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teep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Impact of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China 被引量:13
1
作者 SUN Dan-Feng LI Hong +2 位作者 R. DAWSON TANG Cheng-Jie LI Xian-W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5-223,共9页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China could not only improve China's ecological quality, but also influence grain supplies for a short term. Based on data from the detailed nationwide land use survey in 1996 and the st...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China could not only improve China's ecological quality, but also influence grain supplies for a short term. Based on data from the detailed nationwide land use survey in 1996 and the steep cultivated land survey update in 2000, a regression model for the driving forces affecting steep cultivated lands was developed, and cluster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seven steep cultivated land typ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grain availability impact of the project with land usage estimates for 2010 and 2030.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nsecutive days with minimum daily temperature over 10 ℃ and the dominant slope in a county constrain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eep cultivated lands. In term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steep cultivated land was a complex interaction of population size, 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 level, and the richness an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s having slopes less then 15°. The trends for steep cultivated land in 2010 and 2030 were forecast using a driving forces model and China's grain security criteria and showed that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ould not cause a grain shortage or threaten food security criteria. However, if steep sloped lands were to be retired from production, some regions would need grain supplements as early as 2010. Also, assuming that only 60%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t the national level was needed,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sures in 2030 would require some steep cultivated lands to be used for gra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ing forces model grain availability Grain-for-Green Policy steep cultivated land
下载PDF
老虎垅石灰岩矿高陡边坡治理研究
2
作者 黄文忠 杨建新 孙永瑞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老虎垅露天石灰岩矿北侧遗留一组高陡边坡,对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老虎垅石灰岩矿北侧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适宜的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治理方案包括对高陡边坡进... 老虎垅露天石灰岩矿北侧遗留一组高陡边坡,对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老虎垅石灰岩矿北侧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适宜的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治理方案包括对高陡边坡进行削坡放坡、清坡等手段,消除安全隐患,修整地形地势;然后进行覆土种草复绿,恢复生态环境景观,综合利用治理区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矿高陡边坡 稳定性分析 削坡放坡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下紫色土陡坡地侵蚀泥沙养分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晓燕 王茹 +1 位作者 卓素娟 周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雨强对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侵蚀泥沙养分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整个产流过程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径流携带的侵蚀泥沙量呈增大趋势,侵蚀泥沙全磷、全钾、碱解氮浓度也表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而侵蚀... 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雨强对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侵蚀泥沙养分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整个产流过程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径流携带的侵蚀泥沙量呈增大趋势,侵蚀泥沙全磷、全钾、碱解氮浓度也表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而侵蚀泥沙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浓度随雨强增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2)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侵蚀泥沙量、侵蚀泥沙各养分浓度到达峰值点的时间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前,且峰值点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同一雨强下,随着产流历时的增加,径流泥沙量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至平稳的变化趋势,侵蚀泥沙全钾、全磷、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浓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4)不同降雨强度下,侵蚀泥沙携带的全钾、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发生了富集,但各养分的富集程度与雨强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陡坡地 降雨强度 侵蚀泥沙养分
