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ss distribution rule of roadway affected by overhead mining in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s group 被引量:5
1
作者 KANG Qin-rong1, 2, TANG Jian-xin1, 2, HU Hai1, 2, ZHANG Wei-zhong1, 3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e Disaster Dynamics and Control,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3. 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4,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1年第S3期529-535,共7页
In light of the sever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strict raise tunnel in the mining area at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Lubanshan colliery, by 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oth the mining st... In light of the sever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strict raise tunnel in the mining area at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Lubanshan colliery, by 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oth the mining stress distribution in seams group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mechanism of floor district rais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tance of 40 m, the abutment stress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recovery of 2# and 3# coal seam and 8# coal seam at distance of 30 m. As a result, the recovery of 8# is rather than those of 2# or 3# coal seam,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strict raise surrounding rock.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utment stress include the mining depth, mining height, residual gob space, adjacent working faces and short spacing coal seam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eams group stress distribution district RAISE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ABUTMENT stress
下载PDF
Behavior of pre-stress group anchors——Theory approach and model
2
作者 HE Siming, WANG Chenghua & QIAO Jianping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z1期31-41,共11页
First of all the pre-stress group anchor ropes are resolved into two sub-systems: the stable rock stand lateral resistance load and inner bonding section stand lateral resistance load and pre-stress load. Then, discre... First of all the pre-stress group anchor ropes are resolved into two sub-systems: the stable rock stand lateral resistance load and inner bonding section stand lateral resistance load and pre-stress load. Then, discretization of every sub-system was carried on and it is assumed that different micro-sections possess uniform distribution side resistance. On the basis of Mindlin stress solution, stress overlay principle, modified layered-summation method as well as the load transfer method, we study the anchor group effect and present a theory model which calculates the anchor group effect and establishes the relevant iterate stand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 group effect Mindlin's stress solution discretization ITERATIVE solution.
原文传递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tatus in a rescue group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relief 被引量:3
3
作者 Junhua Huang Qunying Liu +5 位作者 Jinliang Li Xuejiang Li Jin You Liang Zhang Changfu Tian Rongsheng Lu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0期1898-1906,共9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earthquake rescue workers is relatively high. Risk factors for this disorder includ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arthquake-rel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earthquake rescue workers is relatively high. Risk factors for this disorder includ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arthquake-related high-risk factors, risk factors in the rescue process,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yl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a unit of 1 040 rescue workers who participated in earthquake relief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May 12th, 2008.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as diagnosed primarily using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cale during structured interviews.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examine major risk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sorder in the rescue group was 5.96%. The impact factors in univariate analysis included death of family members, contact with corpses or witnessing of the deceased or seriously injured, near-death experience, severe injury or mental trauma in the rescue process and working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sychotic and neurotic personalities, negative coping and low social support. Impact factors i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cluded near-death experience, severe injury or mental trauma, working in the epicenter of the rescue, neurotic personality, negative coping and low social support, among which low social support had the largest odds ratio of 20.42.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a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cidence Wenchuan earthquake rescue groups influencing factor coping style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risk factors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Derivation of a second-order model for Reynolds stress using renormalization group analysis and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4
