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鸟居龙藏及其《辽代画像石墓》
1
作者 姜忻彤 孟鑫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鸟居龙藏是日本近代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学术生涯后期致力于辽代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画像石墓则是其研究的重点。1942年,鸟居龙藏在燕京大学出版《辽代画像石墓》一书,汇集了鸟居氏对鞍山地区辽画像石墓的历... 鸟居龙藏是日本近代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学术生涯后期致力于辽代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画像石墓则是其研究的重点。1942年,鸟居龙藏在燕京大学出版《辽代画像石墓》一书,汇集了鸟居氏对鞍山地区辽画像石墓的历次调查成果,认为这些画像石展现了契丹风俗、佛教典故、二十四孝故事、西游记故事等诸多场景。其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其判断亦有不准确之处。本文在译注《辽代画像石墓》的基础上,考述鸟居龙藏对辽代遗存的调查行实,评介《辽代画像石墓》的主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居龙藏 画像石墓 辽代考古
下载PDF
陕西清涧桑树坪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2
作者 闫宏东(摄影) 申宝发(绘图) +1 位作者 何家欢(绘图/摄影) 郝志国(摄影/执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9,共17页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区西汉时期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清涧 西汉 木椁墓 石室墓
下载PDF
川渝地区南宋石室墓仿木构建筑史料研究
3
作者 黄青岩 徐怡涛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对重庆及四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进行排比分期,研究其发展趋势及流变现象,将其具体分为乾道及之前(1173之前)、淳熙年间(1174-1189)、绍熙至嘉定(1190-1224)、嘉定之后(1224之后)四期,其中第三期又以庆元(1195-1200)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在上述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断代问题。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当时同地域地面木构及仿木构建筑特点及形制发展的异同,补充川渝地区宋代建筑的研究材料,阐释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南宋 石室墓 仿木构 建筑形制 分期
下载PDF
山西大同开源街北魏石室墓发掘简报
4
作者 李志国(执笔/绘图/整理) 张志忠 +3 位作者 靖晓亭(摄影) 吕晓晶(摄影) 张洋(摄影) 刘泽鹏(绘图)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37-49,共13页
上华琚墓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村北的开源街北侧。2021年7—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北魏墓葬67座,其中,2座石室墓为北魏平城时期大同地区发掘的墓葬中首次见到的丧葬形式,随葬器物与大同城南七里村... 上华琚墓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村北的开源街北侧。2021年7—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北魏墓葬67座,其中,2座石室墓为北魏平城时期大同地区发掘的墓葬中首次见到的丧葬形式,随葬器物与大同城南七里村发掘的同时期墓葬文化面貌基本一致,为研究大同地区北魏时期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平城 北魏 石室墓
下载PDF
新疆阿拉沟东风厂墓地发掘简报
5
作者 张元(执笔/绘图) 伊力(绘图) +2 位作者 刘维玉(摄影) 丽娜(摄影) 张玉忠(摄影)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8-63,140,I0004,共18页
1984年10月和1985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托克逊县阿拉沟沟口西约10公里的原东风机器厂南侧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1座。墓葬形制以竖穴石室为主,少量为竖穴土坑和无墓室墓,葬式多为丛葬。出土彩陶器、素面陶器... 1984年10月和1985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托克逊县阿拉沟沟口西约10公里的原东风机器厂南侧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1座。墓葬形制以竖穴石室为主,少量为竖穴土坑和无墓室墓,葬式多为丛葬。出土彩陶器、素面陶器、木器、铜器、铁器等文物。据文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墓葬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逊县 阿拉沟 东风厂墓地 石室墓 丛葬
下载PDF
陕西咸阳茂苑小区一期汉墓发掘简报
6
作者 谢高文 刘卫鹏(摄影/执笔) +4 位作者 王长虹(摄影/绘图/执笔) 武杰(摄影/绘图/执笔) 魏嘉黎(摄影/执笔) 邱雅暄(绘图) 谢雪菲(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王莽货币,推测墓主为居住于茂陵邑南部郊区的普通民众。这为探索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关中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咸阳市 汉代墓葬 石祖 王莽钱币
下载PDF
东嘎·洛桑赤列先生与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牌
7
作者 许新国 格桑本 夏毛措(译)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都兰血渭6号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此论文中主要阐述了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和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对其解释的情况。并将6号墓的墓形与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墓... 都兰血渭6号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此论文中主要阐述了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和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对其解释的情况。并将6号墓的墓形与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墓葬坟土、墓室等形制进行比较和详细的介绍,略述其对吐蕃考古学提出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时期的墓 都兰血渭6号 木牍 石室墓 洞室墓
