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green extraction of corncob xylan by deep eutectic solvent
1
作者 Bingyu Jiao Le Wang +3 位作者 Haitao Gui Zifu Ni Rong Du Yuansen Hu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Corn as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food crops,its by-product corn cob is also rich in resources.However,the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corn cob often caus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aste of resources and other ... Corn as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food crops,its by-product corn cob is also rich in resources.However,the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corn cob often caus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aste of resources and other problems.A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polymers in nature,xylan is widely used in food,medicine,materials and other fields.Corn cob is rich in xylan,which is an ideal raw material for extracting xylan.However,the intractable lignin is covalently linked to xylan,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xylan extraction.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deep eutectic solvent(DES)could preferentially dissolve lignin in biomass,thereby dissolving the xylan.Then,the xylan in the extract was separated by ethanol precipitation method.The xylan precipitate was obtained after centrifugation,while the supernatant was retained.The components of the supernatant after ethanol precipitation were separated by the rotary evaporator.The ethanol,water and D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ubsequent extraction of corn cob xylan.In this study,a novel way was provided for the green production of corn cob xylan.The DES was used to extract xylan from corn cob which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The effects of solid-liquid ratio,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f DES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corn cob xylan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single factor test.Furthermore,the orthogonal test wa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xylan extraction process.The structure of corn cob xylan was analyzed and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corn cob xylan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corn cob to DES was 1:15(g:mL),the extraction time was 3 h,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60℃,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DES was 70%.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extraction rate of xylan was 16.46%.The extracted corn cob xylan was distinctive triple helix of polysaccharide,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xylan.Xylan was effectively and workably extracted from corn cob by the DES method.This study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for high value conversion of corn cob and the clean production of xyl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cob Deep eutectic solvent XYLAN Process optimization EXTRACT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Corncob-Based Biosorbents in Côte d’Ivoire
2
作者 Miezan Gnoan Ghislaine De Bouanzi Patrick Grah Atheba +2 位作者 Serge Kouassi Gbamélé Martin Alla Aka Albert Trokourey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8期178-195,共18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rncob-based biosorbents. The chemical impregn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vary the chemical agent namely phosphoric acid H3PO4 (BA) and sodium hydroxide NaOH (BB). The physicoch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rncob-based biosorbents. The chemical impregn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vary the chemical agent namely phosphoric acid H3PO4 (BA) and sodium hydroxide NaOH (BB). Th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biosorbent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sam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e bio-sorbents have after activation yields lower than 50% (24.37% for BB and 49.09% for BA). In addition, the biosorbents have iodine index values between 444.17 mg/g and 418.79 mg/g and specific surfaces related to the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ranging from 18.54 m2/g to 19.70 m2/g. The study of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by using the Boehm test and pH zero point charge (pHPZC) confirmed the acidic nature of BA and BB biosorbents with respective values pHPZC = 4.01 and pHPZC = 4.90. The Langmuir method and BET analysis determin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by liquid phase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as well as the porosity. The BET surface areas of BA and BB obtained are 72.01 m2/g and 63.10 m2/g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chemical activating agent on the formation of pores was confirm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alysis. From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best activating agent for corn cobs was found to be phosphoric acid because the BA biosorbent was revealed to be the most favourable due to its surface area and good pore volume which are high compared to sodium hydroxide NaOH. Moreover, their application as adsorbent for effluent treatment could be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ORBENT corncobs Chemical Activation Phosphoric Acid Sodium Hydroxide
下载PDF
玉米芯-环糊精交联复合材料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琼 李霞 +1 位作者 侯淋 郭易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玉米芯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制备了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CB-β-CD),通过FTIR、SEM、BET、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B-β-CD对酸性品红(AF)和孔雀石绿(MG)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L染料初始... 以玉米芯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制备了玉米芯-β-环糊精复合材料(CB-β-CD),通过FTIR、SEM、BET、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B-β-CD对酸性品红(AF)和孔雀石绿(MG)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 mL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加入10 mg吸附剂,吸附3 h,CB-β-CD对MG和AF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2.16 mg/g和58.04 mg/g。MG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吸附剂的吸附。AF和MG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整个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经过5次循环使用,该材料的吸附性能仍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Β-环糊精 复合材料 有机染料 吸附
下载PDF
PVA-甜玉米芯多糖纳米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草莓保鲜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鑫 周卓 +3 位作者 岳振歌 修伟业 王景阳 马永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8-2030,共13页
以聚乙烯醇(PVA)和可溶性淀粉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甜玉米芯多糖(SCP)为原料制备的纳米银(AgNPs)为填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复合薄膜PVA-AgNPs。以抗拉伸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探究了PVA-AgNPs的最佳制备工艺,... 以聚乙烯醇(PVA)和可溶性淀粉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甜玉米芯多糖(SCP)为原料制备的纳米银(AgNPs)为填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复合薄膜PVA-AgNPs。以抗拉伸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探究了PVA-AgNPs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FTIR、SEM对PVA-AgNPs进行了表征,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价了PVA-AgNPs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VA、可溶性淀粉、甘油和AgNPs用量分别为2.3 g、2.0 g、4.0 mL和4.0 mg时制备的PVA-AgNPs具有最高抗拉伸强度〔(14.08±0.58)MPa〕和断裂伸长率(223.10%±5.29%),其水接触角(50.04°±0.03°)高于PVA薄膜(25.72°±0.69°),其在水中的溶解率(61.87%±0.17%)低于PVA薄膜(69.44%±0.16%),PVA-AgNPs的水蒸气透过率(2.0%~2.5%)比PVA薄膜(0.8%~2.3%)更稳定,其在室温土壤中30 d的降解率为44.67%±2.51%。用PVA-AgNPs包覆草莓,降低了草莓的失重率、腐败率,减少了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VC含量的损失,稳定了草莓的pH。PVA-AgNPs表面粗糙,有轻微的褶皱,内部存在部分孔隙和裂纹;AgNPs通过覆盖PVA表面亲水性基团增强了复合薄膜疏水性,通过改变水蒸气透过的通路,降低了PVA-AgNPs在水中的溶解率,通过对可见光的吸收,加深了复合薄膜的颜色,降低了其透光率;AgNPs的添加改善了PVA-AgNPs对可见光、水与氧气的阻隔性,实现了对草莓的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 纳米银 聚乙烯醇 保鲜 薄膜 食品化学品