作者 Xiao-Hong Wang Zheng-Feng Liu Xiao-Xia L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49-659,共11页
With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proposed by Yoshizawa,the turbulent fluctuating field is expanded around the isotropic field.At a low-order two-scale expansion,applying the mode coupling approximation in the Ya... With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proposed by Yoshizawa,the turbulent fluctuating field is expanded around the isotropic field.At a low-order two-scale expansion,applying the mode coupling approximation in the Yakhot-Orszag renormalization group method to analyze the fluctuating field,the Reynolds-average terms in the Reynolds 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such as the convective term,the pressure-gradient-velocity correlation term and the dissipation term,are modeled.Two numerical examples:turbulent flow past a backward-facing step and the fully developed flow in a rotating channel,are presented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econd-order model.For these two numerical examples,the proposed model performs as well as the Gibson-Launder (GL) model,giving better prediction than the standard k-ε model,especially in the abilities to calculate the secondary flow in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and to capture the asymmetric turbulent structure caused by frame r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modeling Renormalization group Two-scale expansion Reynolds 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 Second-order model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组压裂动态应力场研究
5
作者 赵海峰 王腾飞 +2 位作者 李忠百 梁为 张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3,381,共13页
水平井组开发页岩油是基于水平单井压裂局限性提出的新型压裂方式。在水平井组压裂过程中,由于存在多口井和多条人工裂缝,且裂缝周围应力变化和井间地应力分布复杂,这种复杂的应力变化将进一步影响裂缝的扩展形态。因此,深入研究水平井... 水平井组开发页岩油是基于水平单井压裂局限性提出的新型压裂方式。在水平井组压裂过程中,由于存在多口井和多条人工裂缝,且裂缝周围应力变化和井间地应力分布复杂,这种复杂的应力变化将进一步影响裂缝的扩展形态。因此,深入研究水平井组中不同压裂方式下应力场的变化机理和规律对于控制裂缝形态和提高裂缝复杂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过程中应力分布问题,通过构建水力压裂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水平井组不同压裂方式下应力场的变化机理和规律以及裂缝扩展后的应力场变化规律,并基于裂缝的形态特点进行了压裂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表明:①同步压裂布缝方式可以有效影响井间地应力的变化,相较于正对布缝方式,交错布缝方式在井间产生的诱导应力提高了24%,并在相同井距下更容易引起井间地应力转向;②交错布缝方式下所形成的裂缝形态更为优越,压裂效果更为显著,交错布缝能有效提高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使裂缝表面积和体积增大了4.6%和21.1%;③拉链压裂所形成的裂缝形态更为优越,压裂效果优于同步压裂,进一步增大了裂缝长度和宽度,使裂缝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增大了1.3%和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组压裂 水力压裂 应力场 同步压裂 拉链压裂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组合地下群罐罐壁受力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昊 高旭 谌磊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为探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地下群罐罐壁在施工回填过程中的受力性能,本研究对某实际地下群罐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分析群罐罐壁在填土过程中外侧土压力以及环向和竖向钢筋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压力作用下,罐壁整体呈受压状态,环向... 为探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地下群罐罐壁在施工回填过程中的受力性能,本研究对某实际地下群罐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分析群罐罐壁在填土过程中外侧土压力以及环向和竖向钢筋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压力作用下,罐壁整体呈受压状态,环向及竖向应力最大值皆位于罐壁中部位置;罐壁竖筋应力均大于环筋应力,且最大应力约是环筋最大应力的1.5~2倍;土压力实测值分别是理论计算得到的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的0.49倍、2.01倍和6.32倍,为保证地下群罐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建议采用被动土压力作为设计用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群罐 受力性能 组合结构 土压力
下载PDF
复杂地质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应用
7
作者 裴书锋 臧东升 +3 位作者 孙常新 何建华 李国良 陈炳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9,共14页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 深切河谷和大型结构面影响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准确预测地下洞室群区域地应力场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提出融合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联合反演,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获得合理的构造运动因素及其基准值,再通过神经网络反演获得较优的反演结果。首先,提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3维地质模型建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与BP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反演,以及基于洞室围岩应力型破坏特征的结果验证。该方法从历史构造运动出发,约束多元回归因素及其回归系数,解决剪应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并通过历史地质构造分析、实测地应力分析和洞室群应力型破坏特征等多源约束和验证,提高地应力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以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最大主应力为25~30MPa,方向为NWW-EW方位,缓倾向河谷,洞室开挖后上游侧拱肩和下游侧墙脚易发生应力型破坏;断层等大型结构面严重影响了地应力分布,临近断层部位最大主应力量值减小,方向近于垂直断层,在距断层5~10m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量值迅速增大至原岩应力,方位逐渐转为近平行断层,与宏观主应力方向接近;密集发育的断层,是导致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区域主应力变异性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阐明了深切河谷和多结构面共同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特别是断层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异特征,为地下洞室群应力集中区和应力型灾害部位预测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大型地下洞室群 数值模拟 智能反演 高应力 深切河谷 断层
