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Landscape Plants for the Median Strip of Suibei Highway
1
作者 CUI Jian WANG Hongy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2期31-32,37,共3页
Landscape design and greening quality of the median strip on multi-lane highwa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visual impact factor. Using ornamental plant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greening scene on the median st... Landscape design and greening quality of the median strip on multi-lane highwa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visual impact factor. Using ornamental plant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greening scene on the median strip,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glare and improve the road driving environment. The paper studied and analysed the median strip greening status and the driving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Suibei highway in north China. On the basi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selected suitable landscape species to form well-proportioned landscape scenes for this highway median strip. Three sets of reference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modes were designed for improving the median strip of Suibei highway based on the recommended landscaping plants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Y Median strip LANDSCAPE Ornamental plants North China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彩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大豆固氮作用和玉米边际效应,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融合、种地养地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传统作物套种生产效率低下、争光、争肥和争水等问题,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灵台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大豆固氮作用和玉米边际效应,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融合、种地养地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传统作物套种生产效率低下、争光、争肥和争水等问题,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灵台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例,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北疆灌区带状间作青贮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敏 舒泽兵 +4 位作者 封亮 蒲甜 闫艳红 杨文钰 王小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3,761,共10页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度:B1、B2、B3 (2021年:12、15、18万株/hm^(2);2022年:15、18、21万株/hm^(2)),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带状间作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和群体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密度从6.75万株/hm^(2)增至12万株/hm^(2),玉米单株干物质平均下降35.46%,花前积累量平均下降25.42%,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时间(T_(max))、最大生长速率生物量(W_(max))和活跃生长期(P)平均下降10.99%、39.48%和1.78%。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日积累量、花后积累量、最大生长速率(G_(max))和平均生长速率(G_(mean))随玉米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均在10.5万株/hm^(2)密度达到最大。随玉米密度和大豆密度增加,大豆单株干物质、花前积累量、W_(max)、G_(max)和G_(mean)呈下降趋势,花后积累量、T_(max)和P呈上升趋势。2022年A2B3处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最高,为64.99 t/hm^(2),较A1B1增产11.98 t/hm^(2),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Y)和种植密度(A、B)回归分析得出,当A=10.84万株/hm^(2),B=19.41万株/hm^(2),Y取得极大值24.87 t/hm^(2)。【结论】玉米10.5万株/hm^(2)和大豆21万株/hm^(2)密度带状间作群体生物产量最大,可为北疆灌区带状间作玉米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物质积累 种植密度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下载PDF
玉米种植密度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体系干物质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4
作者 何海涛 孙睿 +3 位作者 姜文超 尚保华 党建友 裴雪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5-1374,共10页
为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3+2)下,玉米种植密度(52500、60000和67500株·hm^(-2),分别以SM1、SM2和SM3表示)和玉米单作(MM,种植密度60000株·hm^(-2))... 为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3+2)下,玉米种植密度(52500、60000和67500株·hm^(-2),分别以SM1、SM2和SM3表示)和玉米单作(MM,种植密度60000株·hm^(-2))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体系产量及玉米干物质、养分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带状复合种植体系玉米产量降低5.25%~14.30%,其中SM2产量与MM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带状复合种植体系总产值显著提高10.80%~16.71%。在复合种植模式下,与SM1和SM3相比,SM2显著提高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延长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时间,提高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促进花后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提高养分吸收,产量分别较SM1和SM3提高10.56%和9.67%。综上,相比较玉米单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2模式)可实现“玉米不减产或稍减产,多收一季豆”;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丰30系列玉米的种植密度在60000株·hm^(-2)左右时可作为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合理的密度选择,实现稳产高效。本研究可为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密度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养分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品种及配置模式对湖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5
作者 罗正 王恒震 +2 位作者 赵志坚 黄山 陈元伟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91-96,108,共7页
为提升湖南大豆、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粮食的产量和效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玉米紧凑型品种登海605、半紧凑型品种湘荟玉1号、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和大豆品种湘春2704为试验材料,对3种不同玉米大豆行比田间配置(2∶4、2∶3、... 为提升湖南大豆、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粮食的产量和效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玉米紧凑型品种登海605、半紧凑型品种湘荟玉1号、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和大豆品种湘春2704为试验材料,对3种不同玉米大豆行比田间配置(2∶4、2∶3、4∶6)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品种类型显著影响间作复合种植玉米的株高、倒伏率及产量;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玉米平均株高分别为2.63、2.76、2.87 m,平均倒伏率分别为1.51%、1.91%、12.5%,平均产量分别为8194.5、8137.9、7125.1 kg/hm^(2);玉米大豆行比显著影响复合种植玉米的产量、倒伏率和倒折率等,玉米大豆行比为2∶4和2∶3的模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4∶6模式。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显著高于平展型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且玉米大豆行比2∶4模式下大豆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行比模式。不同玉米大豆行比模式的综合效益排序为:2∶4>2∶3>4∶6>单作模式。综合分析,在邵阳地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宜选择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的玉米品种,玉米大豆行比以2∶4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6
