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tator Flow in Diagonal Flow Fan
1
作者 Jie Wang Yoichi Kinoue +3 位作者 Norimasa Shiomi Toshiaki Setoguchi Kenji Kaneko Yingzi J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6-360,共5页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internal flow of the stator of the diagonal flow fan. Comer separation near the hub surface and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stator blade are focused on. At the design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internal flow of the stator of the diagonal flow fan. Comer separation near the hub surface and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stator blade are focused on. At the design flow rate, the values of the axial velocity and the total pressure at stator outlet decrease near the suction surface at around the hub surface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er wall. At low flow rate of 80-90 % of the design flow rate, the comer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uction surface and the hub surface can be found, which become widely spread at 80 % of the design flow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onal flow rotor axial flow stator internal flow corner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Visu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and droplet in a novel rotor-stator reactor 被引量:2
2
作者 Yubin Wang Jun Li +3 位作者 Yang Jin Ming Chen Yan Cao Jianhong L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643-2652,共10页
Rotor–stator reactor(RSR), an efficient mass transfer enhancer,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However,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flow in RSR are still a mystery despite they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Rotor–stator reactor(RSR), an efficient mass transfer enhancer,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However,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flow in RSR are still a mystery despite they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capacity. In view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quid–liquid flow and liquid holdup in RSR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The paper firstly demonstrates two flow patterns and liquid holdup patterns that we obtained from our experiment and then presents in succession a flow pattern and a liquid holdup criterion for the transition of film flow to filament flow and complete filling to incomplete filling. It is found that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cluding rotor–stator distance, rotational speed and volume flow rate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verage droplet diameter and size distribution. Besides, b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e also fi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match well with our previous predicted calculations of the average diameter,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diameter and the mean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stator reactor Liquid–liquid flow pattern LIQUID HOLDUP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AVERAGE DROPLET DIAMETER
下载PDF
Study of steady and unsteady wet steam condensing flows in a turbine stage 被引量:1
3
