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枝多胺聚合物制备大孔阴离子交换色谱介质及其蛋白吸附行为评价
1
作者 姜泽平 郭旺 +7 位作者 李子炀 侯恒扬 霍文迪 王佳一 马磊 靳海波 黄永东 张荣月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7,共8页
以环氧活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大孔微球(FastSep-epoxy)为基质,通过接枝聚(烯丙基胺)(PAA)制备了大孔阴离子交换色谱介质(FastSep-PAA)。考察了介质的合成条件对离子交换容量(IC)及蛋白结合容量的影响,发现IC随PAA浓度、反应时间和溶液pH的... 以环氧活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大孔微球(FastSep-epoxy)为基质,通过接枝聚(烯丙基胺)(PAA)制备了大孔阴离子交换色谱介质(FastSep-PAA)。考察了介质的合成条件对离子交换容量(IC)及蛋白结合容量的影响,发现IC随PAA浓度、反应时间和溶液pH的增加均表现为增长趋势;同时结合蛋白吸附容量的变化选择了最优合成条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介质的表面形貌,发现其孔隙连通性较好,且接枝前后介质孔道结构无明显变化,PAA配基密度对介质结构无明显影响。此外,通过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测定接枝前后不同介质的孔径尺寸和孔径分布情况,并考察该类介质的孔径与蛋白吸附行为的关系,发现其蛋白结合容量未出现随介质孔径尺寸增加而显著下降的现象,且孔径尺寸增加更有利于蛋白在介质内部传质。在126 cm/h的流速下FastSep-PAA介质的原始孔径(即FastSep-epoxy的孔径)为400 nm时的蛋白动态结合容量(DBC)最高(70.3 g/L),该孔径下介质比表面积大,蛋白可吸附位点较多;原始孔径为700 nm及以下的介质蛋白DBC均随流速增加而均有一定下降;原始孔径为1000 nm的介质蛋白DBC几乎不受流速影响,流速由126 cm/h增加至628 cm/h时蛋白DBC仅下降3.5%,且在628 cm/h的流速下能保持57.7 g/L,蛋白分子在该孔径下的扩散速率受限较小,传质性能优异,这一特性表明该类大孔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色谱介质在蛋白高通量分离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聚合物微球 阴离子交换色谱介质 接枝法 蛋白结合容量
下载PDF
阴离子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永如 李仲谨 +2 位作者 王海峰 苗宗成 刘节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以阴离子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及对Cr3+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值为7~9,在吸附作用的前60 m in对Cr3+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以阴离子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及对Cr3+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值为7~9,在吸附作用的前60 m in对Cr3+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及去除率增大,初始浓度越小去除率越大;且求得吸附表观活化能为Ea=2.21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淀粉微球 吸附 CR3+ 动力学
下载PDF
交联壳聚糖微球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琴淋 施文健 张晓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20-7125,共6页
以壳聚糖为原材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交联壳聚糖微球(ACCMs),并将优化制备的交联壳聚糖微球用于吸附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探究ACCMs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和苯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 以壳聚糖为原材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交联壳聚糖微球(ACCMs),并将优化制备的交联壳聚糖微球用于吸附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探究ACCMs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和苯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有利于吸附的进行;静态吸附360 min后,吸附反应趋于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ΔG均为负值,吸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可以用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加以解释。ACCMs对SDBS、SLS、SDS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793,789和341 mg/g。综上所述,ACCMs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环境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壳聚糖微球 吸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博 李新华 朱旻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以精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离子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浸泡时间和反应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中心组合(CCD)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以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量作为响应值,... 以精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离子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浸泡时间和反应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中心组合(CCD)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以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精氨酸含量的最佳优化条件为三聚磷酸钠用量0.82g、反应温度80.52℃、浸泡时间12h、反应时间1h。精氨酸吸附量预测值为3.341mg/g,验证值为3.308mg/g,与预测值相差0.033mg/g,比阴离子化前吸附量提高了9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淀粉微球 吸附载药 精氨酸
下载PDF
