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达峰时点下渤海通道对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减排潜力的影响
1
作者 时超 孙海燕 +3 位作者 魏统锋 秦伟山 王玉梅 王富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9,共9页
以2030年“碳达峰”为研究时点,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下而上”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不同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网络格局,分析渤海... 以2030年“碳达峰”为研究时点,通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下而上”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不同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的网络格局,分析渤海通道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①2030年不同通道情境的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碳排放网络差异:陆上通道情境下,区际城市群碳交流向经济、交通发达轴带和渤海海峡端点城市集中;陆海通道情境下,区际碳交流向邻近陆上通道的城市集聚;渤海通道改善了区际城市群“渤海海峡端点城市”指向的高耗能局面。②2030年区际城市群公路物流减排潜力网络格局:以大连为减排枢纽,以渤海海峡为中心,强减排城市组对南多北少,并存在零减排城市组对;渤海通道主要通过端点城市向其他城市施以碳减排影响,对距其较远且处在公路物流边缘的部分城市的碳减排影响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区际城市群 公路物流碳排放 减排潜力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s for Delineation of Channel Geometries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Aspects in Terms of Lit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Perspectives of Lower Goru Formation, Pakistan 被引量:1
2
作者 Tayyab Muhammad Naseer Shazia Asim +2 位作者 Mirza Naseer Ahmad Farrukh Hussain Shahid Nadeem Qure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4年第12期1490-1502,共13页
Miano area is one of the distinct major hydrocarbon producing fields of the Lower Indus basin. Lower Goru is the reservoir strait in this are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it the channels reservoirs and ot... Miano area is one of the distinct major hydrocarbon producing fields of the Lower Indus basin. Lower Goru is the reservoir strait in this are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it the channels reservoirs and other stratigraphic features in such a terrain where there is always a challenge for the geoscientist to search and exploit the channeled reservoirs. To resolve this issue we have utilized attribute analysis on high resolution 3D-seismic data for the detailed comparative studies for the channels. There are many astonishing features that are identifi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hich could not otherwise be easily enhanced with the help of 2D Seismic Data. Seismic attributes such as coherency, frequency (are also appropriate for lithological discrimination), which are sensitive to the channel edges are applied for the channel delineation and their geometrical analysis.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are also applied for the delineation of channels and to appropriately select the best band for channels identification. Three types of channel geometries are recognized: 1) highly sinuous channel;2) narrow-broad meandering belts;3) moderate to high sinuous channel. NW-SE, N-W trending faults can be helpful to compartmentalize the reservoir. Instantaneous and dominant frequency are more beneficial for further field development based on Gamma Ray logs from nearby drilled wells and 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analysis of the channel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Attributes Spectral Decomposition LOWER Goru strait Miano LOWER Indus Basin channels
下载PDF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国俊 陈吉余 姚炎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47,共9页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蒋国俊,陈吉余(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杭州310028)(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200062)姚炎明(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杭州310028)关键词潮滩,动力沉积,峡道,...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蒋国俊,陈吉余(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杭州310028)(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200062)姚炎明(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杭州310028)关键词潮滩,动力沉积,峡道,舟山群岛地区1引言潮滩研究是现代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动力沉积 峡道 舟山群岛地区
下载PDF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国俊 金如义 +1 位作者 顾建明 沈炳舫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2,共8页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动力 岸滩冲淤 水下沙嘴 峡道效应 地形 落潮流 泥沙沉积
下载PDF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9,共8页
以1998年以来定点实测含沙量资料为基础,结合1996-2007年不同时刻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洋山港附近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含沙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潮差越大,水体紊动越强,水体含沙量越高;洋山港水域... 以1998年以来定点实测含沙量资料为基础,结合1996-2007年不同时刻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洋山港附近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含沙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潮差越大,水体紊动越强,水体含沙量越高;洋山港水域含沙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水域,特别是在大小洋山岛链之间,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峡岛效应"也是引起高含沙量一个重要原因;长江入海泥沙直接扩散对洋山港水体含沙量的影响较小,研究区域水体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波况及潮流对当地浅滩的掀扬及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深水港 悬沙分布 遥感卫片 峡岛效应
下载PDF
1998年夏、冬季南海的水团及其与太平洋的水交换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凤岐 李磊 +1 位作者 王秀芹 刘长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9-336,共8页
