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平衡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临床影响
1
作者 张雯 宋超 +4 位作者 钟镇阳 呼婷 汪梅花 拓进宝 曹慧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肠道菌群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肠道菌群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L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接受大剂量化疗,化疗结束48 h后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B组患者单纯浙贝黄芩汤治疗,C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治疗,治疗12 d后,对3组患者G-CSFR、CFU-GM、BFU-E表达情况及血细胞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C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79±6)g/L、(3.8±0.4)×10^(9)/L、(66.4±3.6)×10^(9)/L]与A组[(59±7)g/L、(3.2±0.4)×10^(9)/L、(52.6±2.8)×10^(9)/L]、B组[(61±7)g/L、(3.1±0.3)×10^(9)/L、(52.8±2.6)×10^(9)/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CSFR(5.35±0.16)pg/ml和白细胞介素-11受体(IL-11R)(6.38±0.54)μg/kg水平均高于A组[(2.23±0.13)pg/ml和(1.49±0.24)μg/kg]和B组[(2.31±0.16)pg/ml和(2.31±0.49)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7 d CFU-GM(18.5±6.0)个和14 d BFU-E(83.5±7.5)个高于A组[7 d CFU-GM(9.5±2.0)个和14 d BFU-E(59.5±6.5)个]和B组[7 d CFU-GM(12.0±6.5)个和14 d BFU-E(63.5±5.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C组双歧杆菌(12.56±3.25)lgCFU/g、乳酸杆菌(13.56±2.58)lgCFU/g、肠杆菌(5.12±1.45)lgCFU/g、肠球菌(5.14±0.58)lgCFU/g高于A组[(9.26±1.03)lg CFU/g、(8.65±0.84)lg CFU/g、(8.08±0.64)lgCFU/g、(8.15±0.46)lgCFU/g]和B组[(11.35±1.36)lg CFU/g、(12.43±1.14)lgCFU/g、(6.49±0.55)lgCFU/g、(6.66±0.43)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G-CSFR、CFU-GM、BFU-E水平,可能更好地改善化疗引起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改善肠道菌群,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受体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下载PDF
烟秆生物炭及其改性对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2
作者 胡维 程建中 +2 位作者 高维常 涂成龙 唐源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生物炭(BC)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其修复效果与制备条件及原材料密切相关。以不同碳化温度(300、500和700℃)的烟秆生物炭BC及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改性生物炭(HBC)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时段(7、14和30 d)烟秆BC及... 生物炭(BC)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其修复效果与制备条件及原材料密切相关。以不同碳化温度(300、500和700℃)的烟秆生物炭BC及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改性生物炭(HBC)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实验探究不同时段(7、14和30 d)烟秆BC及HBC对矿区Pb、Zn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BC和HBC均能增加土壤pH值(7.81~8.56),并分别使土壤Pb毒性浸出浓度显著降低了30.02%~34.75%和28.23%~34.02%,使有效态Pb降低了37.95%~51.71%和22.56%~26.52%,有效态Zn降低了31.90%~55.52%和19.31%~41.70%;Pb、Zn生物有效性在培养7 d时降低最明显,不同BC使土壤Pb、Zn酸溶态降低了8%~11%和6%~14%,同时增加了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而HBC则促使Pb、Zn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BC对土壤Pb、Zn修复效果与HBC相当,因此,烟秆BC和HBC在钝化矿区Pb、Zn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为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土壤 烟秆生物炭 改性 迁移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Stems and Leaves on Oligodendrocyte Damage Induced by Aβ1-42
3
