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质量恒星的星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庆康 何香涛 陈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大质量恒星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具有强烈的星风.恒星的质量是决定恒星结构和演化的主要参量之一.由于强烈星风带走恒星的大量物质,使恒星的质量不断减小,所以它严重影响大质量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无论在观测方... 大质量恒星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具有强烈的星风.恒星的质量是决定恒星结构和演化的主要参量之一.由于强烈星风带走恒星的大量物质,使恒星的质量不断减小,所以它严重影响大质量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无论在观测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大质量恒星的星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理论方面,已经建立了标准的星风加速模型,以及它的改良模型,包括利用有谱线覆盖效应的NLTE恒星大气模型进行光谱分析;在观测方面,地面望远镜和空间设备相结合,从射电波段一直到高能X射线波段,对大质量恒星进行了全波段的观测研究.理论研究和观测结果基本符合,但同时又引出了一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大质量恒星 星风 质量损失率
下载PDF
星风对双星HD698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黎 郑学塘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本文利用变质量二体问题讨论了由于星风造成的质量减少对双星HD698的轨道的影响。
关键词 恒星 星风 双星HD698
下载PDF
星风吸积下的有盘X射线脉冲星
3
作者 李向东 汪珍如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近年来对吸积流的数值模拟工作证实了在星风吸积中吸积盘的存在。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具有早型伴星的X射线脉冲星吸积过程中吸积盘与球吸积流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盘吸积率和球吸积率的相对变化可以导致吸积盘和吸积矩的改变,从而... 近年来对吸积流的数值模拟工作证实了在星风吸积中吸积盘的存在。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具有早型伴星的X射线脉冲星吸积过程中吸积盘与球吸积流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盘吸积率和球吸积率的相对变化可以导致吸积盘和吸积矩的改变,从而解释了这类脉冲星脉冲周期的复杂变化,我们以典型星VelaX-1和A0535+26为例分别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星风 吸积盘 X射线
下载PDF
S106的星风动力学模型
4
作者 蒋栋荣 付承启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4-335,共12页
本文在常数星风速度、稳态质量损失和非球对称的原生星周气体密度分布的假定下,用星风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双极星云S106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106的形态可用中央激励星各向异性星风与星周气体的相互作用解释.星风动量驱动的气体壳层的模型... 本文在常数星风速度、稳态质量损失和非球对称的原生星周气体密度分布的假定下,用星风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双极星云S106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106的形态可用中央激励星各向异性星风与星周气体的相互作用解释.星风动量驱动的气体壳层的模型还可以很好地解释S106赤道平面中光学和射电发射的缺口以及南瓣中垂直于赤道平面方向上大尺度的类壳层结构.模型导出的中央激励星的质量损失速率_a~(1.3—2.0)×10^(-6)M_☉/年,星风末速度V_*~(160—250)公里/秒以及目前这个气体壳层的位置都与射电、红外等观测结果较好地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风 双极 星云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星风物质损失率对大中质量转动恒星演化的影响
5
作者 汪志云 陈培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文章采用四个不同星风物质损失率公式,计算了5M⊙和15M⊙转动恒星的演化。通过对演化结果的比较发现:星风物质损失率的大小对大质量转动恒星演化的影响比对中质量恒星的影响要大;星风作用越大,恒星在HR图中的演化轨迹向低光度方向移动;... 文章采用四个不同星风物质损失率公式,计算了5M⊙和15M⊙转动恒星的演化。通过对演化结果的比较发现:星风物质损失率的大小对大质量转动恒星演化的影响比对中质量恒星的影响要大;星风作用越大,恒星在HR图中的演化轨迹向低光度方向移动;而且较大的物质损失率降低了恒星内部CNO循环的反应速率,从而延长了恒星的演化寿命,并影响到恒星内部的密度和温度等各个物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结构与演化 HR图 星风 物质损失率
下载PDF
开位形磁场中的螺旋星风
6
作者 张波 吴学兵 尹世忠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60-62,共3页
考虑磁场和速度环向分量的影响,讨论了开位形磁场中等离子体的运动。结果表明,磁场和速度的环向分量对磁流体力学方程的出产生重要影响。螺旋星风的形成需要较大的径向初速度和较大的表面压强,磁场和速度的环向分量对星风径向速度和... 考虑磁场和速度环向分量的影响,讨论了开位形磁场中等离子体的运动。结果表明,磁场和速度的环向分量对磁流体力学方程的出产生重要影响。螺旋星风的形成需要较大的径向初速度和较大的表面压强,磁场和速度的环向分量对星风径向速度和增长起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 恒星 星风 螺旋星风
