粒次之;粒度特征整体呈现分选状况极好、偏度正和峰态为尖窄的特点,土壤单重分形维数在1.84~2.78之间;有林地土壤平均粒径、单重分形维数及土壤理化性质均高于对照样地,且从针叶林、阔叶林至针阔混交林,上述土壤指标呈现递增趋势;多重分形维数表现为容量维数>关联维数>信息维数;单重分形维数和容量维数与黏粒和粉粒体积分数及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说明土壤细粒物质在有林地的保护中逐渐恢复,且表层土壤的恢复效果较好;多重分形维数分析表明,土壤粒径非理想均匀分布,因此,利用单重分形维数结合多重分形参数评价土壤质量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土壤性质 土壤粒度特征 辽东山区
下载PDF
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无人机遥感估测
5
作者 田上峰 刘健 +2 位作者 余坤勇 王瑞璠 赵文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树高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和0.49 m;计算冠层半径的R2和RMSE分别为0.88和0.64 m;估算立木生物量的R^(2)和RMSE分别为0.89和3.37 kg。本研究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定量参数并构建的异速生长方程中,以组合(H+R_(c))为底的异速生长方程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的精度较高,可以有效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可为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准确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红壤侵蚀区 立木生物量 生长方程 冠层半径 树高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林下植物多样性评价
6
作者 魏文焱 林田苗 +4 位作者 毕华兴 赵丹阳 云慧雅 魏立娟 沈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96,共10页
【目的】分析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分密度刺槐人工林下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差异,为确定刺槐人工林的合理林分密度及其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5种不同密度(675,1025,1575,2175和2500株/hm^(2))刺槐... 【目的】分析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分密度刺槐人工林下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差异,为确定刺槐人工林的合理林分密度及其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5种不同密度(675,1025,1575,2175和2500株/hm^(2))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下灌、草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盖度进行调查分析,计算不同林分密度刺槐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确定了10项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林分密度刺槐人工林植物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刺槐人工林群落内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为菊科、蔷薇科及禾本科,重要值较高的植物种主要为黄刺玫(Rosa xanthina)、杠柳(Periploca sepium)、茅莓(Rubus parvifolius)和艾蒿(Artemisia argyi)。(2)随着刺槐人工林密度的增大,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密度适中(1575和2175株/hm^(2))时的刺槐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最大,林分密度为1575株/hm^(2)的刺槐林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密度为675和2500株/hm^(2)刺槐林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林分密度为1575株/hm^(2)的刺槐林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密度为675和2500株/hm^(2)的林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3)对不同密度刺槐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密度为1575株/hm^(2)时刺槐林的植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值最高。【结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适宜林分密度为1185~1785株/hm^(2),该密度刺槐人工林下灌、草植物较为丰富多样,该林分密度可以作为当地刺槐人工林造林及可持续经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林分密度 晋西黄土区
下载PDF
宝鸡市马头滩林区锐齿槲栎天然更新影响因子调查
7
作者 张鸿斌 姚军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本研究对宝鸡市马头滩林区主要阔叶树种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该树种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锐齿槲栎林分密度的增大,幼苗的更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幼树的更新密度整体上呈减小趋势;阳坡幼苗和... 本研究对宝鸡市马头滩林区主要阔叶树种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该树种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锐齿槲栎林分密度的增大,幼苗的更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幼树的更新密度整体上呈减小趋势;阳坡幼苗和幼树的更新密度均最大,阴坡幼苗的更新密度较大;海拔对锐齿槲栎的天然更新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幼树的更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幼苗的更新密度整体上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槲栎次生林 天然更新 林分密度 坡向 海拔 宝鸡市马头滩林区
下载PDF
Climate Variation and Disturbance Regime Affect Stand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Boreal Forests in Southwest Yukon of Canada
8
作者 Shyam K. Paudel Suzanne W. Simard +1 位作者 Craig R. Nitschke John L. Innes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年第4期337-352,共16页
The cold and dry boreal forests of the Southwest Yukon are dominated by white spruce (Picea glauca), trembling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and balsam poplar (Populus balsamifera), and the variability in structure and ... The cold and dry boreal forests of the Southwest Yukon are dominated by white spruce (Picea glauca), trembling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and balsam poplar (Populus balsamifera), and the variability i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stands depends on the favourability of disturbance, climate and site conditions for stimulating re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nd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limatic and disturbance factors in the southwest Yukon. We found that white spruce dominates mature forests across the landscape, but it is regenerating proportionately less than trembling aspen. Nevertheless, regeneration of all the three species was abundant following any type or severity of disturbance. Height and diameter of both species varied with severa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particularly site physiography. Mixed stands of aspen and white spruce were more productive than pure stands of aspen or spruce. However, overall productivity in mixed stand decreased when density of aspen was more than 1000 stems/ ha.