作者 Tangtang Song Yinhui Yao Yazhen Shang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Aim: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the stem and leav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SSFs) against Aβ<sub>1-42</sub>-induced oligodendrocytes (OL) damage. ... Aim: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the stem and leav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SSFs) against Aβ<sub>1-42</sub>-induced oligodendrocytes (OL) damage. Methods: Immunofluorescence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 a characteristic protein of rat oligodendrocytes (OLN-93 cell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SSFs on OLN-93 cells injured by Aβ<sub>1-42</sub>, an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jecting OLN-93 cells to Aβ<sub>1-42</sub> exposed. Cell morphology was examined using an inverted microscope, while cell viabil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of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dditionall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as measured using the pyruvic acid reduction assay. The 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 (GBE) injection was used as a positive control. Results: A total of >95% of the MAG immunofluorescence-positive cells were identified as oligodendrocytes. Gradually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SSFs impaired the cells, and the maximum nondetrimental dose for OLN-93 cells was 75 mg/L.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SSFs on OLN-93 cells damaged by Aβ<sub>1-42</sub>.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SF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LN-93 cell morphological abnormal changes, increased the OLN-93 cell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d LDH release. Conclusion: SSFs can alleviate Aβ<sub>1-42</sub>-induced damage of 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vonoids form the Stem and Leav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1-42 OLIGODENDROCYTES DAMAGE
下载PDF
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与干形综合选择
4
作者 蔡卫佳 王昊 +3 位作者 刘威 罗桂杰 刘旭 王红玲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筛选出速生和接干能力好的无性系,以江苏省宿迁市的13个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线形模型对泡桐20个月树高(H_(20)),30个月树高(H_(30))、胸径(D_(30))、材积(V_(30))和30个月时接干能力指数(J_(30))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 为筛选出速生和接干能力好的无性系,以江苏省宿迁市的13个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线形模型对泡桐20个月树高(H_(20)),30个月树高(H_(30))、胸径(D_(30))、材积(V_(30))和30个月时接干能力指数(J_(30))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同时,利用基因型综合指数选择法对30月龄泡桐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快,H_(20)、H_(30)、D_(30)、V_(30)和J_(30)平均值分别为4.56 m、6.73 m、10.20 cm、0.0314 m^(3)和0.48;泡桐H_(20)、H_(30)、D_(30)、V_(30)和J_(30)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水平,其无性系重复力为0.69~0.99,单株重复力为0.15~0.85,说明遗传和环境因子均为影响泡桐生长的重要因素。生长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接干能力指数与D_(30)和V_(30)间表型相关不显著,而与其他性状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以泡桐30个月时生长和接干能力指标进行早期选择,综合评选4个优良无性系49、01-23、01-22和4B,无性系入选率30.8%,其生长指标和接干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无性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早期生长 干形 多性状选择指数
下载PDF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木材密度、硬度及无节材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明旭 沙子舟 +3 位作者 范少辉 叶代全 马祥庆 何宗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12,共5页
