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s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冬梅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Based on the stat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is simplified into three sections of linear elasticity, sub-buckling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and dens... Based on the stat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is simplified into three sections of linear elasticity, sub-buckling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and densification. By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factors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the energy absorption model is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factors of corrugated cell-wall. The model is standardized by the solid modulus and it is universal for corrugated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basis material. In the liner-elastic se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 the energy absorption per unit volum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sub-buckling section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the compression resistanc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goes on under a nearly constant load, but the energy absorption per unit volume rapid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ression strain. It is shown as an ascending curve in th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In the densification section, the corrugated sandwich core has no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A good consistency is achieved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nergy absorption curves. In designing the cushioning package, the cushioning properties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without more experiments. The suggested method to develop th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for corrugated boards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ushioning properties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s of corrugated sandwich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stress strain curv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MODELLING
下载PDF
Unified analytical stressstrain curve for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学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99-104,共6页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 three derived stressstrain curves were generalized as a unified formula. Beyond the onset of strain localization, a linear strain-soften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localized band was assigned. The size of the band was controlled by internal or characteristic length according to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Elastic strain within the entire specimen was assumed to be uniform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stic strain in localized band. Total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decomposed into elastic and plastic parts. Plastic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the average value of plastic strains in localized band over the entire specimen. For different heights, the predicted softening branches of the relative stressstrain curves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ly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ormal concrete specimens. The present expressions for the post-peak stressdeformation curves in uniaxial tension and direct shear agree with the previously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strain curve uniaxial tension uniaxial compression direct shear shear band ROCK CONCRETE
下载PDF
Epitaxially strained SnTiO3 at finite temperatures
3
作者 Dawei Wang Laijun Liu +2 位作者 Jia Liu Nan Zhang Xiaoyong We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480-486,共7页
By combining the effective Hamiltonian approach and direct ab initio computation, we obtain the phase diagram of SnTiO3with respect to epitaxial strain and temperature. This demonstrates the complex features of the ph... By combining the effective Hamiltonian approach and direct ab initio computation, we obtain the phase diagram of SnTiO3with respect to epitaxial strain and temperature. This demonstrates the complex features of the phase diagram and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is system, which is a presumably simple perovskite. Two triple points, as shown in the phase diagram, may be exploited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piezoelectric effects. Despite the inclusion of the degree of freedom related to oxygen octahedron tilting, the ferroelectric displacements dominate the structural phases over the whole misfit strain range. Finally, we show that SnTiO3can change from hard to soft ferroelectrics with the epitaxial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TiO_3 phase diagram epitaxial strain
下载PDF
Analysis Method for Predicting Strain in Interior Beds and Sub-Resolution Faults from Area Balance Theory in Extensional Basins
