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心序列优先的倒转地层构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鹏 江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在三维地层建模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地质构造(如倒转褶皱)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生成正确的模型。针对地质体的特点,提出一种三棱柱模型的改进算法,将核心序列优先等方法运用于建模过程,同时运用虚拟钻孔柱的方法处理尖灭,在无需人工干预... 在三维地层建模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地质构造(如倒转褶皱)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生成正确的模型。针对地质体的特点,提出一种三棱柱模型的改进算法,将核心序列优先等方法运用于建模过程,同时运用虚拟钻孔柱的方法处理尖灭,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了对复杂地层倒转现象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地质体建模 广义三棱柱模型 倒转地层 褶皱
下载PDF
三峡水库区城镇滑坡分布及发育规律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治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2003年3月的115万航片为主要遥感信息源,1/1万地形图为地理控制信息源;采用“数字滑坡”技术方法在三峡水库区中前段8个城镇调查区获取了投影面积大于1000m^2的826个滑坡的分布及其发育环境的基本信息。分析表明各调查区滑坡分布的... 以2003年3月的115万航片为主要遥感信息源,1/1万地形图为地理控制信息源;采用“数字滑坡”技术方法在三峡水库区中前段8个城镇调查区获取了投影面积大于1000m^2的826个滑坡的分布及其发育环境的基本信息。分析表明各调查区滑坡分布的平均地面密度有较大差异。其中大坝一秭归调查区最低,约1.6‰,巴东、奉节区滑坡分布地面密度最大,分别达到8.0%、7.6%;各区滑坡均有明显的集中密集分布特点。巫山县北岸为调查区滑坡分布线密度最大的岸坡;滑坡堆积的后前缘在海拔970—65m范围,区域滑坡分布最高高程与该区的地势相应,前缘最低高程与该处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当。本区80%以上的滑坡分布在海拔400-100m——人类活动最强烈的高程范围。滑坡分布特征揭示地层是控制三峡水库区中前段滑坡发育的最重要的地质环境因素。提出“易滑指数-ES”和“区域易滑指数-RES”概念,以此说明区内各地层易于发育滑坡的程度及其分布比例。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和侏罗系沙溪庙组J2s为调查区分布最广、发育滑坡最多、滑坡平均规模最大的易滑地层。构造对滑坡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当褶皱构造走向与江河走向一致时,滑坡大部发育在顺层坡,特别是近轴部位置;当褶皱与江河斜交时,其对滑坡分布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滑坡前缘分布持征表明江河侵蚀是诱发本区滑坡的重要因素。三峡水库蓄水后侵蚀条件改变,滑坡活动将增加,其大部分由人类不合理活动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滑坡技术 三峡水库区中前段 滑坡分布 易滑地层 褶皱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碳酸盐岩野外构造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 侯贵廷 +4 位作者 潘文庆 齐英敏 张庆莲 孟庆峰 鞠玮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0-587,共8页
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碳酸盐岩通常比较致密,需要通过各种地质作用的改造才能成为良好储层。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碳酸盐岩野外构造裂缝发育情况的分析,认为岩性、层厚、风化壳、流体改造和构造作用等因素是... 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碳酸盐岩通常比较致密,需要通过各种地质作用的改造才能成为良好储层。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碳酸盐岩野外构造裂缝发育情况的分析,认为岩性、层厚、风化壳、流体改造和构造作用等因素是控制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情况的主要因素。粗晶白云岩裂缝比细晶的发育;岩层越薄,裂缝越发育;风化壳上部有利于裂缝发育;热液作用有利于裂缝扩展,但充填后降低裂缝的有效性;褶皱的曲率越大,裂缝越发育;靠近断层裂缝发育,裂缝密度与距断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性 层厚 流体 风化壳 褶皱
下载PDF
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柏龙 毛先成 喻爱南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38-641,共4页
讨论了岩层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运用数理理论求出自由岩层褶皱的挠度微分方程以及临界轴向压力p与岩层弯曲的褶皱波阶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在自由岩层受力褶皱时,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以一阶波影响最大.这对进... 讨论了岩层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运用数理理论求出自由岩层褶皱的挠度微分方程以及临界轴向压力p与岩层弯曲的褶皱波阶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在自由岩层受力褶皱时,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以一阶波影响最大.这对进一步研究岩层的褶皱变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挠度 岩层 微分方程 轴向力 单层褶皱
