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w return and appropriate tillage method improve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被引量:47
1
作者 CHEN Jin ZHENG Meng-jing +7 位作者 PANG Dang-wei YIN Yan-ping HAN Ming-ming LI Yan-xia LUO Yong-li XU Xu LI Yong WANG Zhen-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708-1719,共12页
Straw return is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tool for tackling and promoting soil nutrient conservation and improving crop yield in Huang-Huai-Hai Plain, China. Alth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maize straw with deep plowing a... Straw return is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tool for tackling and promoting soil nutrient conservation and improving crop yield in Huang-Huai-Hai Plain, China. Alth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maize straw with deep plowing and rotary tillage practices are widespread in the region, only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rotation tillag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maize straw return on the nitrogen (N) efficiency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in this region for 3 years. Five treatments were tested: (i) rotary tillage without straw return (RT); (ii) deep plowing tillage without straw return (DT); (iii) rotary tillage with total straw return (RS); (iv) deep plowing tillage with total straw return (DS); (v) rotary tillage of 2 years and deep plowing tillage in the 3rd year with total straw return (TS). Treatments with straw return increased kernels no. ear-1, thousand-kernel weight (TKW), grain yields, ratio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ost-anthesis, and nitrogen (N) efficiency whereas reduced the ears no. ha-1 in the 2011-2012 and 2012-2013 growing seasons. Compared with the rotary tillage, deep plowing tilla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N efficiency in 2013-2014. 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traw N distribution,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content, and soil enzymes activities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compared with the DS and TS. However, significantly lower values were ob- served in the 10-20 and 20-30 cm soil layers. TS obtained approximately equal grain yield as DS, and it also reduced the resource costs.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TS is the most economical method for increasing grain yield and N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in Huang-Huai-Hai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yield N efficiency straw return tillage method winter wheat
下载PDF
Effects of Method for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on Soil Properties,Straw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被引量:1
2
作者 Xiang LI Qiao ZENG +2 位作者 Shanchao CAO Yueli MA Yangl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Objectives]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environment(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and maintain high and stable grain yield.[Methods]Taking Sunzhen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Weinan Aca... [Objectives]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environment(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and maintain high and stable grain yield.[Methods]Taking Sunzhen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We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the experimental base,the effects of returning double-crop wheat and corn straw to field(Twm),returning single-crop corn straw to field(Tm),returning single-crop wheat straw to field(Tw)on soil temperature,water content,straw decomposition rate and nutrient release,soil organic matter and bulk density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Results]Twm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straw treated with Twm was 4.7%higher than that of Tm treatment,3.8%higher than that of Tw treatment,10.5%higher than that of Tm treatment,and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straw showed a trend of"first fast,then slow and then fast".The release of nitrogen from straw was basically similar to that of straw decay,and the release of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remained basically unchanged.The release rate of potassium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phosphorus and nitrogen.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wm treatment increased by 11.67%annually,an annual average of 0.998 g/kg.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Twm treatment decreased by 0.058 g/cm^(3) annually,an annual average of 4.29%.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wm treatment provides conditions(temperature,water content,nutrition)for microbial growth,reproduction,enzyme production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and increases the exchange capacity of soil and external water,heat,gas and fertilizer.[Conclusions]It is expected is to help people chang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from"quick harvest"to"fertilizer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od for returning straw to field straw decomposi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il bulk density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3