为揭示修枝对杉木木材密度、硬度及无节材比例的影响规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4年生杉木林中开展4种不同修枝强度(分别修除树干直径6、8、10、12 cm位置以下的枝条)处理试验。在修枝后20 a,按照平均标准木法选择不同修枝强度和对照处理... 为揭示修枝对杉木木材密度、硬度及无节材比例的影响规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4年生杉木林中开展4种不同修枝强度(分别修除树干直径6、8、10、12 cm位置以下的枝条)处理试验。在修枝后20 a,按照平均标准木法选择不同修枝强度和对照处理标准木进行不同指标测定,研究修枝强度对杉木木材密度、硬度、干形、无节材比例等指标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强度对杉木木材尖削度有显著影响,未修枝杉木木材尖削度为1.05%,修枝杉木尖削度均小于0.92%,修枝后杉木干形更趋于通直,树干形率增大。不同修枝强度处理杉木木材指标存在差异,修枝降低了杉木木材密度、硬度,但显著提高杉木无节材的比例,不同修枝处理无节材比例比未修枝提高5%~15%。10 cm修枝强度能明显增加无节材比例,但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不明显,是值得杉木无节材培育中推广的修枝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修枝强度 干形 木材密度 木材硬度 无节材
下载PDF
干形数据采样方法对树干削度方程构建的影响
6
作者 张兹鹏 何培 +1 位作者 杨翔玮 姜立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0-79,共10页
【目的】基于落叶松15个点的直径-树高干形数据,比较树干不同采样方法对曾伟生(1997)、Bi(2000)和Max&Burkhart(1976)削度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343株落叶松干形数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0种数据采样方法,使用留一... 【目的】基于落叶松15个点的直径-树高干形数据,比较树干不同采样方法对曾伟生(1997)、Bi(2000)和Max&Burkhart(1976)削度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方法】以大兴安岭343株落叶松干形数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0种数据采样方法,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基于原始数据和不同采样数据的模型进行检验,选用确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B)、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MPB)作为检验的评价指标,并求出以上4个指标的平均相对排序值。使用Tukey多重比较法对基于不同采样数据的模型进行成对比较,分析当拟合数据改变的情况下各削度模型在预测落叶松直径时是否有显著差异。最后为了直观地表示不同采样数据对削度模型的影响,从落叶松数据中分别随机抽取一株大树和一株小树进行树干模拟。【结果】1)相对于使用原始数据时的模型,基于一部分采样方法的模型检验精度有略微提高,其中使用第27种方法时,曾伟生模型的精度最高;使用第26种方法时,Bi的模型精度最高;使用第9种方法时,Max&Burkhart的模型精度最高;2)Tukey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原始数据和基于3种最优采样方法的削度模型在预测落叶松直径时,模型两两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3)通过对落叶松小树和大树的树干进行模拟发现,使用原始数据时的削度模型,与使用最优采样数据时的削度模型,对树干的模拟效果几乎相同。【结论】针对不同的削度模型,其最适用的采样方法也不同。当使用曾伟生的模型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树干削度预测时可以选择方法 27中7个点的直径-树高数据进行拟合,即将树干分成7个区分段进行干形测量;当使用Bi的模型时可以选择方法 26中的7个区分段进行干形测量;当使用Max&Burkhart的模型时可以选择方法 9中的10个区分段进行干形测量;当同时考虑这3个模型时,可以选择方法 20中的8个区分段进行干形测量,此时3个模型对落叶松树干不同位置处直径的预测精度均会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采样方法 干形 削度方程 留一交叉验证
下载PDF
珍贵树种红椿干形培育研究进展
7
作者 程琳 梁瑞龙 +5 位作者 陈琴 戴俊 陈仕昌 李娟 姜英 黄开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72-76,84,共6页
红椿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重要的珍贵树种。红椿材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木材利用率,是少有的可以通株加工利用的乔木;近年来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红椿作为重要经济树种,对木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红椿干形和... 红椿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重要的珍贵树种。红椿材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木材利用率,是少有的可以通株加工利用的乔木;近年来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红椿作为重要经济树种,对木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红椿干形和生长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形数及形率、干形遗传改良研究、立地条件及气候因子对干形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红椿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干形 生长 培育
下载PDF
施加不同形态氮肥对芦苇生长和茎秆理化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罗佳 郑孟雨 +4 位作者 邹小智 蒲苗艳 何禹滔 龙治坚 胡尚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0,共7页