作者 巫志华 李亮 丰镇平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numerical method for the steady and unsteady wet steam condensing flow in turbine stage. Methods An Eulerian/Eulerian numerical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pontaneous condensation flow in t...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numerical method for the steady and unsteady wet steam condensing flow in turbine stage. Methods An Eulerian/Eulerian numerical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pontaneous condensation flow in the steam turbine. For the steady condensing flow computations, the mixing plane model was used. For the unsteady condensing flow computations, the sliding mesh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otor-stator interactions. Result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non-condensing and condensing flow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e unsteadiness effect due to rotor-stator interactions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of water droplets. Conclusion The numerical method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re valid for the condensing flow in the turbin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ensing flow UNSTEADY turbine stage rotor-stator interactions
下载PDF
下铸过程中注管旋流定子对流场及气泡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刘济铭 苏志坚 +1 位作者 陈玄烨 陈进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6,共7页
提出了在下铸过程中注管内安装旋流定子产生流体旋流的方法,以此控制浇道流场状态及铸模内驼峰高度.利用水模型实验研究了中注管内定子的放置位置、扭转角度及厚度对流场和气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注管内放置旋流螺旋定子能产生流... 提出了在下铸过程中注管内安装旋流定子产生流体旋流的方法,以此控制浇道流场状态及铸模内驼峰高度.利用水模型实验研究了中注管内定子的放置位置、扭转角度及厚度对流场和气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注管内放置旋流螺旋定子能产生流体旋流,并且合适的放置位置能让中注管内气液交界面最高;螺旋定子扭转角度和厚度的增大均会使流体旋流增强,气泡更容易向中注管中心聚集并上浮,气液交界面的最大深度比无螺旋定子时分别降低46.3%和43.3%,同时铸模内的驼峰高度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铸法 螺旋定子 旋流 气泡行为 驼峰高度
下载PDF
浸没式喷水推进器脉动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5
作者 付建 丁江明 谢宜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为分析浸没式喷水推进器的流场脉动特性,分别以前置定子式和后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为对象,完成船后推进器瞬态流场的数值仿真;分析导管、定子和转子脉动压力、脉动推力特性。结果表明,对前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而言,静止部件的推力主要由... 为分析浸没式喷水推进器的流场脉动特性,分别以前置定子式和后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为对象,完成船后推进器瞬态流场的数值仿真;分析导管、定子和转子脉动压力、脉动推力特性。结果表明,对前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而言,静止部件的推力主要由导管产生,导管壁面的压力脉动远大于定子;受转子和定子相互作用的影响,转子和导管内壁相互作用区域的流场脉动最强,且体现了转子特征。对后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而言,由于定子后置其对转子进流影响减弱,使得各部件脉动流场均体现了转子信息,且转子脉动力幅值增加。结合不同结构形式浸没式喷水推进器的脉动流场分析结果可知,后置定子式推进器的流场脉动量要低于前置定子式推进器;且前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的脉动流场特征较后置定子式喷水推进器更为复杂,亦不利于推进器的降噪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喷水推进器 前置定子 后置定子 瞬态流场 脉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基于Doehlert Matrix的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进出流间隙优化设计
6
作者 刘健峰 奚望 +2 位作者 陆伟刚 陆雯 杨晨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180,共11页
全贯流泵是一种新型的机电-水泵一体式贯流泵,然而其在运行时存在定转子间隙回流,扰乱了叶轮内的流场分布,导致泵装置产生能量损失、压力波动和噪声等问题,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间隙流的... 全贯流泵是一种新型的机电-水泵一体式贯流泵,然而其在运行时存在定转子间隙回流,扰乱了叶轮内的流场分布,导致泵装置产生能量损失、压力波动和噪声等问题,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间隙流的水力特性,结合Doehlert Matrix设计-响应面优化法对其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揭示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最终优化的折角式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方案为:外侧延伸段长度t1为4.921r,外侧收缩段长度x1为0.624r,内侧延伸段长度t2为3.655r,内侧收缩段长度x2为1.6r(r为定转子间隙宽度),使得全贯流泵装置扬程和效率分别提升约10.3%和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贯流泵 定转子间隙流 Doehlert Matrix设计
下载PDF
燃气轮机透平转静盘腔内流动与传热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钊 王敏 丰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7-3154,I0017,共19页