下载PDF
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释放HMGB1流体力学阈值的研究
8
作者 童乔莹 邵博 +3 位作者 许颖捷 贾梦莹 马优祎 龚忠诚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11-419,共9页
目的探究流体流动剪切力(fluid flow shear stress,FFSS)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时流体力学的阈值;阐明异常机械力刺激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破坏的先后顺序,为了解颞下颌关节骨关... 目的探究流体流动剪切力(fluid flow shear stress,FFSS)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时流体力学的阈值;阐明异常机械力刺激下,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破坏的先后顺序,为了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获得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于SD大鼠膝关节获取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块,消化培养获得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取3~4代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通过流体剪切力学装置对软骨及滑膜细胞施加FFSS,根据不同大小的FFSS值分组,分别采用1、3、5、10 dyn/cm^(2)的FFSS刺激滑膜细胞1 h,采用4、8、12、16 dyn/cm^(2)的FFSS刺激软骨细胞1 h,静息培养(0 dyn/cm^(2))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MGB1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细胞表达分布,ELISA检测上清液中HMGB1与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MGB1与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FFSS负载的增大,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逐渐肿胀,破裂,且细胞数量减少。随着FFSS负载的增大,HMGB1与IL⁃1β的表达由胞核逐渐转移至胞浆。在滑膜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1、3、5、10 dyn/cm^(2)干预组中的HMGB1和IL⁃1β在上清液及细胞内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软骨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4、12、16 dyn/cm^(2) FFSS干预组中HMGB1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细胞HMGB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在8 dyn/cm^(2) FFSS干预组中HMGB1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但细胞HMGB1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4、8、12、16 dyn/cm^(2) FFSS干预组中IL⁃1β在上清液中表达水平逐渐增加(P<0.01);除4 dyn/cm^(2)组外,随着FFSS负载增大,细胞中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随FFSS负载增大出现溶胀破裂,释放HMGB1流体力学阈值分别接近于1 dyn/cm^(2)和8 dyn/cm^(2);即在受到机械力刺激时,滑膜细胞先于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滑膜细胞 软骨细胞 流体流动剪切力 阈值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煤层群采动下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吴少康 张俊文 +6 位作者 徐佑林 宋治祥 张杨 范文兵 董续凯 张际涛 陈志松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7,共14页
针对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贵州土城矿212回风石门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揭示了212回风石门应力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12回风石门遭... 针对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贵州土城矿212回风石门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揭示了212回风石门应力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12回风石门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煤层群采动过程中存在的地质力学问题导致了围岩失稳。巷道底板及两帮在采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遭受垂直应力挤压时,巷道底部承受的挤压力较大,而顶部围岩承受的拉伸力较大,由于力学不平衡导致围岩的破坏。基于此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通过爆破卸压的方式,利用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引起围岩的震动和应力波动,使表层围岩中原本集中的应力分散到更深的围岩区域,降低表层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同时,利用爆轰和封孔工艺进一步加固卸压孔周围的围岩,形成两个承载结构。即由巷道支护体形成的内承载体和由深部围岩形成的外承载体。两者相互作用有效承受巷道浅部及深部围岩的应力,并转移到支护结构,起到保护和稳定围岩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在212回风石门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区域应力长期趋于稳定甚至缓慢降低,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速率分别降低了74.49%及47.67%,底鼓量降低了77.2%。而未使用该技术区域应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表面位移收敛严重。由此可得,围岩控制效果显著。该技术已成功推广到贵州其他不同地质环境的煤矿,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采动应力 底鼓 巷道支护 “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
下载PDF
“问题管理+”团体叙事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
10
作者 林玉理 李秋萍 +1 位作者 郑应红 赵晓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3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团体叙事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2023年7—10月,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愿报名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排除3名脱落者,最终63名护士参与研究。按...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团体叙事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2023年7—10月,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愿报名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排除3名脱落者,最终63名护士参与研究。按干预时间不同实施不同干预策略,对照组(2023年7—8月,n=31)常规培训,干预组(2023年9—10月,n=32)以“PM+”团体叙事实施。采用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总分为(43.60±5.78)分,低于对照组的(48.18±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P=0.001);且干预组继发性创伤应激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M+”团体叙事能降低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创伤应激 “问题管理+” 团体叙事 护士 急诊科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留守儿童学习压力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