作者 高盼 申慧波 +5 位作者 王宇先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无秸秆还田(CK)、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及其结构特征进行...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无秸秆还田(CK)、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及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CK相比,FM处理0~40 cm土层SOC含量提高7.87%~29.54%,FG处理0~30 cm土层SOC含量增加1.91%~18.61%,30~40 cm土层SOC含量降低7.67%;FM和FG处理0~40 cm土层土壤WSOC含量分别提升13.42%~39.42%和0.28%~26.34%。(2)通过WSOC三维荧光光谱发现,各土层CK(Ex/Em=300/34、Ex/Em=300/340、Ex/Em=240/340、Ex/Em=300/340)处理WSOC荧光特征峰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荧光峰;FM(Ex/Em=340/430、Ex/Em=340/430、Ex/Em=340/435、Ex/Em=340/435)和FG(Ex/Em=270/440、Ex/Em=270/435、Ex/Em=340/435、Ex/Em=340/430)处理为类腐殖酸类物质荧光特征峰,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荧光区域积分表明,FM和FG处理类腐殖酸类物质(Ⅴ)和富里酸类物质(Ⅲ)的积分百分比分别较CK增加12.18%~27.39%、11.98%~30.72%和3.96%~5.73%、2.99%~5.40%。(3)土壤WSOC包含两个组分,C1(Ex/Em=340/435,270/435)组分为类腐殖酸类物质,C2(Ex/Em=290/345,240/345)组分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F max值结果表明,0~40 cm土层的C1组分相对含量表现为FM>FG>CK,表明秸秆翻埋还田更有助于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和形成更高分子量的有机物。综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提升SOC和土壤WSOC含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强土壤的供肥能力,翻埋还田处理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荧光结构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二次翻耕起垄与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曾祥难 袁彩云 +9 位作者 李思 杨祝军 欧义 刘永斌 彭博 余育光 范鹏 张赛 蔺万煌 韦建玉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探讨二次翻耕起垄与稻草还田两种栽培措施及其相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按照两种不同翻耕起垄方式(一次性翻耕起垄和先翻耕晒垡再二次翻耕起垄)与是否稻草还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湖南宜章县... 为探讨二次翻耕起垄与稻草还田两种栽培措施及其相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按照两种不同翻耕起垄方式(一次性翻耕起垄和先翻耕晒垡再二次翻耕起垄)与是否稻草还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湖南宜章县烤烟种植区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土壤养分和烟叶产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一次性翻耕起垄(T1+T2)和无稻草还田(T1+T3)相比,二次翻耕起垄(T3+T4)和稻草还田(T2+T4)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氮碱比以及烟叶产量、产值和生产效益,并且两者表现出显著的相互作用;此外,二次翻耕起垄还能显著提高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并显著降低烟碱含量,使得糖碱比和氮碱比更趋合理。在感官评吸方面,稻草还田能显著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从生产效益上分析,由于二次翻耕增加了生产成本,对于基础地力较好的砂质土壤,开展一次性翻耕起垄结合稻草还田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为湖南烟稻轮作区烤烟种植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稻草还田 土壤养分 烤烟 产量与质量
下载PDF
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仵峰 刘林宝 +3 位作者 宰松梅 魏焕宇 李欣 刘丹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67,共7页
为了推进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对照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 为了推进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对照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的提升效果最显著。与地表滴灌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显著提升了冬小麦起身期至抽穗期的株高、开花期之后的叶面积指数及地上干物质量,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84%和9.23%,产量提升了15.55%,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1.88%与15.55%,净收益提高了77.95%。与地下滴灌相比,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提高了冬小麦返青期后的株高、叶面积指数与开花期后的地上干物质量,冬小麦穗长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15%和9.8%,产量提高了5.11%,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81%与5.11%,净收益提升了23.53%。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有助于促进拔节期以后冬小麦生长,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较高,在补充灌溉区对大田密植作物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复合管 地下灌溉 灌溉方式 冬小麦 生长指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下磷钾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刘熙明 王滢渺 +4 位作者 田洪涛 任姿姿 王少杰 高强 冯国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连续两年(2021—2022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测定覆盖(SM)和翻压(SB)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80)两种施氮水平下秸秆磷、钾释放率,旨在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磷、钾释放规律对... 