4
作者 Groshong Jr R H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Extensional basins include mainly grabens and half grabens displaced along alower detachment. Based on area balance theory,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height ofregional and the lower detachment h on the ... Extensional basins include mainly grabens and half grabens displaced along alower detachment. Based on area balance theory,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height ofregional and the lower detachment h on the outside of the basin and 'lost area S' from the regionalin the basin. The pre-growth beds above lower detachment are of the same extensional displacement sothat an 'S-h diagram'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pth to lower detachment and to calculate thetotal extensional displacement of the beds above the lower detachment. The extensional displacementis dominated by the heave of various scale normal faults. The displacement of obvious faults can beimmediately figured out from the measured bed-length. The requisite extension calculated by areabalance is the layer-parallel strain, which could be accommodated by displacement on sub-resolutionfaults. Accordingly, the layer-parallel strain can help us predict the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sub-resolution fault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style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balance extensional strain sub-resolution fault GRABEN halfgraben S-h diagram
下载PDF
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无量纲化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卜良桃 刘港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3,共14页
为了方便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与取值,对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无量纲化转化,推导了决定计算模型的... 为了方便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与取值,对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无量纲化转化,推导了决定计算模型的四个原函数条件;对一个实际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计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受弯矩形梁非极限状态下截面内力和力矩的推定计算进行了演示。针对应力-应变关系式含有非整次有理分式的情况提出了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了拟合次数、拟合区间和拟合函数类型对拟合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4种典型的RPC本构模型在同种材料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损伤因子取值模型曲线,结果显示:拟合曲线得到的取值模型与其他原始曲线得到的取值模型在曲线上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证明了曲线拟合方法的准确可靠性;最后给出了一种R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无量纲化取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系数 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塑性损伤因子 曲线拟合方法
下载PDF
准静态压缩下“EPE/瓦楞纸板”缓冲系统能量吸收的研究
6
作者 魏娜 周云令 +1 位作者 陈志强 王焱梅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发泡类材料与瓦楞纸板的共同缓冲作用。本研究将“EPE/瓦楞纸板”看作缓冲包装系统,并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探究环境温度、EPE密度、EPE厚度对缓冲包装系统力学性能、能量吸收...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发泡类材料与瓦楞纸板的共同缓冲作用。本研究将“EPE/瓦楞纸板”看作缓冲包装系统,并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探究环境温度、EPE密度、EPE厚度对缓冲包装系统力学性能、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在应变为0.6时,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标准化能量(W/Es)吸收分别为0.2266、0.2024,较对照组EPE(W/Es=0.1835)增加了23.5%、10.3%;应变为0.6时,随着温度由-20℃增加至23℃、40℃,EPE_3吸收的标准化能量明显减小,EPE_3吸收的能量分别减少17.7%、20.9%,而EPE_5吸收的能量分别减少11.8%、19.9%;在上述应变状态下,EPE密度为24g/cm3的试样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具有最高的标准化能量吸收,分别为0.1916、0.1745;EPE厚度为30mm、40mm、50mm的组合材料(EPE_3、EPE_5)能量吸收曲线(W/Es-ε)重合度较高。瓦楞纸板在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中的缓冲作用不可被忽略;温度升高,组合缓冲系统的能量吸收会减少;EPE密度对组合缓冲系统力学性能有影响且存在“阈值效应”。EPE厚度对组合缓冲系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增加EPE厚度会导致能量吸收曲线(W/Es-σ/Es)趋于平滑,使得最佳吸能点难以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缩 组合缓冲系统 应力-应变曲线 能量吸收图
下载PDF
基于DIC古建筑青砖受冻融循环作用的损伤演化
7
作者 郝贠洪 高炯 +2 位作者 吴日根 宣姣羽 何晓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4-772,共9页
以内蒙古隆盛庄古建筑青砖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研究古建筑青砖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规律,采用双因子——损伤程度因子和损伤局部化因子来表征古建筑青砖的单轴压缩损伤过程,并根据双因子损伤演化曲线建立... 以内蒙古隆盛庄古建筑青砖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研究古建筑青砖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规律,采用双因子——损伤程度因子和损伤局部化因子来表征古建筑青砖的单轴压缩损伤过程,并根据双因子损伤演化曲线建立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古建筑青砖在单轴压缩下的破坏过程可分为初始损伤闭合阶段、线弹性损伤阶段、弹塑性损伤阶段和塑性损伤阶段4个阶段;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青砖表面应变集中程度增大,使其承载能力降低;冻融循环会缩短双因子曲线的线弹性阶段,同时利用双因子建立的损伤演化模型能有效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古建筑青砖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青砖 冻融循环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云图 损伤演化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
8
