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ect Generation of Intense Compression Waves in Molten Metals by Using a High Static Magnetic Field and Their Applic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QiangWANG SATORUKAWA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Compression waves propagating through molten metals are contributed to degassing, accelerating reaction rate,removing exclusions from molten metals and refining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during metallurgical processin... Compression waves propagating through molten metals are contributed to degassing, accelerating reaction rate,removing exclusions from molten metals and refining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during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generate intense compression wavesdirectly in liquid metals. One is the simultaneous imposition of a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urrent field and a staticmagnetic field; the other is that of a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and a static magnetic field. A mathematical modelbased on compressible fluid dynamics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heory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riv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generated waves in a metal. It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compression waves is proportional to thatof the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the frequency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imposed electromagneticforc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pressure change in liquid gallium was examined by a pressure transducer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e observed results approximately agreed with the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the theoreticalanalyses and calculations.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generated waves on improvement of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was also examined. It shows that the generated compression waves can refin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s when they wereapplied to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Sn-Pb alloy. This study indicates a new method to generate compression wavesby imposing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orce locally on molten metals and this kind of compression waves canprobably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when waves are excited by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atic magnetic field Compression wave Electromagnetic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Maeneto-hvdrodvnamics. Solidification process
下载PDF
A Low Power,High Sensitivity SiGe HBT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up to 90 GHz for Millimeter-Wave Applic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Peigen Zhou Jixin Chen +2 位作者 Pinpin Yan Debin Hou Wei H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85-94,共10页
A layout and connection optimization for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is presented.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provides a new circle topology transistors placement and reason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reduces the paras... A layout and connection optimization for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is presented.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provides a new circle topology transistors placement and reason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reduces the parasitic effectively and enables self-oscillation frequency enhancement. Besides, bandwidth enhancement techniques based on a center-tap capacitor in input balun design and inductive peaking in latch design are adopted to improve further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As a proof of concept, design of a divide-by-2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in 0.13 μm SiGe BiCMOS technology is reported. With single-ended input clock signal, the divider is measured to be operated from 40 to 90 GHz. Phase noise measurements of a 90 GHz input clock signal indicate ideal behavior with no measurable noise contribution from the divider. The divider followed by a buffer that can deliver more than-10 dBm output power, which is sufficient to drive succeeding stage. 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e divider exhibits a competitive power dissipation and the highest FOM among silicon based frequency dividers that operating higher than 7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and layout optimization MILLIMETER 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SIGE
下载PDF
Anisotropy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ostatic Surface Wave Propagating in YIG/Dielectric/Metal Layered Structure
3
作者 Qing-Hui Yang Huai-Wu Zhang Ying-Li Liu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年第4期312-315,共4页
The anisotropy of magnetostatic surface wave (MSSW) propagating in finite width YIG /dielectric/metal layered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is problem is solved by finding the rigorous solution of each layer from Maxwell... The anisotropy of magnetostatic surface wave (MSSW) propagating in finite width YIG /dielectric/metal layered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is problem is solved by finding the rigorous solution of each layer from Maxwell equa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transmission Green's function matrix G.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Green's function matrixes of dielectric layer and ferrite layer, the dispersion equation is obtained. The MSSW filter is designed to verify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ing data from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y dispersion group delay magneto-static surface wave YIG/dielectric/metal layered structure.
