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ression of starch synthase I(SSI) by RNA interference alters starch biosynthesis and amylopectin chain distribution in rice plants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 被引量:5
1
作者 Qian Zhao Xiaoxia Du +5 位作者 Zhanyu Han Yu Ye Gang Pan Muhammad-Asad-Ullah Asad Qifa Zhou Fangmin Che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73-586,共14页
Based on known cDNAs of rice starch synthase isoforms,we constructed dsRNA interference vectors for starch synthase I(SSI)to produce transgenic plants containing starch with a moderately high amylose content.We invest... Based on known cDNAs of rice starch synthase isoforms,we constructed dsRNA interference vectors for starch synthase I(SSI)to produce transgenic plants containing starch with a moderately high amylose content.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SI suppression on grain quality traits,starch biosynthesis,and amylopectin chain distribution in rice plants exposed to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mes.The activities and transcripts of BEs,DBEs,and other SS isoforms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SSI suppression on these key enzymes and their specific isoform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Suppression of SSI by RNAi altered grain starch component and amylopectin chain distribution,but it exerted only a slight effect on total starch content(%)and accumulation amount(mg kernel?1)and on starch granule 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Under normal temperature(NT),i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kernel weight,chalky kernel proportion,chalky degree,and starch granule morphology between SSI-RNAi line and its wild type(WT)were observed.However,amylose content(AC)level and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activity in rice endosperm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by SSI-RNAi suppression.The chalky kernel proportion and chalky degree of SSIRNAi li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WT under high temperature(HT)exposure at filling stage.Inhibition of SSI by RNAi affected amylopectin chain distribution and raised starch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in two ways:directly from the SSI deficiency itself and indirectly by reducing BEIIb amounts in an SSI-deficient background.The deficiency of SSI expression led to an alteration in the susceptibility of grain chalkiness occurrence and starch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to HT exposure,owing to a pleiotropic effect of SSI deficiency on the expression of other genes associated with starch bi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tarch synthase I RNA interference Grain quality AMYLOPECTIN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Granule-bound and Soluble Starch Synthases in Post-Germination Pinus edulis Seedlings
2
作者 严海燕 J.B.MURPHY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7期782-787,共6页
Seedlings of the gymnosperm, Pinus edulis Engelm., have a distinctive pattern of starch accumulation following germination; however, the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gymnosperm sp... Seedlings of the gymnosperm, Pinus edulis Engelm., have a distinctive pattern of starch accumulation following germination; however, the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gymnosperm species. In this study, enzymes and starch were extracted from P. edulis seedlings germinated in the dark at room temperature. Granule_bound proteins of 58 kD and 91 kD were recognized by a pea SS Ⅱ antiserum. The 58 kD granule_bound protein was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as granule_bound starch synthase Ⅰ by alignment of the N_terminal sequence with that of granule_bound starch synthase Ⅰ from several angiosperms. Elution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activity from a DEAE_Sepharose column showed two starch synthase activity peaks, indicating at least two isoforms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s. Primer affinities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s were investigated. Glycogen from rabbit was the best primer for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The enzymological properties of Pinus starch synthases appear to be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for angiosp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h synthase GYMNOSPERM GBSS (granule_bound starch synthase) Pinus edulis
下载PDF
Molecular Simul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e Sites Identification of Dammarenediol-Ⅱ Synthase
3
作者 Ting Liu Xiangmei Zhang +1 位作者 Fanglong Zhao Wenyu L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7年第4期563-570,共8页
Squalene and oxidosqualene cyclization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e nature,which can achieve protonation,deprotonation,a sequence of hydride and methyl migration. Dammarenediol-Ⅱ synth... Squalene and oxidosqualene cyclization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e nature,which can achieve protonation,deprotonation,a sequence of hydride and methyl migration. Dammarenediol-Ⅱ synthase( DS),as a kind of 2,3-oxidosqualene-triterpene cyclase,catalyses2,3-oxidosqualene to form dammarenediol-Ⅱ. To assess the three-dimensional( 3 D)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e sites of dammarenediol-Ⅱ synthase,utilizing the homology modeling method,3 D models of D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Modeller9 v14 software and I-TASSER server. With the highest sequence identity with DS,human oxidosqualene cyclase 3 D models( PDB: 1 W6K and 1 W6J) were chosen as templates. Through further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an optimal DS model was obtained consequently. Then several putative catalytic active sites were found through the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 between DS model and product dammarenediol-Ⅱ by using Autodock 4. 