下载PDF
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孙元琳 白宇仁 +2 位作者 蔡文强 刘瑞 王晓闻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酶解低聚糖粗提物(EH)及其纯化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水洗脱低聚糖组分(WO)、醇洗脱低聚糖组分(EO)均主要由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WO含有结合态阿魏酸,为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EO不含结合态阿魏酸,为阿拉伯低聚木糖。EH及其纯化组分WO、EO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DPPH·、·OH、ABTS^(+)·)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WO抗氧化活性最强,EH次之,EO抗氧化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 阿魏酸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甜玉米芯多糖纳米银的合成、表征及体外活性研究
6
作者 王鑫 周卓 +3 位作者 遇世友 岳振歌 修伟业 马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66,共9页
纳米银(AgNPs)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存在污染及产物毒性、耗时长等问题,因此探究纳米银的制备极其重要。以甜玉米芯多糖(SCP)为原料,采用绿色方法成功合成了甜玉米芯多糖纳米银(SCP-AgNPs)并对反应条... 纳米银(AgNPs)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合成纳米银存在污染及产物毒性、耗时长等问题,因此探究纳米银的制备极其重要。以甜玉米芯多糖(SCP)为原料,采用绿色方法成功合成了甜玉米芯多糖纳米银(SCP-AgNPs)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生成的纳米银进行表征,并对其体外抗氧化及抗糖尿病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SCP-AgNPs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中硝酸银浓度为0.75×10^(-3)mol/L,pH为10.0,反应80 min,所制备的SCP-AgNPs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3.5 nm。结构表现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确定其中Ag为Ag0状态。合成的SCP-AgNPs有较强的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同时,SCP-AgNP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这两种糖尿病标记酶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SCP-AgNPs对糖尿病关键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具备潜在抗糖尿病活性,是一种适合纳米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药物,未来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芯多糖 银纳米颗粒 表征 抗氧化 抗糖尿病
下载PDF
超声辅助有机酸预处理玉米芯复合酶解工艺优化
7
作者 于德涵 朱颖怡 +1 位作者 黎莉 武海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68-174,共7页
为破坏玉米芯木质纤维素的紧密结构以利于酶解、发酵,先通过筛选试验确定最适有机酸及其浓度;再以复合酶解试验确定最佳玉米芯水解酶组成及配比;最后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以10%的马来酸对玉米芯预处理后酶水解... 为破坏玉米芯木质纤维素的紧密结构以利于酶解、发酵,先通过筛选试验确定最适有机酸及其浓度;再以复合酶解试验确定最佳玉米芯水解酶组成及配比;最后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以10%的马来酸对玉米芯预处理后酶水解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25∶1、超声功率310 W,在71℃条件下超声处理34 min,处理后残余物用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1∶2∶1)在pH 4.8、50℃条件下复合酶解48 h。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34.49%,接近玉米芯中纤维素含量,证明了该预处理酶解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玉米芯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提供前期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有机酸预处理 玉米芯 酶解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玉米芯与秸秆作为缓释碳源的改性研究
8
作者 徐丽 钱永 崔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 为解决低C/N污水中碳源不足的问题,探究以玉米芯与秸秆作为固体缓释碳源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NaOH溶液、H2O2溶液及NaOH与H2O2的混合液对玉米芯与秸秆进行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测定改性后固体碳源的质量变化,分析改性后固体碳源的... 目的 为解决低C/N污水中碳源不足的问题,探究以玉米芯与秸秆作为固体缓释碳源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NaOH溶液、H2O2溶液及NaOH与H2O2的混合液对玉米芯与秸秆进行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测定改性后固体碳源的质量变化,分析改性后固体碳源的浸出液中COD、NH_(4)^(+)-N、TN、TP的释放规律,对改性后固体碳源的可生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经过预处理后的固体碳源释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经过碱处理组的质量减少最为明显,经过碱处理后的玉米芯具有良好、持久的释碳能力,氮磷的释放量几乎可忽略不计,经过碱处理后的玉米芯和秸秆的可生化性均有所提高,玉米芯的可生化性能增强更明显,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结论 经过碱性溶液处理后的玉米芯更适于作为固体缓释碳源应用于低C/N污水的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污水 固体缓释碳源 玉米芯 秸秆
下载PDF
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
9