转静系盘腔是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盘腔内流动和传热特性对整机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随着燃气透平进口温度的不断提升,对透平冷却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透平盘腔流动换热特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研究人员从流动与换... 转静系盘腔是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盘腔内流动和传热特性对整机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随着燃气透平进口温度的不断提升,对透平冷却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透平盘腔流动换热特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研究人员从流动与换热两个方面对转静系盘腔进行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总结近年来燃气透平转静盘腔流动传热及冷却的相关研究进展,根据结构的不同分别对中心进气和预旋进气转静系盘腔及转静系盘腔的轮缘密封进行介绍,分析3种不同盘腔结构内部流动型态,介绍了预旋系统结构和轮缘密封结构对盘腔内流动传热特性影响的相关实验与数值研究现状。最后,基于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并展望了转静系盘腔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转静盘腔 流动与换热
下载PDF
车载滑片式压缩机数值建模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华伟 彭峰 +3 位作者 何利勇 吴耀中 胡溧 王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25,共9页
由于对滑片式压缩机几何优化的研究有限,大多数受几何结构影响的流动和泄漏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车载滑片式压缩机,其设有密封减震垫片以减小磨损摩擦,进、排气口采用异面布置且进气口端面为月牙形结构,以改善腔内流动。... 由于对滑片式压缩机几何优化的研究有限,大多数受几何结构影响的流动和泄漏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车载滑片式压缩机,其设有密封减震垫片以减小磨损摩擦,进、排气口采用异面布置且进气口端面为月牙形结构,以改善腔内流动。结合动网格技术,选取RNG κ-ε湍流模型,采用Pumplinx对滑动叶片数量、叶片尖端间隙高度进行数值研究,并搭建压缩机试验台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滑片数量的增多,出口温度和定转子啮合间隙泄漏减小,质量流量增加;定转子啮合间隙高度从0.01 mm增大到0.05 mm时,质量流量和容积效率分别降低了11.46%和6.69%,而排气温度增加了45.8 K,间隙泄漏量增大了1.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片式压缩机 滑片数 定转子啮合间隙 流动和泄漏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CFD的多级轴流风机动静干涉及激励特性研究
9
作者 朱程康 李诗徉 +2 位作者 叶豪杰 蒋洪涛 吴大转 《风机技术》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多级轴流风机的动静干涉及激励特性,分析每级叶轮不同相位排布对风机气动性能和流场激励的影响,对五级一体化轴流风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改变每级叶轮的相位排布角度为0°、2°、4°、6°,获得轴流风机内... 为了探究多级轴流风机的动静干涉及激励特性,分析每级叶轮不同相位排布对风机气动性能和流场激励的影响,对五级一体化轴流风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改变每级叶轮的相位排布角度为0°、2°、4°、6°,获得轴流风机内部流场和性能参数以及每级叶轮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排布角度增大,叶轮对流体挤压增大,后半段流场流动恶化,效率约下降2.1%。每级叶轮受力的主要特征频率为叶频(fBPF)及其倍频,且幅值随频率增加而快速减小。同时,排布角度对每级叶轮受力的影响也体现在流场性能和流体能量上,越稳定的流场,其特征频率越集中且振幅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轴流风机 相位角度 数值计算 气动性能 流动激励 动静干涉
下载PDF
具有轴向温差的封闭转静系盘腔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
10
作者 孙湛博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探究了具有轴向温差下封闭转静系盘腔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通过改变热罗斯比数,探究不同工况下盘腔的流动结构、温度分布以及转静盘努塞尔数的径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轴向温差的封闭转静系盘腔与等温封闭转静系盘腔的基... 采用数值模拟探究了具有轴向温差下封闭转静系盘腔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通过改变热罗斯比数,探究不同工况下盘腔的流动结构、温度分布以及转静盘努塞尔数的径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轴向温差的封闭转静系盘腔与等温封闭转静系盘腔的基本流动结构一致,属于典型的Batchelor流型;与等温封闭转静系盘腔相比,核心区内无量纲周向速度增大,且随着热罗斯比数的增加核心区无量纲周向速度逐渐增加、转静盘边界层内流体的无量纲周向速度也增加;具有轴向温差下,盘腔的温度沿径向逐渐降低,沿轴向先降低、经过核心区温度保持不变、靠近转盘侧继续降低;在热罗斯比数一定时,转静盘的努塞尔数沿径向逐渐增大,随着热罗斯比数的增加,转静盘的努塞尔数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温差 封闭转静系盘腔 热罗斯比数 流动结构 努塞尔数
下载PDF
预旋进气位置对转静盘腔换热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锁芳 朱强华 +2 位作者 张羽 栾海峰 黄爱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7-1232,共6页