11
作者 邹艳萍 缪丽珺 杨怡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51-1158,共8页
目的:考察学习压力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机制。方法:基于群体比较的视角,采用恶意创造力行为量表、小学生学习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21名9~14岁小学生(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分别403人、51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目的:考察学习压力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机制。方法:基于群体比较的视角,采用恶意创造力行为量表、小学生学习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21名9~14岁小学生(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分别403人、51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高于非留守儿童(t=4.62,P<0.01),积极应对方式低于非留守儿童(t=-3.67,P<0.01);(2)留守儿童学习压力与积极应对方式正相关(r=0.15,P<0.01),而在非留守儿童中呈负相关(r=-0.09,P<0.01);(3)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对恶意创造力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25,P<0.001)与非留守儿童(β=0.426,P<0.001)具有跨群组等值性(Δχ^(2)=-4.035,Δdf=9,ΔCFI=0.001,P>0.05),但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β=0.144,P<0.001,90%CI[0.066,0.222])高于非留守儿童(β=0.099,P<0.001,90%CI[0.045,0.152]);(4)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会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的遮掩效应(β=-0.045,P<0.05,90%CI[-0.006,-0.084])降低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结论:学习压力对恶意创造力的直接预测效应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具有跨群体一致性,但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跨群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习压力 恶意创造力 应对方式 群体比较
下载PDF
团体压力接种训练联合减压球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李娟 刘欢 +2 位作者 韩苗苗 王媛媛 任芳芳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9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压力接种训练联合减压球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通过数字表格进行编号,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穴位按摩和... 目的:探讨团体压力接种训练联合减压球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通过数字表格进行编号,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穴位按摩和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体压力接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减压球疗法。两组均于入院时开始干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血糖水平、伤残接受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伤残接受度各维度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压力接种训练联合减压球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助于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压力接种训练 减压球疗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理 血糖
下载PDF
近距离下层煤开采区段煤柱合理错距研究
13
作者 毛华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0,共7页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形成的煤柱群合理错距问题,以山西甘庄煤矿8~#和11~#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构建了煤柱群合理错距的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区段煤柱的应力扰动特征和合理错距长度,并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形成的煤柱群合理错距问题,以山西甘庄煤矿8~#和11~#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构建了煤柱群合理错距的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区段煤柱的应力扰动特征和合理错距长度,并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研究的科学合理性。研究表明,煤柱群应力扰动范围可分为3个区,分别为应力集中区、应力扰动区、应力叠加区,应力分布范围受煤柱应力传递角、层间距和上煤柱留设宽度影响,且与层间距成线性关系,与煤柱应力传递角成三角函数关系,层间距对煤柱合理错距长度的影响最大。由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到,区段煤柱的合理错距长度为40 m,同时采用YHY30本安型钻孔应力计对现场展开监测,监测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验证了研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区段煤柱 合理错距 应力传递 煤柱群
下载PDF
基坑群开挖引起邻近隧道附加应力研究
14
作者 刘子涵 王宏谦 +2 位作者 张凯 邓稀肥 朱建波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8-1308,1381,共12页
基坑开挖卸载会导致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应力,附加应力过大时会造成隧道失稳,进而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为了研究基坑群开挖引起邻近隧道附加应力变化规律,首先利用Mindlin理论解推导所得的隧道附加应力计算公式,然后依托杭州某邻近地铁... 基坑开挖卸载会导致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应力,附加应力过大时会造成隧道失稳,进而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为了研究基坑群开挖引起邻近隧道附加应力变化规律,首先利用Mindlin理论解推导所得的隧道附加应力计算公式,然后依托杭州某邻近地铁隧道的基坑群开挖工程对所推导的公式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埋深、隧道-基坑水平距离、隧道-基坑夹角3个因素对附加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根据不同埋深、不同隧道-基坑水平距离下计算结果,结合规范对群坑开挖产生的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其竖向附加应力会逐渐增大,水平附加应力会逐渐减小,竖向、水平附加应力均会随隧道-基坑水平距离增加而减小;(2)基坑群开挖时,随着隧道-基坑水平距离增加,埋深对于竖向附加应力影响系数逐渐减小,对于水平附加应力影响系数会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3)竖向、水平附加应力随着隧道-基坑夹角增加而增大,隧道所受附加应力主要由与其距离最近的基坑开挖产生;(4)随着隧道-基坑距离增加,群坑开挖时竖向附加应力减小率比单个基坑开挖时小,水平附加应力减小率与单个基坑开挖相比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群 隧道 附加应力 Mindlin理论解 危险区
下载PDF
单笼和配对饲养对食蟹猴血液学和血清生化、行为学和免疫应激的影响
15
