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peak-failure strength of rockfill materials in general stress space 被引量:6
1
作者 Yang Xiao Minqiang Meng +3 位作者 Hui Chen Xiang He Jinyu Ran Weicheng Sh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699-1709,共11页
A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peak-failure strength prediction of rockfill materials is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failure stress ratio and the normalized confining pressure as well ... A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peak-failure strength prediction of rockfill materials is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failure stress ratio and the normalized confining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malized peak-failure stress ratio and the exponent fun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ratio. This model can well predict the variations of the peak-failure stress ratio with the initial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ratio for different rockfill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general stress paths. Comparisons of the measured and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failure strength under the constant-p' and constant-b path is larger than that under the constant-σ'_3 and constant-b path. The predictive capac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for the peakfailure stress ratio is better than that for the peak-failure friction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PATH ROCKFILL material strength FRICTION ANGLE stress ratio
下载PDF
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
2
作者 刘飞 高全臣 +1 位作者 经来旺 赵延林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arried out by means of composite-reinforced soil samples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ile. The samples are made of gravel or lime-soil with different length...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arried out by means of composite-reinforced soil samples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ile. The samples are made of gravel or lime-soil with different length at the center.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samples can not be obtained by superimposure of reinforcing pile and soil simply according to their replacement proportion. It also indicates the law for stress ratio of reinforcing column to soil. The stress ratio of reinforcing column to soil increases and reaches peak rapidly while load and strain is small. Then the ratio decreases. This law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ing resuits in construction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AMPLE strength stress ratio experimental study GRAVEL PILE lime-soil PILE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crack growth rate and stress ratio for fatigue damage containing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regime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gqi Sun Youshi Hong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A model is proposed to correlate the crack growth rate and stress ratio containing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regime.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literature.Then a formula is derived for the effect o... A model is proposed to correlate the crack growth rate and stress ratio containing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regime.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literature.Then a formula is derived for the effect of mean stress on fatigue strength,and i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a bearing steel in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regime at different stress ratios.The estimated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by Goodman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y high cycle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stress ratio fatigue strength
下载PDF
Behavior of High Water-cement Ratio Concrete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被引量:2
4
作者 SHRUG Huaishuai SONG Yupu OU Jinp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589-594,共6页