作者 崔茂金 白国明 +2 位作者 何卓汉 李智勇 赵二庆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为了提高玉米芯的转化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氯化胆碱/乳酸、氯化胆碱/尿素两种低共熔溶剂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乳酸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40℃、固液比1∶15和预处理时间1 h时,总还原糖质量... 为了提高玉米芯的转化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氯化胆碱/乳酸、氯化胆碱/尿素两种低共熔溶剂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乳酸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40℃、固液比1∶15和预处理时间1 h时,总还原糖质量浓度最大为2.860 g/L.三个因素对氯化胆碱/乳酸预处理的玉米芯酶解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处理时间、固液比和预处理温度,三个因素对酶解影响均不显著.氯化胆碱/尿素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140℃、固液比1∶20和预处理时间2 h时,总还原糖质量浓度最大为2.941 g/L.三个因素对氯化胆碱/尿素预处理的玉米芯酶解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和固液比,预处理温度对酶解影响极显著,而预处理时间和固液比对酶解影响不显著.不同的低共熔溶剂和预处理条件对玉米芯酶解的影响是不同的.本研究将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低共熔溶剂 氯化胆碱 预处理 正交试验 酶解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玉米芯生物炭碳结构、灰分与吸附四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玉 佘艾伦 +3 位作者 张莹 倪福全 敖天其 陈文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142,共12页
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在抗生素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玉米芯为原料,在300~8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CBCs)及除灰分生物炭(CBCs_AW),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的影响,探究灰分和碳形态与四环素(TC)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 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在抗生素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玉米芯为原料,在300~8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CBCs)及除灰分生物炭(CBCs_AW),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的影响,探究灰分和碳形态与四环素(TC)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的碳结构由未完全碳化有机质(300℃)逐渐转化为石墨碳结构(800℃),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BC800_AW的吸附量最大,证实石墨碳结构是促进TC吸附量增加的重要因素。CBCs_AW对TC吸附量高于CBCs,说明灰分对TC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分析TC吸附性能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吸附量与生物炭比表面积、孔体积、芳香性和石墨化程度相关性较高,推测TC的主要吸附机理为孔隙填充作用和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抗生素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生物炭 碳结构 四环素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生物炭对牛粪-酒糟-园林废弃物联合蚯蚓堆肥进程及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梦琴 龚崇艳 +5 位作者 方婷 江俊贤 唐志康 张莲洁 蔡琳琳 龚小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0-1410,共11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蚯蚓堆肥过程理化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影响,以牛粪、酒糟和园林废弃物为原料,分别添加5%(质量比)的竹炭、木屑生物炭和玉米芯生物炭,采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开展为期60 d的堆肥试验。... 为探究生物炭对蚯蚓堆肥过程理化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影响,以牛粪、酒糟和园林废弃物为原料,分别添加5%(质量比)的竹炭、木屑生物炭和玉米芯生物炭,采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开展为期60 d的堆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3种生物炭添加显著增加了种子发芽指数,降低了堆体最终碳氮比,促进了堆肥腐熟,最终堆体全氮、硝态氮和腐植酸含量分别提高10.74%~13.20%、41.91%~54.29%和26.22%~33.44%,不同生物炭之间,添加玉米芯生物炭能提高有机质降解率和全氮含量,添加木屑生物炭可以提高堆体硝态氮含量和腐植酸含量。3种生物炭添加均提高了堆肥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了Actinomadura、Ilumatobacter和Saccharomonospora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丰度;此外3种生物炭添加促进了铜和锌从可交换态转化为氧化态,钝化率分别提高了11.7个和5.87个百分点,添加竹炭处理对铜和锌的钝化率效果最好,能较好地促进铜和锌从活性较高的可交换态向着稳定性更高的氧化态转化。相关性分析表明,铜和锌的氧化态分配率与腐植酸、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竹炭、木屑生物炭和玉米芯生物炭均能提高蚯蚓堆肥腐熟、改善细菌群落结构和增加重金属钝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生物炭 重金属 赤子爱胜蚯蚓 细菌群落结构 园林废弃物
下载PDF
基因工程改造促进大肠杆菌发酵纤维素水解液合成1,2,4-丁三醇
12
作者 佘丹 王舒婷 +2 位作者 陆信曜 宗红 诸葛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3-1068,共6页
