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被引量:1
1
作者 Hee Seok Kim Young Jin Kim +1 位作者 Won Jong Chin Hyejin Yoon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9期720-728,共9页
This study developed an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expected to have a durable lifetime of 200 years and of which major structural members are made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 This study developed an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expected to have a durable lifetime of 200 years and of which major structural members are made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with 200 MPa-class compressive strength. This innovative cable-stayed bridge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each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by 20%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by improving significantly the weight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Therefore, detail design i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a real 800 m cable-stayed bridge and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is proposed and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DURABILITY
下载PDF
Small-scale multi-axial hybrid simulation of a shear-crit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2
作者 Vahid Sadeghian Oh-Sung Kwon Frank Vecchi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27-743,共17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numerical multi-scale simulation framework which is extended to accommodate hybrid simulation (numerical-experimental integration). The framework is enhanced with a standardized data exchange f... This study presents a numerical multi-scale simulation framework which is extended to accommodate hybrid simulation (numerical-experimental integration). The framework is enhanced with a standardized data exchange format and connected to a generalized controller interface program which 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 with various types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and testing configurations. A small-scale experimental program was conducted using a six degree-of-freedom hydraulic testing equipmen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nd provide additional data for small-scale testing of shear- crit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The specimens were tested in a multi-axial hybrid simulation manner under a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 simulating earthquake forces. The physical models were 1/3.23-scale representations of a beam and two columns. A mixed-type modell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remainder of the structures. The hybrid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against those obtained from a large-scale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The study found that if precautions are taken in preparing model materials and if the shear-related mechanisms are accurately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model, small-scale hybrid simulations can adequately simulate the behaviour of shear-critical structures. Althoug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promising,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additional test data ar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simulation small-scale te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shear behaviour multi-scale modelling
下载PDF
Layout optimization of steel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structure using a truss-continuum model
3
作者 Anbang CHEN Xiaoshan LIN +1 位作者 Zi-Long ZHAO Yi Min XIE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669-685,共17页
Owing to advancement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Based on 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 Owing to advancement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Based on 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a new approach 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o optimize the reinforcement layout in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SRC)structures.This approach combines a minimum compliance objective function with a hybrid trusscontinuum model.Furthermore,a modified 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M-BESO)method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level of tensile stress in concrete.To fully utiliz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steel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the optimization sensitivity of steel in a concrete–steel composite is integrated with the average normal stress of a neighboring concrete.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s,reinforcement layout optimizations of a simply supported beam,a corbel,and a wall with a window are conducted.Clear steel trajectories of SRC structures can be obtained using both methods.The area of critical tensile stress in concrete yielded by the M-BESO is more than 40%lower than that yielded by the uniform design and BESO.Hence,the M-BESO facilitates a fully digital workflow that can be extremely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steel reinforcement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stress reinforcement method hybrid model
原文传递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下载PDF
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5
作者 陶宇宸 肖志斌 赵唯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其中Parra方法结果离散性最小,中国规程方法计算最为简便。参数分析表明:4种方法对不同配箍率和不同位置节点均有较好适用性,但对小轴压比节点(轴压比0~0.2)与柱贯通节点预测均偏于保守;中国规程方法对于混凝土强度高于60 MPa的节点预测结果偏于危险,同时对有直交梁节点承载力预测偏于保守。建议在公式中引入混凝土强度系数和直交梁约束系数,用以考虑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框架结构 混合节点 抗剪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直交梁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锡治 章少华 +1 位作者 李星乾 马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7-118,共12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体系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结构形式高效经济且低碳,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之一。对国内外有关RCS节点基本受力性能、抗震性能、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和抗连续倒塌性能,以及功能可恢复结构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对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对提高我国RCS混合结构研究和设计水平,推广RCS混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抗倒塌性能 可恢复功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独塔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7
