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Short Time Heavy Rain in Yulin, China
1
作者 Yiqing Xiao Qiyuan Hu +1 位作者 Pingyun Li Jing Ya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9期165-175,共11页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 reanalysis data, automatic observation data, FY-2E satellite data and Doppler radar data are used to analyze a short-time local heavy rain in Yulin city, Shaanxi, Chi...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 reanalysis data, automatic observation data, FY-2E satellite data and Doppler radar data are used to analyze a short-time local heavy rain in Yulin city, Shaanxi, China on August 7, 2018.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occurred in peripheral subtropical high over west pacific, being caused by short wave disturbance, and surface convergence lines with positive pressure variation are corresponding to areas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The degree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cold pool caused by thunderstorm may decide the intensity of a short-time rainfall, and local top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Local water vapour accumulation and water vapour flux convergenc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support adequate moisture condition in the process. Moving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esocale convective cloud are in a line to develop the train effect, leading to local short-time heavy rain in Yulin city, Shaanxi,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ime rain storm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Train Effect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郑州市“7·20”暴雨事件为例
2
作者 王德运 张露丹 吴祈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2,46,共13页
近年来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事件趋多,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而客观、准确地开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于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至关重要。但是,城市灾害点部分基础数据资料的缺失和滞后限制了城市暴雨洪涝灾害... 近年来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事件趋多,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而客观、准确地开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于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至关重要。但是,城市灾害点部分基础数据资料的缺失和滞后限制了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相关灾害信息逐渐汇集成一种具有海量、时效性强和主题明确等特征的社交媒体数据资源,将其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准确刻画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全貌无疑具有显著意义。以2021年郑州市“7·20”暴雨事件为例,首先从气象因素、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因素三方面选取了13个影响因子,然后基于爬虫技术获取微博数据中的内涝点信息,最后基于GBDT、XGB、RF和AdaB 4种机器学习模型对郑州市“7·20”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基于上述模型得到的4组指标权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一致性,在各影响因子中,道路密度、植被覆盖指数、半小时最大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在4组指标重要性排序中均位列前5,表明上述影响因子是本次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②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发现上述4种模型评估结果间的相关程度较高,所得出的极高风险区均集中在郑州市五大主城区的中心部分、中牟市东北部、新密市米村镇及城关镇、巩义市巩义站周边;③上述4种模型的AUC和ACC值均超过0.7,证实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相较于GBDT、XGB和RF模型,AdaB模型的评估结果精度最高,且得到的高风险与极高风险区的Rei值之和最大,表明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通过将社交媒体数据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为郑州市及其他城市在类似强降水事件下的洪涝灾害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机器学习模型 社交媒体数据 郑州市“7·20”暴雨事件
下载PDF
2024年2月我国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对比
3
作者 董全 陈博宇 +4 位作者 胡宁 孔铃涵 陈涛 王佳 张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9,共15页
2024年1月31日—2月7日(过程Ⅰ)和2月19—25日(过程Ⅱ)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观测、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雨滴谱等分析两次过程的雨雪冰冻实况、微物理特征、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并... 2024年1月31日—2月7日(过程Ⅰ)和2月19—25日(过程Ⅱ)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观测、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雨滴谱等分析两次过程的雨雪冰冻实况、微物理特征、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并对比二者异同。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区域、持续时间和总降水量接近,但过程Ⅰ积冰更厚、积雪更深,过程Ⅱ影响范围更广、降雪量更大。过程Ⅰ降水粒子从上到下呈3层结构特征,即冰晶层-融化层-液态层,过程Ⅱ呈4层结构特征,即冰晶层-融化层-液态层-再冻结层,导致过程Ⅰ冻雨更明显、积冰更厚,过程Ⅱ冰粒更多、积雪深度较浅、积冰厚度较薄。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显示两次过程均为西伯利亚高压和南支系统的协同作用,但过程Ⅱ低层急流强度和地面西伯利亚高压更强,导致过程Ⅱ中层暖层和低层冷层的强度均强于过程Ⅰ,而冷层更强是过程Ⅱ冰粒更明显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 冻雨 冰粒 双偏振雷达 雨滴谱