根据 1998年夏季和冬季 2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划分和分析 ,并利用1997年 7月和 12月的实测资料 ,对巴士海峡 (吕宋海峡 )和民都洛水道附近的温盐分布进行分析。1998年冬季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可将南海外海水划分为 6个... 根据 1998年夏季和冬季 2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划分和分析 ,并利用1997年 7月和 12月的实测资料 ,对巴士海峡 (吕宋海峡 )和民都洛水道附近的温盐分布进行分析。1998年冬季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可将南海外海水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 (S)、南海次表层水团 (U)、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 (UI)、南海中层水团 (I)、南海深层水团 (D)和南海底盆水(B)。 1998年夏季还可在南海中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 (KS)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KU)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19.5°E经线进入南海 ;夏季有苏禄海水在 5 0~ 75 m层经民都洛水道侵入南海。然而 ,1997年夏季和冬季的资料分析表明 :夏、冬两季都有大洋水通过吕宋海峡北段进入南海 ,南段有南海水流入太平洋。这些现象可能与 1998年前后的厄尔尼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水团 巴士海峡 民都洛水道 水交换 厄尔尼诺 夏季
下载PDF
舟山岛域围垦对邻近水道泥沙运动和海床演变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季有俊 刘杜娟 +1 位作者 黄潘阳 黄承力 《水道港口》 201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舟山海域岛域围垦与一般近岸滩涂围垦不尽相同,具有地理位置和水动力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舟山钓梁围垦区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资料,并结合邻近螺门渔港水道围垦前后2个时期的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对岛域围垦环境下水道附近海域泥沙动... 舟山海域岛域围垦与一般近岸滩涂围垦不尽相同,具有地理位置和水动力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舟山钓梁围垦区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资料,并结合邻近螺门渔港水道围垦前后2个时期的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对岛域围垦环境下水道附近海域泥沙动力和海床冲淤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岛域围垦后螺门渔港水道潮汐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潮流流速大幅度减少,潮流挟沙能力随之减弱,净输沙量减少了90.1%,且净输沙方向由落潮方向变成涨潮方向。泥沙动力条件的改变促使水道及附近海域海床冲淤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围垦前槽冲滩淤演变为围垦后大幅度淤积,水道最大淤积厚度可达26 m。根据分析认为,围垦工程改变了水道悬沙的输移沉降模式,围垦前大量的泥沙以过境形式输移,而围垦后悬沙进出因围垦而形成的岙湾将以沉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域围垦 泥沙动力 海床演变 峡道效应 舟山海域
下载PDF
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动力地貌及演变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建华 王庆 +2 位作者 仲少云 杜国云 李春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4,共7页
老铁山水道位于渤海海峡北部,由南部冲刷槽、北部冲刷槽和中部隆起带等三个侵蚀地貌单元构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对老铁山水道的动力条件、海底地貌、沉积物组成、峡道效应及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老铁山水道位于渤海海峡北部,由南部冲刷槽、北部冲刷槽和中部隆起带等三个侵蚀地貌单元构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对老铁山水道的动力条件、海底地貌、沉积物组成、峡道效应及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区海底地貌剖面图、沉积物组成和水道动力系统可为拟议中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提供动力沉积学和动力地貌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老铁山水道 动力地貌 相对海面变化
下载PDF
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被引量:26
9
作者 蒋国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2-91,共10页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受峡道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下的泥沙运动作用 ,在峡道中所形成的沉积特点和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不同于受单向水流作用的河流环境 ,也不同于受盐淡水共同作用的河口环境 ,也有别于开敞的海岸环境 .峡道沉积的重要特点在于 ,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的横向上 ,存在显著的沉积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相变 沉积效应 峡道 舟山群岛 水动力 水文泥沙特性 沉积相变 沉积特性
下载PDF
崎岖列岛海区的水文泥沙及其峡道效应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沈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3-131,共9页
关键词 水文泥沙 峡道效应 冲淤演变 崎岖列岛
下载PDF
拓宽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远祥 陶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2,共3页
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析归纳、专家访谈等方法,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筹集资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六大融资渠道、十大投资领域,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资本困境 融资渠道 体育产业发展基金 投资领域
下载PDF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祁嘉翔 纪洪广 +1 位作者 彭华 李焕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3年第1期93-103,共11页
研究渤海海峡地区区域历史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渤海海峡地区的地震发生位置及其发震规律,论述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选址提供依据,使选址时尽量避开活动断层以减少地震对跨海通道的影响,增加评判工程稳定性... 研究渤海海峡地区区域历史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渤海海峡地区的地震发生位置及其发震规律,论述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选址提供依据,使选址时尽量避开活动断层以减少地震对跨海通道的影响,增加评判工程稳定性的因子,使评判结论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地震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趋势 预测
下载PDF
崎岖列岛海区百年冲淤特征及其原因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沈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7,共10页
由南、北两列岛屿群组成的崎岖列岛海区,近百年来总体表现为淤积,年均淤积速率约2.3cm/a。然而,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冲淤演变过程。通过图件对比分析并结合海区水文泥沙和长江口河槽演变的研究得出,近百年来该海区总体冲淤演... 由南、北两列岛屿群组成的崎岖列岛海区,近百年来总体表现为淤积,年均淤积速率约2.3cm/a。然而,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冲淤演变过程。通过图件对比分析并结合海区水文泥沙和长江口河槽演变的研究得出,近百年来该海区总体冲淤演变主要受制于长江口河槽演变;而局部的冲淤变化与该海区独特的动力泥沙及其峡道效应有关,海区的冲淤分布特点反映出峡道效应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演变 峡道效应 河槽演变 崎岖列岛
下载PDF