作者 盖永斌 李欢 +1 位作者 龙绿军 张晋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目的】研究独塔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并探明非对称结构地震响应的差异。【方法】以长沙香炉洲大桥西汊航道桥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 【目的】研究独塔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并探明非对称结构地震响应的差异。【方法】以长沙香炉洲大桥西汊航道桥为依托,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结构非对称性对斜拉桥辅助墩、过渡墩及其桩基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独塔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规律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非对称布置的两过渡墩和两辅助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结构的非对称性对横向地震更加敏感,在抗震设计时应予以重视;除两过渡墩桩基外,长沙香炉洲大桥按照静力计算设计的结构尺寸及配筋形式均能满足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目标;塔身、墩身在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储备均大于纵向+竖向地震的,桩基在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储备几乎都小于纵向+竖向地震的;受结构非对称性的影响,边跨的27#过渡墩桩基总是先于主跨的31#过渡墩桩基发生破坏;在横向地震作用下,受群桩承台影响横向各排桩基地震轴力有较大差异。【结论】从经济性和抗震合理性角度出发,应对独塔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差异化的抗震设计,研究成果可为非对称斜拉桥及其他非对称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非对称结构 钢-混混合梁 抗震性能 反应谱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弯矩-曲率分析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8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下载PDF
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防火防腐防水系统施工技术研究
9
作者 徐磊 严勇 +1 位作者 李华 熊寒超 《江西建材》 202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文中探讨了装配式钢混混凝土结构系统的防火、防腐、防水系统的建设工艺,提出了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受力性能分析。测试研究包括针对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进行优化研究的破坏分析和外围护系统性能... 文中探讨了装配式钢混混凝土结构系统的防火、防腐、防水系统的建设工艺,提出了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受力性能分析。测试研究包括针对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进行优化研究的破坏分析和外围护系统性能测试的设计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防火 防腐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优化的拟满内力遗传算法
10
作者 谢军 郭飞 +3 位作者 郭卫彤 阎杰 王贺贺 杨永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46,共5页
为解决离散变量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的结构优化问题,以桁架杆件最低总造价为目标函数,采用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对杆件截面进行结构尺寸优化.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引入拟满内力算法作为遗传算子,并将部分初始种群由拟满内力算法产生以增加种群多样... 为解决离散变量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的结构优化问题,以桁架杆件最低总造价为目标函数,采用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对杆件截面进行结构尺寸优化.拟满内力遗传算法引入拟满内力算法作为遗传算子,并将部分初始种群由拟满内力算法产生以增加种群多样性.对传统遗传算法罚函数进行改进,以增强算法的寻优效率.通过两个算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拟满内力遗传算法进行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优化,相对于拟满内力算法和传统遗传算法其造价分别降低了15%、15%、45%、53%.拟满内力遗传算法进行方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优化的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桁架 拟满内力算法 结构优化 混合遗传算法
下载PDF
顺德大桥钢-组合结构混合桥塔受力性能分析
11
作者 康福军 郭峰 高晓沛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5期147-148,151,共3页
顺德大桥索塔采用上塔柱为钢结构桥塔、下塔柱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的混合结构桥塔,结构设计新颖。为了探明新型混合结构桥塔的受力性能,建立考虑连接件受力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钢塔-组合塔结合段的传力机理和受力分布规律。研... 顺德大桥索塔采用上塔柱为钢结构桥塔、下塔柱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的混合结构桥塔,结构设计新颖。为了探明新型混合结构桥塔的受力性能,建立考虑连接件受力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钢塔-组合塔结合段的传力机理和受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塔-组合塔结合段传力的关键是使组合塔中的混凝土受力,设置承压板能够有效提高荷载传递效率,降低钢结构局部应力和连接件受力;通过格室型构造和钢-混凝土连接件能够保证两者有效结合、共同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混合结构 钢-混凝土连接件 桥塔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预应力自复位节点有限元合理建模方法研究
12
作者 曲秀姝 任杰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预应力自复位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能显著降低震后的残余变形。节点的连接形式影响其自复位性能和抗震能力,为推动此类结构优化设计,需要大量研究分析工作和参数化分析,合理的建模方式可以更有效模拟出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系统探... 预应力自复位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能显著降低震后的残余变形。节点的连接形式影响其自复位性能和抗震能力,为推动此类结构优化设计,需要大量研究分析工作和参数化分析,合理的建模方式可以更有效模拟出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系统探讨了预应力自复位节点有限元分析中的核心问题,通过ABAQUS对内置耗能钢筋预应力自复位节点和角钢耗能预应力自复位节点试验数值模拟,得出结论:对于普通钢筋本构,使用滞回模型结果略好于双折线模型,但整体差异较小;降温法和MPC法均可以较好施加预应力,两者方法效果相同;虚筋法可以较好模拟出预应力筋的滑移,节点承载力和滞回曲线吻合度较高,同时工作量较耦合法和弹簧法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自复位节点 混合连接节点 有限元分析 建模方法
下载PDF
AI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13
作者 王红伟 金辉 《科技风》 2024年第25期83-85,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AI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从丰富教学内容和强化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将AI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混合式...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AI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从丰富教学内容和强化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将AI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推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满足当前AI背景下工程教育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 混合式教学改革
下载PDF
混凝土-钢结构混合式风电塔架转接段制作工艺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张晶 陈琨 +1 位作者 高金芳 吴双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76-179,共4页
主要探讨混凝土-钢结构混合式风电塔架转接段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用精确切割技术、焊缝温度控制以及精细化法兰组合操作等手段,对塔架整体制造工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考究,并提出一套具有显著成效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钢结构 混合式 风电塔架 转接段 制作工艺
下载PDF
上盖开发混合结构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研究
15