下载PDF
The urban unsteady and non-pressure rain pipe flow routing by the dynamical-wave method
4
作者 Ren Bozhi, Li Hezhi Tang Ya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0年第4期65-69,共5页
The dynamical-wave routing model of the urban unsteady and non-pressure rain pipe flow was established by conservation of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and it was solved by applying the four point implicit difference met... The dynamical-wave routing model of the urban unsteady and non-pressure rain pipe flow was established by conservation of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and it was solved by applying the four point implicit difference method and the pursuit method. It wa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check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at the dynamical-wave muting model can reflect influence like attenuate and backwater when flood peak propagate in pipeline with high calculation precision and vast application scope,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routing of urban rain pipe flow of different slopes and inflow conditions. The routing model supplies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town rainfall piping design or checking, disaster administration of storm runoff,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m rain runoff calamity rainfall pipe dynamical-wave flow muting
下载PDF
基于C-Vine-Copula函数的暴雨致灾危险性联合分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 吴瑞雅 +3 位作者 郭泽勇 梁巧倩 杨朝晖 李昭春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近年来暴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但并非每次暴雨过程都会造成灾害。以阳江地区为例,从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出发,计算了阳江市2005-2016年32次暴雨灾情的人员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损率指数,并结合暴雨事件过程持续时间、过程... 近年来暴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但并非每次暴雨过程都会造成灾害。以阳江地区为例,从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出发,计算了阳江市2005-2016年32次暴雨灾情的人员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灾损率指数,并结合暴雨事件过程持续时间、过程累计降水量和过程最强小时雨量3个特征变量指标,采用K-S法,选取阳江市内20个站点各要素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并引入Copula函数,分别构建了各个降雨指标与灾损之间的二维联合风险概率。然后利用Vine结构的pair-Copula函数分解方法,分步拟合阳江地区多维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构建了基于灾损率指数的多元联合风险概率,从而随机计算致灾危险性的联合重现期,为防灾减灾服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C藤相对于D藤能更好地构建基于灾损指数的多元暴雨致灾危险性联合分布模型,广义极值分布能更好地反映阳江地区所有站点的暴雨灾损指标和暴雨特征指标及其分布特性,C-Vine-Copula函数结构更适用于构建基于灾损指数的多元暴雨致灾危险性联合分布模型,Gaussian Copula和Gumbel Copula能更好地反映阳江地区暴雨灾害的多元联合概率,不同情景下阳江暴雨联合致灾概率具有地区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藤 COPULA函数 暴雨 联合概率 危险性
下载PDF
2022-05-29武宁大暴雨天气过程复盘 被引量:2
6
作者 万红燕 马中元 +1 位作者 刘懿枢 朱丽霞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为了监测预警武宁大暴雨天气,文章利用MICAPS常规天气数据、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雷达拼图回波数据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雷达气象学原理等技术方法,对2022-05-29武宁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对此次过程中的预报服务进行复盘... 为了监测预警武宁大暴雨天气,文章利用MICAPS常规天气数据、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雷达拼图回波数据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雷达气象学原理等技术方法,对2022-05-29武宁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对此次过程中的预报服务进行复盘,结果表明:2022-05-29武宁大暴雨,伴随≥30 mm/h的短时强降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暴雨集中分布在武宁县中部一带,强降水主要出现在08:00—14:00,雨量量级与回波强度变化一致;大暴雨主要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强降水时段主要受短带回波上反复经过的强单体影响,回波强度为45~55 dBZ;强降水发生前风暴跟踪信息具有密集指向区平行于带状回波的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生短时强降水,对临近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和实况检验为今后类似天气的预报服务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雷达拼图 风暴跟踪信息 预报服务复盘
下载PDF