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的西南科技大学芦苇温室大棚,于2022年5月20日,将购自河北雄安聚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白洋淀白花芦苇、白洋淀黄花芦苇、宿州芦苇的地下根系扦插盆内,在大棚内育苗15 d, 6月5日选取长势良好,大小一致的... 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的西南科技大学芦苇温室大棚,于2022年5月20日,将购自河北雄安聚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白洋淀白花芦苇、白洋淀黄花芦苇、宿州芦苇的地下根系扦插盆内,在大棚内育苗15 d, 6月5日选取长势良好,大小一致的幼苗盆栽;选用不同形态氮素(酰胺态氮(CO(NH_(2))_(2))、铵态氮(NH4Cl)、硝态氮(KNO_(3)))设计单施、混施8种施肥方案(其中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扦插苗进行施肥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4株,共96株;10月6—7日,测定成熟期芦苇的株高、第三节节间长、植株干质量,各处理分别随机选取3株,以全株收获取样,测定生物量、纤维形态、纤维素、木质素;分别取未施肥前盆中、施肥后成熟期盆中3~7 cm土层的土壤,测定土壤肥力(包括全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土壤pH等);结合测定指标,应用方差分析法(ANOVA)、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分析施加不同形态氮肥对芦苇生长和茎秆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酰胺态氮和铵态氮,对白洋淀黄花芦苇的表型和干质量有促进作用,对改善白洋淀白花芦苇、白洋淀黄花芦苇的纤维形态效果最佳;混施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白洋淀黄花芦苇、白洋淀白花芦苇的纤维素质量分数显著提高,白洋淀黄花芦苇的木质素质量分数最低;单施酰胺态氮,对宿州芦苇纤维素质量分数促进效果最显著。综合试验结果,混施酰胺态氮和铵态氮,对促进植株生长、改善纤维形态、提高纤维利用率的效果最佳;综合各项指标,白洋淀黄花芦苇更具有优良纤维用原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芦苇生长性状 芦苇茎秆理化特性 植物木质纤维素 氮肥形态
下载PDF
尼勒克喀什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组成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9
作者 陈幻林 韩大勇 +1 位作者 牛忠泽 高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17-123,127,共8页
于2019和2020年对尼勒克喀什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组成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高等维管植物180种,隶属53科140属。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生长型和水分生态类型组成发现,地面芽植物普遍具有分枝型、直根型... 于2019和2020年对尼勒克喀什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组成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高等维管植物180种,隶属53科140属。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生长型和水分生态类型组成发现,地面芽植物普遍具有分枝型、直根型和中生的生长和生态特征,是阳性草地的主要类群;地下芽植物则普遍具有直立型、根茎型和湿生的生长和生态特征,是湿草甸和沼泽的主要类群;一年生植物具有分枝型、刷状根和中、旱生的生长和生态特征,为沙地、干旱坡地等生境的主要类群;地上芽植物则以分枝型、直根型和旱生性为表征,是极旱生境的主要类群。尼勒克喀什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具有典型的温带植被特征,但同时也叠加了土壤水分条件的作用,形成以温带地面芽植物为主、湿生成分和一年生荒漠成分并重的格局。未来应加强湿地生境管理,提升湿地属性,增强湿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生长型 根生长型 生活型 尼勒克
下载PDF
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变异和选择 被引量:33
10
作者 辛娜娜 张蕊 +3 位作者 范辉华 陈康 徐有明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利用2008年营建于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近140个木荷优树家系的遗传测定林,研究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并初选出一批速生优质家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 利用2008年营建于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近140个木荷优树家系的遗传测定林,研究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并初选出一批速生优质家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第3组的最大分枝角性状外,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也存在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树高、胸径和冠幅在两地点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均较高,其变化在0.36 0.87间,受中等偏强的遗传控制,而树干通直度和分枝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相对略低,受中等偏弱的遗传控制。性状相关分析显示,木荷家系树高、胸径和冠幅间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在0.572 0.928间。最大分枝粗与树高和胸径也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说明对速生的木荷家系须加强早期修枝,以培育优质的干材。以树高为选择标准,在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分别初选出24个和17个早期速生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家系 生长 形质 变异 选择
下载PDF
24年生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 被引量:63
11
作者 刘青华 金国庆 +3 位作者 张蕊 储德裕 秦国峰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61,共7页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年均温、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产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锯材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生长 形质 木材基本密度 地理变异 种源区划 种源选择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 被引量:50
