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出境的国内法规制路径及体系化完善
1
作者 赵骏 姚若楠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40,159,160,共20页
数字化个人信息的大规模跨境传输使得个人权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受损的风险加剧,国际社会尚未达成统一法律规范予以应对。为维护国家数据主权、促进数据产业发展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各国选择以国内法规制的方式对个人信息出境予... 数字化个人信息的大规模跨境传输使得个人权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受损的风险加剧,国际社会尚未达成统一法律规范予以应对。为维护国家数据主权、促进数据产业发展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各国选择以国内法规制的方式对个人信息出境予以监管,具体表现为国家专门立法、联盟统一立法与国家分散立法。我国通过专门立法规制个人信息出境,形成了“硬性”与“软性”两轨监管机制,但存在分轨监管内容交叉、公私共治监管尚未形成的问题,阻碍个人信息的安全出境。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背景下,我国应以系统观念加强个人信息出境监管建设,从主体上发挥公私体系的协同性,从规范上强化攻防体系的均衡性,从空间上增进内外体系的互动性,为促成个人信息跨境规制的多边共识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国家规制 数据跨境流动 个人信息出境 系统观念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spatial flow intensity of overseas travelers in tourist hotspots of China──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2
作者 ZHANG Hong, GUO Ying-zhi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College of Management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0年第1期79-83,共5页
Through practical sampling survey for the overseas travelers in the 12 tourist hotspot cities of China,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database of the spatial changes for overseas travel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h... Through practical sampling survey for the overseas travelers in the 12 tourist hotspot cities of China,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database of the spatial changes for overseas travel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oftware Visual FoxPro. The New concepts such as transferring state,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flow intensity of travelers. is first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the spatial flow intensity of 12 tourist hotspot cities in China for overseas travelers has been probed At last, a practical research of spatial flow intensity for overseas tourists is carried out in Beijing──the of tourist hotspot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seas tourists spatial flow intensity receiving index. transferring state. Beijing
下载PDF
热物性参数对水泥浆循环温度的影响规律
3
作者 郑睿 郭玉超 +2 位作者 张春晖 张华 王贵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7-792,共6页
在固井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水泥浆的安全泵入,需要确定合适的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的循环温度是决定稠化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API规范中关于循环温度的计算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井筒条件的需求。因此,建立了一种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 在固井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水泥浆的安全泵入,需要确定合适的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的循环温度是决定稠化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API规范中关于循环温度的计算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井筒条件的需求。因此,建立了一种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通过热物性参数测试,确定了钻井液、套管、岩石和水泥浆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实现了对固井注替过程中水泥浆温度场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提高水泥浆与隔离液等流体的导热系数会降低水泥浆的循环温度;降低套管与岩石的导热系数,水泥浆循环温变化范围在1℃以内。通过采集浙江油田与塔里木油田的固井温度数据发现,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差距在5℃以内,数据吻合度较高,模型较为准确。通过固井注替过程中水泥浆循环温度影响规律的研究,可为固井水泥浆体系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保障固井高效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温度场 非稳态流动传热模型 热物性参数
下载PDF
水平管道过冷沸腾换热的非稳态数值计算
4