对具有不同预旋进气位置的转静盘腔内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进气流量恒定的条件下,改变预旋孔在静盘上的径向位置,研究了旋转雷诺数、预旋角、转静盘间距等参数对进出口气流的无量纲总温降和转盘换热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旋转雷诺数... 对具有不同预旋进气位置的转静盘腔内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进气流量恒定的条件下,改变预旋孔在静盘上的径向位置,研究了旋转雷诺数、预旋角、转静盘间距等参数对进出口气流的无量纲总温降和转盘换热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旋转雷诺数的增大和转静盘间距的减小都能够增强气流对转盘的换热效果;当预旋孔的径向位置增大时,无量纲总温降和转盘表面的平均努塞尔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预旋孔存在一个最优的径向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预旋 转静盘腔 流动 换热 进气位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及其流量波动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巧燕 闻德生 高俊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为实现一泵多级流量输出且不用减压阀实现一泵多压,设计了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介绍了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推导出该泵在不同工况下的理论排量、理论瞬时流量及合流量不均系数,分析了不同柱塞数对泵输出特性的影响以及滞后角对输... 为实现一泵多级流量输出且不用减压阀实现一泵多压,设计了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介绍了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推导出该泵在不同工况下的理论排量、理论瞬时流量及合流量不均系数,分析了不同柱塞数对泵输出特性的影响以及滞后角对输出合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泵能实现两种不同流量的输出;随柱塞的增多,其瞬时流量脉动性递减;当两单泵的柱塞数相同且均为奇数时,输出流量品质最高;合理控制滞后角可有效改善泵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平衡轴向柱塞泵 双定子 流量脉动 滞后角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变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芳 董惠 +2 位作者 安志华 牛莲静 郭瑞倩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技术对汽轮发电机的容量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大容量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要求高的问题,以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为例,依据CFD原理,提出了两种改变结构的方案,保持铁芯的总有效长度不变,改变铁芯叠片的厚度不... 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技术对汽轮发电机的容量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大容量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要求高的问题,以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为例,依据CFD原理,提出了两种改变结构的方案,保持铁芯的总有效长度不变,改变铁芯叠片的厚度不改变风沟数量和改变风沟的数量.模拟不同结构定子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分析原结构和变化后结构的流场和温度场,以及电机各部分温度的空间分布特性,比较定子在不同结构下的运行性能.合理布置电机的通风结构,提高传热介质的利用率,降低铁芯与绕组等的温升.研究结果表明变结构后模拟最大温升为118℃,比原结构模拟结果的温升有所降低,且流场温度场分布更均匀,为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发电机 定子 流场 温度场 通风方案
下载PDF
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实验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何振威 冯青 +2 位作者 刘松龄 许都纯 刘高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4-657,689,共5页
通过低转速的模拟实验对涡轮盘腔的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紊流参数(0.5<λT<0.96)和旋转比(1.03<βp<1.9)下测量了预旋腔和盖板腔内的压力与速度分布,得到了两个腔内的旋转比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旋转... 通过低转速的模拟实验对涡轮盘腔的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紊流参数(0.5<λT<0.96)和旋转比(1.03<βp<1.9)下测量了预旋腔和盖板腔内的压力与速度分布,得到了两个腔内的旋转比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旋转雷诺数和进出口压比对预旋喷嘴流量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腔内离心升压效应明显,预旋喷嘴出口气流对预旋腔内的气流压力和速度的影响要远大于接收孔出口气流对盖板腔的影响,压比和旋转雷诺数对喷嘴流量系数有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旋转盘 转-静系统 流场测量 旋转比
下载PDF
中心进气转静盘腔的流量分配特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翔 徐国强 +2 位作者 蔡毅 陶智 丁水汀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3-876,共4页
采用实验方法,对具有中心进气、两个出口的盘腔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静盘与转盘间隙以及转盘外缘小孔的冷气流量.结果表明:盘面出流孔的流量随总流量或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该流量与总流量的流量比随总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转... 采用实验方法,对具有中心进气、两个出口的盘腔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静盘与转盘间隙以及转盘外缘小孔的冷气流量.结果表明:盘面出流孔的流量随总流量或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该流量与总流量的流量比随总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盘面出流孔数量为原出流孔数量的一半时,流出流量也近似是原流出流量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燃气轮机 涡轮转子 涡轮静子 流量测量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导轮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3
16