下载PDF
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的测定
7
作者 赵定烽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6年第1期82-83,共2页
共生星双星是一颗有强大星风物质损失的红巨星与一颗早型热星组成的特殊双星系统。由于早型热星在充满红巨星的星风物质的空间中环绕运行,可以产生P—Cygni型谱线,通过对P—Cygni型谱线的理论分析可以精确测定共生星双星... 共生星双星是一颗有强大星风物质损失的红巨星与一颗早型热星组成的特殊双星系统。由于早型热星在充满红巨星的星风物质的空间中环绕运行,可以产生P—Cygni型谱线,通过对P—Cygni型谱线的理论分析可以精确测定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文章介绍了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些共生星双星的工作,其中的方法几乎都是近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作者的一些工作。在谱线形成计算中考虑了较多的因素,如氢—氦混合气体的多能级跃迁问题、轨道运动引起的密度非径向分布问题等,并在轨道形状方面做了一些简化。反映了共生星双星谱线形成关键的周期性相位变化的特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对这个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了一些简要讨论,此外,还介绍了作者在线性化分离法求解Non-LTE大气模型中所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星 双星 星风物质 损失率
下载PDF
非球对称情况下的恒星风运动方程
8
作者 陈福生 《江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应用理论物理方法研究处于非平衡态的恒星大气,考虑及辐射压力、快速自转和起潮力的作用,得到非球对称情况下的恒星风运动方程。
关键词 恒星 恒星风 理论物理 运动方程
下载PDF
VO332+53爆发时气体流的结构
9
作者 宓国柱 沈金英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1-583,共3页
运用气盘和缓慢加速星风的混合模型,计算了由Be星和中子星组成的双星系统的X射线光度的变化,与VO332+53的观测资料作了较好的拟合。
关键词 BE星 星风 X射线双星 X射线爆发 气体流结构
下载PDF
三轴椭球体模型下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
10
作者 卢媛 宋汉峰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5,共5页
采用三轴椭球体模型和非均匀的星风物质损失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并分析了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子星间物质交换和氢开始燃烧提前,主序带变宽,演化更大幅度地向蓝方向运动并形成较大回绕,演化轨迹向低光度偏转,子星半径在慢速物质... 采用三轴椭球体模型和非均匀的星风物质损失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并分析了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子星间物质交换和氢开始燃烧提前,主序带变宽,演化更大幅度地向蓝方向运动并形成较大回绕,演化轨迹向低光度偏转,子星半径在慢速物质交换过程中出现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角动量损失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椭球体模型 星风物质损失 转动双星系统 演化
下载PDF
球状星团热水平分支星形成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雷振新 曾爱华 +1 位作者 申莉华 兰中建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球状星团中热的水平分支星包括极端水平分支星和蓝勾星,他们的形成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我们利用MESA恒星演化程序,在双星演化中考虑潮汐增强星风过程,研究主星在红巨星阶段丢失大量壳层质量并经历延迟氦闪后对热水平分支星的贡献。我... 球状星团中热的水平分支星包括极端水平分支星和蓝勾星,他们的形成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我们利用MESA恒星演化程序,在双星演化中考虑潮汐增强星风过程,研究主星在红巨星阶段丢失大量壳层质量并经历延迟氦闪后对热水平分支星的贡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汐星风作用下,双星演化导致的早期热氦闪能产生极端水平分支星,而双星演化导致的延迟氦闪能产生蓝勾星。而且,随着氦丰度的增加,产生蓝勾星的初始双星周期空间增大,这意味着初始氦丰度高的双星更容易产生蓝勾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支星 星风 球状星团
下载PDF
转动单星星风与角动量损失及演化的研究
12
作者 卢媛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在转动单星旋转椭球体模型下提出非均匀的星风与角动量损失理论,数值模拟两种损失在转动单星表面的分布以及两种损失影响下转动单星的演化。
关键词 转动单星 非均匀 星风和角动量损失 演化
下载PD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nova remnant expanding in a clumpy circumstellar medium
13