The high water-cement ratio concrete specimen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that completed in a triaxial testing machine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s of plain concrete specimens in two loading d... The high water-cement ratio concrete specimen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that completed in a triaxial testing machine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s of plain concrete specimens in two loading direction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with stress ratio of a=0, 0.25, 0.5, 0.75, 1.0 were obtained after 0, 25, 50 cycles of freeze-thaw. Influences of freeze-thaw cycles and stress ratio on the peak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is point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e test data, the failure criterion expressed in terms of principal stress after different cycles of freeze-thaw, and the failure criter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cycle and stress ratio were proposed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freeze-thaw cycles stress ratio strength criteria
下载PDF
Strength Regularity and Failure Criterion of High-Strengt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振军 宋玉普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Mult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100 mm×100 mm×100 mm high-strengt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SI-IPC) cubes and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 cubes. The 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were p... Mult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100 mm×100 mm×100 mm high-strengt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SI-IPC) cubes and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 cubes. The 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were presented, the static compressive strengths in principal directions were measu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ess ratios wa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strengths for HSHPC and NSC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on are greater tha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s at all stress ratios, and the multiaxial strength is dependent on the brittleness and stiffness of concrete, the stress state and the stress ratios. In addition, the Kupfer-Gersfle and Ottosen's failure criteria for plain HSHPC and NSC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were mod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rength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SHPC)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 stress ratio Multiaxial corn- pressive slxength Failure criterion
下载PDF
基于能量转化机制的岩石强度的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强 王姣姣 +1 位作者 张钦榕 刘继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针对岩石强度的演化机理是提高强度准则计算精度与适用性的前提,基于能量转化是物质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弹性应变能是材料破坏的内在机理,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探究了围压、中间主应力及泊松比对岩石强度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破... 针对岩石强度的演化机理是提高强度准则计算精度与适用性的前提,基于能量转化是物质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弹性应变能是材料破坏的内在机理,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探究了围压、中间主应力及泊松比对岩石强度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破坏与应力状态及岩石变形特性有关,忽略泊松比的影响是中间主应力效应提出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围压效应与中间主应力效应忽略变形影响,既与试验结果不一致,又是据此建立的强度理论精度较差的内在原因.岩石强度的演化是围压、中间主应力及泊松比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据此研究了静水应力状态下材料破坏特性、围压区间性及三轴拉伸强度恒大于三轴压缩强度条件.理论及试验表明,体现了围压、中间主应力及泊松比影响的强度理论具有较高计算精度与适用性.研究成果对于精准地描述岩石破坏特性,建立普遍适用的强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应变能 强度演化 中主应力效应 泊松比 应力状态
下载PDF