下载PDF
与轴向力斜交以及受约束岩层的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喻爱南 叶柏龙 +1 位作者 邓硕华 毛先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共3页
应用傅里叶级数方法,对与轴向力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对褶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岩层褶皱时,只有一阶波对它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初始挠度对褶皱的影响不大,同时讨论了受约束岩层褶皱时初始挠度对它的影响,并指出只... 应用傅里叶级数方法,对与轴向力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对褶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岩层褶皱时,只有一阶波对它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初始挠度对褶皱的影响不大,同时讨论了受约束岩层褶皱时初始挠度对它的影响,并指出只有某一特定波长的初始挠度(即它的波长等于或近似等于最终波长的初始挠度)才对岩层褶皱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初挠度 傅里叶级数 岩层 轴向力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侏罗系色哇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6
作者 崔玉良 王根厚 +1 位作者 郎欣欣 李典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762,共15页
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对于其俯冲极性有不同的认识,前人大多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去探讨,而缺乏构造变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大比例尺填图、构造实测剖面等工作对研究区色哇... 班公湖-怒江洋的演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对于其俯冲极性有不同的认识,前人大多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去探讨,而缺乏构造变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大比例尺填图、构造实测剖面等工作对研究区色哇组的构造样式、变形期次等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西藏热那错地区和荣玛地区侏罗系色哇组地层均发育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以及后期叠加的平缓一开阔褶皱。早期褶皱的褶皱轴近东西向展布,板劈理近东西走向,是南北向挤压作用的产物。在热那错地区早白垩世美日切错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已变形的侏罗系色哇组之上,且色哇组紧闭褶皱的构造样式未在美日切错组火山岩中发育,推断色哇组紧闭褶皱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前。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推断研究区内侏罗系色哇组地层的早期紧闭的三级复式褶皱是班公湖一怒江洋向北俯冲的产物,而后期叠加的平缓一开阔褶皱可能与羌南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 班公湖-怒江 侏罗纪地层 复式褶皱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58
7
作者 黄净白 李胜祥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6,共10页
文章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发育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为地层超覆埋藏亚型、构造抬升破坏亚型、构造褶断保存亚型等3种亚型,文中主要讨论了这3种亚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作者认为,除近... 文章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发育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为地层超覆埋藏亚型、构造抬升破坏亚型、构造褶断保存亚型等3种亚型,文中主要讨论了这3种亚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作者认为,除近代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外,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也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因此,需要从成矿理论上认真总结和不断充实,以推动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地层超覆埋藏亚型 构造抬升破坏亚型 构造褶断保存亚型
下载PDF
河南南部的燕山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胜 许卫国 周世全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0年第2期53-59,65,共8页