下载PDF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陡坡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沛松 王健胜 +3 位作者 楚纯洁 蒋有绪 郭泉水 文祯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8-212,229,共6页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 对豫西低山丘陵区陡坡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人工草地、自然荒草地、柏树林地、人工女贞林地和桃树林地)下土壤部分理化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干扰活动会加速陡坡地土壤质量退化。5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理化指标除速效磷含量外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近自然状态的柏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C/N、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均最高,全钾含量也较高,仅次于人工草地,pH值接近于7;人工草地、人工女贞林地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和土壤电导率较低,与其他用地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陡坡地植被郁闭度和盖度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较大,林地速效钾含量高于草地。因此,在豫西低山丘陵区35°以上陡坡地不宜作为人工草地和人工景观林地,建议将柏树作为生态恢复的优先选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低山丘陵区 陡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陡坡地侵蚀泥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敏 牛青霞 +2 位作者 王茹 陈晓燕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3,共5页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三峡库区25°径流小区侵蚀泥沙对0.285,0.978,1.737 mm/min 3种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泥沙量,随产流历时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最终趋于稳定。侵蚀泥沙峰值量出现的时间...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三峡库区25°径流小区侵蚀泥沙对0.285,0.978,1.737 mm/min 3种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泥沙量,随产流历时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最终趋于稳定。侵蚀泥沙峰值量出现的时间随着雨强的增大在整个产流历程中不断提前。坡面径流的累积产沙量随产流历时的增加呈幂函数规律,相同降雨历时大降雨强度的累积产沙量明显高于小降雨强度的累积产沙量。在降雨强度为0.285,0.978,1.737 mm/min时,侵蚀泥沙中大颗粒的砂粒含量随产流历时的增加大致呈现降低趋势,侵蚀泥沙中细颗粒的粘粒及粉粒含量随着产流历时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但不同降雨强度下侵蚀泥沙机械组成的波动性有显著差异,雨强越大,侵蚀泥沙机械组成与产流历时回归模型拟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紫色土 陡坡地 侵蚀泥沙
下载PDF
陡坡耕地施加PAM侵蚀产沙规律及临界坡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纪根 雷廷武 +2 位作者 潘英华 夏卫生 张晴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4-510,共7页
PAM(聚丙烯酰胺 )作为一种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于地表 ,能显著的减小径流和土壤侵蚀量。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人工降雨模拟试验 ,定量研究了坡度、坡长、PAM覆盖度、雨强对陡坡耕地土壤侵蚀产沙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种雨强 :5 0mmh- 1 、10 0... PAM(聚丙烯酰胺 )作为一种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于地表 ,能显著的减小径流和土壤侵蚀量。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人工降雨模拟试验 ,定量研究了坡度、坡长、PAM覆盖度、雨强对陡坡耕地土壤侵蚀产沙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种雨强 :5 0mmh- 1 、10 0mmh- 1 、15 0mmh- 1 ,四种坡度 :5°、10°、2 0°、2 5° (8 74%、17 63 %、3 6 4%、46 63 % ) ,四种当量坡长 :8m、16m、2 4m、40m ,五种地表处理 :对照、麦草覆盖、三种PAM覆盖度A、B、C(A <B <C)。通过侵蚀产沙试验结果 ,鉴别了不同坡度、PAM覆盖度、雨强条件下陡坡耕地无土壤侵蚀的临界坡长。结果表明 ,PAM能显著地减少土壤侵蚀产沙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耕地 PAM 产沙规律 临界坡长 试验 土壤结构改良剂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坡地开发利用中的水土保持新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人群 黄炎和 +3 位作者 卢程隆 杨学震 徐朋 肖衍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本文提出用等高沟坡结合覆盖作物的斜坡种植经营果园的新技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抑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降低经营成本且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
关键词 坡地 开发利用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土地坡度构成及垦殖率地域分异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文英 张科利 +1 位作者 刘莉 卫海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6,共4页
土地坡度构成和土地开垦情况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方面。利用 GIS方法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进行分析 ,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黄土高原县域不同坡度级的土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和垦殖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 :黄土高... 土地坡度构成和土地开垦情况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方面。利用 GIS方法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进行分析 ,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确定黄土高原县域不同坡度级的土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和垦殖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和耕地≥ 15°和≥ 2 5°比例较大的县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几条支流流域和六盘山及以西地区。在这些地区 ,≥ 15°陡坡地的垦殖率在 0 .1以上 ,有些地区达 0 .5 ,是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区 ,也是侵蚀严重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坡度 陡坡耕地 垦殖率 GIS 黄土高原 地域分异
下载PDF
陡坡地集流聚肥梯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鹏 郑国相 +1 位作者 李铁军 贾天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本文根据径流农业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对辽宁西部陡坡地资源的调查研究,介绍了陡坡地集流聚肥梯田的内涵、集流机理。
关键词 集流聚肥 梯田 径流农业 陡坡地
下载PDF
贵州陡坡退耕地立地分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华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76-79,共4页