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的紧迫性及现实条件和初步方案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梦恕 宋克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渤海湾跨海通道重大课题于2012年由中国工程院立项研究.在文献调查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分析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的紧迫性及基本建设条件.从国家战略出发考察通道沿线及旅顺和蓬莱两地登陆点,听取两地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经调研,渤海湾跨... 渤海湾跨海通道重大课题于2012年由中国工程院立项研究.在文献调查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分析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的紧迫性及基本建设条件.从国家战略出发考察通道沿线及旅顺和蓬莱两地登陆点,听取两地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经调研,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需求紧迫;宜采取深埋式"全隧道"方案,横断面采用双洞加一辅助洞;应采用铁路驼背式运输方案;根据需要可在南长山岛留客运竖井出入口;山东半岛登陆点宜选在蓬莱东港,辽东半岛登陆点宜选在旅顺老铁山角.根据已有地理信息数据给出三条全隧道线路的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渤海湾 跨海通道 初步方案
下载PDF
国内外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发展动态及其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克志 王梦恕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于对国内外越江、跨海通道的调查分析及对比,论述了国内外水下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从水下隧道的主要成就、施工方法及断面形式论述了国内外隧道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及... 基于对国内外越江、跨海通道的调查分析及对比,论述了国内外水下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从水下隧道的主要成就、施工方法及断面形式论述了国内外隧道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及其水下隧道中的应用;从地质勘探、设计及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水下隧道的优越性、设计和修建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最后,就前期准备、工程理念、总体规划、方案及施工等方面,分析了一些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值得考虑和借鉴的经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准备、详细勘探、周密安排,规划、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先进的次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修建技术 发展动态
下载PDF
山东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及断层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兵 丁立丰 +2 位作者 王建新 侯砚和 谢富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459-466,共8页
为查明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开展了2个钻孔(深度小于200m)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并与长岛附近海域3个钻孔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合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之比(μ m)... 为查明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开展了2个钻孔(深度小于200m)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并与长岛附近海域3个钻孔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合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之比(μ m)和侧压力系数( K′)探讨了研究区的断层稳定性。结果表明:蓬莱近海岸和长岛海域的地应力状态基本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表现为北东东至东西向,这与华北的区域应力场相一致;水平应力的梯度大于环渤海圈的平均地应力梯度;研究区浅部三向主应力相对大小以 S H >S h >S v 为主,这有利于逆断层的活动;研究区 K′值和μ m值均较高,分布区间分别为:2.76~3.98和0.47~0.59;陆区断层与区域应力方向均以较大角度相交,处于稳定的状态;海域的北西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与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夹角较小,如果区域应力持续增强,将有利于走滑断层的活动,这与震源机制以走滑型地震为主相符。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内断层稳定性的评价和重大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蓬莱近海岸 长岛 地应力状态 Byerlee准则 断层稳定性
下载PDF
山东庙岛海峡的峡道动力地貌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庆 仲少云 +1 位作者 刘建华 宋传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4,共8页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对峡道以东的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海底泥沙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道效应 动力地貌 庙岛海峡
下载PDF
跨海通道与日本经济 被引量:3
18
作者 柳新华 刘良忠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6年第5期56-60,共5页
日本由于岛国的独特地理特征,为了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二战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海桥梁以及海底隧道建设,从而实现了四大主岛陆路交通的联结。日本一系列跨海通道的建设,对促进其经济腾飞、实现地区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日本由于岛国的独特地理特征,为了促进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二战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海桥梁以及海底隧道建设,从而实现了四大主岛陆路交通的联结。日本一系列跨海通道的建设,对促进其经济腾飞、实现地区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我国当前的五大跨海交通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海峡 跨海通道 海底隧道 跨海大桥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爱华 王菲 柳新华 《物流技术》 2011年第5期61-64,81,共5页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表现指标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评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通道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 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表现指标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评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通道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最后简要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经济、社会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可持续发展 评估指标
下载PDF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浅地层结构探测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铁虎 高小惠 齐君 《海洋测绘》 2014年第2期38-42,共5页
在对2012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实测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将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地层岩性划分进行对比,标定了标准反射界面,通过对浅地层剖面各反射波组、内部反射结构的追踪、对比分析以及测线间的闭合检查,划分出5个... 在对2012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实测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将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地层岩性划分进行对比,标定了标准反射界面,通过对浅地层剖面各反射波组、内部反射结构的追踪、对比分析以及测线间的闭合检查,划分出5个主要反射界面和4个声学地层单元,揭示了各地层单元的分布特征。对拟建跨海通道路线选区典型探测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通道 渤海海峡 浅地层结构 声图解译 海底地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