燕山运动是我国东部的一次强烈而重要的构造变动,在河南南部形成了一系列坳陷、断陷,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类磨拉石沉积建造,发育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并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蕴含了丰富的矿产。燕山运动可分早、晚两期5幕,各幕强弱... 燕山运动是我国东部的一次强烈而重要的构造变动,在河南南部形成了一系列坳陷、断陷,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类磨拉石沉积建造,发育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并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蕴含了丰富的矿产。燕山运动可分早、晚两期5幕,各幕强弱表现不同。早期Ⅰ、Ⅱ幕主要发生在大别山一带,以隆升与小规模岩浆侵入活动为主;晚期Ⅲ幕以火山活动局部发育岩浆侵入活动为特征;Ⅳ幕为断裂、岩浆活动发育,是重要的成矿期;Ⅴ幕使盆地由断陷转入坳陷发育阶段,造成白垩系与三叠系之间普遍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分析认为,燕山期发生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及印度板块对中国的推挤,使中国东部始终处于一种以挤压为主局部拉伸的构造应力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侏罗-白垩纪地层 褶皱、断裂 坳陷、断陷 构造应力场 河南南部
下载PDF
高倾角地层地震勘探在新疆尼勒克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为民 《中国煤田地质》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尼勒克井田的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通过建立地质构造模型,反演出高倾角地层的地震记录,针对高倾角地层地震反射波的特点,采用小道距观测,在资料处理方法上着重注意原始资料分析、静校正处理、反褶积测试... 尼勒克井田的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通过建立地质构造模型,反演出高倾角地层的地震记录,针对高倾角地层地震反射波的特点,采用小道距观测,在资料处理方法上着重注意原始资料分析、静校正处理、反褶积测试、叠前偏移技术等环节。该区勘探结果表明:在高倾角地层从事地震勘探,首先要根据地震地质条件作好构造模型及反演记录,着重做好变观措施,其次选取合理的处理模块,做好叠前偏移技术,兼顾干扰波去除,即可获得满意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偏移技术 初至折射静校正 覆盖次数 高倾角地层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构造分析中具有非对称形态的地层褶皱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怡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3-87,共5页
首次将双模量Winkler地基引入构造分析中 ,提出了具有某一种非对称构造形态的地质褶皱模型。根据分区原理构造连续位移函数和δ跳跃函数 ,再用Lagrange乘子将交界面连续条件引入到分区变分原理泛函之中。问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近似计算... 首次将双模量Winkler地基引入构造分析中 ,提出了具有某一种非对称构造形态的地质褶皱模型。根据分区原理构造连续位移函数和δ跳跃函数 ,再用Lagrange乘子将交界面连续条件引入到分区变分原理泛函之中。问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近似计算的基础。结果表明 ,非对称形态的关键因子L受双模量地基反差系数α的控制。数值计算显示 ,思路和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褶皱 构造分析 应力场 模型
下载PDF
非对称形态之En Echelon型地层褶皱
11
作者 周怡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7-102,共6页
首次提出了具有某一种非对称构造形态的地层EnEchelon褶皱模型。文献[1]已经根据广义变分的分区原理构造连续位移函数wij和跳跃函数δij,再用Lagrange乘子算法将交界面连续条件引入到分区变分原理泛函中[1]。问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近似... 首次提出了具有某一种非对称构造形态的地层EnEchelon褶皱模型。文献[1]已经根据广义变分的分区原理构造连续位移函数wij和跳跃函数δij,再用Lagrange乘子算法将交界面连续条件引入到分区变分原理泛函中[1]。问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近似计算的基础[2]。结果表明非对称形态的EnEchelon型褶皱的关键因子L受双模量地基反差系数α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形态 地层En Echelon褶皱 双模量Winkler地基
下载PDF
地层剖面计算表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12
作者 胡贵昂 陆刚 《广西地质》 2002年第4期69-73,共5页
地层剖面计算表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涉及剖面是由老地层向新地层测制还是由新地层向老地层测制、褶皱的识别处理、存在回测时 (特别是在回测中又存在背向斜时 )的处理、测段厚度及分层厚度的计算等几个主要环节。文章引入剖面方向系数 ... 地层剖面计算表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涉及剖面是由老地层向新地层测制还是由新地层向老地层测制、褶皱的识别处理、存在回测时 (特别是在回测中又存在背向斜时 )的处理、测段厚度及分层厚度的计算等几个主要环节。文章引入剖面方向系数 η、测段方向系数κ、回测系数 ρ 3个新参数 ,建立了地层剖面计算表自动处理的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计算表 真厚度法 褶皱 自动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