考虑土石混合体“颗粒破碎-剪切参数-含水率”相关性的力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陈泽亮 许萍 +2 位作者 房凌云 林青伟 柳智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7-1268,共12页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产生大量土石混合料堆积形成弃渣坝,渣体结构松散、级配差、重度大、透水性强,若遇强降雨,将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性。现以弃渣坝土石混合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变形强度特性,以及剪切...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产生大量土石混合料堆积形成弃渣坝,渣体结构松散、级配差、重度大、透水性强,若遇强降雨,将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性。现以弃渣坝土石混合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变形强度特性,以及剪切前后颗粒级配定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加,混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降低,应力-应变曲线整体呈现硬化趋势,含水率的增加降低了非线性内摩擦角,黏聚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试样含水率增大,表征其变形特性的相变应力比减小,体变量减小,剪胀特性影响减弱,随着围压增大,结果与上述一致。通过对混合体剪切前后颗粒级配测定,引入颗粒破碎指标探究土石混合体颗粒破碎-剪切参数-含水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水率增加且颗粒破碎增大时,抗剪强度减小幅度变大,对坝体的安全影响更为明显;当含水率和破碎程度减小时,结果反之。最后,通过引入破碎参数进行了邓肯-张模型修正,并基于试验结果论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以期为后续弃渣坝结构安全稳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相变应力比 颗粒级配 颗粒破碎 邓肯-张模型修正 土石混合体
下载PDF
K_(0)固结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模型
8
作者 翁效林 侯乐乐 +2 位作者 成志杰 周容名 胡继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准确预测工程建设场地中饱和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采用考虑结构特性及各向异性特征的K_(0)固结软黄土模型,在e-lnp′空间下推导得出考虑结构性影响的体应变通式。引入结构应力比来反映土体固结历史对不排水强度的影响,遵从不排水... 为准确预测工程建设场地中饱和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采用考虑结构特性及各向异性特征的K_(0)固结软黄土模型,在e-lnp′空间下推导得出考虑结构性影响的体应变通式。引入结构应力比来反映土体固结历史对不排水强度的影响,遵从不排水条件下的体应变规律,推导得出K_(0)固结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型能较准确预测饱和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通过参数分析探讨模型主要参数与软黄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关系,发现软黄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比与塑性参数负相关,与结构性参数和结构应力比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排水抗剪强度 软黄土 结构特性 各向异性 结构应力比
下载PDF
应力比对高强钢丝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曹思敏 柳青 +1 位作者 肖林 卫星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建立了高强钢丝腐蚀疲劳寿命模型,用于预测不同应力比和应力范围下的腐蚀疲劳寿命,研究应力比对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应力比与应力范围之间的关系,处理了不同应力比和应力范围下高强钢丝腐蚀疲劳耦合试验数据。基于处理后的试验数据... 建立了高强钢丝腐蚀疲劳寿命模型,用于预测不同应力比和应力范围下的腐蚀疲劳寿命,研究应力比对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应力比与应力范围之间的关系,处理了不同应力比和应力范围下高强钢丝腐蚀疲劳耦合试验数据。基于处理后的试验数据,对寿命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建立了高强钢丝腐蚀疲劳寿命模型,研究了不同应力比下腐蚀疲劳寿命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强钢丝腐蚀疲劳寿命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该模型对高应力范围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值小于试验数据,对低应力范围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值大于试验数据。随着应力比的增大,高强钢丝的S-N曲线逐渐左移,而且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变小。高强钢丝的腐蚀疲劳寿命随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当应力比较大时,应力范围对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减小。应力比对低应力范围下的腐蚀疲劳寿命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 高强钢丝 腐蚀疲劳 疲劳寿命 应力比
下载PDF
钢结构受扭构件设计方法研究与探讨
10
作者 李佳睿 徐自国 李华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1,105,共7页
由于我国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对受扭构件的具体设计与计算方法没有详细介绍。为了对构件扭转的受力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及更合理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美国钢结构标准ANSI/AISC 360-16的H3.1节受扭杆件设计方法,对该标准中... 由于我国的《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对受扭构件的具体设计与计算方法没有详细介绍。为了对构件扭转的受力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及更合理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美国钢结构标准ANSI/AISC 360-16的H3.1节受扭杆件设计方法,对该标准中的扭转强度设计值Tc的计算公式进行剖析,推导并验证了扭转强度设计值Tc所对应的构件的应力分布与应力比;探究了翼缘与腹板的宽厚比、截面高宽比对构件的扭转强度设计值Tc的影响;提出了扭转强度设计值Tc计算公式适用的截面尺寸范围建议。结果表明,在纯扭状态下构件截面厚度一致时,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设计较为经济,为实际工程中钢结构受扭构件的设计与计算提供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受扭构件 美国钢结构标准 扭转强度设计值 应力比
下载PDF
循环荷载对粉土海床中单桩横向承载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汪明元 孙吉主 +1 位作者 王勇 杨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89-193,共5页