作者 温雅歌 刘金栓 张金波 《特种结构》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车辆段上盖开发中利用上钢下混凝土混合结构可有效减小结构自重从而减小结构地震作用,使结构更加经济合理。但此种结构的连接节点尚无成熟的规范图集供参考,尚待研究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对北京地铁张家湾车辆段上钢下混凝土混合... 车辆段上盖开发中利用上钢下混凝土混合结构可有效减小结构自重从而减小结构地震作用,使结构更加经济合理。但此种结构的连接节点尚无成熟的规范图集供参考,尚待研究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对北京地铁张家湾车辆段上钢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正常使用工况和地震工况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表明本文所研究的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受力合理、性能可靠。可为类似结构的此类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混合结构 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节点 抗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静 李晓峰 郭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4,共7页
本文基于试验探讨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方法的分形模型计算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当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 本文基于试验探讨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方法的分形模型计算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当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含量各为0.05%时,混杂纤维的协同效应最强,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最大增量分别为5.97%和8.46%,然而当纤维含量过高时,混杂纤维会对试件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BPFRC)的孔隙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在2.297~2.482范围之间。分形维数与孔隙率和间距系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间距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分形维数还与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用于评价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也可以反映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采用外加钢筋混凝土围套方法的“内浇外砌”结构加固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彬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5,146,共9页
北京某大学宿舍建于1988年,为一幢“内浇外砌”结构,外墙为普通烧结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内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对该结构进行改造加固。为了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同时尽量减少内部加固工程量及配合建筑外立面飘窗改... 北京某大学宿舍建于1988年,为一幢“内浇外砌”结构,外墙为普通烧结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内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对该结构进行改造加固。为了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同时尽量减少内部加固工程量及配合建筑外立面飘窗改造,结构采用了后加混凝土围套构件对该结构进行加固。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空间三维模型针对加固前和加固后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后加混凝土围套构件的加固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了原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后加混凝土构件均充分发挥了分担水平地震荷载和增加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后加混凝土围套的加固方法不仅提高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结构内部改造加固的工程量,而且与建筑功能提升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浇外砌结构 外加混凝土围套 组合结构 抗震性能 连接节点
下载PDF
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林兵 种迅 +3 位作者 霍璞 苗启松 陈曦 黄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6-285,共10页
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间引入耗能连接可形成减震外挂墙板。现阶段缺乏对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和减震效果的试验研究。为此,该文章设计了一榀6层3跨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结构(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榀作为对比的... 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间引入耗能连接可形成减震外挂墙板。现阶段缺乏对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和减震效果的试验研究。为此,该文章设计了一榀6层3跨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结构(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榀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结构(简称“抗震结构”),取底部中跨两层作为试验子结构,其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开展了两结构的混合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式和动力响应,揭示了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的减震机理。结果表明:减震结构与抗震结构的损伤模式基本一致,均为梁端、柱底先后出现塑性铰,减震外挂墙板未改变主体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式;试验过程中,外挂墙板本身以及墙板与结构连接处均未出现裂缝,墙板可将结构层间变形有效传递至消能器;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下,减震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抗震结构分别减小了12.59%,17.68%和10.34%,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外挂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U型金属消能器 混合试验 减震效果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江苏省康复医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深山 宗超 +3 位作者 翟家骏 程小武 汪栋 孙小鸾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9-35,共7页
江苏省康复医院项目采用了胶合木梁柱+正交胶合木(CLT)组合楼盖+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可充分发挥木材与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此类新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外较为少见。应用国内外设计标准与理论,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工程整体及构... 江苏省康复医院项目采用了胶合木梁柱+正交胶合木(CLT)组合楼盖+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可充分发挥木材与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此类新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外较为少见。应用国内外设计标准与理论,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工程整体及构件开展各项设计与分析工作。系统介绍了整体结构性能、CLT组合楼盖的强度与舒适性、木结构的抗火设计以及BIM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凝土混合结构 结构设计 楼盖振动 抗火设计 BIM技术应用
下载PDF
华润置地总部大厦塔楼结构方案比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伟春 关颖翩 +2 位作者 张锦润 王维一 丁朝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0,87,共8页
华润置地总部大厦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为了确定性能最优、最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结构方案,项目在方案阶段对各种可能的结构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比选,包括抗侧力体系比选、楼盖体系比选和结构柱形式比选等。抗侧力体系比选,对混合... 华润置地总部大厦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为了确定性能最优、最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结构方案,项目在方案阶段对各种可能的结构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比选,包括抗侧力体系比选、楼盖体系比选和结构柱形式比选等。抗侧力体系比选,对混合结构方案的伸臂桁架或环桁架加强层进行敏感性分析来确定其数量与最优楼层;对混凝土结构方案明确仅需要在43层南北侧设置转换桁架就可以满足规范对整体指标的要求。楼盖体系比选着重比较了各结构方案能实现的净高。对各种结构柱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从而确定最优的结构柱形式。最后总结和比较了各结构方案的优缺点并确定最终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润置地总部大厦 超高层建筑 结构方案比选 混合结构 混凝土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