作者 陈阳 刘宁 汪珍如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6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nova remnant expanding in a dumpy circumstellar medium are studi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cloud evaporation in the clumpy medium,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and intern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nova remnant expanding in a dumpy circumstellar medium are studi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cloud evaporation in the clumpy medium, it i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supernova remnant in a clumpy medium of a power-law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radius are generally serf-similar as long as the minus power-law index is in the range of about 0-3. In the case where the index equals -2, namely, the medium is composed of the inhomogeneous free stellar wind, based on the detailed hydrodynamic solution, the formulae, figures, and tables for describing the observable properties, such as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remnant's surface brightness, X-ray luminosity, the mass of X-ray-emitting gas, emission-measure-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infrared luminosity, and Ha luminosity, are provid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evaporated matter may pile up near the center and the X-ray emission there is brighter than that near the limb when some parameters are appropri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Mstellar MEDIUM SUPERNOVA REMNANT stellar wind.
原文传递
Observatory science with eXTP 被引量:1
14
作者 Jean J.M.in 't Zand Enrico Bozzo +181 位作者 JinLu Qu Xiang-Dong Li Lorenzo Amati Yang Chen Immacolata Donnarumma Victor Doroshenko Stephen A.Drake Margarita Hernanz Peter A.Jenke Thomas J.Maccarone Simin Mahmoodifar Domitilla de Martino Alessandra De Rosa Elena M.Rossi Antonia Rowlinson Gloria Sala Giulia Stratta Thomas M.Tauris Joern Wilms XueFeng Wu Ping Zhou Iván Agudo Diego Altamirano Jean-Luc Atteia Nils A.andersson M.Cristina Baglio David R.Ballantyne Altan Baykal Ehud Behar Tomaso Belloni Sudip Bhattacharyya Stefano Bianchi Anna Bilous Pere Blay Joao Braga Sφren Brandt Edward F.Brown Niccolo Bucciantini Luciano Burderi Edward M.Cackett Riccardo Campana Sergio Campana Piergiorgio Casella Yuri Cavecchi Frank Chambers Liang Chen Yu-Peng Chen Jér?me Chenevez Maria Chernyakova ChiChuan Jin Riccardo Ciolfi Elisa Costantini Andrew Cumming Antonino D'Aì Zi-Gao Dai Filippo D'Ammando Massimiliano De Pasquale Nathalie Degenaar Melania Del Santo Valerio D'Elia Tiziana Di Salvo Gerry Doyle Maurizio Falanga XiLong Fan Robert D.Ferdman Marco Feroci Federico Fraschetti Duncan K.Galloway Angelo F.Gambino Poshak Gandhi MingYu Ge Bruce Gendre Ramandeep Gill Diego G?tz Christian Gouiffès Paola Grandi Jonathan Granot Manuel Güdel Alexander Heger Craig O.Heinke Jeroen Homan Rosario Iaria Kazushi Iwasawa Luca Izzo Long Ji Peter G.Jonker Jordi José Jelle S.Kaastra Emrah Kalemci Oleg Kargaltsev Nobuyuki Kawai Laurens Keek Stefanie Komossa Ingo Kreykenbohm Lucien Kuiper Devaky Kunneriath Gang Li En-Wei Liang Manuel Linares Francesco Longo FangJun Lu Alexander A.Lutovinov Denys Malyshev Julien Malzac Antonios Manousakis Ian McHardy Missagh Mehdipour YunPeng Men Mariano Méndez Roberto P.Mignani Romana Mikusincova M.Coleman Miller Giovanni Miniutti Christian Motch Joonas Nättilä Emanuele Nardini Torsten Neubert Paul T.O'Brien Mauro Orlandini Julian P.Osborne Luigi Pacciani Stéphane Paltani Maurizio Paolillo Iossif E.Papadakis Biswajit Paul Alberto Pellizzoni Uria Peretz Miguel A.Pérez Torres Emanuele Perinati Chanda Prescod-Weinstein Pablo Reig Alessandro Riggio Jerome Rodriguez Pablo Rodríguez-Gil Patrizia Romano Agata Rózańska Takanori Sakamoto Tuomo Salmi Ruben Salvaterra andrea Sanna andrea Santangelo Tuomas Savolainen Stéphane Schanne Hendrik Schatz LiJing Shao andy Shearer Steven N.Shore Ben W.Stappers Tod E.Strohmayer Valery F.Suleimanov Jirí Svoboda F.