在较大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单桩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甚至失稳现象。利用GDS三轴仪对杭州湾重塑海相粉土进行了静三轴、动三轴和循环后静三轴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对循环后粉土变形和不排水强度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孔压... 在较大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单桩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甚至失稳现象。利用GDS三轴仪对杭州湾重塑海相粉土进行了静三轴、动三轴和循环后静三轴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对循环后粉土变形和不排水强度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孔压比与循环应力比和循环次数、动孔压比与循环后不排水强度比及割线模量比的经验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波浪荷载在海床深度方向的剪应力比分布,得到了桩侧粉土刚度和强度的衰减比深度分布,计算了波浪荷载对单桩横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在本算例条件下,波浪荷载对粉土海床的强度和刚度弱化随深度急剧衰减,影响深度约40 m,海床浅部约5 m深度有液化现象,循环荷载后桩身的刚性反应增强、位移和反弯点深度增加,弯矩和侧压力减小,总的横向承载力降低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应力比 动孔压比 不排水强度 割线模量 横向承载力
下载PDF
轻钢结构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与设计分析
12
作者 宋东哲 刘诵篇 张丙全 《北方建筑》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为更好地了解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的设计流程,通过对门式钢架结构体系、计算指标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际工程,以主体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计算,得到构件在荷载组合下的内力情况、强度、稳定性指标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情况。经过初步... 为更好地了解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的设计流程,通过对门式钢架结构体系、计算指标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际工程,以主体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计算,得到构件在荷载组合下的内力情况、强度、稳定性指标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情况。经过初步计算可得:构件尺寸满足强度应力比和平面内、平面外稳定性要求,结构的位移均在限制条件内,为轻钢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般设计流程,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为相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结构 强度应力比 位移
下载PDF
应力比对高强钢丝疲劳寿命影响试验研究
13
作者 曾懿 颜东煌 +1 位作者 许红胜 杨盈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为明确应力比对钢丝疲劳寿命的影响,验证断裂力学模型对钢丝疲劳寿命评估的适用性。在将钢丝点蚀坑等效为缺口的假设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应力比下不同预制深度缺口钢丝样本的疲劳试验,建立了考虑应力比效应的疲劳寿命经验方程。试验结果表... 为明确应力比对钢丝疲劳寿命的影响,验证断裂力学模型对钢丝疲劳寿命评估的适用性。在将钢丝点蚀坑等效为缺口的假设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应力比下不同预制深度缺口钢丝样本的疲劳试验,建立了考虑应力比效应的疲劳寿命经验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钢丝样本的疲劳寿命受应力比的影响明显,随应力比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预制缺口深度和应力比的增大均会导致钢丝样本疲劳强度的下降。采用考虑应力比效应的断裂力学模型对钢丝样本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处于±2倍误差带内。断裂力学模型对于不同应力比下的缺口钢丝疲劳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丝 疲劳试验 应力比 预制缺口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卜形岔管水压试验结构受力分析
14
作者 原嘎嘎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4年第9期82-84,169,共4页
针对某水电站工程项目岔管打压过程中出现的Vonmises等效应力值过高的问题,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导入ANSYS软件进行网格化有限元模拟打压工况分析,分析了岔管在施加1MPa、2MPa、3MPa压力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并与实际打压数据作对比... 针对某水电站工程项目岔管打压过程中出现的Vonmises等效应力值过高的问题,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导入ANSYS软件进行网格化有限元模拟打压工况分析,分析了岔管在施加1MPa、2MPa、3MPa压力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并与实际打压数据作对比,最终得出了钢岔管在加强肋与圆钢交接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际水压试验发生应力偏高位置吻合且计算数值与实际数值存在偏差较小,数据基本吻合。因此该岔管不满足设计压力值4.68MPa水压试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压力值5.85MPa。最终得出结论:需对岔管进行补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试验 壳单元 Vonmises等效应力 屈服强度 泊松比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三背”回填中不同配比回填材料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洋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7期123-127,共5页
针对“三背”回填料自身特点,以武汉至红安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三背”回填的回填料为例,基于新型胶凝材料,研究灰沙比、浓度对回填料应力-应变、强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灰沙比是影响回填料力学性质的... 针对“三背”回填料自身特点,以武汉至红安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三背”回填的回填料为例,基于新型胶凝材料,研究灰沙比、浓度对回填料应力-应变、强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灰沙比是影响回填料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灰沙比为1:13对相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确定现场施工回填料配比;数值模拟回填料在“三背”回填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三背”回填 灰沙比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960级高强钢丝高温蠕变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绅 陈伟 +4 位作者 叶继红 姜健 邹威 张宗星 许丽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2,共9页