2. Finally,site-directed mutants of DS were expressed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yield of dammarenediol-Ⅱ is achieved,which verifi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putative activ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marenediol- synthase homology modeling molecular docking active sites MUTATION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主动脉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1 位作者 梁黔生 郑智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 目的 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时,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TS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首先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6、24h)的Ang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NO及其eNO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然后比较在10^-6mol/L的AngII作用的不同点(0h点为A组、6h点为B组)加入不同浓度(10、50mg/L)TSN,分别检测作用1、6、24h后内皮细胞的NO生成和eNOS的蛋白质表达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水平的变化。结果 (1)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表达呈顺序下降(P〈O.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2)TSN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此作用与TSN的浓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TSN作用1、6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i显著升高(P〈0.01),TSN可部分抑制AngII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P〈0.05)。结论 TSN可抑制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以及细胞eNOS蛋白质表达的负性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血管紧张素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永胜 王进 +3 位作者 王照华 冯俊 梁黔生 郑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作用后,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mRNA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作用后,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mRNA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分别检测NO水平、eNOS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水平的变化。结果①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基因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表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②丹参酮ⅡA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但尚不能恢复到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在丹参酮ⅡA作用1、6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ngⅡ可引起主动脉内皮细胞[Ca2+]i显著升高(P<0.01),丹参酮ⅡA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Ca2+]i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eNOS基因表达及细胞分泌NO水平和降低内皮细胞[Ca2+]i水平来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血管紧张肽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受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时产生NO及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永胜 梁黔生 +3 位作者 王进 王照华 杨光田 郑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作用时间(1h、6h、24h)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在AngⅡ作用的不同时间点(0h点为A组、6h点为B组)加...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作用时间(1h、6h、24h)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在AngⅡ作用的不同时间点(0h点为A组、6h点为B组)加入丹参酮ⅡA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NO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1)随着AngⅡ作用时间的延长,血管内皮细胞NO的产生及eNOS的表达呈显著下降(P<0.01),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的负性作用。(2)丹参酮ⅡA可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分泌NO及eNOS基因表达的负性作用(P<0.01)。(3)在丹参酮ⅡA作用1h、6h,A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B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以及细胞eNOS基因表达的负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A 血管紧张素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淀粉GMA共聚物对Pb(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国仁 尚小琴 +2 位作者 刘汝峰 胡晶 胡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0-976,共7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环氧开环反应,得到富含—NH2官能团的新型氨基改性淀粉(AMS),用FT-IR、SEM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AMS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热力学,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Pb...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环氧开环反应,得到富含—NH2官能团的新型氨基改性淀粉(AMS),用FT-IR、SEM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AMS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热力学,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Pb(Ⅱ)初始浓度及温度对AM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AMS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该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分离因子在0~1之间;在初始浓度100mg.L-1,pH值为6.0、25℃下的最大吸附容量为0.481 mmol.g-1;吸附为自发、吸热的熵增加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AMS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氨基改性淀粉 吸附 Pb()
下载PDF
参元丹胶囊对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红旭 尚菊菊 +7 位作者 赵子厚 张锁雅 周萍 王振裕 李敏 郭玉红 温庆祥 张晓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破血法组方中药参元丹胶囊(SYD)对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应用导管拉伤加高渗液损伤的方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研究中药SYD对大鼠动脉内皮损... 目的:观察益气破血法组方中药参元丹胶囊(SYD)对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应用导管拉伤加高渗液损伤的方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研究中药SYD对大鼠动脉内皮损伤后血浆ET、AngII、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ET明显升高,P<0.01;SYD组可抑制ET的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组的NOS均有升高,P<0.05,P<0.01;SYD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ET/NOS明显升高,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SYD组可抑制ET/NOS的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的AngII有升高趋势,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病理模型组比较,SYD可降低AngII,P<0.05,P<0.01。结论:参元丹胶囊能调整ET/NOS比值及AngII水平,提示其对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元丹胶囊 动脉内皮损伤 内皮素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优糖米”对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施标 孙志敏 +3 位作者 白建江 杨瑞芳 张小峰 朴钟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5,共6页
