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s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me to intervene in gastric pain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with Qi deficiency
1
作者 Yin-Hong Yu Yu-Shuang Yu Xiao-He Ch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1期5056-5062,共7页
BACKGROUND Gastroparesis is a common diges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which can lead to symptoms such as nausea,vomiting,abdominal pain,and poor appetit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 BACKGROUND Gastroparesis is a common diges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which can lead to symptoms such as nausea,vomiting,abdominal pain,and poor appetit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treat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including gastroparesis.TCM theory suggests that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 syndrome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s in gastroparesis.Nursing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and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s have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in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However,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gastroparesis with spleen stomach deficiency syndrome.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with spleen stomach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o compare it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AI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araplegia with spleen stomach deficiency syndrome.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July 2021,80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is of spleen stomach qi deficiency typ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The 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cedures.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and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s,pain levels,and sleep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comparing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CM symptom score,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core,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However,after treatment,the TCM syndrome scores,VAS scores,and PSQI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mild gastroparesis due to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lan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nursing effect,and has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patients’pain and sleep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me Spleen and stomach qi deficiency type Gastric and epigastric pain Nursing effect PAIN Sleep quality
下载PDF
Treatment of Stomach Disorder Through Liver Qi Regulation
2
作者 ZHANG Shu-yan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28-629,共2页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regulation of liver Qi in the treatment of stomach disorders and discussed recipes for the eight types of stomach problems.
关键词 胃功能障碍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饮食调节
下载PDF
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3
作者 叶春荣 何友成 +1 位作者 汤水华 严锦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病例脱落。研究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及黏膜病变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宁胶囊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气虚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维 张瑜 +1 位作者 孙胜振 华元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胃泌素-17(G-17)、丙二醛(MDA)、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和Hp根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 