下载PDF
利用瑞利面波提高近地表横波速度精度的方法
4
作者 西永在 廖桂香 +1 位作者 李永博 吴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7-964,共8页
二维油气地震勘探中,由于受野外施工条件、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限制,地震记录的野外采集道间距往往较大,这种地震记录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假频,降低其频率—速度谱信噪比。为此,提出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对大时空采样记录进行基... 二维油气地震勘探中,由于受野外施工条件、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限制,地震记录的野外采集道间距往往较大,这种地震记录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假频,降低其频率—速度谱信噪比。为此,提出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对大时空采样记录进行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以提高P-SV转换波地震资料中的瑞利面波频散高频信息的精度,从而提高反演表层横波速度结构精度,提高P-SV转换波的横波静校正精度。对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的验证计算表明,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方法具有抗假频性,瑞利面波基阶频散曲线拐点更清晰,高频段能量更加集中,反演的横波速度精度更高,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距采样 小波变换 道内插值 瑞利面波 P-SV 利静校正
下载PDF
一种小动静比橡胶隔振器仿真与试验
5
作者 李杨 黄修长 +3 位作者 苏智伟 焦素娟 郑智伟 张啸涵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通过隔振器内部结构设计,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橡胶隔振器的动态刚度。开展橡胶隔振器的静态变形、在给定静变形下的动态仿真分析,表明该隔振器在静态力-位移曲线上具有负斜率特性,对应隔振器内部结构的失稳变形;进行隔振器的静压... 通过隔振器内部结构设计,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橡胶隔振器的动态刚度。开展橡胶隔振器的静态变形、在给定静变形下的动态仿真分析,表明该隔振器在静态力-位移曲线上具有负斜率特性,对应隔振器内部结构的失稳变形;进行隔振器的静压试验、动态试验和隔振系统中的振动传递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力-位移曲线试验结果呈现负斜率特性,在静态曲线上不同工作点处的固有频率呈现负斜率处最小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静比 橡胶隔振器 静态压缩 传递率
下载PDF
数字化波浪补偿分离式液压钻机的研制
6
作者 梁文成 欧阳志强 +3 位作者 杨兴文 谭颖 周亲宗 雷统平 《地质装备》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基于能源绿色、风力大等优势,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由浅海向深海发展,且小型发电机逐步被大功率发电机取代。海上风力发电中风电场的选址、风机的基础设计、桩基施工、地层测试等,都离不开钻探和井内静力触探技术。... 基于能源绿色、风力大等优势,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由浅海向深海发展,且小型发电机逐步被大功率发电机取代。海上风力发电中风电场的选址、风机的基础设计、桩基施工、地层测试等,都离不开钻探和井内静力触探技术。为了满足海上勘察钻机的要求,研发了数字化波浪补偿分离式液压钻机,主要是在数字化、自动化、回转、波浪补偿等功能,以及模块化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理论参数核算、海上应用测试、深海生产施工验证,证明该钻机不仅可满足使用需求,并且比常规钻机更加方便管理、高效安全,还降低了钻探的辅助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海洋工程勘察钻探 钻孔静力触探 液压钻机 波浪补偿
下载PDF
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Ⅱ—动静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仁树 丁晨曦 +4 位作者 杨立云 隋哲 王雁冰 左进京 何松林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3-2146,共14页
炸药爆炸做功与岩体破碎耗能的耦合作用机理、炸药能量释放与爆炸裂纹扩展的精细控制原理,是岩石爆破基础理论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动静关系”研究是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分析方法对2000年—2023... 炸药爆炸做功与岩体破碎耗能的耦合作用机理、炸药能量释放与爆炸裂纹扩展的精细控制原理,是岩石爆破基础理论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动静关系”研究是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分析方法对2000年—2023年期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收录的期刊论文进行了主题检索和分析,将岩石爆破“动静关系”研究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Ⅰ阶段(2006年之前)、第Ⅱ阶段(2007年—2015年)和第Ⅲ阶段(2016年至今).确定了对“动静关系”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作者和研究机构,揭示了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突出了研究的重点和趋势.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系统梳理,结合作者团队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明确了新时期“动静关系”的研究方向,即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动静能量分布与高效利用、考虑岩石爆破破裂真实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算法、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动静破岩效果的量化调控.“动静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爆破工程从“经验主导”走向“理论指导”,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关系 岩石爆破 爆炸应力波 爆生气体 破裂过程
下载PDF
