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差异度、技术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盛明泉 龙卉卉 鲍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8,F0002,共10页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能否通过加大战略差异度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能否通过加大战略差异度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战略差异度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存在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行业竞争水平、高信息透明度和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战略差异度越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越显著。研究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并为其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同时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解战略决策的经济后果,对指导和促进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及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行业竞争水平 信息透明度
下载PDF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科普工作探讨
2
作者 王莉 周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我国历来重视科普能力建设,将科普工作纳入全社会文明建设范畴。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牢牢把握科普工作的发展机遇,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国历来重视科普能力建设,将科普工作纳入全社会文明建设范畴。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牢牢把握科普工作的发展机遇,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普人员队伍发展、传播渠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科普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地质科普工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与科普工作的关系。实施科普工作对于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意义重大,主要包括实施科普工作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实施科普工作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找矿技术的进步、实施科普工作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实施科普工作,本文提出了具体做法: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系统谋划;聚焦重点领域,抓住关键时期;统筹科普资源,分层设计产品;创新科普形式,提高科普效能;打造科普队伍,扩大传播范围;培育科普产业,促进融合发展。通过本文分析讨论,以期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实施科普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突破 战略行动 科普工作 科技创新 科学素养
下载PDF
战略科技力量与大国兴衰的逻辑——以二战后美国科技博弈为例
3
作者 叶淑兰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6,I0002,共18页
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影响大国兴衰及其核心逻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大国力量消长,加剧大国安全困境,打破大国内部权力均衡。基于对美苏、美日、美中科技博弈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的考察可见... 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影响大国兴衰及其核心逻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大国力量消长,加剧大国安全困境,打破大国内部权力均衡。基于对美苏、美日、美中科技博弈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的考察可见,美国通过科技博弈巩固了霸权,延缓了霸权的衰落,但同时也对自身带来科技伦理风险、技术治理难题等挑战。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改变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一些大国因此更深地陷入美国科技霸权体系,甚至有可能跌落成为次要国家。大国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是关乎综合国力、政治制度、科技联盟与创新模式的全方位博弈,竞争制胜需要具备强大的国家综合国力、良好的政策弹性与制度优势、科技“盟友”支持及灵活的科技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兴衰 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博弈 科技联盟 科技创新 美国
下载PDF
战略认知差异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吗?——基于文本主题分析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古志辉 王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创新的边际贡献超过传统物质性生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优势更多源于管理者认知的转变,而不再由异质性的资源所决定。本文探讨了行业场景中管理者的战略认知相较于行业共享信念之间的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考虑...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创新的边际贡献超过传统物质性生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优势更多源于管理者认知的转变,而不再由异质性的资源所决定。本文探讨了行业场景中管理者的战略认知相较于行业共享信念之间的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探索式学习与知识组合多样性在其中所发挥的路径传导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的战略认知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以专利申请量为表征的技术创新数量,提高以专利外部引用为表征的技术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探索式学习和知识组合多样性在战略认知差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受到来自家族权威和行政制度的干预,管理者的战略认知差异在非家族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技术创新效果。研究结论从战略认知差异视角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前因研究,同时为理解中国企业的创新决策逻辑、探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认知差异 技术创新 探索式学习 知识组合多样性 文本主题分析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实践探索与突破路径
5
作者 周振江 刘毅 +1 位作者 石义寿 段艳红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2期46-55,共10页
战略科技力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通过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布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当前其在数量规模、发展质量、空间分布、体制创... 战略科技力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通过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布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当前其在数量规模、发展质量、空间分布、体制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对此,从体系化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科技力量出发,提出聚焦全过程创新链,构建“筑根基、强攻关、搭平台、深融合、聚人才、建生态、重改革”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技力量 体系化布局 全过程创新链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数字资本视角下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永仪 袁勤俭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3,173,共11页
[目的/意义]为促进数字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及区域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尝试从数字资本视角研究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省份数字资本投入及科技创新环境。[方法/过程]梳理和提炼数字资本的广义概念内涵,构建数字资本投... [目的/意义]为促进数字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及区域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尝试从数字资本视角研究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优化各省份数字资本投入及科技创新环境。[方法/过程]梳理和提炼数字资本的广义概念内涵,构建数字资本投入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及多源权威数据对我国省域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测评分析,借助SFA回归模型探析数字资本利用率的外部影响因素,根据调整环境因素、管理无效率和随机干扰影响前后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结果/结论]总体上我国数字资本投入下的科技创新效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原因主要在于规模效率不足;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存在生产结构与规模不当和数字资本利用率不足问题;大部分省份为数字资本投入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议未达到最优综合技术效率的省份以优化数字资本投入为基点,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差异化发展,推进我国省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 科技创新效率 数字资本利用率 三阶段DEA模型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质、要点与进路
7
作者 闫瑞峰 邱惠丽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共8页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造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在科研组织层面妥善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科学处理传统与未来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加强存量与增量动态调整的一体化体系设计,形成协力攻关的创新生态;发挥市场与计划相融合的资源配置模式,形成战略性资源的网络化整合;探索数字化时代下大型研发体系的运行体制,形成多元共塑的战略性国家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体制 创新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深圳市45家样本企业的复杂网络分析
8
作者 席江浩 刘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9,共13页
硬科技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硬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创新系统以战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的涌现。协同和正反馈推动创新系... 硬科技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硬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创新系统以战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的涌现。协同和正反馈推动创新系统形成自组织机制,促进硬科技创新的发展。企业和科研单位互动形成的战略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相互作用,在提升创新效率的同时对自组织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通过采购、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进行硬科技创新,打破创新系统初始平衡状态,为创新系统的发展注入动力,并推动创新系统形成正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科技创新 通用技术 产业生态 战略基础研究 自组织
下载PDF
中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芳 王国栋 +2 位作者 石媛媛 郭逸凡 高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51,共13页
海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海洋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标体系,以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2007-2021年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海洋新... 海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海洋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标体系,以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2007-2021年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平稳向上的趋势,东部海洋经济圈高于南、北部海洋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表明,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且处于波动起伏状态,差异主要来源于超密度贡献;收敛性分析表明,全国沿海整体及东部海洋经济圈存在σ收敛,且全国及东、北部海洋经济圈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研究结论为分析海洋新质生产力时空格局提供依据,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新质生产力 海洋科技创新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收敛性