目的:观察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胃泌素-17(G-17)、丙二醛(MDA)、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和Hp根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肝胃气滞证Hp阳性CAG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芍胃康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MDA、PGⅠ和PGⅡ水平,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Hp根除率,观察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升高,MDA、PGⅡ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者血清G-17、PG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DA、PGⅡ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Hp根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65/70)、92.86%(65/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3%(57/70)、81.43%(5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胃康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气滞证Hp阳性CAG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功能、氧化应激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并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胃康汤 四联疗法 肝胃气滞证 幽门螺杆菌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刘万里教授从气机失调论治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经验采撷
5
作者 张瑞 苏坤涵 刘万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迁延难愈,增加了临床的诊疗难度。刘万里教授指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重叠的重要病机。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刘万里教授倡导以疏理脏腑气机立法,顺应脏腑气机特性,以“通降...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迁延难愈,增加了临床的诊疗难度。刘万里教授指出气机升降失调是其重叠的重要病机。对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刘万里教授倡导以疏理脏腑气机立法,顺应脏腑气机特性,以“通降胃气”为先,以“调脾”“疏肝”“宣肺”为要,立足整体,临证分别施以消食化滞,和胃降气、健脾化湿,复运益气、疏肝调脾,和中理气,宣肺肃肠,通腑行气之法。脏腑气机升降秩序得复,则诸症皆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 气机升降 通降胃气
下载PDF
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静智 曾玲 +2 位作者 刘雪 石柳 温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究气滞胃痛颗粒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Hp清除率、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措施拟定,促使伴Hp感染FD患者临床获益。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伴Hp感染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评估两组疗效,统计两组Hp清除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胃肠动力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瘦素、胃动素以及血清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气滞胃痛颗粒可提高伴Hp感染FD患者的Hp清除率,改善其胃肠动力,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气滞胃痛颗粒 胃肠动力 不良反应 胃动素
下载PDF
从“虚”“郁”论治高血压前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彤 张磊 戴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病的潜伏期,已经出现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亚健康状态。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与“虚”“郁”密切相关。脾虚是高血压前期的发病基础,气郁是病机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火等病理产物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治疗以健...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病的潜伏期,已经出现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亚健康状态。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与“虚”“郁”密切相关。脾虚是高血压前期的发病基础,气郁是病机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火等病理产物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治疗以健运脾胃、理气开郁为原则,化痰、活血、清热多法并用,同时注重日常调护,防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气郁 高血压前期 正常高值血压 健运脾胃 理气开郁
下载PDF
秦之桢“食滞为病”学术特色探析
8
作者 李扬 孙萌萌 +1 位作者 耿雪梅 张沁园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清代名医秦之桢所撰《伤寒大白》为底本,系统归纳秦之桢辨治食滞的临床经验,并与《伤寒论》论治食滞相比较。秦之桢指出食滞容易化热,常以望唇之润、燥、枯推断里热的程度。胃有食滞可出现经气不利、表邪不解、阳气失布、神志失常、... 以清代名医秦之桢所撰《伤寒大白》为底本,系统归纳秦之桢辨治食滞的临床经验,并与《伤寒论》论治食滞相比较。秦之桢指出食滞容易化热,常以望唇之润、燥、枯推断里热的程度。胃有食滞可出现经气不利、表邪不解、阳气失布、神志失常、气机不通5种衍生病理变化。在治疗方面,秦氏善用朱丹溪之保和丸,常改丸剂为散、汤剂速去食滞,若食滞日久化热者用保和散冲服竹沥、萝卜汁润燥消食,并根据谷食、肉食、面食等不同病因加减。在治疗禁忌方面,指出消食法不可用于因虚致实证,防止体虚不耐攻伐。因食物赖于胃阳腐熟消化,故不宜用寒凉下法损伤胃阳,较《伤寒论》补充了“胃宜温消,肠宜寒下”的胃肠分治原则。认为夹食伤寒应消食与发表并举。并提出病中、病后顾护胃气对疾病痊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大白》 秦之桢 秦皇士 食滞 《伤寒论》 胃气 保和丸
下载PDF
王行宽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
9
作者 陶俊宏 张稳 +1 位作者 范建民 王行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通过对相火的释意,阐明“相火周流”途径与“相火致悸”规律,总结王行宽教授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外感风湿热邪,饮食、情志失调是引发“相火致悸”的始动因素。脾湿胃逆,相火扰神,动击失序是主要病机,同时兼有气阴易伤、痰瘀易... 通过对相火的释意,阐明“相火周流”途径与“相火致悸”规律,总结王行宽教授从“相火周流”论治心悸经验。外感风湿热邪,饮食、情志失调是引发“相火致悸”的始动因素。脾湿胃逆,相火扰神,动击失序是主要病机,同时兼有气阴易伤、痰瘀易生、神明易乱的病理特点。据此,王行宽教授提出,健脾降胃、清泻相火、安神定悸为主要治法,同时注重补养气阴、祛痰化瘀、调神益智,方以宁心定悸汤化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相火周流 相火致悸 健脾降胃 清泻相火 安神定悸 宁心定悸汤 王行宽
下载PDF
因虚致郁论治灼口综合征
10