阴离子β-环糊精磁性微球的制备及选择吸附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凯斌 沈一丁 +1 位作者 费贵强 李仲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采用β-环糊精(β-CD)、FeCl2、Fe2(SO4)3、Na3P3O9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β-CDM),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和热重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M呈规整球形,平均粒径... 采用β-环糊精(β-CD)、FeCl2、Fe2(SO4)3、Na3P3O9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β-CDM),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和热重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β-CDM呈规整球形,平均粒径为93.5μm,热性能随Fe3O4的引入得以提高,对Cu2+、Mn2+和Zn2+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对Mn2+的吸附量最大,除去率达到98.59%。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β-CDM对Cu2+、Mn2+、Zn2+的吸附速率常数K2(g/(mg·min))可分别达到0.1851,0.1068,0.1584,对Cu2+吸附达平衡时所需时间最短。循环使用研究表明,β-CDM在磁场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分离和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磁性微球 阴离子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阴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启英 杨威 +2 位作者 李仲谨 王帆 安毅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2,74,共4页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然后再用Na3P3O9进行阴离子化得到阴离子β-CDP微球。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分别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然后再用Na3P3O9进行阴离子化得到阴离子β-CDP微球。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分别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阴离子微球对Pb2+、Cu2+和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n(ECH)∶n(β-CD)为15∶1、乳化剂用量0.8g、乳化温度50℃、反应时间7h;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时间>乳化剂的用量>n(ECH)∶n(β-CD)>乳化温度;阴离子β-CDP微球对该实验所研究的金属离子均有较强吸附力,且吸附能力次序为:Zn2+>Pb2+>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回归分析法 方差分析 吸附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阴离子染料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宝元 王学川 薛海燕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4,共4页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吸附剂,用扫描电镜与激光粒径仪研究了各因素对微球形貌与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与Span-80可作为交联剂与乳化剂;增加乳化剂用量,提高搅拌速率,降低水油比可减小复合微球粒径;在乳化时间...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吸附剂,用扫描电镜与激光粒径仪研究了各因素对微球形貌与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与Span-80可作为交联剂与乳化剂;增加乳化剂用量,提高搅拌速率,降低水油比可减小复合微球粒径;在乳化时间20 min、乳化剂用量0.04 g/m L、水油比1/6、搅拌速率900 r/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大小均匀、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的复合微球.将复合微球用作阴离子染料吸附剂,具有较高的脱色率与较大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球 制备 阴离子染料 吸附
下载PDF
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吸附铜离子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启英 王书民 +3 位作者 刘彦峰 李凯斌 陈助国 李仲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188,191,共4页
采用Na3P3O9和Fe3O4对β-环糊精(β-CD)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出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吸附剂,并用来吸附铜离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并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吸附剂呈较好的球形,粒径较改性前有所增大。通过L9(34)... 采用Na3P3O9和Fe3O4对β-环糊精(β-CD)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出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吸附剂,并用来吸附铜离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并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吸附剂呈较好的球形,粒径较改性前有所增大。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到吸附工艺优方案为: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1.5h,超声功率100%,m(阴离子β-CD磁性微球)∶V(Cu2+)=1∶40,此条件下吸附量和Cu2+除去率平均值可分别达到2.691mmol/g、96.26%,各因素对反应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温度、投料比、超声功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磁性微球 阴离子 吸附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博 李新华 王虹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230-232,255,共4页