作者 刘征 余志毅 +1 位作者 孙伟华 张珂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研究循环式冷却系中涉及的过冷沸腾流动传热特性,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和Lee相变模型对一水平管道中的过冷流动沸腾过程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考虑到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在Le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ergles提出的沸腾起始点关联式以对其进行修正... 为研究循环式冷却系中涉及的过冷沸腾流动传热特性,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和Lee相变模型对一水平管道中的过冷流动沸腾过程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考虑到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在Le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ergles提出的沸腾起始点关联式以对其进行修正。从热边界层发展和沸腾阶段的发展两方面分析水平管道过冷沸腾换热过程中的流动换热特性及其波动规律,总结了不同热流密度工况下相关参数的分布关系以及对流换热系数沿流动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热边界层的发展和沸腾不断加剧使得流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加热区域后部对流换热系数的波动幅值是入口附近的2倍;热流密度的增加使得流动和换热参数沿流动方向的变化速度加快,热流密度为250 kW/m^(2)工况下,热边界层发展所影响区域约为150 kW/m^(2)工况下的60%;热边界层的发展使得加热段前部的对流换热系数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当受热区域热流密度较大时,换热设备可以通过减小换热通道长度的方式,在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减小沸腾带来的换热系数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数值模拟 相变 过冷流动沸腾 非稳态
下载PDF
液态铅铋合金自然循环实验与数值模拟
5
作者 王舒婷 匡波 王欣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44-52,108,共10页
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自然循环流动与输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自然循环铅铋快堆的设计运行、提高反应堆自然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铅铋合金的自然循环流动传热特性,本文基于自然循环理论分析,并结合其他冷却剂介... 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自然循环流动与输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自然循环铅铋快堆的设计运行、提高反应堆自然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铅铋合金的自然循环流动传热特性,本文基于自然循环理论分析,并结合其他冷却剂介质(钠、水),对比研究了LBE自然循环稳态流动与输传热行为规律与特点;同时基于LBE自然循环瞬稳态实验,对快堆系统分析程序FRTAC模拟LBE瞬、稳态自然循环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验证;基于FRTAC程序计算,量化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回路流道结构参数和回路阻力等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的回路运行温度水平对自然循环流动特性影响较小,而传热特性受回路不同运行温度水平影响的敏感性相对较大;自然循环高度(冷热心位差)对自然循环质量流量影响较显著。此外,回路整体管径增大将导致循环质量流量增加,加热区内温升与换热温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 快堆 自然循环 流动特性 输传热特性 稳态 瞬态 反应堆安全性能
下载PDF
基于动态归类技术的交通流实时运营风险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蒋锐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基于车辆间直接影响和状态传递的特征,提出用以辨识交通流各向异性和运动差异性的动态归类技术.基于车辆微观运动特征和车辆间的相互影响,提出考虑危险情形的交通流运营风险矩阵和状态关联矩阵.制定交通流运营风险的等级判别标准,构建... 基于车辆间直接影响和状态传递的特征,提出用以辨识交通流各向异性和运动差异性的动态归类技术.基于车辆微观运动特征和车辆间的相互影响,提出考虑危险情形的交通流运营风险矩阵和状态关联矩阵.制定交通流运营风险的等级判别标准,构建交通流的实时运营风险指数模型.选取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交通流的运营风险指数与历史交通事故数存在良好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安全 各向异性 状态传递 动态归类 交通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巧娟 马耀峰 +1 位作者 张岩君 高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的入境旅游流为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利用转移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相关分析和耦合分析等方法,对15条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之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入境旅游流转移具有经济、... 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的入境旅游流为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利用转移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相关分析和耦合分析等方法,对15条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之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入境旅游流转移具有经济、资源和交通导向性;(2)陕西与北京、上海、广东等旅游资源丰富及可进入性好的省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较大;(3)浙江属于非耦合区域,江苏和广西属于低度耦合区域,山东、上海、重庆和云南属于中度耦合区域,北京、河北、辽宁、贵州、天津、广东、福建和四川属于高度耦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陕西与15个典型省市旅游业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转移态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耦合
下载PDF
不同膨胀状态下拉瓦尔喷管内耦合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锐 陈雄 +1 位作者 周长省 李映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0-485,共6页
为研究不同膨胀状态下拉瓦尔喷管内流场结构及壁面传热特性,开发了一套耦合传热程序。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的控制方程均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方法为基于格心的有限体积法,湍流模型采用k-ωSST模型,通过保证流固耦合界面上的热流密... 为研究不同膨胀状态下拉瓦尔喷管内流场结构及壁面传热特性,开发了一套耦合传热程序。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的控制方程均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方法为基于格心的有限体积法,湍流模型采用k-ωSST模型,通过保证流固耦合界面上的热流密度连续,实现耦合传热。验证该耦合传热程序后,对处于不同膨胀状态下的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过膨胀状态下喷管产生流动分离,分离点附近的对流换热增强,而在之后的绝大部分区域内气体是对壁面进行冷却,但冷却强度较低。当地对流换热会随着喷管入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不同膨胀状态 耦合传热 流场结构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 被引量:87
9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62-1168,共7页