下载PDF
2011年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8
作者 任萌(文\绘图) 邓金田(文\绘图) +3 位作者 马健艾合买提·牙合甫 蒋晓亮 王建新 马健(拍照)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0,共13页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部分墓葬有马、羊等动物殉牲。本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玉石、青铜、铁、金质的容器、工具、装饰品等随葬器物,为研究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墓葬与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巴里坤 石人子沟 盆状石堆墓 扰乱葬 早期铁器时代 殉马
下载PDF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石构墓葬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闫红贤 陈洪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墓,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渐沿黄河向东拓展。整体来看,共和盆地以东至兰州附近是甘青地区石构墓葬的主要分布区。至迟在青铜时代,这类墓葬已经开始向周边扩散,川西北是主要的影响区。东周时期,伴随着东部周秦文化势力的西渐,甘青地区的石构墓葬渐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史前时期 石构墓葬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河南曹魏大墓出土石楬名物校释八则
10
作者 孙涛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2008年河南安阳曹操高陵二号墓以及2015至2016年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一号墓皆出土记载随葬物品的石楬,目前相关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石楬所记“当圹”“白扁绢”“枎兰”“单虑机”“晨辨”“廉薑”“木墨敛”“木■机”等八例名物做出... 2008年河南安阳曹操高陵二号墓以及2015至2016年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一号墓皆出土记载随葬物品的石楬,目前相关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石楬所记“当圹”“白扁绢”“枎兰”“单虑机”“晨辨”“廉薑”“木墨敛”“木■机”等八例名物做出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曹操高陵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 石楬 名物考释
下载PDF
新疆托里县那仁苏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阿里甫江·尼亚孜(文\绘图) 阿力木·阿卜杜(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F0002,F0003,共17页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国内最早的铁器、玛瑙、绿松石等遗物,不仅填补了塔城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空白,也为探讨准噶尔盆地西缘人群和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对中亚地区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那仁苏 石堆墓 铜石并用时代 陨铁 珠饰 蛋形尖底罐
下载PDF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犕1出土石楬名物考(七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佳 《出土文献》 2023年第1期107-124,158,共19页
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M1出土的三百余枚石楬记录了丰富的随葬物品。本文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部分内容再做考释并加以补正,认为“受福”或当是瑞兽之名;“黻翣”应为丧葬所用棺饰;“篝笼”或宜作熏笼之用;“複席”应是双层席,... 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M1出土的三百余枚石楬记录了丰富的随葬物品。本文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部分内容再做考释并加以补正,认为“受福”或当是瑞兽之名;“黻翣”应为丧葬所用棺饰;“篝笼”或宜作熏笼之用;“複席”应是双层席,“薦”则是坐席;“宛下”即鞋名“"下”;“墨一蠡”即“墨一螺”,指一枚墨锭;石楬记录的“帐上璧”“璧珮”之类当是帐中及室内的悬璧之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墓 石楬 名物
下载PDF
试析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的重要价值
13
作者 刘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从聚落形态上看,朝阳半拉山遗址完整展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的营建过程,积石冢功能分区和北庙南坛的布局。从积石冢结构上看,单一冢内同时出土石钺、玉璧、玉龙,说明集军权和神权于一体的王者已经出现,专门从事玉器加工的社会阶层已... 从聚落形态上看,朝阳半拉山遗址完整展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的营建过程,积石冢功能分区和北庙南坛的布局。从积石冢结构上看,单一冢内同时出土石钺、玉璧、玉龙,说明集军权和神权于一体的王者已经出现,专门从事玉器加工的社会阶层已经出现,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而石雕人头像、陶塑人头像的出土证明了红山文化时期祖先崇拜非常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拉山墓地 红山文化 积石冢
下载PDF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谱系传承嬗变研究
14
作者 李晨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考察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制式、造型,发现南朝陵墓石刻与东汉石刻之间具有传承关系,特别是东汉时期洛阳与南阳、襄阳地区石兽造型之间有相互影响与传承关系。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致力于继承汉制,发展晋制,形成了石兽、石柱、石碑陵墓雕刻的... 考察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制式、造型,发现南朝陵墓石刻与东汉石刻之间具有传承关系,特别是东汉时期洛阳与南阳、襄阳地区石兽造型之间有相互影响与传承关系。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致力于继承汉制,发展晋制,形成了石兽、石柱、石碑陵墓雕刻的丧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陵墓石刻 传承 造型