-K.Thielemann Francesco Tombesi Diego F.Torres Eleonora Torresi Sara Turriziani andrea Vacchi Stefano Vercellone Jacco Vink Jian-Min Wang JunFeng Wang Anna L.Watts ShanShan Weng Nevin N.Weinberg Peter J.Wheatley Rudy Wijnands Tyrone E.Woods Stan E.Woosley ShaoLin Xiong YuPeng Xu Zhen Yan George Younes WenFei Yu Feng Yuan Luca Zampieri Silvia Zane andrzej A.Zdziarski Shuang-Nan Zhang Shu Zhang Shuo Zhang Xiao Zhang Michael Zingale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97-138,共42页
In this White Paper we present the potential of the enhanced X-ray Timing and Polarimetry(eXTP) mission for studies related to Observatory Science targets. These include flaring stars, supernova remnants, accreting wh... In this White Paper we present the potential of the enhanced X-ray Timing and Polarimetry(eXTP) mission for studies related to Observatory Science targets. These include flaring stars, supernova remnants, accreting white dwarfs, low and high mass X-ray binaries, radio quiet and radio loud active galactic nuclei, tidal disruption events, and gamma-ray bursts. eXTP will be excellently suited to study one common aspect of these objects: their often transient nature. Developed by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led by th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the eXTP mission is expected to be launched in the mid 20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research in struments nuclear astrophysics flare stars accretion and accretion disks mass loss and stellar winds cataclysmic binaries X-ray binaries supernova remnants active galactic nuclei X-ray bursts gamma-ray bursts gravitational waves
原文传递
三轴椭球体模型中星风物质损失率的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媛 宋汉峰 钟振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5,100,共7页
采用三轴椭球体模型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子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分布。结果表明三轴椭球体模型下受有效重力加速度和不透明度的影响,子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分布是非均匀的,在该分布和子星形变的共同影响下角动量损失率的分布也是... 采用三轴椭球体模型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子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分布。结果表明三轴椭球体模型下受有效重力加速度和不透明度的影响,子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分布是非均匀的,在该分布和子星形变的共同影响下角动量损失率的分布也是非均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双星系统 三轴椭球体模型 星风 物质损失率分布
原文传递
转动双星系统的星风和角动量损失及演化
16
作者 卢媛 宋汉峰 钟振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转动双星系统非对称旋转椭球体模型下提出了各向异性的星风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数值模拟分析了转动双星系统的星风损失和角动量损失的分布,以及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并给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转动双星系统 星风损失 角动量损失 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