上海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的"二手客源地"之一,其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 上海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的"二手客源地"之一,其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计算研究发现旅沪客流主要流向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川、渝、桂、滇、陕等)。结合实际修正了传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并计算上海与西部省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对转移态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边境5省区(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西藏)属于非耦合区域,甘肃为低耦合区域,重庆、四川、贵州属于中耦合区域,陕西、青海、宁夏属高耦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不同类型省区如何更好的吸引"二手客源"、发展入境旅游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转移态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耦舍
下载PDF
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换热性能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艳 臧润清 刘旭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7,62,共6页
建立了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可视化试验台,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玻璃蒸发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流动状态,研究分析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特性。试验表明:再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出现了气泡流、气... 建立了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可视化试验台,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玻璃蒸发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流动状态,研究分析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特性。试验表明:再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出现了气泡流、气塞流、气弹流、分层流、波状分层流等流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经过修正的J.Chawla关联式和Kandlikar关系式分别在低温及高温工况下对沸腾换热系数有较好的预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偏差均在12.5%以内,采用两种关联式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对重力供液蒸发器管内沸腾换热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供液 流动状态 沸腾换热 关联式
下载PDF
基于改进转移潮流法的拓扑错误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艳波 何光宇 +4 位作者 周京阳 于尔铿 李强 顾志东 潘晓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100,共6页
提出了转移潮流法的改进算法,增强了同步辨识拓扑错误和不良数据的能力。改进算法充分利用了转移潮流对拓扑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加权最小绝对值状态估计对不良数据的抑制性,通过情形判断将拓扑错误回路和不良数据回路尽可能地区别开来,从... 提出了转移潮流法的改进算法,增强了同步辨识拓扑错误和不良数据的能力。改进算法充分利用了转移潮流对拓扑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加权最小绝对值状态估计对不良数据的抑制性,通过情形判断将拓扑错误回路和不良数据回路尽可能地区别开来,从而避免了原转移潮流法的缺点,提高了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状态估计 拓扑错误辨识 转移潮流法 不良数据 估计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STSM的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结构特征分析——以中国入境旅游六大典型区域为例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郑鹏 亢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部表现为"等级式"集散模式,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等级式"与"接触式"并存的集散模式;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空间集中性十分突出,且集聚源区域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呈现高度重合性,尤其六大典型区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极其显著;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空间的梯级差异化特征鲜明,整体呈现"东—西递进式"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地域结构 入境旅游典型区域
下载PDF
复杂电网连锁故障下的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45
13
作者 曾凯文 文劲宇 +2 位作者 程时杰 卢恩 王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3-1112,共10页
电力系统存在的少数关键线路在导致系统大规模连锁故障发生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快速识别电力网络中关键的输电线路,特别是连锁故障过程中系统的关键线路,对有效实施过负荷连锁跳闸控制策略,预防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存在的少数关键线路在导致系统大规模连锁故障发生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快速识别电力网络中关键的输电线路,特别是连锁故障过程中系统的关键线路,对有效实施过负荷连锁跳闸控制策略,预防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停电事故一般伴随着线路有功潮流的大规模转移,针对此特征,提出潮流转移度指标,基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域分析的思想建立关键线路评估模型,提出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过程中关键线路的辨识方法。结合IEEE 30节点标准算例系统,利用OPA大停电模型构造了某次连锁故障过程,仿真验证了所提辨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大停电 连锁故障 潮流转移 静态安全域 OPA大停电模型 关键线路辨识
下载PDF