冷空气背景下湘北地区2次预报失误的暴雨个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诸玲 袁钰容 刘宇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等,对2020年6月7—9日(以下简称“6·8”过程)和7月26—29日(以下简称“7·26”过程)2次冷空气背景下的暴雨预报失误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过程环流背景相似,均有冷空气...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等,对2020年6月7—9日(以下简称“6·8”过程)和7月26—29日(以下简称“7·26”过程)2次冷空气背景下的暴雨预报失误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过程环流背景相似,均有冷空气、低涡、切变线配合,且2次过程均未形成强西南急流,但由于冷空气强度、影响时间、厚度不同,造成了暴雨的空报和漏报:“6·8”过程偏东风带动弱冷空气缓慢渗透南下,在迎风坡地形作用和暖倒槽向北强烈发展的背景下有利于局地暴雨的发生和维持;“7·26”过程冷空气影响时间过早,强度过强,导致地面辐合线位置偏南,实况雨带偏南;且冷空气阻碍了水汽向北输送,是导致湘北地区暴雨出现空报原因之一。(2)“6·8”过程大气环境场呈现不稳定状态,具备一定的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预测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发生时间的潜势条件难以从现有观测资料中体现,使得预报难度加大。(3)“7·26”过程冷空气势力过强还表现在中层冷平流较强,存在一支下沉气流,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季节环境背景场下,预报员需根据临近冷空气的强度、路径和影响时间进行预报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暴雨 水汽条件
下载PDF
衡水市某片区雨水径流及暴雨雨型研究
8
作者 王磊 《陕西水利》 2023年第3期56-58,61,共4页
暴雨重现期及雨峰位置参数将显著地影响缺水型城市的雨水径流方式、雨水蓄排设计规划方式及蓄排系统运行预期。基于此,本文运用衡水市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及芝加哥雨型分析方法,对衡水市某片区的暴雨强度及雨型变化进行研究,以... 暴雨重现期及雨峰位置参数将显著地影响缺水型城市的雨水径流方式、雨水蓄排设计规划方式及蓄排系统运行预期。基于此,本文运用衡水市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及芝加哥雨型分析方法,对衡水市某片区的暴雨强度及雨型变化进行研究,以分析雨水径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将得到明显地提高,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暴雨强度之间的比值稳定于2.99;2)随着雨峰参数(r)的提高,研究区域内的芝加哥雨型在降雨历时内暴雨强度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北方典型缺水城市——衡水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及片区排水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蓄排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 芝加哥雨型 雨水径流 衡水市
下载PDF
不同设计雨型对雨水管网数值模拟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易凯 吴新楷 《市政技术》 2023年第6期202-207,218,共7页
为探讨不同设计雨型对雨水管网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分别使用暴雨强度公式推求出的特定雨型和芝加哥雨型,模拟相同下垫面条件下雨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结果表明,芝加哥雨型对雨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要求更高。... 为探讨不同设计雨型对雨水管网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分别使用暴雨强度公式推求出的特定雨型和芝加哥雨型,模拟相同下垫面条件下雨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结果表明,芝加哥雨型对雨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进行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设计时不应忽视降雨时程分配对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应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对设计雨水管网系统进行校核,以达到顺利排出雨水、降低内涝几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网 雨型 推理公式法 暴雨强度公式 芝加哥雨型
下载PDF
2109号台风“卢碧”复杂路径与强降水成因分析
10
作者 林辉 程晶晶 +4 位作者 庄毅斌 黄奕丹 陈锦鹏 洪晓湘 杨德南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台风实况路径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TBB资料综合分析了2109号台风“卢碧”复杂路径与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偏强以及华南沿海强盛的季风辐合带为台风在近海生成与发展提供了良...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台风实况路径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FY-4A卫星TBB资料综合分析了2109号台风“卢碧”复杂路径与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7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偏强以及华南沿海强盛的季风辐合带为台风在近海生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能量和水汽条件;台风移动缓慢,海水上翻冷却作用加强,环境垂直风切变增大以及高层辐散条件趋弱导致台风“卢碧”无法近海快速加强;副热带高压脊线东退后快速南落、深层引导气流的变化和双台风的互旋作用使得“卢碧”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S”路径;强盛的西南季风水汽输送,低空急流和台风倒槽的影响,以及台风本体结构的不对称性是造成漳州市强降水和落区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复杂路径 双台风 引导气流 强降水
下载PDF
Q矢量理论在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川 杜川利 寿绍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8~9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川陕地区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作了诊断分析.再利用MM4模式所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应用湿Q矢量理论对暴雨过程进一步进行了中尺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8~9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川陕地区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作了诊断分析.再利用MM4模式所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应用湿Q矢量理论对暴雨过程进一步进行了中尺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湿Q矢量散度场的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出现在中尺度环流明显增强时.湿Q矢量分解揭示了该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矢量理论 青藏高原 大暴雨 环流特征 成因分析 MM4模式 高时空分辨率资料