选择4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作为试验组,比较研究了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优糖米"和一般稻米对Ⅱ型糖尿病人控制餐后血糖和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hA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抵抗... 选择4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作为试验组,比较研究了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优糖米"和一般稻米对Ⅱ型糖尿病人控制餐后血糖和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hA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抵抗素浓度等指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糖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为48.53±17.94,是一种低GI食物。食用"优糖米"的Ⅱ型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值显著低于一般稻米,而且长期食用"优糖米"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人的HhAlc,TG、HDL-C、LDL-C和血清抵抗素浓度也得到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优糖米 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AngⅡ及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秦军燕 王琛 +2 位作者 邵命海 杨婧 李睿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残余肾组织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7只SD雄性大鼠...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残余肾组织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7只SD雄性大鼠按5/6(A/I)肾衰模型法制备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Ⅱ号方组(中药组,肾衰Ⅱ号方浓煎液2mL灌胃)和西药组(氯沙坦钾合福辛普利钠混悬液,2mL灌胃),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纯净水灌胃,各组均每天干预1次,连续干预60天。检测各组大鼠SCr、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残余肾皮质、髓质AngⅡ和nNOS蛋白表达,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Cr、BUN升高,CCr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SCr、BUN水平下降,CCr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SCr、BUN水平及髓质AngⅡ表达均降低(P<0.01,P<0.05),CCr水平及皮质、髓质nNOS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肾组织病理显示,中药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优于模型组。结论肾衰Ⅱ号方可以改善5/6肾切除CRF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内失衡的AngⅡ和nNOS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号方 血管紧张素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MMP-2、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平 陈鸣 +2 位作者 吕军 陈翀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酮ⅡA(TanⅡA)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自由基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定向注射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使用TanⅡA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量分析大鼠海马MMP-2和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及表达相关性、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β注射法所建立AD模型大鼠海马内iNOS及MMP-2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两者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正相关(P<0.05)。AD大鼠海马内诱导释放的一氧化氮(NO)、ONOO-及活性氧(ROS)自由基含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而TanⅡA(50mg/kg)干预可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内的NO、ONOO-及ROS含量,并降低iNOS(P<0.05)及MMP-2蛋白的表达(P<0.01),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TanⅡA可有效缓解AD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D诱导的iNOS及MMP-2蛋白的表达,减少氧化性毒害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姝 张亚东 +7 位作者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7,共11页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糯基因 蒸煮食味品质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 极限糊精酶基因 等位基因效应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志胜 张勇刚 +4 位作者 齐永芬 许松 徐少平 庞永政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系统的影响。方法 :体外血管薄片孵育 ,以生化及放射活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 (NO-2 )含量 ,...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系统的影响。方法 :体外血管薄片孵育 ,以生化及放射活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 (NO-2 )含量 ,血管NOS活性及cGMP含量。结果 :孵育 1.5h到 3h ,UⅡ (10 -9~ 10 -7mol·L-1)呈浓度依赖地刺激血管NO-2 生成增加 (14.8%~ 80 .9% )。UⅡ刺激血管组织总NOS和固有型NOS活性显著增加 (P <0 .0 5或P <0 .0 1)而不影响iNOS活性 (P >0 .0 5 )。 10 -9~ 10 -7mol·L-1的UⅡ呈浓度依赖的增加血管组织cGMP含量 (P <0 .0 1)。实验还观察到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 (GN L nitro arginine ,L NNA)显著抑制了UⅡ刺激的血管组织NOS激活、NO生成和cGMP含量增加。结论 :UⅡ激活血管组织NOS/NO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代谢 血管升压素 药理学 主动脉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新金 马业新 +1 位作者 文渊 徐雪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途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方法:应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途径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方法:应用胰酶和胶原酶双酶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s细胞,应用EPO、AngⅡ、PI3-K抑制剂LY294002、NOS抑制剂L-NAME不同因素干预。细胞计数和MTT法作出CFs的生长曲线,检测CFs的增殖。化学酶法检测CFs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总NOS和其亚型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促CFs增殖的作用显著。EPO剂量依赖性的增加CFs培养液中的NO浓度,同时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在给药后第4d,和单纯的AngⅡ相比,浓度为5×103U/L、1×104U/L和2×104U/LEPO对CFs增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4.4%、41.5%和50.5%。EPO显著提高Akt的磷酸化水平,促进eNOS蛋白的表达。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NOS抑制剂L-NAME均能使培养液中的NO浓度也随之下降,EPO抑制AngⅡ诱导CFs增殖的作用均被阻断。但LY294002同时阻断了eNOS蛋白表达,而L-NAME对eNOS没有影响。结论:EPO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CFs的增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促使CFs中eNOS表达来促进NO的生成,从而抑制CF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 一氧化氮合酶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小麦淀粉合酶基因Ⅱ克隆及反义和RNAi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国章 岳彩凤 +4 位作者 官春云 韩巧霞 郭天财 朱云集 王永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4,123,共7页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Ⅱ基因(Starch synthaseⅡ,SSⅡ)部分cDNA片段(600bp)(GenBank No.EF221761),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SSⅡ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CMBIA130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由...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品种豫教2号的籽粒中克隆出淀粉合酶Ⅱ基因(Starch synthaseⅡ,SSⅡ)部分cDNA片段(600bp)(GenBank No.EF221761),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SSⅡ基因有高度同源性。以pCMBIA130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SSⅡ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pCMBIA1301SSIIA;另外,还以pFGC5941质粒为基础,构建了SSⅡ基因的RNAi载体pFGC5941SSIIsa,这些载体的构建为研究此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淀粉合酶基因 表达载体