连续两年(2021—2022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设置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测定覆盖(SM)和翻压(SB)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和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80)两种施氮水平下秸秆磷、钾释放率,旨在明确黑土区玉米秸秆磷、钾释放规律对还田方式和氮肥管理的响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方式与施氮显著影响秸秆磷、钾释放,SB处理秸秆磷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69.7%,显著高于SM处理的54.5%;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秸秆磷释放率提高了12.3%。SB处理秸秆钾两年累积释放率平均为95.6%,显著高于SM处理的94.2%;而施氮对秸秆钾累积释放影响同样显著,肥料氮素投入使秸秆钾累积释放率提高1.1%。通过对秸秆磷、钾替代潜力的估算,认为秸秆磷对磷肥(P2O5)替代潜力较低,为9.1 kg·hm^(-2);但秸秆钾对钾肥(K_(2)O)替代潜力较高,为141.0 kg·hm^(-2)。两年间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但玉米穗粒数存在一定差异。SB处理玉米穗粒数为430粒·穗^(-1),显著高于SM处理的409粒·穗^(-1)。而施氮则明显促进了产量的形成,提高了玉米产量,与N0处理相比,两年玉米产量平均增加7707 kg·hm^(-2)。通过结合秸秆磷、钾养分释放综合分析,认为在黑土区充足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翻压方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释放的磷、钾养分有利于穗粒的形成,从而保障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施氮 秸秆磷 秸秆钾 玉米产量
下载PDF
秸秆基新型道路抑尘剂的制备与应用
7
作者 方宏萍 秦语漩 +3 位作者 竹涛 李桂贤 马连刚 谢天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酶对抑尘剂失水率的影响顺序为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CMC>纤维素酶;在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CMC质量比2.5∶1∶15∶23.5、反应温度45℃、反应pH 4.75、淀粉与复合酶质量比1.8∶1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得抑尘剂的黏度为48 mPa·s、表面张力为0.02 N/m、密度为1028 kg/m^(3)、失水率为2.17%;喷洒该抑尘剂后,大气中PM_(2.5)的质量浓度从75.74~114.83 mg/m^(3)降低至0.34~0.91 mg/m^(3),PM_(10)的质量浓度从49.94~74.57 mg/m^(3)降低至0.12~0.34 mg/m^(3),去除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道路扬尘 秸秆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烤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华 陈涛 +6 位作者 韩严竞 卢隆瑞 李海滨 况帅 田鹏 颜石 王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使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还可以有效改善烤烟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不合理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和功能退化的状况。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深埋、深松、粉垄30 cm、粉垄50 cm处理),探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使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还可以有效改善烤烟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不合理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和功能退化的状况。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深埋、深松、粉垄30 cm、粉垄50 cm处理),探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烤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50 cm处理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土壤碳氮比提升效果最好;各处理烟叶氮、磷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深松与粉垄50 cm处理烟叶产量较高;粉垄50 cm处理烟株上等烟比例最大,深松、粉垄50 cm处理烟叶产值较高。因此,粉垄50 cm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提升烟叶品质,显著增加烟叶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化学性质 有机质 产量
下载PDF
改性方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佳慧 郭雅妮 +3 位作者 魏立杰 宫晨 廖孜 于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186,194,共6页
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和紫外固化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CS-HA-PAA)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吸水树脂的耐盐性、耐酸碱性、保水性、反复吸液性等性... 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和紫外固化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吸水树脂(CS-HA-PAA)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吸水树脂的耐盐性、耐酸碱性、保水性、反复吸液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CS-HA-PAA亲水基团增多,表面粗糙且产生孔洞结构,有利于提高吸水性能;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等离子体改性CS-HA-PAA和紫外固化改性CS-HA-PAA的吸水率分别可达1053.2g/g、869.44g/g,NaCl质量浓度为9g/L时最高吸盐水率分别为181.03g/g、151.49g/g,等离子体改性CS-HA-PAA的吸水、耐盐性能优于紫外固化法改性CS-HA-P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紫外固化法 玉米秸秆 腐植酸 吸水树脂
下载PDF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10
作者 杨冰 孟祥海 +5 位作者 王佰成 王文慧 时新瑞 徐德海 张帅 张星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促进作物稳产增产,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免耕(NT)、浅耕(ST)、深耕(DT)]及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T)、秸秆离田]下,黑土区土壤剖面(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养分及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促进作物稳产增产,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免耕(NT)、浅耕(ST)、深耕(DT)]及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T)、秸秆离田]下,黑土区土壤剖面(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养分及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在各耕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处理依次为NT-T、DT、ST-T和DT;全氮含量最高的处理依次为ST-T、DT、NT-T和NT-T;速效氮含量最高的处理依次为DT-T、DT-T、DT和NT;土壤各耕层pH均为ST处理最高;土壤含水率在0~10 cm土层中NT-T处理最高,其他土层中均为ST-T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表现为ST-T处理最高。不同的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水率在秸秆还田方式下表现最高;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无论在秸秆是否还田下,浅耕和深耕的方式均优于免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不同耕层 土壤养分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下载PDF