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仁树 丁晨曦 +4 位作者 杨立云 杨阳 许鹏 肖成龙 游帅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随着仪器科学、测试技术和爆破领域相关交叉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工程爆破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提出了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即:炸药爆炸做功与岩体破碎耗能的耦... 随着仪器科学、测试技术和爆破领域相关交叉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工程爆破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提出了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即:炸药爆炸做功与岩体破碎耗能的耦合作用机理、炸药能量释放与爆炸裂纹扩展的精细控制原理。指出以岩石本构关系、动静关系、波纹关系和损伤评价为主线的系列研究是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具体途径,系统梳理了现阶段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研究展望,即:岩石爆破内部三维裂隙场的实时监测、考虑爆破物理过程的数值仿真算法、围岩爆破损伤的精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爆破 本构关系 动静关系 波纹关系 损伤评价
下载PDF
舱室内爆下舰船结构损伤的一种计算方法
9
作者 伍星星 张伦平 +3 位作者 邹浩阳 张弩 王海坤 刘建湖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了评估舱室内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舰船结构的损伤范围,设计了大尺度舱段模型,并开展了舱室内爆毁伤试验,试验后测量了舱室结构的破坏范围及破坏模式,分析了舱室内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舰船结构的损伤机理,据此建立了舱室内爆下舰船结构... 为了评估舱室内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舰船结构的损伤范围,设计了大尺度舱段模型,并开展了舱室内爆毁伤试验,试验后测量了舱室结构的破坏范围及破坏模式,分析了舱室内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舰船结构的损伤机理,据此建立了舱室内爆下舰船结构损伤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舱室内爆下形成的强冲击波载荷和准静态压力载荷可对舰船结构造成大范围的损伤,形成多种破坏模式;(2)舱室内爆下准静态压力载荷是舱室结构损伤破坏的主要毁伤元;(3)建立的舱室内爆载荷下结构损伤变形计算方法可同时考虑强冲击载荷和准静态压力载荷对结构的损伤破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内爆 结构损伤 冲击波载荷 准静态压力载荷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不同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保亮 王强 +3 位作者 张洪蕊 周人龙 张强 巩小雪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不同牵伸训练治疗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治疗组(对照组)、ESWT联合斜板牵伸组(联合组A)及ESWT联合静态牵伸组(联合组B),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改良Tardieu(MT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部分(FMA-LE)、踝关节PROM评估患者肌张力和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训练前,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比较无差异性(P>0.05)。给予2周训练后,3组患者以上4个指标和训练前相比均有一定的改善,联合组A、B MAS、MTS、PROM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A FMA-LE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联合组B踝关节PROM比联合组A效果明显,余3个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给予4周训练后,3组患者MAS、MTS、FMA-LE和踝关节PROM改善程度明显,且联合组A较对照组显著(P<0.05),联合组B较其他两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ESWT联合静态牵伸训练对降低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积极治疗作用,且效果优于联合斜板牵伸或单纯冲击波治疗,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小腿三头肌 痉挛 体外冲击波 静态进展牵伸
下载PDF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下载PDF
充液管中的导波测量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的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飞 张秀梅 +1 位作者 魏倩 朱友生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参数是标定海底地层声场环境、开展多种海洋工程应用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首先建立了充液管-地层物理模型中声波传播的有限差分算法,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管中接收声波的特征及其随沉积物速度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首波... 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参数是标定海底地层声场环境、开展多种海洋工程应用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首先建立了充液管-地层物理模型中声波传播的有限差分算法,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管中接收声波的特征及其随沉积物速度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首波的传播特性随距离的变化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可挂接于海底静力触探装置的实验样机及其核心部件,如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及功能电路板等,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并进行了相关的性能实验测试,对管外存在不同介质下管中激发产生的导波的声信号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理论和实测结果表明:充液管中导波的衰减特性受到沉积物声速的影响,该特性可用于反演测量地层的声速,实验测量的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原位声速 导波 首波衰减 静力触探
下载PDF
跨声速压气机叶栅流动状态的试验和数值研究
13
