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水交替驱CO_2注入界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超群 黄磊 +2 位作者 罗璇 范虎 万单梁 《油气地球物理》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和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水驱效果相比,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提高,而含水率却比水驱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交替注入 正交实验设计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气水交替驱最优方案确定
2
作者 马超群 黄磊 +2 位作者 罗璇 范虎 熊伟 《吐哈油气》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建立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的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研究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量、CO... 通过建立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的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研究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量、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及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同水驱效果相比,在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含水率去比水驱要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设计 气水交替注入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