下载PDF
一次热带风暴造成辽宁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福全 沈桐立 +1 位作者 张子峰 隋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2,共5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1997年8月20日Winnie台风减弱的热带风暴,进行了48h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高空形势场,还成功地模拟出了强降水的时间和强度。应用模拟出的物理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1997年8月20日Winnie台风减弱的热带风暴,进行了48h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高空形势场,还成功地模拟出了强降水的时间和强度。应用模拟出的物理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大暴雨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研究 暴雨 MM5V3 辽宁 中尺度模式 非静力平衡 1997年
下载PDF
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小尺度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雷恒池 王宏 +2 位作者 胡朝霞 肖辉 黄美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7-662,共16页
利用三维完全弹性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期间强降水积云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积云动力学特征以及近地层散度场、水汽通量等对积云降水的发展、维持的贡献。结果表明,特殊的温、湿层结配置是这次强降水对流... 利用三维完全弹性积云数值模式,模拟了1998年7月21日武汉暴雨期间强降水积云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积云动力学特征以及近地层散度场、水汽通量等对积云降水的发展、维持的贡献。结果表明,特殊的温、湿层结配置是这次强降水对流云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近地层高温、高湿气体源源不断地向云体输送,是强降水积云长时间维持的能量来源。合适的上下层风切变,特别是近地层逆向云体风速的存在,使得云体移动前方下层高温、高湿气体向云内输送,云后部伴随降雨而出现的干冷出流迅速流出,上层高空急流的存在,为积云顶部出流在更大范围扩散提供了条件。散度场、水汽通量场的分布及演变,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7月 武汉市 暴雨 动力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初夏青藏高原东侧一次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张弘 孙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分析了2002年初夏发生在高原东侧的一次特大暴雨, 认为这次暴雨的成因是新疆低槽与高原槽合并东移并引导较强冷空气在高原东侧与四川至陕西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高空西风急流增强、我国东部高压的阻挡及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 分析了2002年初夏发生在高原东侧的一次特大暴雨, 认为这次暴雨的成因是新疆低槽与高原槽合并东移并引导较强冷空气在高原东侧与四川至陕西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的。高空西风急流增强、我国东部高压的阻挡及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北伸为发生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冷锋前暖区内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的活跃直接导致了特大暴雨的发生。低层中尺度辐合系统与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活动、大暴雨出现的时间和落区等密切相关。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散度垂直分布的特殊结构, 即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存在的辐合—辐散“双重结构”对大暴雨时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对流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特大暴雨 青藏高原 形成原因 对流
下载PDF
Q矢量和湿Q矢量在暴雨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桂香 程麟生 李新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30,共6页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实测资料,以发生在2001年7月26—27日山西省晋中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为例,对准地转Q矢量和非地转湿Q矢量在暴雨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Q矢量对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降水前期700hPa诊断效...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实测资料,以发生在2001年7月26—27日山西省晋中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为例,对准地转Q矢量和非地转湿Q矢量在暴雨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Q矢量对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降水前期700hPa诊断效果最好,但在暴雨的强度和落区上存在明显偏差。而湿Q矢量在各层对暴雨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特性,其散度辐合区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强锋生出现6小时后开始产生强降水,且暴雨区与强锋生中心基本吻合,700hPa表现尤为突出。(2)Q矢量锋生函数分布表现出典型的准地转特征,而湿Q矢量锋生函数分布则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因此,Q矢量适宜于研究与天气尺度系统相关的大气运动,而湿Q矢量更适宜于研究天气尺度系统激发的次级环流。湿Q矢量较准地转Q矢量更能反映出暴雨的落区和暴雨的中尺度特性,在反映暴雨的强度上也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矢量 锋生函数 暴雨 定量比较
下载PDF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黄小玉 陈媛 +4 位作者 顾松山 周雨华 陈章法 于华英 夏正龙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5-643,共9页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类型暴雨的雷达回波结构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 分类 回波特征
下载PDF