作者 孟凡杰 宫超玄 +3 位作者 唐洁 李景银 魏巍 郭朋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5,共13页
针对跨声速压气机叶栅风洞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唯一冲角问题,通过开展不同来流马赫数以及不同背压条件下的平面叶栅风洞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阐明了高亚声和超声来流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叶栅栅前流场唯一性不同的形成机制,分析了静压比... 针对跨声速压气机叶栅风洞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唯一冲角问题,通过开展不同来流马赫数以及不同背压条件下的平面叶栅风洞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阐明了高亚声和超声来流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叶栅栅前流场唯一性不同的形成机制,分析了静压比对叶栅流动状态和激波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声速叶栅在低背压条件下叶栅内激波结构为双激波模式,表现为前缘脱体激波和通道正激波,随着背压的增加,通道激波位置逐渐前移并最终与脱体激波合并,形成单激波模式。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栅前流场参数受激波-膨胀波波系的影响呈现出波浪分布,其测量位置至少应距离叶栅前额线50%弦长。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跨声速叶栅的唯一冲角现象可扩展到高亚声速状态,但其物理机制有所不同,超声速状态下进口气流角取决于来流马赫数和叶栅入口几何形状,而亚声速状态下进口气流角取决于来流马赫数和叶栅喉部面积。随着静压比的提高,跨声速叶栅运行状态经历堵塞状态-溢出状态-设计状态的转变,在来流马赫数为1.10时总压损失系数由0.175递减为0.082,降幅超过50%。叶栅变背压试验结果表明,静压比超过1.379时流场三维效应增强,影响到叶栅流动的周期性,并且栅后节流板会干扰到尾迹参数的测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跨声速叶栅运行状态、激波结构以及栅前流场唯一性机制,同时可对跨声速叶栅试验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激波 唯一冲角 静压比
下载PDF
向心涡轮可变喷嘴激波优化研究
14
作者 程江华 杨世龙 +1 位作者 刘正先 李孝检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3-470,共8页
针对某型增压器涡轮可变喷嘴,在大膨胀比、小开度工况下实施激波优化研究.首先引入可兼顾全局与局部特性的Hicks-Henne函数对喷嘴叶型进行参数化设计,然后提出了静压周向梯度最大值加权方法来量化喷嘴激波强度,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和NSGA... 针对某型增压器涡轮可变喷嘴,在大膨胀比、小开度工况下实施激波优化研究.首先引入可兼顾全局与局部特性的Hicks-Henne函数对喷嘴叶型进行参数化设计,然后提出了静压周向梯度最大值加权方法来量化喷嘴激波强度,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和NSGA-Ⅱ遗传算法实施了喷嘴叶型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喷嘴激波等效强度降低68.88%、总压损失减小25.77%、涡轮绝热效率增大3.57%及流量变化不超过4%,实现了在不降低涡轮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削弱可变喷嘴激波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涡轮 可变喷嘴 激波优化 静压周向梯度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静态牵伸训练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陈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静态牵伸训练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组、牵伸组及...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静态牵伸训练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组、牵伸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冲击波组采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牵伸组采用肘关节静态牵伸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6周后评估三组患者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AROM、疼痛、运动、稳定性、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AROM及肘关节Mayo肘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的上述指标高于冲击波组及牵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静态牵伸训练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能够改善患肘的AROM及关节功能等,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关节静态牵伸训练 联合治疗 疗效比较
下载PDF
海藻酸钠溶液的动静态光散射和扩散波谱研究
16
作者 谢文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海藻因其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食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海藻水溶液的性质很大程度受到溶液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动静态同步光散射和扩散波谱技术分别研究pH和盐对于海藻酸钠稀溶液和浓溶液形态的影响,从溶液构象和网络结构多个尺度深入探... 海藻因其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食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海藻水溶液的性质很大程度受到溶液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动静态同步光散射和扩散波谱技术分别研究pH和盐对于海藻酸钠稀溶液和浓溶液形态的影响,从溶液构象和网络结构多个尺度深入探讨宏观性能差异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溶液pH和盐的变化带来的海藻的电离平衡的改变,使得氢键和静电作用权重发生变化,这是不同溶液环境下粘度差异、凝胶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光散射 扩散波谱 海藻酸钠 粘度 构象
下载PDF
不同品牌电子血压计准确度差异分析
17