作者 张浦阳 郭文俊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 为研究新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二维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特性,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首先得到模型在一维荷载空间下的极限承载力,随后通过施加不同的竖向荷载,得到在V-H、V-M、V-H-M荷载空间下的承载能力包络图,并分析不同二维荷载工况下的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分布情况以及筒体底部等效塑性应变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竖向荷载(0~0.15倍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存在能够增大结构的水平及弯矩承载力;在V-H与V-M荷载空间中,基础各位置处的土压力变化、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互相对映参考;基础所承受的最大土压力位置与基础受力倾倒方向一致;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结构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基础底部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区的范围与深度相应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柱复合筒型基础 二维复合加载条件 承载能力包络图 土压力分布 土体等效塑性应变区
下载PDF
温泉体应变观测数据不同频段影响因素及特征
9
作者 吕国强 景孝复 +2 位作者 李晓东 马慧婷 关冬晓 《内陆地震》 2024年第3期299-306,共8页
定点形变观测值序列包含的信息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应力积累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因素影响,数学物理内涵丰富。基于形变测值序列综合性与可分性的特点,将温泉体应变、气温、水位、气压进行频域分析,然后将时间序列值分解,研究温泉体应变不同频... 定点形变观测值序列包含的信息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应力积累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因素影响,数学物理内涵丰富。基于形变测值序列综合性与可分性的特点,将温泉体应变、气温、水位、气压进行频域分析,然后将时间序列值分解,研究温泉体应变不同频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气压对温泉体应变的影响主要有2~4小时和1~2个月之间的月波两个频段;(2)水位为温泉体应变年周期频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约为29天;(3)固体潮为影响温泉体应变半日波、日波频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气压 水位 相关系数 散点图
下载PDF
Al-Zn-Mg-Cu-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10
作者 王海飞 李铁钢 《铸造》 CAS 2024年第8期1089-1095,共7页
以7000系Al-Zn-Mg-Cu-Zr合金为研究材料,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变形温度250~4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等温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 以7000系Al-Zn-Mg-Cu-Zr合金为研究材料,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变形温度250~4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等温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应变速率为10 s^(-1),变形温度为250℃时,合金的峰值应力可达205 MPa。大部分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特征,结合TEM分析,动态再结晶的形成机制是位错通过滑移和攀移逐渐演变成小角度晶界(2°~15°)和大角度晶界(>15°),依靠位错重排在原始晶粒内部形成亚结构,最终形成完整晶界。同时,采用Arrhenius模型和Zener-Hollomon参数方程,构建了Al-Zn-MgCu-Zr合金的本构方程,其中合金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324 187 J/mol。此外,通过Prasad失稳判据等模型,构建了0.2、0.4以及0.6应变下的Al-Zn-Mg-Cu-Zr合金的热加工图,获得可加工窗口为:252~400℃,0.01~0.015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真应力-应变曲线 热加工图
下载PDF
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42
11
作者 刘一星 则元京 师冈淳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6-442,共7页
在100—1300kg/m3的密度变异范围选取17种阔叶树试树,采用典型的6种木材压缩加工条件(气干·20℃:饱水·20℃:饱水·100℃3种条件与约束条件相组合),进行横纹大变形压缩试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 在100—1300kg/m3的密度变异范围选取17种阔叶树试树,采用典型的6种木材压缩加工条件(气干·20℃:饱水·20℃:饱水·100℃3种条件与约束条件相组合),进行横纹大变形压缩试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经数据分析处理,建立了定量描述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全领域应力-应交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该式的适用性对本试验范围内的各树种、压缩工艺条件均为有效,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压缩 横纹方向 应力 应变关系图 木材
下载PDF
水泥红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印长俊 马石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 ,不同龄期的水泥红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 ,分析了水泥红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 ;并对水泥红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水泥红土 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水泥掺入比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煤变形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金法礼 秦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对不同温度、压力实验条件下,不同煤级煤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探讨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论述了温度和压力在不同煤级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具有的不同作用。在中煤级阶段,虽然围压的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通过对不同温度、压力实验条件下,不同煤级煤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探讨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论述了温度和压力在不同煤级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具有的不同作用。在中煤级阶段,虽然围压的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的强度,但温度的影响更为重要。较高煤级在小应变阶段,温度起主导作用;而到了大变形阶段,围压的作用又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煤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对煤的变形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应力-应变图 实验分析
下载PDF
浸水条件下水泥砂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印长俊 马石城 王星华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的水泥砂土在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分析了浸水对水泥砂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水泥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对水泥砂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的水泥砂土在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分析了浸水对水泥砂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水泥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对水泥砂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土 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水泥掺入比
下载PDF