下载PDF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意义、要求与任务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鹏飞 姜宝林 《科技智囊》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在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在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要求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明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逻辑与主要任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体系整体布局等任务举措,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战略任务 基础研究体系 协同创新
下载PDF
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发展模式
11
作者 张涵 杨辉 李宏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典型科学城案例,分析科学城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以及其在各阶段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各类主体的合作形式,总结提出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结论]科学城发展的过程经历成长与发展期、成熟期等主要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集聚创新要素以及融通科创生态的作用。各类创新主体在融通发展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通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建议通过分类布局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建立协同治理体系等措施实现融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 融通发展模式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四川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2
作者 石琳娜 孙晨 《中国科技人才》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攻克影响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领域重大科技突破、塑造大国科技竞争全面领先优势中发挥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四川省国家战略科...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攻克影响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领域重大科技突破、塑造大国科技竞争全面领先优势中发挥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四川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四川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四川省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5项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基础研究的源头供给能力、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培育战略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级创新平台 基础研究 创新联合体
下载PDF
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构想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韦志扬 陆宇明 +3 位作者 韦昌联 覃泽林 于平福 杨景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92-1597,共6页
在分析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结构功能、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战略构想。并就构建中国农业科技广西创新中心、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 在分析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结构功能、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战略构想。并就构建中国农业科技广西创新中心、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创新体系内容进行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业科技 自主创新 体系建设 战略构想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1
14
作者 仲雯雯 郭佩芳 于宜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3-167,共5页
海洋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引领的新时代,以海洋高新技术为首要特征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本文在界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在公众认识、政策体系... 海洋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引领的新时代,以海洋高新技术为首要特征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本文在界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在公众认识、政策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促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支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开发区;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的有效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着力培养和引进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使其成为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生力军等措施促进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借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科技 自主创新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证据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丰龙 曾刚 +1 位作者 周灿 张传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2-1639,共8页
自主创新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各级政府纷纷给予企业创新活动多方面的财政支持。然而,经济地理学很少考察政府财政支持对创新的具体效应,其他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定论。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 自主创新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各级政府纷纷给予企业创新活动多方面的财政支持。然而,经济地理学很少考察政府财政支持对创新的具体效应,其他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缺乏定论。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和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了全国地级市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当地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效果存在异质性。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但东部地区、大城市例外;政府科技支出对国企和大中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对于政府检视地方政府科技扶持政策效果和调整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分配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财政支出 创新产出 区域差异 多层次模型 工业企业数据库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转型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涛 姜丽芬 陈家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4-27,共4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必须尽快转型。回顾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多年来建设的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国内外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最新发展态势,提出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今后战略转...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必须尽快转型。回顾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多年来建设的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国内外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最新发展态势,提出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今后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和相应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 战略转型
下载PDF
领先市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家喜 李春景 邢小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供给导向、封闭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领先市场概念的提出为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有效引导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向,促进我国战略性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供给导向、封闭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领先市场概念的提出为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有效引导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向,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领先市场的基本特性,指出了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不足,分析了领先市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面向领先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先市场 科技资源配置 创新政策 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卓玲 黄英 贺浪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运用DEA法评价1999—2011年期间6种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工科院校综合效率均值最高,农林院校综合效率均值最低.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的综合效率波动主要... 运用DEA法评价1999—2011年期间6种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工科院校综合效率均值最高,农林院校综合效率均值最低.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的综合效率波动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引起,医药院校综合效率提升受到规模效率制约.研发投入、政府支持程度、基础研究投入、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效率 滞后效应 DEA法
下载PDF
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智 吴也白 +2 位作者 宋清 王斐然 朱咏 《科学发展》 CAS 2022年第8期5-10,共6页
未来五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跃升期。结合新形势下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战略要求,上海要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以... 未来五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跃升期。结合新形势下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战略要求,上海要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以自主创新和开放协同为推进路径,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从“硬科技”和“软环境”两个方向发力,实现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全面提升,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 创新策源能力 战略思路
下载PDF
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生钰 李培凤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7,共4页
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四个主要标志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完整;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有网络化学科交叉性的学术机构;实现高... 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四个主要标志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完整;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有网络化学科交叉性的学术机构;实现高校的学科发展战略、政府的社会发展战略与产业界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学术氛围 学科交叉 战略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