按逐级控制、逐级分类、全覆盖及主导因子原则,将贵州省陡坡退耕地以大地貌及气候条件分6个类型区,以岩组性质分5个类型小区,以坡度等为2个类型组。在非可溶岩分布区按土层厚度分3个类型,喀斯特地区按土被连续性分4个类型。共形成30个... 按逐级控制、逐级分类、全覆盖及主导因子原则,将贵州省陡坡退耕地以大地貌及气候条件分6个类型区,以岩组性质分5个类型小区,以坡度等为2个类型组。在非可溶岩分布区按土层厚度分3个类型,喀斯特地区按土被连续性分4个类型。共形成30个常态地貌区的类型组合及喀斯特地貌区的8个类型组合。为贵州陡坡退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陡坡退耕地 立地类型 立地分类系统
下载PDF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国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4-549,共6页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禁伐具有长远的生态意义 ,对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也有积极作用。但同时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挑战 :天然林禁伐区财政收入减少 ,GDP增长速度减慢 ,居民收入降低 ,以木材运输为主体的第...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禁伐具有长远的生态意义 ,对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也有积极作用。但同时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挑战 :天然林禁伐区财政收入减少 ,GDP增长速度减慢 ,居民收入降低 ,以木材运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萎缩 ,劳动就业压力加大 ;退耕还林区粮食产量减少 ,农民生活受影响。当前 ,在两大工程过程中 ,出现虚报退耕面积和造林成果数字 ,一刀切 ,重视经济林、轻视生态林 ,林种和种植结构雷同 ,林区欠帐无法偿还 ,地方资金不配套 ,退耕后农业不知如何发展等问题。为此 ,笔者建议 :退耕和“天禁”与区域脱贫、社区建设相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生态类型区实施 ;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浮夸 ;应加强科学规划 ,进行技术攻关和科技集成 ,创立新的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新的农业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天然林禁伐 长江上游 天然林保护 环境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景可 申元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3,共2页
当前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实践 ,存在很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在水利、林业、计委、民政等部门都在搞退耕还林还草 ,其... 当前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实践 ,存在很大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在水利、林业、计委、民政等部门都在搞退耕还林还草 ,其结果是重复投资、重复统计成绩 ,上报数字为虚玄数字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国务院成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委员会并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统一领导。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辩证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 规划 组织协调机构 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PDF
泰国北部山区土壤侵蚀调查报告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加琼 马波 +6 位作者 税军峰 李玉茹 赵春敬 王颢霖 曹晓萍 李锐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33,共9页
[目的]在泰国北部山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土壤侵蚀特征,旨在为泛第三极暖湿区的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北部山区的清莱府为泰国土壤侵蚀典型区域的代表区域,选取18个调查单元(小流域/矩形区),于2018年11... [目的]在泰国北部山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土壤侵蚀特征,旨在为泛第三极暖湿区的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北部山区的清莱府为泰国土壤侵蚀典型区域的代表区域,选取18个调查单元(小流域/矩形区),于2018年11月22—29日调查了该区土壤侵蚀的类型与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植被类型及盖度、耕地状况和作物类型、水土保持措施等。[结果]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道路、田地边坡、坡耕地(尤其是新耕种的坡地)和建设用地边坡,部分林下也可见侵蚀沟发育。未经硬化的土路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部分道路形成严重的侵蚀沟。坡耕地的侵蚀在新耕种的田块及其边坡处尤为严重,田块内部主要表现为细沟和浅沟侵蚀,以新近种植的菠萝地最为严重。林下土壤侵蚀主要出现在林下裸露的橡胶纯林内,甚至有浅沟和切沟出现。18个调查单元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介于480.9~3 565.3t/(km^2·a)之间,总体平均为1 767.9t/(km^2·a)。该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及其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是地形因子。[结论]泰国北部山区虽有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但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相对简单,对开垦坡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了严重的人为加速侵蚀,加之该区地形复杂,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同时,该区的土壤侵蚀基础观测资料缺乏,迫切需要加强土壤侵蚀的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的采集,提升对该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注重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运用,同时加强土壤培肥、污染防治和土壤保育等措施,保障泰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北部山区 土壤侵蚀 陡坡耕地 轮作耕种 土地利用 水土保持措施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钦文 尹黎明 +1 位作者 卢玉东 费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流失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以次降雨量、径流量、前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为输入层,以土壤侵蚀量... 以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耕地土壤流失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以次降雨量、径流量、前期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为输入层,以土壤侵蚀量为输出量的3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学习和模拟计算进行检验,显示出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耕地 紫色土 土壤侵蚀量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土壤流失 降雨量 径流量 土壤容重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发展蚕桑生产的前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象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6-60,共5页