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英 万敏 韩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9,共5页
基于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相互转换关系,针对分散性失稳、凹槽失稳和平面应变漂移失稳等准则,进行了双线性应变路径、曲线戍变路径和复合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应力图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成形极限应力图不受应变路... 基于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推导出极限应力与极限应变相互转换关系,针对分散性失稳、凹槽失稳和平面应变漂移失稳等准则,进行了双线性应变路径、曲线戍变路径和复合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应力图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成形极限应力图不受应变路径影响,对于同一失稳准则,在不同加载应变路径下几乎为同一条曲线。因此,成形极限应力图作为复杂加载路径的成形极限判据更加方便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成形极限图 成形极限应力图 应变路径
下载PDF
循环压缩和冲击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能量吸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立军 张岩 王志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8,共5页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1(准静态)增加至4.01×101s-1、5.08×101s-1和5.68×101s-1,材料的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增大,应变为0.4时动态应力分别比静态应力增加了54.34%、79.35%和114.49%,所吸收的能量分别比静态增加了18.98%、30.09%和65.74%。对同一试样先后进行五次循环准静态压缩或落锤冲击试验,与首次试验相比第二、三、四、五次试验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下降,应变为0.4时静态应力分别下降了18.48%、32.97%、36.59%和39.49%,动态应力分别下降了20.81%、28.48%、34.75%和34.75%,准静态压缩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24.54%、37.50%、40.74%和43.52%,落锤冲击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15.30%、24.20%、30.25%和30.96%。中低应变率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应变率效应十分明显,循环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效应同样十分明显。循环试验达到一定次数后,材料缓冲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可用此数据作为缓冲包装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对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合理缓冲包装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发泡塑料 应变率 循环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能量吸收图
下载PDF
板料成形极限应变与极限应力的转换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谢英 万敏 韩非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因极限应变构成的FLD受应变路径的影响很大 ,在研究复杂应变路径的成形极限问题时带来极大不便。而以极限应力构成的成形极限应力图FLSD由于不依赖加载应变路径 ,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板料极限应变与极限应力的基础上 ,得... 因极限应变构成的FLD受应变路径的影响很大 ,在研究复杂应变路径的成形极限问题时带来极大不便。而以极限应力构成的成形极限应力图FLSD由于不依赖加载应变路径 ,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板料极限应变与极限应力的基础上 ,得出了相互转换的公式 ,针对分散性失稳、凹槽失稳和平面应变漂移失稳等准则 ,进行了不同加载应变路径FLD转换FLSD。结果表明 ,对于同一失稳准则 ,在不同加载应变路径下FLSD几乎为同一条曲线 ,FLSD作为复杂加载路径板料成形极限判据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成形极限图 成形极限应力图 复杂应变路径
下载PDF
红枣枝条剪切应力及组织破坏应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珏 葛云 王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为了获取红枣侧枝剪切以及抗破坏力学特性参数,采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CSS-44300),对红枣侧枝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主要针对红枣侧枝在不同直径的剪切强度和破坏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剪切以及横纹压缩试验,得出... 为了获取红枣侧枝剪切以及抗破坏力学特性参数,采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CSS-44300),对红枣侧枝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主要针对红枣侧枝在不同直径的剪切强度和破坏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剪切以及横纹压缩试验,得出剪切应力、组织破坏应力与枝条直径的关系图。试验结果表明:红枣枝条剪切强度、组织破坏应力与直径密切相关,处于修剪期枝条直径在6~8mm的侧枝所需的剪切应力强度在501~927 N范围内,组织破坏强度在31~40 MPa范围内。由此可以确定出修枝器械修剪所需的最佳功率、剪切过程中不破坏剪切端面的最适压强,为红枣修枝器械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枝条 剪切 横纹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一种建立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非 万敏 +1 位作者 吴向东 王海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塑性理论建立了比例加载条件下双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合Swift分散性失稳准则,提出了一种建立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的方法。分别应用Hill 48和Hosford屈服准则以及单向拉伸性能参数,建立了铝合金板(r<1)和薄钢板(r>1)两种材料... 基于塑性理论建立了比例加载条件下双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合Swift分散性失稳准则,提出了一种建立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的方法。分别应用Hill 48和Hosford屈服准则以及单向拉伸性能参数,建立了铝合金板(r<1)和薄钢板(r>1)两种材料的成形极限应力图(FLSD),分析表明,不同的屈服准则的选取对于成形极限应力曲线有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屈服准则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与由通常的成形极限图(FLD)转换所得到的成形极限应力图(FLSD)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计算过程更为简便,并能较为准确地建立成形极限应力图,可以作为复杂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破裂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极限应力 成形极限应力图 加载路径
下载PDF
滇西羊拉大型铜矿床石英构造岩微观构造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余凤鸣 战明国 +1 位作者 甘金木 何龙清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1期92-99,共8页
构造岩的构造和组构是变形运动亦即岩石流动的直接记录。作者对滇西羊拉铜矿区的石英构造岩进行了微观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南北向、北西向构造活动较强,北东向构造活动近岩体增强,北西西向构造活动在矿区北部有较强的显示。动力学分析表明... 构造岩的构造和组构是变形运动亦即岩石流动的直接记录。作者对滇西羊拉铜矿区的石英构造岩进行了微观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南北向、北西向构造活动较强,北东向构造活动近岩体增强,北西西向构造活动在矿区北部有较强的显示。动力学分析表明,矿区最大主应力方向晚期为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向,东西向主压应力断续作用,导致岩石的脆性和韧性变形,石英光轴优选方位形式及弗林指数k值的测算均说明变形方式以压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组构 石英构造岩 微观构造 铜矿床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