[目的]分析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姜黄素作为载药体,研究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吸附量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三聚磷酸钠用量... [目的]分析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姜黄素作为载药体,研究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吸附量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三聚磷酸钠用量和浸泡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子微球吸附姜黄素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姜黄素的最佳条件为:乳化剂用量0.599 g,交联剂的用量为3.001ml,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8 g,浸泡时间为8.5 h,姜黄素吸附量预测值为2.332 mg/g,验证值为2.367 mg/g,与预测值的相差0.035 mg/g。[结论]研究可为阴离子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和开发利用以及淀粉的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淀粉微球 姜黄素 吸附性
下载PDF
淀粉基阴离子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京荣 李仲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先在反向悬浮体系中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了中性淀粉微球,再用K3P3O9与中性淀粉微球反应制得淀粉基阴离子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为指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先在反向悬浮体系中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了中性淀粉微球,再用K3P3O9与中性淀粉微球反应制得淀粉基阴离子微球。以微球的平均粒径为指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透式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5 h,淀粉溶液浓度为15%,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1,MBAA用量为0.4 g,乳化剂用量为1.0 g时,微球平均粒径分布较为均一,粒径在65μm以下的微球占95.5%,球形圆整,表面粗糙多孔,可用作药物载体和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交联法 淀粉基阴离子微球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环氧氯丙烷
下载PDF
较小粒径阴离子淀粉微球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博 李新华 朱旻鹏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2期25-28,34,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微球,加入三聚磷酸钠进行二次交联聚合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时间、三聚磷酸钠用量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微球,加入三聚磷酸钠进行二次交联聚合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时间、三聚磷酸钠用量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子平均粒径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最小粒径的最佳工艺条件,每3g可溶性淀粉(烘干水分)的乳化剂用量为0.5g,交联剂用量为4.0ml,反应时间为1.008h,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6g,经验证试验,最小阴离子淀粉平均粒径为30.2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淀粉微球 较小粒径 交联 合成工艺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林越呈 王宏鹏 +4 位作者 龚金炎 杨俊兴 胡升 梅乐和 黄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0-477,共8页
从鱿鱼软骨中提取出壳聚糖,以壳聚糖为单体,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出了改性壳聚糖微球(DEC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等对改性壳聚糖微球的结... 从鱿鱼软骨中提取出壳聚糖,以壳聚糖为单体,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出了改性壳聚糖微球(DEC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等对改性壳聚糖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活性位点。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微球对两种染料刚果红(CR)和酸性绿50(AG50)的吸附行为,在25℃、pH 3.0的条件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DECM对两种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428.7和691.8 mg·g^(-1);由Freundlich模型分析表明,吸附行为为优惠吸附。利用0.1 mol·L^(-1) NaOH溶液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使用,微球对染料的去除率仍然能够保持在92%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表征 阴离子染料 吸附 重复利用
下载PDF
高容量阴离子交换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茂芳 张博 +1 位作者 唐一梅 韩禄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6-1492,共7页
为了获得高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吸附剂,本研究以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为基质,在其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然后与树枝状大分子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多氨基化磁性微球。此微球的离子交换容量为9.1 mmol/g。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材料... 为了获得高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吸附剂,本研究以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为基质,在其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然后与树枝状大分子聚乙烯亚胺反应,制得多氨基化磁性微球。此微球的离子交换容量为9.1 mmol/g。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β-酪蛋白和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蛋白,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此微球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在最佳条件下测定了微球对蛋白质的静态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此微球对蛋白质的最佳吸附时间为2h,缓冲溶液的最佳pH值为7.0。在此条件下,对β-酪蛋白和BSA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37.5和204.5μg/mg,而对溶菌酶和核糖核酸酶A几乎不产生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此微球对酸性蛋白具有选择性,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 阴离子交换 聚乙烯亚胺 蛋白质 分离纯化 磁性微球