作者 徐丹丹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电子血压计种类和品牌众多,技术参数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品牌的电子血压计在测量准确度上存在差异。本文对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个品牌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检定,根据检定结果对血压计准确度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通过静态压力测... 电子血压计种类和品牌众多,技术参数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品牌的电子血压计在测量准确度上存在差异。本文对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个品牌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检定,根据检定结果对血压计准确度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通过静态压力测试发现,这两个品牌的压力传感器感压能力相当,但因为各生产企业对血压数值分析选用的方法不同,且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了不同品牌电子血压计对同一模拟信号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动态参数差异较大,最大相隔1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血压计 静态模式 脉搏波 收缩压 舒张压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面波勘探技术的岩土体空间变异性表征方法研究
18
作者 郑乐坤 修云飞 谢江峰 《中国厨卫》 2024年第5期295-297,共3页
文章利用静力触探+面波勘探技术来分析表征岩土空间的变异性,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首先,通过使用12个均匀分布的检波器进行多道面波测试,以获取二维剪切波速数据。然后,应用岩土体参数的概率化反演技术,将二维剖面数据矩阵化... 文章利用静力触探+面波勘探技术来分析表征岩土空间的变异性,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首先,通过使用12个均匀分布的检波器进行多道面波测试,以获取二维剪切波速数据。然后,应用岩土体参数的概率化反演技术,将二维剖面数据矩阵化,并考虑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递归算法获得隐变量的分布方差,进而得到了岩土体参数的二维剖面。最后,构建高度精确的二维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实测剪切波速反演数据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模型考虑了多种可能的滑面,其中最危险的滑面的安全系数为1.216。此外,应用岩土体参数概率化反演技术,发现摩擦角不确定性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因此推断边坡在自然状态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面波勘探 岩土空间 变异性表征
下载PDF
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振动特性研究
19
作者 吴昶 徐晓美 +1 位作者 彭骏峰 王崴崴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为探讨某车用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的振动特性,建立了不同电芯尺寸和电芯布置的两种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基于所构建的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在3种极限工况下,对两种电池包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电池包进行改进设计。研究表明,... 为探讨某车用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的振动特性,建立了不同电芯尺寸和电芯布置的两种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基于所构建的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在3种极限工况下,对两种电池包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电池包进行改进设计。研究表明,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尺寸及电芯布置方式对电池包的振动特性具有显著影响;电池包1.0的上盖刚度不足,其最大应力和上盖最大变形量都较大,1阶约束模态固有频率低于平整路面的最大激振频率,易导致动力电池包共振;动力电池包2.0具有较好的静力学特性,且其1阶固有频率高于平整路面的最大激振频率,可避免路面激励导致的电池包共振;上盖改进后动力电池包1.0的静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均能满足要求;增加电池包的约束范围可以提高其1阶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无模组动力电池包 振动特性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CT探测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与防治
20
作者 门鸿 赵华全 +1 位作者 窦桂东 谢非 《陕西煤炭》 2024年第6期82-86,91,共6页
为了解决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的冲击危险区域的不确定性和煤岩体内部静载荷分布的模糊性,采用地震波CT探测技术,对回采工作面采取静载荷探测和冲击危险性评估,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重新确定,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卸压方案,提高了工作面... 为了解决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的冲击危险区域的不确定性和煤岩体内部静载荷分布的模糊性,采用地震波CT探测技术,对回采工作面采取静载荷探测和冲击危险性评估,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重新确定,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卸压方案,提高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地压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小庄煤矿40302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现中等危险区域共9处,弱危险区域14处,其他区域为无冲击危险区域。通过采用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煤层大直径卸压钻孔、煤层爆破及顶板预裂爆破技术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卸压,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风险,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地震波CT 静载荷探测 分段压裂 卸压钻孔 预裂爆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