作者 才委 马文星 +2 位作者 褚亚旭 刘春宝 崔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利用CFD分析软件对W305型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混合平面理论处理旋转速度不同的各叶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仿真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导轮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并将导轮内流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利用CFD分析软件对W305型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混合平面理论处理旋转速度不同的各叶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仿真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导轮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并将导轮内流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场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导轮 流场 仿真 试验
下载PDF
叶排间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闫朝 季路成 陈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6-420,共5页
时序效应具有改进多级叶轮机效率的潜力。文中在已有认识基础上,对叶排间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影响进行深入的二维非定常数值研究。算例采用1 5级静 动 静布局的涡轮叶栅。结果发现,叶排间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自身影响很大,会使涡轮效率的... 时序效应具有改进多级叶轮机效率的潜力。文中在已有认识基础上,对叶排间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影响进行深入的二维非定常数值研究。算例采用1 5级静 动 静布局的涡轮叶栅。结果发现,叶排间轴向间距对时序效应自身影响很大,会使涡轮效率的变化幅度以及效率极值出现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另外,处于两静叶排正中的动叶位置的前后移动或缩短静叶排间的距离均能带来时序效应影响下效率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机械 时序效应 非定常流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多风路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三维流场计算 被引量:28
18
作者 路义萍 洪光宇 +1 位作者 汤璐 韩家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9,6,共7页
针对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其中定子采用三进四出多风路通风冷却,转子端部采用弧段进风与直段补风,本体采用副槽通风结构,为研究定子压指、冷热风区及转子与气隙中各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分布与内部流场特征,建立了半轴向段包括转子一个... 针对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其中定子采用三进四出多风路通风冷却,转子端部采用弧段进风与直段补风,本体采用副槽通风结构,为研究定子压指、冷热风区及转子与气隙中各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分布与内部流场特征,建立了半轴向段包括转子一个槽和与之对应的气隙及定子两个槽的物理模型。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采用有限体积法,利用工程计算得到的压力入、出口边界条件,对计算域内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转子轴径向段槽楔出风口的静压急剧增大,副槽段各出风口的压力约为3600Pa,以150Pa幅度上下波动。气隙中空气静压在3000~4000Pa之间变化,局部存在反向流,有涡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汽轮发电机 定转子 流场 多风路
下载PDF
内曲线式端面配流水液压马达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敬 冯国栋 +2 位作者 王志强 高殿荣 许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6-953,共8页
针对内曲线式端面配流水液压马达工作存在的流量泄漏问题,改进定子轮廓曲线方程并建立马达关键摩擦副的泄漏模型,以总功率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摩擦面间隙进行优化设计.搭建水液压马达测试平台进行不同负载下的马达排量测试.试验结果表... 针对内曲线式端面配流水液压马达工作存在的流量泄漏问题,改进定子轮廓曲线方程并建立马达关键摩擦副的泄漏模型,以总功率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摩擦面间隙进行优化设计.搭建水液压马达测试平台进行不同负载下的马达排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负载条件下流量模型均能较好反映马达输出流量随转速上升的变化情况,试验的真实误差率低于5%.水液压马达的流量特性得到明显改善,空载下的水液压马达容积效率最高可提升至94.71%.研究表明:柱塞与转子缸孔的间隙值是影响水液压马达泄漏流量的最主要参数,其次是配流体与转子体的端面间隙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压马达 定子曲线 流量模型 摩擦副 间隙优化
下载PDF
有预旋进气转静盘腔中的流动和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冶萍 张靖周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有静盘外缘预旋进气和轴向中心进气、转盘外缘轴向出气和外围屏径向出气的转-静盘腔中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在盘腔结构中,静止内隔片和旋转内隔片将盘腔分为内转-静盘腔室和外预旋腔室。由于盘腔流动结构具...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有静盘外缘预旋进气和轴向中心进气、转盘外缘轴向出气和外围屏径向出气的转-静盘腔中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在盘腔结构中,静止内隔片和旋转内隔片将盘腔分为内转-静盘腔室和外预旋腔室。由于盘腔流动结构具有周向周期性,取盘腔的1/30作为计算域。研究发现:旋转雷诺数Reθ、预旋喷嘴进气无量纲流动速度Cw,p、静盘中心轴向进气的无量纲流动速度Cw,d和预旋比βp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盘腔内流动和换热。预旋和隔片的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起到阻止热燃气入侵转-静盘腔和提供低静温冷却气体流入涡轮叶片冷却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流动传热 数值模拟 预旋 换热特性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