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文旅视域下世界遗产景区的创新构想——以泉州洛阳桥为例
1
作者 陈冷冷 王理想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沉浸式文旅项目因其注重体验性、互动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文旅产业的新“燃点”,政府政策重点扶持的新风向。针对世界遗产点洛阳桥的文旅开发现状和不足,提出把世界遗产点洛阳桥和国家级非遗“陈三五娘传说”两个文旅IP强强联合,通过... 沉浸式文旅项目因其注重体验性、互动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文旅产业的新“燃点”,政府政策重点扶持的新风向。针对世界遗产点洛阳桥的文旅开发现状和不足,提出把世界遗产点洛阳桥和国家级非遗“陈三五娘传说”两个文旅IP强强联合,通过技术创新、主题创新、活动创新、商业创新,策划相关文旅项目,打造沉浸式世界遗产景区,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升世遗景区的旅游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景区 洛阳桥 “陈三五娘传说” 沉浸式文旅
下载PDF
明代前本《荔枝记》戏文探微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榕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4-92,共9页
在所有关于陈三五娘的文学作品如歌谣、说唱、戏曲、小说、传说等诸种体裁中,今天能够看到的最古老的版本却属戏曲类型,有刊刻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荔镜记》和刊刻于万历九年(1581年)的《荔枝记》。但是,嘉靖本和万历本都不是... 在所有关于陈三五娘的文学作品如歌谣、说唱、戏曲、小说、传说等诸种体裁中,今天能够看到的最古老的版本却属戏曲类型,有刊刻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荔镜记》和刊刻于万历九年(1581年)的《荔枝记》。但是,嘉靖本和万历本都不是原创本。从万历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存在着一个编成于成化十二年至嘉靖三年(1476-1524年)间的《荔枝记》,这个本子就是为编万历本时所依据的前本。在没有新材料出现之前,要断定传奇小说与戏文产生孰前孰后,为时尚早。最早的《荔枝记》戏文,应当有“六姐(娘)”这一人物及有关情节,明代中叶时删去此部分,单留下五娘与陈三、林大鼻感情纠葛一线。然而,嘉靖、万历两本都留下了删改未尽的痕迹,可从后世流传下来的唱本及传说中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文 陈三五娘 《荔枝记》 《荔镜记》
下载PDF
从佐藤春夫的《星》看近代日本的中国想象 被引量:3
3
作者 齐珮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73-80,共8页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该作对"陈三五娘"故事做出3处改动,从中可见,第一、佐藤春夫的中国趣味仅仅是他的亚洲意识的载体;第二、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他的中国观的认知基础;第三、他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西方近代主义的认知模式评价中国、判断价值优劣。由此可见,"中国"在近代日本历史上被严重地符号化乃至意识形态化,成为近代日本知识人试图对抗西方文明入侵,实现自我认同的手段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春夫 “陈三五娘” 中国想象 亚洲意识
下载PDF
《荔镜记》的思想内涵及“陈三五娘”故事的演变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雅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作为梨园戏《陈三五娘》祖本的《荔镜记》,在思想内涵方面却深刻于《陈三五娘》。这是因为,《荔镜记》中黄五娘的"姻缘由己"的自由思想、"女嫁男婚,莫论高低"的平等择偶标准,在"陈三五娘"故事的演变过程... 作为梨园戏《陈三五娘》祖本的《荔镜记》,在思想内涵方面却深刻于《陈三五娘》。这是因为,《荔镜记》中黄五娘的"姻缘由己"的自由思想、"女嫁男婚,莫论高低"的平等择偶标准,在"陈三五娘"故事的演变过程中,被人为地淡化乃至消解了。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陈三五娘》思想层次降低,虽被闽南人奉为戏曲经典,却并未得到国内现在刊行的各种版本文学史的充分重视。因此,应该根据《荔镜记》来重新改编《陈三五娘》,使之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镜记》 思想内涵 “陈三五娘”故事 演变
下载PDF