下载PDF
木薯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吸附行为和机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谭义秋 黄祖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90,共6页
以机械活化60 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干法工艺合成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静态吸附行为和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性质,表征了产物结构,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考察条件下,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吸附符合Fr... 以机械活化60 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干法工艺合成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静态吸附行为和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性质,表征了产物结构,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考察条件下,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在303、313、323 K 3种温度下,羧甲基淀粉对Cu(Ⅱ)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CMS60对Cu(Ⅱ)的吸附是以颗粒内扩散为控制步骤。吸附机理是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和配位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羧甲基淀粉 Cu() 吸附机理 淀粉化学品
下载PDF
HK-Ⅱ、TS和Ki-67在青年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青青 刘红梅 +1 位作者 彭秋平 柯传庆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检测己糖激酶-Ⅱ(HK-Ⅱ)、胸苷酸合成酶(TS)和Ki-67核抗原(Ki-67)在青年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青年人(≤40岁)结肠癌和75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收治的中老年人(>40岁)结肠癌组织中HK... 目的检测己糖激酶-Ⅱ(HK-Ⅱ)、胸苷酸合成酶(TS)和Ki-67核抗原(Ki-67)在青年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青年人(≤40岁)结肠癌和75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收治的中老年人(>40岁)结肠癌组织中HK-Ⅱ、TS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HK-Ⅱ和TS在青年人组和中老年人组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64/78)和65.3%(49/75),69.2%(54/78)和52.0%(39/75),而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59.1±3.0)%和(48.5±3.2)%。两组比较,以上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K-Ⅱ、TS及Ki-67表达在青年人结肠癌肿瘤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人结肠癌HK-Ⅱ表达与TS、Ki-67成正相关性。结论 HK-Ⅱ、TS和Ki-67阳性蛋白表达可作为青年人结肠癌的恶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己糖激酶- 胸苷酸合成酶 KI-67核抗原 青年患者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5 位作者 王进 严丽 雍永权 梁黔生 郑智 杨光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蛋白激酶C(PKC)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蛋白激酶C(PKC)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TSN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d-1,ip)、缬沙坦组(10 mg·kg-1·d-1,ig),每组8只;另有8只作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心肌组织NO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AT1R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eNOS的蛋白水平和PKC的活性。结果①TSN低、高剂量均对血压没有影响,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②TSN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LVMI、MFD虽然高于假手术组(P<0.05),却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③TSN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NO含量以及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TSN两组的eNOS上调超过缬沙坦组(P<0.05)。④TSN低、高剂量都可使肥厚心肌的AT1R mRNA和PKC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对PKC的下调作用超过缬沙坦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其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AT1R的mRNA和PKC蛋白的表达量、促进心肌局部NO的产生及eNOS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蛋白激酶C 血管紧张素受体
下载PDF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7-354,共8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824bp,其中1605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kD。通...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茶叶中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基因—黄酮合成酶Ⅱ,该基因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在GenBank登录号为FJ169499。黄酮合成酶ⅡcDNA全长序列1824bp,其中1605bp为编码区,编码5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4kD。通过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黄酮合成酶Ⅱ在茶树一芽二叶春梢、当季成熟叶、花瓣、花蕊、种子中都有表达,成熟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酮合成酶 实时荧光PCR 细胞色素P450家族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马Alzheimer病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修饰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雁 胡蜀红 +1 位作者 张建华 张木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9-665,共7页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检测了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以同龄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高脂高蛋白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检测了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以同龄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高脂高蛋白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导造Ⅱ型糖尿病模型(T2DM组).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葡萄糖;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总tau蛋白、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磷酸化、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转运子3(glucosetransport3,GLUT3)水平;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检测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与血浆胰岛素结合力;γ-32P标记的ATP和特异性底物肽检测海马内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活性.结果显示,T2DM组血浆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运用HOMA-IR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两组大鼠海马回总tau蛋白水平无差异;T2DM组中tau蛋白在Ser199、Thr212、Ser214、Thr217、Ser396及Ser422位点上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DM组海马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水平及与胰岛素结合的功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K-3β活性检测结果显示,T2DM组大鼠模型海马回中GSK-3β活性明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中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GSK-3β激活从而出现AD样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葡萄糖代谢紊乱也可能在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糖尿病 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素抵抗 TAU蛋白 糖原合酶激酶-3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