非地转湿Q矢量分解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晓霞 沈桐立 +2 位作者 刘还珠 薛德强 万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75,共12页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对山东省春秋季两次罕见的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都有较强的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形成暴雨。这一结果也表明凝结潜热加热对暴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把非地转湿Q矢量...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对山东省春秋季两次罕见的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都有较强的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形成暴雨。这一结果也表明凝结潜热加热对暴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把非地转湿Q矢量分解为平行于等位温线和垂直于等位温线两部分。揭示在这两场暴雨过程中,虽然都有中尺度和大尺度辐合上升运动作用的叠加,但在春季暴雨的个例中,垂直于等位温线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与总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相接近,暴雨以中尺度上升运动为主。而在秋季暴雨的个例中,平行于等位温线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与总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在形状上相似,在强度上偏强,暴雨的上升运动以大尺度为主,中间夹杂着中小尺度的上升运动,降水以混合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暴雨 非地转湿Q矢量 分解 诊断分析
下载PDF
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勇 覃丹宇 邱学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49,共15页
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在低层显著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的对流云合并现象,是一次多尺度... 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在低层显著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的对流云合并现象,是一次多尺度、多合并方式的典型过程,不仅有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还存在着对流云核(强中心)之间的合并。根据合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单体发展、云桥形成以及系统合并。卫星云图显示,对流云核合并后云团结构更加紧密、边缘更加光滑;在雷达回波上,合并后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显著的增加。对流云核合并完成后,区域内最高云顶开始回落,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最大值开始减少,并在地面产生强降水。另外,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不仅导致地面降水范围有所扩大,而且还使降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对合并过程可能存在的机制分析表明,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动力因素:(1)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2)对流系统间存在的低压中心及其引起的显著地面气压梯度,是对流系统间合并的主要原因。(3)一个云核的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是对流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合并 暴雨 观测研究
下载PDF
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被引量:60
19
作者 陈明 傅抱璞 于强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6-263,共8页
本文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指出山区复杂下垫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暴雨有触发、加强或削弱、消亡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地理背景下,地形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相同的地理背景下,不同的地形形态对暴雨的影响也... 本文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山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指出山区复杂下垫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暴雨有触发、加强或削弱、消亡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地理背景下,地形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相同的地理背景下,不同的地形形态对暴雨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地形性强迫抬升和辐合是触发暴雨和使之加强的重要机制,地形性辐散和下沉区对应暴雨的低频区。背风波暴雨过程在西北、华北的冷锋天气过程中较为多见。夏季山区局地对流性暴雨过程在凌晨及午夜多发,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山地环流所形成的辐合“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热点 山区地形 影响
下载PDF
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的养分流失 被引量:33
20
作者 徐泰平 朱波 +1 位作者 汪涛 况福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141,144,共4页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几次暴雨过程氮、磷流失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的紫色土坡耕地的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在产流初始阶段,氮、磷流失严重,径流中养分输出浓度比较高,总氮最大可达8.0 mg/L左右,总磷在1.9 mg/L左右;坡...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几次暴雨过程氮、磷流失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的紫色土坡耕地的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在产流初始阶段,氮、磷流失严重,径流中养分输出浓度比较高,总氮最大可达8.0 mg/L左右,总磷在1.9 mg/L左右;坡耕地养分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密切,氮、磷迁移以泥沙吸附态迁移为主,径流中的颗粒态氮、磷含量随降雨侵蚀力增大而增大,而溶解态氮、磷含量与降雨侵蚀力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暴雨 养分流失 降雨侵蚀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