下载PDF
阴阳离子聚氨酯/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 被引量:2
14
作者 赖欣 侯毅 +3 位作者 李玉宝 黄敏 任欣 张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3-1410,共8页
分别以2,2-双羟基丙酸(DMP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成功制备出带有正、负电荷的阳、阴离子聚氨酯/羟基磷灰石(PU/HA)微球,并考察HA的复合比例对微球形貌、理化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微球间的静电作用力,将... 分别以2,2-双羟基丙酸(DMP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成功制备出带有正、负电荷的阳、阴离子聚氨酯/羟基磷灰石(PU/HA)微球,并考察HA的复合比例对微球形貌、理化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微球间的静电作用力,将制备出的阴、阳离子复合微球自组装形成凝胶体系,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探究。SEM、ζ电位和激光粒度结果显示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形貌的带电微球,其中当扩链剂含量为15%(n/n)、HA含量为10%(w/w)时,微球形貌较佳且粒度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热分析结果表明,微球确为一定比例的HA与PU复合产物;自组装体系的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微球组装后的产物呈类凝胶状态,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并有一定的可注射性。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在组装材料表面粘附、铺展,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PU/HA微球 阳离子PU/HA微球 自乳化 自组装 可注射凝胶
下载PDF
PMMA/SiO_2复合微球在常规乳液体系中的制备及其形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晓光 程新建 武利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5-670,共6页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辅助单体,分别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40(CA897)作乳化剂,在SiO2存在下用常规乳液聚合合成了PMMA/SiO2复合微球。在阴离子乳化剂体系中,通过改变聚合物乳胶粒大小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复合微球,在非离子乳化...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辅助单体,分别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40(CA897)作乳化剂,在SiO2存在下用常规乳液聚合合成了PMMA/SiO2复合微球。在阴离子乳化剂体系中,通过改变聚合物乳胶粒大小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复合微球,在非离子乳化剂体系中,可以得到草莓型或核-壳形态的SiO2/PMMA复合微球,取决于单体滴加速度、乳化剂的浓度和单体/SiO2比。复合微球的形态通过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SiO2复合微球 阴离子乳化剂 非离子乳化剂 常规乳液聚合
下载PDF
自组装囊泡模板法制备酚醛树脂中空微球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牧航 徐囡 +2 位作者 刘柱 魏长平 蔡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02-8108,共7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体系自组装囊泡为软模板,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通过调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配比得到了一系列酚醛树脂中空微球材料。对合成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体系自组装囊泡为软模板,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通过调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配比得到了一系列酚醛树脂中空微球材料。对合成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DTA)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得到酚醛树脂中空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CTAB)/n(SDS)=1.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8 h、搅拌速率为400 r/min。合成的微球粒径在30~100 nm之间,球壳为多层膜结构,球壳总厚度在8~12 nm左右,结构具有良好的介观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微球 囊泡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酚醛树脂 模板法
下载PDF
Fe3O4@SiO2-NH2-SO3H复合微球改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贵宾 金雅丽 +3 位作者 徐燕青 廖俊斌 阮慧敏 沈江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1,共8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将聚多巴胺(PDA)与复合微球(MS)混合,对商业阴离子交换膜进行改性,研究了MS和PDA的加入对单价选择性和抗污染性的影响.将改性膜用于电渗析(ED)过程,发现MS-PDA膜的渗透选择性是PDA膜的1.46倍.以十...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将聚多巴胺(PDA)与复合微球(MS)混合,对商业阴离子交换膜进行改性,研究了MS和PDA的加入对单价选择性和抗污染性的影响.将改性膜用于电渗析(ED)过程,发现MS-PDA膜的渗透选择性是PDA膜的1.46倍.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污染物测试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经过300 min后MS-PDA膜依旧未被污染,而PDA膜的转变时间仅为53 min,说明PDA与带负电的MS的引入,可制备出兼具良好单价选择性和抗污染性的阴离子交换膜,此方法操作简单,为制备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聚多巴胺﹔磺化复合微球 单价选择性 抗污染性