下载PDF
南阳曹魏两晋考古学文化变迁--以再葬画像石墓为中心
15
作者 高庆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1-45,123,共6页
南阳的曹魏两晋墓葬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它们一方面沿用了汉代传统的墓葬形制,刻意追求墓室的整体规模与豪华,另一方面又采纳了新型的祭奠礼仪、随葬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葬事安排措施,实际上反映出南阳地方企图通... 南阳的曹魏两晋墓葬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它们一方面沿用了汉代传统的墓葬形制,刻意追求墓室的整体规模与豪华,另一方面又采纳了新型的祭奠礼仪、随葬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葬事安排措施,实际上反映出南阳地方企图通过“厚葬”与“尊礼”来博取名誉的功利性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再葬画像石墓 墓葬形制
下载PDF
安徽灵璧县出土画像石研究
16
作者 王倩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灵璧县位于安徽北部,是汉代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分布区,县境内出土的画像石属于苏鲁豫皖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灵璧北部,少量分布在南部。分为墓葬和石祠两种画像石,画像内容有家居宴饮图、楼阁图、乐舞百戏图、车马出行图和属吏图等。出土... 灵璧县位于安徽北部,是汉代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分布区,县境内出土的画像石属于苏鲁豫皖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灵璧北部,少量分布在南部。分为墓葬和石祠两种画像石,画像内容有家居宴饮图、楼阁图、乐舞百戏图、车马出行图和属吏图等。出土有阳嘉三年纪年画像石,时代从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以东汉晚期为主。雕刻技法主要是平面减地阴线刻,其技术和风格主要受徐州和山东地区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璧 墓葬 画像石 风格技法 东汉时期
下载PDF
唐杨会墓石棺彩绘颜料的分析研究
17
作者 康卫东 张尚欣 付倩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2,共9页
为了科学认知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唐杨会墓彩绘颜料,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杨会墓石棺上的有代表性的六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绿色为石绿,白色为铅白、黑色为炭黑、褐色为铅丹与密陀僧的混... 为了科学认知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唐杨会墓彩绘颜料,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杨会墓石棺上的有代表性的六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绿色为石绿,白色为铅白、黑色为炭黑、褐色为铅丹与密陀僧的混合颜料,红色为朱砂,粉色为铅丹与铅白的混合颜料,含铅颜料保存良好,未发现变色情况。本研究将为相关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杨会墓 石棺 彩绘颜料 分析
下载PDF
青河县三道海子石堆墓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阚耀平 杨兆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4,共6页
本文在实地考察与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青河县三道海子石堆墓做了详细考证,认为三道海子石堆墓是一座蒙古族的皇陵,是蒙古帝国第三代大汗──贵由汗的陵墓。
关键词 三道海子 石堆墓 护陵河 贵由汗 青海县
下载PDF
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积石冢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广林 张桂元 刘安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红山文化积石冢是为当时社会少数上层人物设祀的产物。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积石冢的考古发掘材料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是从家族内部开始的,而这种分化的最初起点,似乎不是由于财富占有的不均,而是起源于为少数上层人物的设祀。红山... 红山文化积石冢是为当时社会少数上层人物设祀的产物。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积石冢的考古发掘材料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是从家族内部开始的,而这种分化的最初起点,似乎不是由于财富占有的不均,而是起源于为少数上层人物的设祀。红山文化积石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分布地点,客观上存在着的明显等级差别,意味着当时出现的社会分化和分级现象已属常态。深入探索和解析隐含在这种差别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将是我们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积石冢 社会分化
下载PDF
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冢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俊勇 黄子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四平山积石冢总体年代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早期到中期,个别墓上限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虽然出土有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但其文化仍归为小珠山三期文化。从四平山墓地各冢和冢中各墓所处的位置、随葬玉器、黑陶器及陶鬶的多寡等分... 四平山积石冢总体年代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早期到中期,个别墓上限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虽然出土有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但其文化仍归为小珠山三期文化。从四平山墓地各冢和冢中各墓所处的位置、随葬玉器、黑陶器及陶鬶的多寡等分析,当时已出现社会分层现象。因而,四平山积石冢对于探讨辽东半岛南端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山积石冢 文化归属 社会分层 文明化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