1,2,4-丁三醇(BT)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之一,利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需要一株能够耐受其中抑制物的菌株。在水解液中常见抑制因子糠醛存在下,大肠杆菌的发酵严重受限。本研究首先在含有BT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过表达... 1,2,4-丁三醇(BT)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之一,利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需要一株能够耐受其中抑制物的菌株。在水解液中常见抑制因子糠醛存在下,大肠杆菌的发酵严重受限。本研究首先在含有BT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四种糠醛耐受相关的基因:yghA、thyA、mdtJI和pntAB。在0.4g/L糠醛压力下,所有改造菌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过表达pntAB基因的菌株生长最好,同时有助于BT合成酶的酶活力或转录水平的提高,BT产量达到11.0g/L。当以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为底物时,过表达yghA、thyA和pntAB均明显促进了大肠杆菌的生长与BT产量的提高,其中yghA基因表现最好,在摇瓶中获得了3.36g/L的BT,在5L发酵罐中BT产量达到15.3g/L,转化率为63.8%。该策略为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 糠醛 耐受 1 2 4-丁三醇
下载PDF
复合固相碳源材料强化生物绳脱氮效果
13
作者 李子如 王菲菲 +3 位作者 潘加郑 胡玉琳 何池全 黄鑫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总氮超标的微污染水体中有机碳源较少,投加外部碳源可促进反硝化脱氮,固体碳源因能克服传统碳源缺点而备受关注.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和高分子材料作为碳源,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骨架载体,利用交联法制备2种复合固相碳源PSPC-Ⅰ和PSPC... 总氮超标的微污染水体中有机碳源较少,投加外部碳源可促进反硝化脱氮,固体碳源因能克服传统碳源缺点而备受关注.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和高分子材料作为碳源,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骨架载体,利用交联法制备2种复合固相碳源PSPC-Ⅰ和PSPC-Ⅱ,并研究释碳特性及强化生物绳脱氮效果.结果表明,28 d内两种固相碳源持续释碳且未达到释碳平衡,最高释碳量分别达6.3和8.7 mg/g(以溶解性有机碳计);三维荧光结果显示释放碳源以微生物易降解的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蛋白类物质为主;与不投加碳源的生物绳(生物量200 ng/g,以三磷酸腺苷计)相比,2种固相碳源均显著增加了生物绳挂膜生物量(PSPC-Ⅰ和PSPC-Ⅱ的生物量分别为400~600和300~500 ng/g,以三磷酸腺苷计);2种固相碳源均显著增强了反硝化作用,对照组未脱氮,2种固相碳源脱氮率达80.4%和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碳源 玉米芯 生物脱氮 反硝化 生物介质
下载PDF
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提升玉米芯木糖渣酶解转化葡萄糖效率的研究
14
作者 张文璐 李海明 +1 位作者 于光 李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在保留木质素的情况下实现了CCR的高效酶解;在纤维素酶用量为5 FPU/gCCR的情况下,酶解葡萄糖产率可高达95%。分析表征结果显示,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可高效破坏CCR中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降低了结晶度,使其具有无定形结构,提高了CCR的孔隙率,从而显著促进了CCR的酶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预处理 溴化锂 球磨 酶解 葡萄糖产率
下载PDF
改性玉米芯磁性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范拴喜 侯宪东 +1 位作者 张楠 孙旻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69,共8页
重金属废水进入环境难以降解,严重影响到水环境、土壤环境,甚至人类健康。因此,废水中重金属的去处迫在眉睫。玉米芯本身具有良好的亲水特异性和丰富活性基团,对重金属离子等能有效的吸附。本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改性,探索... 重金属废水进入环境难以降解,严重影响到水环境、土壤环境,甚至人类健康。因此,废水中重金属的去处迫在眉睫。玉米芯本身具有良好的亲水特异性和丰富活性基团,对重金属离子等能有效的吸附。本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改性,探索最佳的改性制备方法,获得了玉米芯改性磁性重金属吸附材料,采用SEM、XRD、IR对其吸附材料的表面形态及微观结构进行观测与分析,研究了最佳的吸附条件,探索了吸附热力学、动力学等理论。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氮气保护下加酸pH调节至4,震荡1 h,加氯化镁20%,亚铁与铁30%,氢氧化钾调节pH为11,温度50℃,震荡3 h后,过滤烘干后马弗炉450℃保持2.5 h;SEM、XRD、IR结果显示改性后获得的磁性重金属吸附材料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吸附效率;最佳使用条件为pH为5,常温下最佳的吸附时间2 h,最佳适用浓度Pb和Zn≤150.0 mg/L,Cd、Cr、Cu最佳适用浓度≤100.0 mg/L,最佳的投加量为20 g/L;获得的改性玉米芯磁性重金属吸附材料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物理吸附,属于吸热反应。所制备的改性玉米芯磁性重金属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具较高的吸附性能,是一种绿色、廉价、易回收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有望用于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改性 重金属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碱性过氧化氢改性预处理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金隆 魏书音 +3 位作者 孟珺 邢杨 丁长河 游艳芝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碱性过氧化氢(AHP)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改性预处理,评估比较了AHP改性前后玉米芯IDF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玉米芯中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吸水膨胀力(WSC)和葡萄糖吸附能力(G...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碱性过氧化氢(AHP)对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改性预处理,评估比较了AHP改性前后玉米芯IDF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玉米芯中IDF的持水力(WHC)、持油力(OHC)、吸水膨胀力(WSC)和葡萄糖吸附能力(GAC)明显提高。与未经处理的IDF相比,改性后WHC、OHC、WSC和GAC分别由(2.24±0.03)g/g、(1.88±0.01)g/g、(1.97±0.16)mL/g、(102.16±4.98)mg/g提高至(4.36±0.18)g/g、(3.18±0.04)g/g、(2.94±0.08)mL/g、(217.77±18.95)mg/g。在pH为2.0时,改性后玉米芯IDF的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NAC)明显增加,2.0%AHP改性后达到最大值68.45μg/g。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AHP改性后表面出现褶皱,并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图谱表明,AHP改性能够降解玉米芯IDF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总体来说,AHP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芯IDF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不溶性膳食纤维 碱性过氧化氢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下载PDF