下载PDF
SDS/DTAB/碱金属氯化盐复配囊泡为模板制备PMMA微球
18
作者 刘美娜 杨妮 +2 位作者 许海媚 郝力生 南延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4,F0003,共8页
以SDS/DTAB/碱金属氯化盐水复配系统生成的囊泡为模板,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空微球,考察了盐浓度、碱金属离子类型、表面活性剂组成和总浓度对制备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 I的影响.用TEM、DLS对囊泡及聚合后溶液中... 以SDS/DTAB/碱金属氯化盐水复配系统生成的囊泡为模板,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空微球,考察了盐浓度、碱金属离子类型、表面活性剂组成和总浓度对制备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 I的影响.用TEM、DLS对囊泡及聚合后溶液中的PMMA微球进行了表征,用SEM、AFM和DLS对去除模板后的PMMA微球进行了表征,以探求制备粒径较均一PMMA微球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无机盐浓度,或减小SDS与DTAB物质的量之比,或减小表面活动性剂总质量分数,或kosmotropic型的碱金属离子被chaotropic型的碱金属离子取代,有利于粒径较均一的PMMA微球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 囊泡 PMMA中空微球 TEM DLS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负离子聚合物微球的研究
19
作者 王付龙 邓爱民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7-22,共6页
以聚氨酯(PU)增稠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分散剂、硅烷偶联剂KH-570为表面改性剂,通过球磨法利用偶联剂对超细负离子粉表面进行有机官能团改性,并制得悬浮性良好的分散料浆,再以此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聚乙烯醇(PVA)为分散稳定剂、... 以聚氨酯(PU)增稠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分散剂、硅烷偶联剂KH-570为表面改性剂,通过球磨法利用偶联剂对超细负离子粉表面进行有机官能团改性,并制得悬浮性良好的分散料浆,再以此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聚乙烯醇(PVA)为分散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包含有超细负离子粉末的聚合物微球。对微球制备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散阶段搅拌速度的增大,微球粒径减小、负离子粉包覆率降低;聚氨酯含量的适当增加可以相应提高微球中负离子粉的有效含量;当搅拌转速为550r/min、BPO含量为1.4%、PVA浓度4.3%、PU加入量5.0%时,可以制得平均粒径25μm、负离子粉包覆率较好的聚合物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负离子粉末 表面改性 悬浮聚合 负离子聚合物微球
下载PDF
Pilot test of polymer microsphere alternate surfactant flood(PMAS)with mixtures of anionic-cationic surfactants under harsh conditions in a sandstone reservoir
20
作者 Yingcheng Li Jun Jin +13 位作者 Zhiqing Su Weidong Zhang Xinning Bao Baolun Niu Changhua Yang Xinyue Wu Xiaodong Zhai Li Zhang Rong Guo Yong Meng Xiujuan He Zhiqin Shen Hui Zhang Ou Sha 《Petroleum Research》 EI 2023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The first pilot test of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 alternate surfactant flood(PMAS)with mixtures of anionic-cationic surfactants(Sa/c)was carried out for a high-temperature,high-salinity,and highhardness sandstone res... The first pilot test of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 alternate surfactant flood(PMAS)with mixtures of anionic-cationic surfactants(Sa/c)was carried out for a high-temperature,high-salinity,and highhardness sandstone reservoir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is novel technique to improve oil recovery.A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of 4.82 mg/L,an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IFT)of 8104 mN/m,and a high oil solubilization of 22 were obtained.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s of Sa/c on natural core containing 15 wt%clay were reduced to about 2.20 and 0.30 mg/g-core,respectively,with the addition of adsorption inhibitor(AI).Since June 2014,the pilot test of PMAS was carried out in a Sinopec reservoir with a temperature of 87C,a salinity of 260,393 mg/L,and a hardness of 6,401 mg/L.Twelve cycles of alternative injection of 0.0125 PV Sa/c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0.1%and 0.0125 PV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0.2%were conducted at an injection rate of 0.1 PV/yr,for a total of 0.3 PV chemical injection.As a result,the net daily oil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0 t to 6.5 t,and the water cut decreased from 96.3%to 93.8%,leading to an ultimate improved oil recovery of 6.3%original oil-in-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t test Mixtures of anionic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 High salinity High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