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ixed stands of deciduous and coniferous species where appropriate should be promoted maintaining aspen density below 1000 stems/ha as the productivity declined beyond this threshold. Similarly, we suggest carrying out selection harvesting of co-dominant trees and regular thinning of intermediate trees to promote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growth of the remaining t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 STRUCTURE Composition Density BASAL area Climate Variability ECOSYSTEM Disturbance
下载PDF
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4 位作者 王怡 张宗立 林华 冯骏 蒲元志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解决林分各测树因子及其生长模型之间的相容性问题,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法建立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能保证模型的相容性与无偏性;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 为解决林分各测树因子及其生长模型之间的相容性问题,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法建立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能保证模型的相容性与无偏性;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6.5%以下,模型参数稳定性及预测精度均较高;建立的全林整体模型可用于不同初始条件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收获预估、定量间伐作业设计以及林分密度控制图绘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度量误差 全林整体模型 林分密度控制图 鄂西山区
下载PDF
Optimum Density of Standings and Schemes of Tomato Plants Placement in Uzbekistan
10
作者 Dusmuratova Saodat Ismailov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最佳密度 品种布局 植物生长发育 番茄 测试参数 经济增长 加速度
下载PDF
鄂西山区柳杉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研建与应用
11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4 位作者 王怡 张宗立 林华 冯骏 蒲元志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对鄂西山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60块标准地立地分级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法建立了柳杉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保证了模型的相容性和无偏估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6.5... 在对鄂西山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60块标准地立地分级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法建立了柳杉人工林全林整体模型,保证了模型的相容性和无偏估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6.5%以下,模型参数稳定性及预测精度均较高;同时,应用全林整体模型可对不同初始条件的柳杉人工林林分生长进行模拟预测、定量间伐作业设计以及绘制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林整体模型 柳杉人工林 林分密度控制图 鄂西山区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白桦次生林蒸腾特征及其对影响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尚友贤 满秀玲 徐志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探究多年冻土区白桦次生林蒸腾特征对影响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热扩散式探针法,从2021年5—9月对多年冻土区的白桦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观测影响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 探究多年冻土区白桦次生林蒸腾特征对影响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热扩散式探针法,从2021年5—9月对多年冻土区的白桦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观测影响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白桦次生林蒸腾表现出明显的小时、日、月变化。(1)白桦次生林小时蒸腾特征表现为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蒸腾动态在晴天呈单峰曲线,在雨天呈双峰曲线。日尺度上,白桦次生林蒸腾平均值为1.47 mm/d,且最大值出现在7月。在整个观测期,林分蒸腾表现出明显的月变化,即7月>6月>8月>9月>5月,分别为65.08,62.43,54.27,22.92,19.84 mm;(2)林分累计蒸腾量共计224.54 mm,占同期降雨量的32.41%,其中优势木为林分蒸腾的主要贡献者,占林分总蒸腾量的62.64%;(3)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主要受大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所影响;日尺度上,林分蒸腾与潜在蒸散、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叶面积指数以及土壤温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关系不显著(p>0.05),潜在蒸散、叶面积指数、饱和水汽压差以及空气温度是驱动林分日蒸腾的主要影响因子;月尺度上,空气温度对林分蒸腾的影响最大,其对林分蒸腾的解释度高达9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林分蒸腾 大气因子 叶面积指数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红壤区不同生态恢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鸿智 黄荣珍 +3 位作者 朱丽琴 王金平 姬绍晖 林丽靖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为探究红壤侵蚀区不同生态恢复林分微生物群落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阔叶纯林(木荷)、针叶纯林(马尾松)和针阔混交林(木荷林与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共得到细菌943个分类操作单元(OTU),真菌96... 为探究红壤侵蚀区不同生态恢复林分微生物群落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阔叶纯林(木荷)、针叶纯林(马尾松)和针阔混交林(木荷林与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共得到细菌943个分类操作单元(OTU),真菌962个OTU,分类学地位明确的细菌有19门46纲99目138科198属207种,真菌有9门22纲59目109科177属167种。