转移潮流法拓扑错误辨识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艳波 周京阳 +2 位作者 于尔铿 李强 王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电网拓扑错误会影响状态估计的精度,甚至会使状态估计不收敛。文中提出了转移潮流法拓扑错误辨识法,利用当前时刻的遥测数据与基态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转移潮流。通过分析转移潮流与网络拓扑变化的关系以及不良数据的影响,给出了单一支... 电网拓扑错误会影响状态估计的精度,甚至会使状态估计不收敛。文中提出了转移潮流法拓扑错误辨识法,利用当前时刻的遥测数据与基态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转移潮流。通过分析转移潮流与网络拓扑变化的关系以及不良数据的影响,给出了单一支路的拓扑错误和多不良数据的辨识方法,从而可以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文中给出了一个实际电网的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拓扑错误辨识 新息图法 转移潮流法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北京入境客流西向扩散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宏盈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时也是我国海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入境中转口岸之一,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重要的"二手客源地"。北京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时也是我国海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入境中转口岸之一,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重要的"二手客源地"。北京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计算转移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数量化指标,衡量了北京入境客流西向扩散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耦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不同类型省区如何更好的吸引"二手客源"、发展入境旅游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转移态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耦合
下载PDF
环路型脉动热管的稳态运行机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曲伟 马同泽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325,共3页
建立了环路型脉动热管稳态自激循环流动运行机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潜热传递决定了运行的驱动力和循环流动的速度;显热传递和循环流动速度决定了净换热量的大小。通过关联加热段和冷却段的传热、进出口汽液容积流率、密度、运行驱... 建立了环路型脉动热管稳态自激循环流动运行机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潜热传递决定了运行的驱动力和循环流动的速度;显热传递和循环流动速度决定了净换热量的大小。通过关联加热段和冷却段的传热、进出口汽液容积流率、密度、运行驱动力和阻力,对传热和流动进行了耦合求解。结果表明,潜热传热量占总传热量的比例在30%以内;工质循环流动的速度决定了壁面温度波动,温度波动取决于显热传热和循环流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型脉动热管 稳态自激循环流动 显热传递 潜热传递 运行机制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CH激发态碎片的形成及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郭敬忠 顾月姝 +4 位作者 刘传朴 方晓东 印永嘉 曹德兆 廖常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0-513,共4页
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氦与CHBr_3、CH_2Br_2的传能反应。由激发态碎片的发射光谱测定了CH(A,B,C)等碎片的相对布居、形成速率常数和CH(A^2Δ,v'=0)的转动温度,并对传能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自由基 CH 激发态 碎片 传能反应
下载PDF
提高输电断面传输能力的可控移相器最优选址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勇 陈洁羽 刘俊 《陕西电力》 2013年第11期75-79,101,共6页
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断面的输电能力是电网技术改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选用晶闸管控制的移相器提高输电断面的传输能力,建立了考虑多运行方式下计及输电断面N-1静态安全约束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可以用此算法确定移相器的最优安装台数和位置。... 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断面的输电能力是电网技术改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选用晶闸管控制的移相器提高输电断面的传输能力,建立了考虑多运行方式下计及输电断面N-1静态安全约束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可以用此算法确定移相器的最优安装台数和位置。选用非线性原始一对偶内点法对所建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求解中利用矩阵分块技术大幅度降低了修正方程的维数,提高了求解效率。以IEEE 14节点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移相器 输电能力 静态安全约束 最优潮流 原始-对偶内点法
下载PDF
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
19
作者 童庆明 张洪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在前文[1]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带液池的多孔壁微热虹吸蒸发段模型,对颗粒多孔薄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验数据,建立了传热关联式。
关键词 多孔层微结构 沸腾传热 两相流 传热
下载PDF
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性能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旭升 臧润清 孙志利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52,共6页
对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保温体内对-5℃、0℃、5℃、10℃、15℃、20℃的工况进行了实验。分别测得制冷系统的压力、风量、制冷量、及功耗等技术参数,得到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的传... 对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保温体内对-5℃、0℃、5℃、10℃、15℃、20℃的工况进行了实验。分别测得制冷系统的压力、风量、制冷量、及功耗等技术参数,得到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的传热系数和制冷量的变化关系。并对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状态进行观察。实验表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先后经历了波状流、较剧烈的波状流、不对称环状流和对称环状流等四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膨胀供液 传热系数 流动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