随着大跨结构的跨度不断提升,材料强度接近或超过2000MPa的超高强钢丝的应用日益增多,有关其蠕变性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文章对直径5mm的1960级高强钢丝开展30个持时4h的高温蠕变试验工况。以插拔高温引伸计的方式测得在200~600℃、0.06... 随着大跨结构的跨度不断提升,材料强度接近或超过2000MPa的超高强钢丝的应用日益增多,有关其蠕变性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文章对直径5mm的1960级高强钢丝开展30个持时4h的高温蠕变试验工况。以插拔高温引伸计的方式测得在200~600℃、0.06~0.95应力比下的全过程蠕变应变曲线,蠕变应变最大测试值为50.67%。对比公称抗拉强度在1670~1960MPa的5种高强钢丝(钢绞线)的高温蠕变曲线,表明不同等级高强钢丝高温蠕变特性差异明显。给出1960级钢丝稳态蠕变速率与高温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其中350~450℃时,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随温度升高下降速度急剧加快,需特别注意450℃时已下降至0.25;此外,基于Filed&Filed模型建立了1960级钢丝高温蠕变预测模型,提出蠕变模型的终止时间表达式,由此较为保守地预测1960级钢丝的高温蠕变发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0级高强钢丝 高温 全过程蠕变 蠕变断裂临界应力比 蠕变模型终止时间
下载PDF
挤压性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17
17
作者 刘志春 朱永全 +1 位作者 李文江 刘泮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0-697,共8页
结合高地应力条件下挤压性大变形隧道——乌鞘岭隧道工程实例,通过变形的现场量测结果,分析了挤压性围岩隧道大变形的基本特征。采用室内试验及现场量测等手段,综合分析确定了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定量分析了洞室周边产生塑性区的条件、塑... 结合高地应力条件下挤压性大变形隧道——乌鞘岭隧道工程实例,通过变形的现场量测结果,分析了挤压性围岩隧道大变形的基本特征。采用室内试验及现场量测等手段,综合分析确定了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定量分析了洞室周边产生塑性区的条件、塑性区及洞壁位移的影响因素、塑性区半径与洞壁位移的关系。以现场量测数据为依托,结合理论计算,参考以往类似隧道经验,分别考虑了围岩的相对变形、强度应力比、原始地应力、弹性模量作为分级指标,并提出了综合系数α指标,采用综合指标判定法给出了大变形的分级标准,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隧道 大变形 强度应力比 塑性区 分级标准
下载PDF
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问题探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王成虎 沙鹏 +2 位作者 胡元芳 李苍松 郭啟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7,共5页
隧道围岩大变形是目前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中遇到的重要科学问题。工程实践中,隧道围岩大变形主要是由于围岩遭受剪切破坏而产生了流变而导致的,部分隧道的围岩大变形是由于围岩成分中的亲水矿物遇水发生水化学反应而发生体积膨胀产生的... 隧道围岩大变形是目前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中遇到的重要科学问题。工程实践中,隧道围岩大变形主要是由于围岩遭受剪切破坏而产生了流变而导致的,部分隧道的围岩大变形是由于围岩成分中的亲水矿物遇水发生水化学反应而发生体积膨胀产生的,故隧道围岩大变形可以分为应力型、材料性和结构型3类。通过全面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将隧道围岩相对变形3%作为划分隧道内是否发生大变形的定量评价指标。而对于应力型围岩大变形,Hoek提出的隧道围岩径向变形和掌子面变形预测公式较好地预测了施工现场的围岩变形量,其现实意义较为明显,但需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调整原地应力的估算公式或者考虑围岩二次应力场的赋存状态。对于材料型和结构型围岩大变形的变形量预测,目前仍然是一块研究的空白区,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大变形 挤压变形 强度应力比 膨胀性围岩
下载PDF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开裂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卢波 王继敏 +3 位作者 丁秀丽 邬爱清 段绍辉 黄书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9-2441,共13页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开裂及相关力学问题,从全空间赤平投影解析、平面投影应力特征等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规律;并结合力学定性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开裂及相关力学问题,从全空间赤平投影解析、平面投影应力特征等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规律;并结合力学定性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开裂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洞室群围岩开挖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锦屏一级地下厂房区域出现的围岩、喷层较大变形乃至破坏现象本质上是由高地应力和相对较低的岩体强度形成的不利组合所造成的,在主厂房、主变室的拱腰、拱座和边墙以及母线洞侧墙等部位出现的开裂破坏,属于典型的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卸荷变形与破坏。提出锦屏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开裂概化模型,为地应力场反演和施工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提供重要参考和定性依据;最后针对开挖维护围岩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的开挖施工及动态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锦屏一级水电站 地下厂房 高地应力 全空间赤平投影 低强度应力比 围岩变形开裂机制
下载PDF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20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2 位作者 王俤剀 蔡德文 胡建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结合地质、监测、物探及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和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变形不再主要由地质结构面的张开变形构成,由岩块破坏产生的变形所占比重增加。围岩的变形量级和松... 结合地质、监测、物探及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和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变形不再主要由地质结构面的张开变形构成,由岩块破坏产生的变形所占比重增加。围岩的变形量级和松弛深度相对较大,边墙的主要松弛深度为12~15m,部分大于15m。围岩变形量级与松弛深度成正比,而松弛深度呈现出渐进扩展的趋势,因此变形的时效性应理解为围岩破坏的渐进扩展过程,与常规的流变概念存在差别。主厂房及主变室下游拱腰部位混凝土喷层鼓胀性裂缝是层状岩体在高应力条件下的卸荷劈裂和向临空面的屈曲破坏的结果,这种破坏导致下游拱脚部位位移测值的增大。主变室上游边墙混凝土喷层裂缝表现为张性开裂,主要原因是母线洞开挖后岩体应力集中导致的岩体压裂破坏。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开挖是否可采用"先墙后洞"的施工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厂房 高应力 低强度应力比 变形特征 裂缝机制 锦屏一级水电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