基于3DEEM-PARAFAC方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WSOC的组分与荧光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楠楠 孙冬梅 李玉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土壤WSOC解析出4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类腐殖质物质C1(310,240/410 nm)、C2(270/465 nm)和两个类蛋白物质C3(280,230/340 nm)、C4(220/300 nm);秸秆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有不同程度的促进类腐殖华物质C1、C2组分向类蛋白物质C4组分转化的趋势;土壤WSOC的来源均为植物源与微生物源的混合贡献,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腐殖化程度最低。秸秆还田与深翻对深层土壤WSOC中结构较为复杂、芳香性高的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WSOC) 耕作方法 秸秆还田 3DEEM-PARAFAC
下载PDF
不同品种辣椒秸秆生物量及饲料营养价值研究
12
作者 程志泽 艾比布拉·伊马木 +2 位作者 马小龙 万江春 伊斯拉依·达吾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0,共9页
【目的】研究辣椒秸秆的生物量和饲料营养价值,为辣椒秸秆合理饲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改良陕早红、灯笼椒和羊角椒3个品种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结构组成(叶、茎、残留辣椒所占比例)和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 【目的】研究辣椒秸秆的生物量和饲料营养价值,为辣椒秸秆合理饲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改良陕早红、灯笼椒和羊角椒3个品种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结构组成(叶、茎、残留辣椒所占比例)和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试验对比分析辣椒秸秆与玉米秸秆的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辣椒秸秆由叶、茎和残留辣椒构成,鲜辣椒秸秆产量最高达39437.55 kg/hm^(2);在鲜、干辣椒秸秆结构构成中,茎质量比例最高,平均为50.17%和56.28%,其次是叶(37.51%,30.69%)和残留辣椒(12.32%,13.03%)。辣椒秸秆叶片的CP含量最高,平均为20.11%,其次是残留辣椒(18.67%)和茎(12.11%),全株辣椒秸秆中的CP含量平均值为15.42%,且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品种辣椒秸秆中,茎的NDF和ADF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45.74%和39.52%,残留辣椒的WSC和EE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91%和5.68%;辣椒秸秆叶、茎、残留辣椒和全株均含有辣椒素,3个品种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辣椒秸秆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不可利用纤维(CC)以及粗蛋白中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碳水化合物(CHO)、缓慢降解碳水化合物(CB2)、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和不可利用蛋白质(PC)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5)。辣椒秸秆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常数(c)、DM降解率均高于玉米秸秆,发酵液NH 3-N质量浓度低于玉米秸秆,表明辣椒秸秆有较高的饲料营养价值。【结论】辣椒秸秆可全部或部分替换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秸秆 生物量 营养成分 体外产气法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王杰 鞠梦倩 +1 位作者 李心月 刘世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从2001年秋播开始在扬州大学校内实验农场开始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稻麦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稻季免耕麦季翻耕(RT1)、麦季免耕稻季翻耕(R...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从2001年秋播开始在扬州大学校内实验农场开始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稻麦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稻季免耕麦季翻耕(RT1)、麦季免耕稻季翻耕(RT2)、稻麦连续翻耕秸秆还田(CTS)、稻麦连续少耕秸秆还田(MTS)、稻麦连续翻耕秸秆不还田(CT),在水稻成熟后,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与CT处理相比,20年NTS、RT1、RT2、CTS和MTS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分别提高13.29%、4.76%、8.18%、19.88%和21.34%;(2)NTS处理对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影响更大,比其他耕作方式提高14.49%~39.02%,RT1、RT2、CTS、MTS处理则可以均衡提高耕层有机碳含量;(3)CTS和MTS处理稻麦产量较高,与CT处理相比平均分别增产3.68%和4.09%,NTS处理则减产3.48%。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适量秸秆还田与少耕相结合对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和产量的提升效果最显著,是最适宜本地区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产量
下载PDF
甜玉米秸秆发酵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14
作者 张立娇 王珊珊 +3 位作者 郭思彤 韩赫楠 李雨锌 吴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利用白腐菌、褐腐菌发酵制备甜玉米秸秆发酵酒。以乙醇体积分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甜玉米秸秆发酵酒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降解时间20 d、酒曲添加量12%(以秸秆质量为基准)、初始糖含... 利用白腐菌、褐腐菌发酵制备甜玉米秸秆发酵酒。以乙醇体积分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甜玉米秸秆发酵酒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降解时间20 d、酒曲添加量12%(以秸秆质量为基准)、初始糖含量163 g/L、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甜玉米秸秆发酵酒的乙醇体积分数为12.05%。酿造的酒体菌落总数≤50 CFU/mL、大肠杆菌≤3 CFU/100 mL、致病菌未检出,酒体无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具有淡淡的甜玉米秸秆的清香,口感清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秸秆发酵酒 纤维素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唐熙雯 周旋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3种技术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酸碱环境,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提升耕地肥力水平,促进红菜薹的生长,3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7.48%、10.35%和6.19%。综合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方面分析,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结构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处理效果最佳,优于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红菜薹 农艺性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TRIZ理论在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装备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6