12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1 位作者 李时元 侯义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4,共7页
以12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干形和材性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间接选择研究,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开展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并为湖北等亚热带高海拔山区筛选出一批生长、干形和材性... 以12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干形和材性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间接选择研究,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开展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并为湖北等亚热带高海拔山区筛选出一批生长、干形和材性兼优的家系,最后提出了日本落叶松纸浆材选育指标及优良家系利用途径。研究表明:生长性状与纤维长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壁腔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木材密度、1%NaOH抽出物、综纤维素含量间相关不显著;木材密度与主枝长之间,纤维长度与主枝长、主枝粗和新枝粗之间,晚材壁腔比与主枝粗、主枝长、皮厚、冠幅、新枝数之间,1%NaOH抽出物与主枝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各控制性状对单木材积直接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胸径、树高、主枝长、壁腔比、主枝粗、皮厚、冠幅、晚材纤维长和早材纤维长,其中胸径和树高2个性状对单株材积性状的直接作用占材积总变异的63%,虽然冠幅、壁腔比等性状对单木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很小,但这些性状通过胸径对单木材积具有很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由这9个性状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说明单木材积变异的9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自由授粉家系 纸浆材材性 生长 干形 选择指数
下载PDF
高抗光肩星天牛优良杨树无性系的选择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1 位作者 杨敏生 张世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2,共3页
利用系统聚类法将 6个参试杨树无性系分为 3类 :G1类 ,生长慢 ,抗虫性差的无性系是加杨 ;G2 类 ,生长较快 ,抗虫性较好的无性系有I- 2 14杨和山海关杨 ;G3 类 ,生长快 ,抗虫性好的树种和无性系有毛白杨、冀秦 1号杨、冀秦 2号杨。通过... 利用系统聚类法将 6个参试杨树无性系分为 3类 :G1类 ,生长慢 ,抗虫性差的无性系是加杨 ;G2 类 ,生长较快 ,抗虫性较好的无性系有I- 2 14杨和山海关杨 ;G3 类 ,生长快 ,抗虫性好的树种和无性系有毛白杨、冀秦 1号杨、冀秦 2号杨。通过对不同杨树生长和材质因子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抗虫性的综合分析 ,认为冀秦 1号杨和 2号杨在抗虫性、生长及材质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了对照无性系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光肩星天牛 杨树 无性系 系统聚类法 抗虫性 生长 材质 干型
下载PDF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干形性状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惠新 黄敏仁 +1 位作者 李火根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0775 3) ,干形高度受遗传控制;弯曲度、节子数及树皮厚度等3 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圆满度和利用率2 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杨木单板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干弯曲度和树皮厚度遗传上有密切的关系,但与节子数相关不密切。同时利用指数分析法对杨树新无性系干形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形 遗传变异 杨树 无性系
下载PDF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阳 乔杰 +5 位作者 王保平 冯延芝 周海江 崔令军 王炜炜 杨代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40,共9页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生长 干形 多性状选择指数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肖兴翠 索怀俊 +5 位作者 李成勇 杨勇智 彭建 刘屹 史亮 李金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7,共8页
【目的】研究出香椿中龄林适宜的间伐强度和保留密度,促进香椿中龄林的生长,培养良好的干形,为香椿中龄林的密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7年生香椿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4、1/3、1/2共3种间伐强度,不间伐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出香椿中龄林适宜的间伐强度和保留密度,促进香椿中龄林的生长,培养良好的干形,为香椿中龄林的密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7年生香椿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4、1/3、1/2共3种间伐强度,不间伐作为对照,对间伐1~3 a的胸径、树高、冠幅进行了测量,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结果】间伐对香椿中龄林的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和蓄积生长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对树高没有显著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间伐1~3 a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以1/2的高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生长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3的中度间伐对蓄积生长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强度间伐的枝下高生长量在间伐3 a时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1/4的低强度间伐对干形培养相对有利,1/2的高强度间伐不利于干形的培养,1/3的中强度间伐对干形有轻微的削弱作用。