其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真菌门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被孢菌门。林分类型对土壤真菌丰富度(Chao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影响显著(P<0.05),对土壤细菌丰富度(Chao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几乎无影响,针阔混交林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纯林土壤(P<0.05)。在门水平上,针阔混交林与阔叶纯林土壤细菌门相对丰度变化差异较小,而与针叶纯林差异较大(P<0.05),针阔混交林和阔叶纯林土壤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比针叶纯林低9.96%和29.43%。土壤真菌门相对丰度在各林分类型间差异较大,被孢菌门相对丰度在针叶纯林土壤中最高,毛霉门和壶菌门相对丰度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最高,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在阔叶纯林土壤中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p H值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生态恢复林分 红壤区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杨彬 郭志刚 +3 位作者 王大岭 孙忠全 高欢 张骁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3-15,42,共4页
本文利用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有限公司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进行了拟合精度检验和选择。结果表明: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加呈“S”型增长,7个常见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 本文利用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有限公司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进行了拟合精度检验和选择。结果表明: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加呈“S”型增长,7个常见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结果均收敛,除了模型M7参数b和c不可用,其余模型参数拟合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模型M5的各项拟合精度检验结果较好,选择模型M5即逻辑斯蒂模型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林分断面积 逻辑斯蒂方程
下载PDF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
15
作者 张萌 范秀华 +2 位作者 岳庆敏 韩卓秀 黄一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77,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和维持作用,为东北针阔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量化解释变量(生物因素包括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 【目的】探究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和维持作用,为东北针阔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量化解释变量(生物因素包括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林木分化程度、生物多样性,非生物因素即地形因子)对响应变量(保留木生产力、进阶木生产力、死亡量)的影响,采用变差分解法分析3种生物量变化对生物量净变化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对保留木生产力,所有解释变量可解释其总方差的12.07%,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有显著正效应,坡度有显著负效应。对进阶木生产力,所有解释变量可解释其总方差的22.62%,胸径变异系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有显著正效应,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海拔和坡度有显著负效应。对死亡量,所有解释变量可解释其总方差的3.51%,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有显著正效应。进阶木生产力、保留木生产力和死亡量对生物量净变化量方差的单独解释量分别占0.01%、20.87%和74.54%,其中,死亡量相对贡献最大,但可预测性较低。【结论】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对不同生物量动态过程的作用不同,其中较高的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促进保留木生长,加速林木死亡,对进阶木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林木分化程度及系统发育多样性促进进阶木生长。在地形因子中,保留木生长受坡度限制,进阶木生长同时受海拔和坡度限制。生物量净变化量主要受死亡量和保留木生产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 林木分化程度 生物多样性 地形因子 生产力 死亡量
下载PDF
点云密度对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亚热带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
16
作者 周相贝 李春干 +3 位作者 代华兵 余铸 李振 苏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3,共11页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为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森林调查监测应用技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我国广西一个亚热带山地丘陵区域获取的机...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为机载激光雷达大区域森林调查监测应用技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我国广西一个亚热带山地丘陵区域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和样地数据,通过系统稀疏方法,将全密度点云(4.35点·m^(-2))分别稀疏至4.0、3.5、3.0、2.5、2.0、1.5、1.0、0.5、0.2和0.1点·m^(-2),得到11个样地尺度的点云数据集,包括1个全密度和10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4种森林类型(杉木林、松树林、桉树林和阔叶林)中稀疏密度点云和全密度点云之间12个激光雷达变量的差异;通过变量和结构固定的多元乘幂模型式,分别采用不同密度点云数据集对林分蓄积量(VOL)和断面积(BA)进行估测,比较模型优度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的差异,并应用t检验方法分析稀疏密度点云VOL和BA估测值均值和全密度点云相应估测值均值的差异。【结果】1)点云密度较低时,稀疏密度点云分位数高度(ph25、ph50和ph75)的均值与全密度点云相应变量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变量出现显著性差异时的点云密度不同,各森林类型中稀疏密度点云平均高(H_(mean))和点云高变动系数(H_(cv))的均值与全密度点云相应变量的均值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点云最大高(Hmax)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2)各森林类型中,稀疏密度点云冠层覆盖度(CC)和中下层分位数密度(dh25)的均值与全密度点云相应变量的均值差异不显著(阔叶林dh25除外),但中上层分位数密度(dh50和dh75)存在显著性差异;3)各森林类型中,稀疏密度点云平均叶面积密度(LAD_(mean))的均值与全密度点云LAD_(mean)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当点云密度较低时,稀疏密度点云叶面积密度变动系数(LAD_(cv))的均值与全密度点云LAD_(cv)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4)各森林类型中,不同密度点云VOL和BA估测值差异很小,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随点云密度降低,杉木林、松树林和桉树林VOL和BA估测模型的R^(-2)缓慢逐渐减小,rRMSE和MPE缓慢逐渐增大,森林参数估测精度逐渐降低,阔叶林VOL和BA估测模型的R^(-2)、rRMSE和MPE受点云密度变化影响不大。【结论】点云密度降低导致激光雷达变量标准差增大是造成森林参数估测模型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机载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点云密度以大于0.5点·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LiDAR变量 林分蓄积量 断面积 模型