作者 郑佳雯 冯子芹 +2 位作者 郑瑀 王鹏 许凤全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灼口综合征的病位在口窍,通过经脉与脾胃紧密关联;且其常与情绪障碍相互为病,“七情内伤,脾胃先病”,脾胃亦有调节转化情志之功。笔者认为“因虚致郁”是灼口综合征发病、病程进展以及预后的重要病机。脾胃虚损则诸窍不利,继而内生痰浊... 灼口综合征的病位在口窍,通过经脉与脾胃紧密关联;且其常与情绪障碍相互为病,“七情内伤,脾胃先病”,脾胃亦有调节转化情志之功。笔者认为“因虚致郁”是灼口综合征发病、病程进展以及预后的重要病机。脾胃虚损则诸窍不利,继而内生痰浊、气滞等多种病邪,形成郁滞之象,导致疾病进展,迁延难愈,故在灼口综合征的防治中应重视顾护脾胃。提出治疗灼口综合征应重以补益脾胃,令中焦不虚,气血通调,同时兼施化痰清火以安疾病之变,调肝脾畅气机以防疾病迁延。临证当从病机入手,共施“补、疏、通”之法,遣方用药则根据病机演变和偏盛程度灵活配伍加减,晓治病之则,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提高临床思辨能力,为中医防治灼口综合征提供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舌痛症 因虚致郁 脾胃 痰浊 气机 肝脾
下载PDF
“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初探
11
作者 张翔 姚雅淇 +5 位作者 张振宇 徐寅翔 苗开齐 熊淑馨 程璇 王光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王光安副教授从气机角度论治该病,疗效显著。文章基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通过对相关治疗案例的分析,探讨王光安副教授应用“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经验,...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王光安副教授从气机角度论治该病,疗效显著。文章基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通过对相关治疗案例的分析,探讨王光安副教授应用“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经验,以期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归元针法 面部过敏性皮炎 气机升降 脾升胃降 针刺
下载PDF
吴勉华论治肠癌经验探析
12
作者 祝金标 吴艳 吴勉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97-200,共4页
吴勉华教授发挥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肠癌致病之因为癌毒,结合肠腑“实而不能满”的脏腑特性,肠癌脾胃气虚和癌毒内生贯穿病理始终,肠癌多伴“气滞、湿毒、热毒、瘀毒”等病理因素,导致肠腑通降失司,“湿、热、瘀、毒”... 吴勉华教授发挥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肠癌致病之因为癌毒,结合肠腑“实而不能满”的脏腑特性,肠癌脾胃气虚和癌毒内生贯穿病理始终,肠癌多伴“气滞、湿毒、热毒、瘀毒”等病理因素,导致肠腑通降失司,“湿、热、瘀、毒”等复合病理因素胶结,形成有形之瘤体。吴教授主张动态辨期治疗,早期以健运脾胃、消积化滞为主,中后期强调温补脾胃、化湿和胃、消癌解毒、化瘀攻积,时时需解郁安神。吴教授临证强调剥离复杂病机,分清轻重缓急,用药法遵节次矩矱,强调配伍组合。本文总结吴教授辨治肠癌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为治疗肠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毒病机 脾胃气虚 吴勉华
下载PDF
消食液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复发的影响
13
作者 阳荣秀 秦涛 +4 位作者 彭悠悠 李沛然 蒋龙辉 欧阳顺琦 祝丽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消食液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7月门诊收治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赖氨肌醇B_(12)口服溶液)与观察组(消食液),各60例。... 目的分析消食液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7月门诊收治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赖氨肌醇B_(12)口服溶液)与观察组(消食液),各60例。比较2组患儿中医症候评分、疗效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80.00%)(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随访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复发率(11.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食液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患儿能显著改善患者食欲不振等症状,降低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食液 小儿厌食症 脾胃气虚型 复发性 中医证候积分 赖氨肌醇B_(12)口服溶液
下载PDF
基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探讨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
14
作者 陈万群 田锋亮 +2 位作者 李延萍 张金卫 杨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型,并在SPEM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构建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模型,结合TMXFR诱导的SPEM模型具有自恢复的特性,以TMXFR组及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监测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检测SPEM模型的构建及恢复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CR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表达。结果病证结合的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TMXFR组、SPEM组织恢复明显延迟;脾胃湿热证较对照组及TMXFR组的胃泌素表达异常升高(P<0.05),SPEM模型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较对照组水平降低(P<0.05),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miR-7a-5p表达较TMXFR有下降趋势;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IL-1β表达较TMXFR组、对照组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中IL-13表达有升高趋。结论此项研究结果侧面证实了在癌前病灶已形成的前提下,虽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外感湿热之邪、进食肥甘厚腻、饥饱失常、过劳伤脾等诱因下,机体可突破自身代偿修复能力,延缓SPEM恢复甚至使GPL进一步进展。这可能跟miR-7a-5p介导炎症因子IL-1β使得Th1/Th2细胞失衡相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胃癌前病变 脾胃湿热证 脾气虚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李东垣内伤病辨治思路探析及思辨
15
作者 赵妍婕 刘世威 宋素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著作之一,其卷中部分主要论述了内伤病的病机证治等内容。李东垣所论内伤病是由脾胃受损所导致的一种不足之病,生理基础主要与脾胃的生成和布散精微功能有关,核心病机为脾胃受损所导致的精气不足及...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著作之一,其卷中部分主要论述了内伤病的病机证治等内容。李东垣所论内伤病是由脾胃受损所导致的一种不足之病,生理基础主要与脾胃的生成和布散精微功能有关,核心病机为脾胃受损所导致的精气不足及阴火上冲,时令主气也会改变内伤病的主要矛盾。针对不断变化的病机,李东垣立甘温除热、补气升阳等法,又有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方随于后,形成了完整的内伤病辨治体系。李东垣理法十分精妙,多脱胎于先贤经典,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甘温除热、按而收之、风药升阳三点,思辨推敲其本义,以便灵活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 时令 气机升降 甘温 生发
