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在唐代边塞诗创作衰落的众多原因中,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亦属其一。唐代边塞诗创作与胡文化有颇多交融,胡文化是刺激边塞诗创作的一个强力因素。然而,随着中唐"夷夏"观念的转严,胡文化日益受到排斥与否定,丧失了...
在唐代边塞诗创作衰落的众多原因中,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亦属其一。唐代边塞诗创作与胡文化有颇多交融,胡文化是刺激边塞诗创作的一个强力因素。然而,随着中唐"夷夏"观念的转严,胡文化日益受到排斥与否定,丧失了活力与生机,使边塞诗创作失去了一个重要推动力。"夷夏之辨"本身属于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一环,儒学复兴运动对于"礼法"和"文德"的强调反转了唐帝国前期的文化特征,消解了推动边塞诗创作的尚武精神。失去了胡文化刺激和尚武精神推动,唐代边塞诗创作丧失了独有的特征,不可逆转地走上衰落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胡文化
“夷夏之辨”
儒学复兴
尚武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及清朝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苟德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4-49,共6页
古代"天下中国观"与"夷夏之辨"是"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怀柔须建立在"德治"与"自治"的前提上。作为历代帝王的治术之一,怀柔的手段不外赐予、和亲、通商、教化等形式,以彰声威。最...
古代"天下中国观"与"夷夏之辨"是"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怀柔须建立在"德治"与"自治"的前提上。作为历代帝王的治术之一,怀柔的手段不外赐予、和亲、通商、教化等形式,以彰声威。最终目的是以"礼"来"定君臣之分,严夷夏之防"。作为儒家思想的表征,"怀柔"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的象征,但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柔远人
夷夏之辨
中国观
思想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认同
被引量:
6
3
作者
徐雪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魏晋南北朝
中华民族共同体
伦理认同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夷夏之辨”到“民族交响”--琴曲《普庵咒》形成与演变中的多民族文化交流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本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44-49,共6页
中国佛教琴乐作品《普庵咒》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是多民族文化交流成功的历史经验体现。《普庵咒》作为佛教琴乐作品代表之一,形成于古琴文化史上的“夷夏之辨”背景下,最终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转型而成功融入中国文化。《普庵咒》在形成中...
中国佛教琴乐作品《普庵咒》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是多民族文化交流成功的历史经验体现。《普庵咒》作为佛教琴乐作品代表之一,形成于古琴文化史上的“夷夏之辨”背景下,最终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转型而成功融入中国文化。《普庵咒》在形成中呈现了中印文化与儒佛道三教文化的交融,在其演变过程中又形成了多民族乐器演奏、多民族地域流传、多民族群众参与三大特点的大量衍生音乐作品。古琴曲《普庵咒》的形成与演变所呈现的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对当今民族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庵咒
佛教琴乐
夷夏之辨
民族文化交流
儒佛道三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
被引量:
3
1
作者
何蕾
机构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编号:GXYQZD2016350)
文摘
在唐代边塞诗创作衰落的众多原因中,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亦属其一。唐代边塞诗创作与胡文化有颇多交融,胡文化是刺激边塞诗创作的一个强力因素。然而,随着中唐"夷夏"观念的转严,胡文化日益受到排斥与否定,丧失了活力与生机,使边塞诗创作失去了一个重要推动力。"夷夏之辨"本身属于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一环,儒学复兴运动对于"礼法"和"文德"的强调反转了唐帝国前期的文化特征,消解了推动边塞诗创作的尚武精神。失去了胡文化刺激和尚武精神推动,唐代边塞诗创作丧失了独有的特征,不可逆转地走上衰落之路。
关键词
边塞诗
胡文化
“夷夏之辨”
儒学复兴
尚武精神
Keywords
Frontier Poems
Hu Culture
yi
-
xia
distinction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Martial Spirit
分类号
I206.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及清朝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苟德仪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4-49,共6页
文摘
古代"天下中国观"与"夷夏之辨"是"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怀柔须建立在"德治"与"自治"的前提上。作为历代帝王的治术之一,怀柔的手段不外赐予、和亲、通商、教化等形式,以彰声威。最终目的是以"礼"来"定君臣之分,严夷夏之防"。作为儒家思想的表征,"怀柔"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的象征,但其影响深远。
关键词
怀柔远人
夷夏之辨
中国观
思想基础
Keywords
Cherishing the men from afar
strict distinction between yi and xia cultures
The View of Tien Hsin in Ancient China
ideological foundation
分类号
B27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认同
被引量:
6
3
作者
徐雪野
机构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D037)阶段成果。
文摘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
夷夏之辨
魏晋南北朝
中华民族共同体
伦理认同
文化认同
Keywords
distinction
between
yi
and
xia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ethic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夷夏之辨”到“民族交响”--琴曲《普庵咒》形成与演变中的多民族文化交流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本华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44-4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3)。
文摘
中国佛教琴乐作品《普庵咒》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是多民族文化交流成功的历史经验体现。《普庵咒》作为佛教琴乐作品代表之一,形成于古琴文化史上的“夷夏之辨”背景下,最终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转型而成功融入中国文化。《普庵咒》在形成中呈现了中印文化与儒佛道三教文化的交融,在其演变过程中又形成了多民族乐器演奏、多民族地域流传、多民族群众参与三大特点的大量衍生音乐作品。古琴曲《普庵咒》的形成与演变所呈现的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对当今民族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普庵咒
佛教琴乐
夷夏之辨
民族文化交流
儒佛道三教
Keywords
Pu'an Zhou
Buddhism Qin music
distinction
between
yi
and
xia
exchanges of ethnic
cultures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Daoism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
何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及清朝实践
苟德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认同
徐雪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夷夏之辨”到“民族交响”--琴曲《普庵咒》形成与演变中的多民族文化交流
杨本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