丝织品在国内外市场呈上升趋势,我国生丝出口占国际市场的80%。陕北黄土丘陵区以水平槽带状灌木化在25。以上退耕陡坡地植桑,亩产桑叶650kg;用塑料折簇进行大蚕立体片叶育,亩桑养蚕1张,产茧30kg,亩桑年获利200元以上,投产比为1:4.58。... 丝织品在国内外市场呈上升趋势,我国生丝出口占国际市场的80%。陕北黄土丘陵区以水平槽带状灌木化在25。以上退耕陡坡地植桑,亩产桑叶650kg;用塑料折簇进行大蚕立体片叶育,亩桑养蚕1张,产茧30kg,亩桑年获利200元以上,投产比为1:4.58。陕北有12个县可发展蚕桑生产,每县栽桑12万亩,亦不与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争地,地方获税利960万元,为国家年创汇216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丘陵区 效益 蚕桑生产
下载PDF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陡坡耕地的出路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信宝 付仕祥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9期38-39,共2页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坡耕地面积5491 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628 % ,其中> 25°的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面积的1/5 。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影响群众生活,而且可能会加剧冲沟侵蚀。宁南县将一些25°~30&...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坡耕地面积5491 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628 % ,其中> 25°的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面积的1/5 。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影响群众生活,而且可能会加剧冲沟侵蚀。宁南县将一些25°~30°的陡坡地集中连片改造为梯地,并配套有较完善的坡面水系工程,不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而且作物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高。因此,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 25°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不能一刀切。光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的地区,可以将25°~30°的陡坡地集中连片改造为梯地,配套完善的坡面水系,以取得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耕地 改造 耕地 长江上游 水土流失 防治
下载PDF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理论基础及方略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有实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3期10-13,共4页
综观我国古代和现代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认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应以“平治水土”为理论基础 ,其方略为 :尽量级级分散拦蓄和充分利用当地水沙资源 ,缓坡耕地及缓坡土地尽量梯化 ,建设集约经营的基本农田 ,因地制宜实施陡坡还林还草 ,建... 综观我国古代和现代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认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应以“平治水土”为理论基础 ,其方略为 :尽量级级分散拦蓄和充分利用当地水沙资源 ,缓坡耕地及缓坡土地尽量梯化 ,建设集约经营的基本农田 ,因地制宜实施陡坡还林还草 ,建立农林牧草生产在治理单元内能够协调发展的农林牧草水综合体 ,以开发促治理 ,以治理保开发 ,持之以恒 ,努力实现高标准的山川秀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治水土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
下载PDF
论城市地价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动因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茂春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对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至今仍未有人对动态分布进行过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利用地价平台、地价陡坡等新概念,探索其时间序列上的演化规律及其动因,力图构筑起城市地价四维... 对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至今仍未有人对动态分布进行过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利用地价平台、地价陡坡等新概念,探索其时间序列上的演化规律及其动因,力图构筑起城市地价四维空间理论的框架;进而探讨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方向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价 空间演化规律 土地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层视倾角的计算及实例分析——以相国寺储气库XC1井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平 吴萍 +4 位作者 彭浩 罗芳 王滢 师晓蓉 朱茜霞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在以往的勘探实践中,采用实钻资料计算地层视倾角方法研究较少。在高陡构造高点区域,地震资料反射质量差,无法有效反映地层实际情况,而测井资料受井况条件影响数据往往不齐全。在高陡复杂构造、储层薄的钻井过程中,由于地面环境制约,实... 在以往的勘探实践中,采用实钻资料计算地层视倾角方法研究较少。在高陡构造高点区域,地震资料反射质量差,无法有效反映地层实际情况,而测井资料受井况条件影响数据往往不齐全。在高陡复杂构造、储层薄的钻井过程中,由于地面环境制约,实施大斜度井、水平井,常常面临构造高点、钻井轨迹方向地层视倾角资料难以精准预测,导致钻井工程的失误。通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层视倾角的计算方法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以XC1井为例,通过充分利用钻井实施过程中井轨迹实钻资料在实钻条件下,对目的层顶界着陆点的地层视倾角分别采用剖面恢复法、垂深位移法、曲率半径法计算着陆点地层视倾角,研究结果表明:①计算结果与实际较吻合;②该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高陡复杂构造定向井实施过程中对地质目标靶区的有效控制;③有助于实现大斜度井、水平井工程地质实施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陡构造 地层视倾角 着陆点 剖面恢复法 垂深位移法 曲率半径法
下载PDF
陕西建立陡坡蚕桑水保经济的前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自莲 吴远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6,共6页
丝织品销售量在国内外市场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蚕丝出口创汇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的40%。陕西丘陵山区以陡坡灌桑垄槽栽培新法在25°以上退耕坡地植桑,每hm2产桑叶900~18000kg;每hm ̄2养蚕15~30... 丝织品销售量在国内外市场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蚕丝出口创汇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的40%。陕西丘陵山区以陡坡灌桑垄槽栽培新法在25°以上退耕坡地植桑,每hm2产桑叶900~18000kg;每hm ̄2养蚕15~30张,产茧450~900kg,每hm ̄2桑年获利3000~6000元以上;水土保持效益6000~12000元。陕西省有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25°以上陡坡应退耕坡耕地9.22×105hm ̄2,可发展4.33×105hm ̄2灌桑垄槽桑园,亦不与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争地,农工商利税可达1.53×1010元,在为国家创汇的同时,可获2.6×10 ̄9~5.2×10 ̄9元的水土保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地 灌桑垄槽 水土保持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