论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富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0期33-41,95,共10页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五娘》的音乐与时俱进,偏于抒情;梨园戏的音乐固守传统,偏于古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此正是两剧种“同源异流”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剧 梨园戏 陈三五娘 人物唱腔 器乐曲牌 音乐特色
下载PDF
论梨园戏小梨园的市井文人价值取向──以《陈三五娘》《董生与李氏》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文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6,共8页
如果深入细究小梨园经典剧目,会发现梨园戏的"才子佳人"模式有别于正统文人戏的样式,即并不表现为"士大夫文人"戏,而是呈现为"市井文人"式的独特文化取向,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逻辑。本文拟从这一个视角,选... 如果深入细究小梨园经典剧目,会发现梨园戏的"才子佳人"模式有别于正统文人戏的样式,即并不表现为"士大夫文人"戏,而是呈现为"市井文人"式的独特文化取向,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逻辑。本文拟从这一个视角,选取传统剧目《陈三五娘》与新编戏《董生与李氏》为例子,通过以市井文人价值取向来选择传统文本,以及市井文人价值取向在结构、人物、语言上的呈现,分析小梨园的剧种特色,以此回应中国戏曲回归传统、回归古典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小梨园 市井文人 价值取向 陈三五娘 董生与李氏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刻本《绣像荔枝记陈三歌》考略
7
作者 潘培忠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3,64,共5页
国家图书馆所藏乾隆己亥(1779)年刊本《绣像荔枝记陈三歌》,原为郑振铎先生旧藏。此本无论是从故事题材,还是从唱本方言及版式等方面来看,都应属于流行于福建闽南及台湾各地的闽南语歌仔册,而非赵万里所认为的"福州本"鼓词。... 国家图书馆所藏乾隆己亥(1779)年刊本《绣像荔枝记陈三歌》,原为郑振铎先生旧藏。此本无论是从故事题材,还是从唱本方言及版式等方面来看,都应属于流行于福建闽南及台湾各地的闽南语歌仔册,而非赵万里所认为的"福州本"鼓词。此本的再发现,将使歌仔册的形成时间,由以往认为的道光六年(1826)上推近50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册 陈三歌 陈三五娘 闽南语唱本
下载PDF
梨园戏《陈三五娘》与潮泉民俗关系探略
8
作者 罗金满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53-61,共9页
《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400多年来在潮泉地区盛演不衰。在其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其剧目创作的取材来源、反映内容,还是演出与观众之间,都与地域民俗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梨园戏 《陈三五娘》 潮泉民俗
下载PDF
民间立场、贵族气脉、海洋映像的嬗衍与合璧--梨园经典《陈三五娘》历史版本之钩沉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明宏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32,共21页
《陈三五娘》是演出率与流传率最高的梨园经典名剧,其版本体系的流变播衍,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极度关注。祖本明嘉靖本《荔镜记》、清顺治本《荔枝记》、清光绪本《荔枝记》、蔡尤本口述本《陈三》、华东会演本《陈三五娘》这五个版本纪... 《陈三五娘》是演出率与流传率最高的梨园经典名剧,其版本体系的流变播衍,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极度关注。祖本明嘉靖本《荔镜记》、清顺治本《荔枝记》、清光绪本《荔枝记》、蔡尤本口述本《陈三》、华东会演本《陈三五娘》这五个版本纪录了《陈三五娘》历经五百余年留存至今的清晰脉络,这种完整而成体系的戏曲版本纪录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对其版本沉浮变衍进行钩沉勘谬,可窥视其地域文化生态的无尽意味及沉淀在历史风尘中灼灼风华的戏剧光影。正是这份民间立场、贵族血脉和海洋映像的嬗衍与合璧共同唤醒了这一"宋元南戏活化石"饱满而富于弹性的戏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陈三五娘》 版本钩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