【结论】间伐1/3后1100株·hm-2的保留密度对香椿中龄林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林分蓄积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对干形削弱相对较小,可作为香椿中龄林密度调控的最佳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间伐 中龄林 生长 干形
下载PDF
不同杨树品种的分枝及与生长和干形的关联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玉峰 姜岳忠 +4 位作者 张明哲 王卫东 秦光华 翟洋 于振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8,共5页
以3个欧美杨和3个美洲黑杨品种为对象,在其6年生人工林中设立样地,采用样木解析法研究其分枝特性及分枝与生长和干形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分枝特性(分枝的数量、长度、角度和粗度)存在差异,相比3个美洲黑杨品种,供试欧... 以3个欧美杨和3个美洲黑杨品种为对象,在其6年生人工林中设立样地,采用样木解析法研究其分枝特性及分枝与生长和干形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分枝特性(分枝的数量、长度、角度和粗度)存在差异,相比3个美洲黑杨品种,供试欧美杨品种平均分枝数量较多、长度较短、角度较大、粗度较细。不同冠层间的分枝性状也有差异,且此差异从树冠下层向上层逐渐变小,其中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总体表现为从树冠上层向下层增大,而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则不明显。分枝性状在不同冠层中的遗传力也不同,呈现出第1轮枝中较强、第2、3轮枝中较弱的规律。相关分析得出分枝数量与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和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分枝长度和粗度在第1轮和第2轮枝中与生长和干形(胸高形数和每轮枝上部与下部主干的直径差)呈负相关,在第3轮枝中呈正相关。依据测定指标6个供试杨树品种的冠型划分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品种 美洲黑杨 欧美杨 分枝特性 生长 干形 关联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自然整枝进程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利用25年定位观测数据来阐明杉木人工林的自然整枝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越大,杉木人工林自然整枝发生的时间越早,自然整枝强度也越大;当林木树冠比率(树冠长度/树高)降低到0.40时,不同造林密度小区的树冠比率降低幅度明显减小;... 利用25年定位观测数据来阐明杉木人工林的自然整枝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越大,杉木人工林自然整枝发生的时间越早,自然整枝强度也越大;当林木树冠比率(树冠长度/树高)降低到0.40时,不同造林密度小区的树冠比率降低幅度明显减小;当林木树冠比率减小到0.30时,发生林分自疏,且不受造林密度和林木死亡率的影响;在杉木人工林开始自然整枝但尚未进入到林分自疏阶段时,不同造林密度小区的树冠宽度/树冠长度比值均迅速上升;在林分自疏早期阶段,树冠宽度/树冠长度上升速率明显减缓;在林分自疏后期林木死亡率明显增大的条件下,树冠宽度/树冠长度又再次迅速上升,树冠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密度效应,但在自然整枝的整个过程中,树冠宽度/树冠长度均小于1;在杉木人工林自然整枝过程中,同化物质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分配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林木的干形指标(树高/胸径)随着自然整枝强度增大而减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自然整枝 造林密度 林分自疏 干形
下载PDF
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6-83,共8页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干形 干形改良 壮苗培育 人工接干
下载PDF
顶果木天然林优树的选择标准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志龙 马跃 +5 位作者 谌红辉 刘光金 李洪果 全昭孔 莫慧华 蒙明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56,共4页
通过对广西顶果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实测了3个市(县)89株顶果木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及环境因子,选出候选优树20株。对候选优树6个形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选择出干形、分枝数和冠径比作为顶果木选优的主要性状。采用基准线法初选优树15... 通过对广西顶果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实测了3个市(县)89株顶果木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及环境因子,选出候选优树20株。对候选优树6个形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选择出干形、分枝数和冠径比作为顶果木选优的主要性状。采用基准线法初选优树15株,再以形质指标评分法复选优树9株,入选率45%,可供近期无性繁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果木 优树选择 干形 分枝数 冠径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