作者 赵琪 刘永涛 +4 位作者 汪溪洁 兰艳丽 余珍斌 龚华 李彩云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 考察食蟹猴单笼和配对饲养对于动物的血液学和血生化、行为学和免疫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取约3岁食蟹猴,雌雄各4只,分别单笼和同性别配对饲养后,于适应期、单笼饲养第14天和第21天、配对饲养第14天和第21天采集动物血样进行血液... 目的 考察食蟹猴单笼和配对饲养对于动物的血液学和血生化、行为学和免疫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取约3岁食蟹猴,雌雄各4只,分别单笼和同性别配对饲养后,于适应期、单笼饲养第14天和第21天、配对饲养第14天和第21天采集动物血样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和免疫应激指标检测;于单笼饲养第14~21天和配对饲养第14~21天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 单笼和配对饲养食蟹猴的血液学和免疫应激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血清生化方面,与基础值比较食蟹猴配对饲养后的总胆红素(TBIL)有显著性降低,单笼饲养时的乳酸脱氢酶(LDH)降低明显;配对饲养后食蟹猴的正常行为和积极行为分别增加了27.93%和86.10%,异常行为减少26.31%。结论 单笼饲养和配对饲养对食蟹猴的血液学及免疫应激指标无明显影响;单笼饲养时动物LDH降低,配对饲养时动物TBIL降低,但均在正常背景值范围内;配对的饲养方式能有效改善食蟹猴的异常行为,提高动物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单笼饲养 配对饲养 行为学 应激 血液学 生化
下载PDF
小组工作介入物流员工职业压力缓解探究
16
作者 李露露 《物流科技》 2024年第3期42-43,49,共3页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态势呈不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工作者进入物流行业,我国物流从业人员数量在2015—2019年一直保持在645万人以上。物流员工尤其是一线快递员、运输员等,他们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面对着极大的职业压力。然而过...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态势呈不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工作者进入物流行业,我国物流从业人员数量在2015—2019年一直保持在645万人以上。物流员工尤其是一线快递员、运输员等,他们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面对着极大的职业压力。然而过度的职业压力不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到物流员工职业压力缓解中,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这些物流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工作 物流员工 职业压力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焦虑病人焦虑情绪、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唐璐 董晋 +4 位作者 杨晋静 杨红宇 刘晓静 辛淑兰 王玉枝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5期2752-275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焦虑病人短期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对血浆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合并焦虑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焦虑病人短期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对血浆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合并焦虑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病人焦虑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AMI合并焦虑病人焦虑情况、血浆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为病人预后带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团体心理治疗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远距离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上组煤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18
作者 李喜员 寇建新 +2 位作者 秦茂龙 孙维吉 房胜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探究平煤八矿远距离煤层群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过程中上组煤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己_(15)-2103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与上覆戊_(9.10)-21070工作面依次形成相离、相交和重叠的空间关系,因此... 为探究平煤八矿远距离煤层群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过程中上组煤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己_(15)-2103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与上覆戊_(9.10)-21070工作面依次形成相离、相交和重叠的空间关系,因此会使上组煤层应力增高或降低。相离区域为应力升高区,受下组煤采动影响应力整体呈升高趋势,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1.18;相交区域为卸压过渡区,戊_(9.10)-21070工作面应力由增压变为卸压,最大卸压值较原始应力降低了25%,倾向卸压影响范围为55 m;重叠区域为卸压区,受己_(15)-21030工作面采动影响卸压效果及卸压范围均进一步增大,最大卸压值较原始应力降低了40%,倾向卸压影响范围增大至180 m。将戊组煤层戊_(9.10)-21070工作面根据应力分布云图依次划分为增压区、应力过渡区、卸压区和稳定卸压区。通过现场瓦斯含量测试验证了卸压区残余瓦斯含量比原始区域残余瓦斯含量降低32.9%,远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形成卸压区有利于瓦斯治理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煤层群 斜交工作面 上行开采 应力演化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条件下采场应力演化规律
19
作者 段元华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8期76-81,共6页
急倾斜煤层群开采存在复杂的岩层运移过程并易导致强矿压事故的发生。为保障兴安煤矿煤层群的安全开采,采用保护层开采技术对主采煤层进行卸压优化,依托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急倾斜煤层开采数值模型,探究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采场应... 急倾斜煤层群开采存在复杂的岩层运移过程并易导致强矿压事故的发生。为保障兴安煤矿煤层群的安全开采,采用保护层开采技术对主采煤层进行卸压优化,依托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急倾斜煤层开采数值模型,探究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采场应力、位移与被保护煤层应力、位移的分布演化规律,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有效卸压保护范围,验证保护层开采技术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保护层开采条件下会出现位移与应力扩展的不共轴现象;保护层推进过程中,采场应力与位移演化呈现出初始增长、快速增长、逐渐稳定的3阶段演化规律;保护层开采的有效卸压范围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保护层开采 矿山压力 应力演化 煤层群开采
下载PDF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0
作者 黄敏 胡著芹 黎艳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宜春市人民医院9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宜春市人民医院9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职业压力、心理健康以及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职业压力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可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促进护理人员保持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有助于提升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工作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