下载PDF
平原沙土区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刘晴廙 +5 位作者 关庆伟 史经攀 彭婷婷 朱相丞 杨樾 刘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1,共10页
[目的]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以期为平原沙土区土壤碳库的提高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16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及相邻的撂荒地(对照)为对象,测定0~20、20~40、40... [目的]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以期为平原沙土区土壤碳库的提高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16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及相邻的撂荒地(对照)为对象,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 cm等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土壤酶活性,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并对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分类型及对照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范围分别为1.03~5.88 g·kg^(−1)和3.53~17.55 t·hm^(−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45.2%~82.2%。杨树纯林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是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和对照的1.23、1.24、1.83倍。(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8.0%、6.8%~9.7%和21.6%~33.4%。3种林分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100%(P<0.05)。(3)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杨柳混交林0~100 cm土层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杨树纯林和对照(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受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影响,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受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受蔗糖酶活性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和细根生物量是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平原沙土区营造人工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有机碳库稳定性,杨树纯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沙土区 林分类型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组分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不同林龄柳杉人工林的根系形态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婧 洪宗文 +7 位作者 熊仕臣 李宇 刘宣 李冬青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目的】为揭示不同根序的根系形态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龄柳杉1~5级的根系形态和根功能模块的碳氮磷... 【目的】为揭示不同根序的根系形态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方法】以华西雨屏区中龄林(13 a)、成熟林(33 a)和过熟林(53 a)的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龄柳杉1~5级的根系形态和根功能模块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随林龄增加,柳杉1~5级细根直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整体上分别呈先增后减,先减后增和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根组织密度则无明显变化规律;随根序增加,同一林龄细根直径整体呈增加趋势,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逐渐降低。(2)随林龄增加,柳杉细根碳含量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磷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呈先减后增的规律,氮磷比无显著变化。并且,吸收根的氮含量整体高于运输根,运输根的碳含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均高于吸收根。(3)细根碳含量与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碳氮比、碳磷比呈显著正相关。氮含量与磷含量、氮磷比、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碳磷比、直径和组织密度显著负相关。【结论】柳杉人工林细根形态和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生长阶段和根序上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林木资源吸收策略与养分平衡规律,可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雨屏区 柳杉 林龄 细根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变通立法的创新与规制——以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81,共13页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体上遵循了宪法的职权范围和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原则,与宪法序言精神相契合,因而具备必要的合宪性基础。鉴于变通立法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内在紧张关系,法规的制定应当严控准入门槛,准确把握权限范围与变通幅度,建立健全备案审查和自我监督机制,着力实现预留创新空间、严守法治底线的总体目标与核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区法规 立法变通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决定 法制统一
下载PDF
车内禁止站立区域安全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刘晓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3年第1期44-46,52,共4页
为解决公共交通工具内部乘客禁止站立区域有乘客站立或倚靠,可能导致危险情况发生的问题,本文设计一套车内禁止站立区域安全报警系统。该系统有条件地对该站立区域进行压力检测,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产生... 为解决公共交通工具内部乘客禁止站立区域有乘客站立或倚靠,可能导致危险情况发生的问题,本文设计一套车内禁止站立区域安全报警系统。该系统有条件地对该站立区域进行压力检测,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分析结果产生报警,通过设计相关试验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本系统在有效控制成本和重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提醒精度和效果,大大提升了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站立区域 压力检测 报警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