玉米芯碳基固体酸催化丙烯酸酯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安 左依伦 +2 位作者 向涛 吴芬 朱政斌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玉米芯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碳化-磺化法制备玉米芯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丙烯酸酯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玉米芯生物质材料通过碳化-磺化后成功链接上-SO_(3)H,保留了原本的生物质前驱体结构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孔隙结构... 以玉米芯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碳化-磺化法制备玉米芯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丙烯酸酯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玉米芯生物质材料通过碳化-磺化后成功链接上-SO_(3)H,保留了原本的生物质前驱体结构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孔隙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化性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丙烯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丙烯酸的转化率可达到93.6%;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后依旧保持较高的催化酯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芯 碳基固体酸 丙烯酸 酯化
下载PDF
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强化人工湿地深度脱氮除磷研究
18
作者 郭印 黄青飞 +2 位作者 周凯 余轶鹏 王伟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了实现给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某水厂污泥为例,分析了其理化性质与吸附除磷特性,并探究了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组合填料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的平均铁、铝含量分别为(23.14±0... 为了实现给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某水厂污泥为例,分析了其理化性质与吸附除磷特性,并探究了玉米芯耦合给水厂污泥组合填料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季节温度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给水厂污泥的平均铁、铝含量分别为(23.14±0.04)mg/g、(46.2±0.2)mg/g,磷饱和吸附容量为7.89 mg/g,污泥吸附磷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97)与Langumir模型(R2=0.979);湿地系统主要利用给水厂污泥吸附除磷,并依赖玉米芯进行异养反硝化脱氮;在HRT为1 d,进水氮、磷浓度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条件下,常温条件下出水氮、磷浓度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污泥 低碳氮比 玉米芯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下载PDF
铌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玉米芯制备糠醛性能研究综合教学实验设计
19
作者 温哲 薛洪来 薛冰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86-189,共4页
本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铌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催化剂材料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催化玉米芯转化制备糠醛性能评价。通过开展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工艺过程及原理,了解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本综合性实验将化学工程与... 本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铌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催化剂材料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催化玉米芯转化制备糠醛性能评价。通过开展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工艺过程及原理,了解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本综合性实验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科研意识,为将来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铌基固体酸 催化剂制备 玉米芯 糠醛
下载PDF
添加玉米芯促进奶牛粪水厌氧消化产甲烷
20
作者 张秋萍 庞小可 +1 位作者 许继飞 赵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奶牛养殖粪便经固液分离,粪水中固体含量和碳氮比较低,制约其厌氧消化稳定性和产甲烷性能。针对以上问题,奶牛粪水中添加不同含量玉米芯(0、4、8、12和16 g·L^(-1)粪水)进行批式厌氧消化,重点分析其系统稳定性、产甲烷性能及能量... 奶牛养殖粪便经固液分离,粪水中固体含量和碳氮比较低,制约其厌氧消化稳定性和产甲烷性能。针对以上问题,奶牛粪水中添加不同含量玉米芯(0、4、8、12和16 g·L^(-1)粪水)进行批式厌氧消化,重点分析其系统稳定性、产甲烷性能及能量平衡。结果表明,添加玉米芯增加粪水厌氧消化过程中可溶性化学需氧量和总挥发酸浓度,促进物质水解和酸化。添加高浓度玉米芯(12和16 g·L^(-1))的消化系统中pH和游离氨变化幅度较小,有利于厌氧消化稳定进行。添加玉米芯导致产甲烷进程延缓2~5 d,但产甲烷基因mcrA浓度显著增加,总甲烷量提高14.82%~51.65%,其中12 g·L^(-1)平均甲烷含量最高达63.01%。通过能量平衡计算可知,添加不同浓度玉米芯的粪水厌氧消化能量输入差别较小,但能量输出随玉米芯浓度增加而增大,比未添加玉米芯高出60.74~172.01 kJ。添加玉米芯弥补粪水中固体含量和碳氮比较低的不足,有助于维持厌氧消化稳定性,提高总甲烷量和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厌氧消化 甲烷 系统稳定性 能量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