下载PDF
基于《灵枢·营卫生会》解读“六经病欲解时”和六经病
16
作者 邱睿懿 吴柏升 +1 位作者 王洁宜 刘晓谷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灵枢·营卫生会》言:“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荣卫二气于阴分、阳分各行二十五周,对应昼夜。太阳病欲解时,卫气运行到日中重阳,胃气相对较强,卫气行而盛于外,荣气相对充足。阳... 《灵枢·营卫生会》言:“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荣卫二气于阴分、阳分各行二十五周,对应昼夜。太阳病欲解时,卫气运行到日中重阳,胃气相对较强,卫气行而盛于外,荣气相对充足。阳明病欲解时,阳尽而阴受气,卫气盛于荣气。少阳病欲解时,阳气从里出表,荣卫二气较弱。太阴病欲解时为重阴,胃气虚衰,荣卫二气生成不足。少阴病欲解时为阴衰,胃气弱,卫气衰,荣气弱。厥阴病欲解时,阴尽而阳受气,此时胃气弱致荣卫生成不足,但同时有卫气初出的趋势。治疗在于维持胃气的正常运行及荣卫二气的平衡,太阳病当泻卫固荣,方选麻黄汤类方;阳明病当清卫补荣,方选承气汤、白虎汤类方;少阳病当补荣疏卫,方选柴胡类方;太阴病当补荣和卫,方选桂枝汤类方;少阴病当补卫固胃护荣,方选四逆汤类方;厥阴病当护胃存荣固卫,方选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欲解时” 荣气 卫气 胃气 六经病 《灵枢·营卫生会》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生姜泻心汤加减方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17
作者 赵雁伟 闫永平 +3 位作者 韩若婵 翟文栋 董虹 田丽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生姜泻心汤出自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包含生姜、干姜、半夏、黄芩、人参、黄连、炙甘草、大枣八味中药,全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未用理气之药,却有理气之效。该方应用广泛,尤其在胃肠疾病方面常作为基本方。笔者... 生姜泻心汤出自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包含生姜、干姜、半夏、黄芩、人参、黄连、炙甘草、大枣八味中药,全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未用理气之药,却有理气之效。该方应用广泛,尤其在胃肠疾病方面常作为基本方。笔者临床收治1例近3个月内间断呕吐、大便不成形的病猫,且应用抗菌药、抑制呕吐等西兽药等难以奏效。经中兽医诊断病猫久病而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浊气归于上,且寒热错杂,辨证为水热互结的痞证兼脾阳虚。治则为和胃降逆,宣散水气,健脾益气。药用生姜泻心汤加炒白术、陈皮,散水消痞,和胃降逆兼健脾,其中炒白术偏重健脾和胃,陈皮偏重于理气,服药1 d后未见呕吐,大便基本成形,食欲、精神明显好转,服药3 d病猫基本痊愈。本病例可为宠物临床治疗长期呕吐病例提供新思路,为生姜泻心汤方证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泻心汤 呕吐 痞证 脾虚 水热互结 散水消痞 和胃降逆
下载PDF
旋覆代赭汤现代临床应用概述
18
作者 翟冬妍 吕冠华 范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82-386,共5页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胃虚气逆痰阻之“心下痞”的代表方。现代临床扩大了旋覆代赭汤的应用范围,旋覆代赭汤不仅应用于消化系统,在其他系统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文章对近年来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胃虚气逆痰阻之“心下痞”的代表方。现代临床扩大了旋覆代赭汤的应用范围,旋覆代赭汤不仅应用于消化系统,在其他系统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文章对近年来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拓宽旋覆代赭汤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胃虚气逆 临床应用 概述 异病同治
下载PDF
中医脐灸联合饮食调护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吴巧玲 郭惠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脐灸联合饮食调护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72例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成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中医脐灸联合饮食调护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72例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成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脐灸联合基于辨证的饮食调护。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中医主症分级量化表积分(粪便性状积分、大便次数积分)、中医次症分级量化表积分(食后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粪便镜检中异常理化指标(脂肪球)的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粪便性状积分、大便次数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研究组患儿食后腹胀积分、食欲不振积分、倦怠乏力积分、神疲懒言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研究组脂肪球转阴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脐灸联合饮食调护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泄泻效果明确,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脐灸 饮食调护 脾胃气虚型泄泻
下载PDF
胃宁散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许宝才 徐鑫陵 +1 位作者 陈伟 陈凯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79-880,883,共3页
目的观察胃宁散治疗慢性胃炎(CG)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CG脾胃气虚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胃宁散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 目的观察胃宁散治疗慢性胃炎(CG)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CG脾胃气虚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胃宁散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95.7%)优于对照组(83.0%)(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病理组织学疗效有效率(84.8%)高于对照组(63.8%),且观察组病理组织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损伤指标G17、PGI及PGR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宁散是治疗CG脾胃气虚证的安全有效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气虚 胃宁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