作者 赵瑞芳 李舒玥 +1 位作者 易阳 胥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而配套装备的创新设计与研制是实现秸秆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的基础保障。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促进自主创新... 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而配套装备的创新设计与研制是实现秸秆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的基础保障。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该文概述TRIZ理论体系的应用方法及其在秸秆打捆、粉碎和成型装置与一体机研发方面的实践,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和创新关键,旨为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全面升级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秸秆 装备 创新方法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果园覆草在现代果园中的作用和方法
17
作者 张吴贞 何玉梅 刘福云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提出果园覆草时间、方式、厚度、材料收集、肥水管理等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覆草 问题 作用 方法
下载PDF
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对不同秸秆覆盖与施肥量的响应
18
作者 刘继龙 陈俊丰 +2 位作者 曹晓强 李济桢 吴耀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2,共6页
为揭示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机制,设置3种秸秆覆盖量(0.5,1.0和1.5倍)和3种施肥量(80%,100%和120%)的交互试验和常规施肥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共10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下玉米叶片净光合... 为揭示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机制,设置3种秸秆覆盖量(0.5,1.0和1.5倍)和3种施肥量(80%,100%和120%)的交互试验和常规施肥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共10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绿素SPAD等光合特性指标及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各处理生长指标与光合特性参数和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综合指数法优选出效果最优的秸秆覆盖与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施肥均能提高叶片Pn,Gs和叶绿素SPAD,降低Ci,玉米功能叶片Pn和Gs均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减少,而Ci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降低;叶绿素整体变化趋势与Pn一致;各处理玉米产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除80%施肥量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玉米产量较CK处理增加8.9%~21.7%;秸秆覆盖量为8000 kg/hm^(2),施肥量为336 kg/hm^(2)时对研究区域内玉米生长生理及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秸秆覆盖 施肥量 生长生理特性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玉米秸秆青贮农机化技术
19
作者 乔玲英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堆积浪费,而且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的适口性,增加玉米秸秆营养含量,拓宽反刍动物饲料来源。传统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损失率较高。基于此,主要就玉米秸秆青贮... 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堆积浪费,而且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的适口性,增加玉米秸秆营养含量,拓宽反刍动物饲料来源。传统玉米秸秆青贮技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损失率较高。基于此,主要就玉米秸秆青贮农机化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贮 农机化技术 质检方法
下载PDF
Effects of Returning Methods on Wheat Stem Rot and Yield 被引量:2
20
作者 Xiang LI Fenyuan YI +2 位作者 Sanchao CAO Chao WANG Yangli Z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3期54-58,71,共6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enhance whea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ensur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wheat.[Methods]The effects of four returning modes on wh...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enhance whea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ensure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wheat.[Methods]The effects of four returning modes on wheat stem rot and yield were studied by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and disease index of stem rot and white head rate of wheat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with the separation of"returning and seeding".The incidence rate and disease index of stem rot and white head rate of whea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K and th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en adopting the straw returning method of direct sowing.Treatment T_(1)(after maize was harvested,fertilizers,a nutrient-loaded microbial agent and a soil conditioner were evenly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straw,which was then returned to the field using a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twice,and then ploughing,soil preparation and wheat sowing were carried out)showed an incidence rate of wheat crown rot 54.8%lower than that of the CK and a white head rate 87.5%lower than that of the CK,and the yield was 2305 kg/hm^(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K.[Conclusions]Straw returning can increas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reduce soil bulk density,enhance soil respiration,and improve wheat 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 returning method Wheat stem rot YIEL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Bulk den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