作者 赵东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99-100,共2页
从良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收获后进行考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平均收获玉米5700 kg/hm^(2)、大豆2100 kg/hm^(2),总收益28560元/hm^(2),... 从良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怀远县淝河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收获后进行考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平均收获玉米5700 kg/hm^(2)、大豆2100 kg/hm^(2),总收益28560元/hm^(2),不仅解决了争地问题,促进了粮食安全,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优化
7
作者 吕磊 杨继红 《大豆科技》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合理的株行距配置可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为明确适宜界首市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文章采用6∶4(大豆∶玉米)种植模式,研究4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 合理的株行距配置可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为明确适宜界首市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文章采用6∶4(大豆∶玉米)种植模式,研究4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6∶4种植模式下,品种组合1、2、3适宜株行距配置为大豆∶12 cm×30 cm,玉米∶12 cm×60 cm;品种组合4、5适宜株行距配置为大豆∶12 cm×30 cm,玉米∶14 cm×50 cm。在此株行距配置下,各品种组合的产量及产值最高,适宜在界首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株行距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
8
作者 崔兰英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9-14,共6页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保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能最大化,技术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为该种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从优选高产模式、保护性耕作、品种选择、精准播种、绿色植保、减损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存在问...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保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能最大化,技术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为该种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从优选高产模式、保护性耕作、品种选择、精准播种、绿色植保、减损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对提升农机农艺高度融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全程机械化 豫东地区
下载PDF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颖 张瑞萍 +4 位作者 夏爱萍 陈新举 左娇 白彦俊 胡荣娟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为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碧护)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其与除草剂混用对科玉188和宿豆051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和作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化除期碧护与除草剂混用能增加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增加对... 为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碧护)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其与除草剂混用对科玉188和宿豆051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和作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化除期碧护与除草剂混用能增加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增加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促进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具有增效作用。同时调控作物长势,作物株高、叶片SPAD值及叶片颜色均得到改善。玉米大豆产量的提升随着碧护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碧护处理玉米产量增加27.3%~50.9%,大豆产量增加11.3%~29.3%。综上,推荐在苗期(化除期)、化控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大豆结夹—灌浆期)喷施碧护,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36%赤·吲乙·芸苔(碧护) 玉米 大豆 复合种植 增产
下载PDF
清涧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践与探索
10
作者 崔建庆 任妍婷 黄文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80-181,共2页
2022年,清涧县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展试验工作。结果显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和净作玉米相当,每667 m^(2)多收大豆113.7 kg,净收益增收500.4元/667 m^(2),增产152.8%,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有一定的推广前... 2022年,清涧县引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展试验工作。结果显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和净作玉米相当,每667 m^(2)多收大豆113.7 kg,净收益增收500.4元/667 m^(2),增产152.8%,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有一定的推广前景。试验为该技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积累了相关经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技术
11
作者 王汉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农业种植模式。以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例,从机械化播种、播种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和收获方法等方面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有效提高大豆和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农业种植模式。以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例,从机械化播种、播种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和收获方法等方面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有效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陈红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172-173,176,共3页
在金沙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通过机艺融合措施,可以有效发挥农业机械及先进种植技术的优势,提高大豆玉米产量与质量。基于此,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进行了实践探索与分析,以期能够为金沙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技术... 在金沙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通过机艺融合措施,可以有效发挥农业机械及先进种植技术的优势,提高大豆玉米产量与质量。基于此,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进行了实践探索与分析,以期能够为金沙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艺融合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沈阳地区的应用
13
作者 鞠晓丹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确保因地制宜在沈阳地区做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必须为其提供有效的机具装备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实现良种良法机械化配套的生产模式。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械化播种、机械... 为确保因地制宜在沈阳地区做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必须为其提供有效的机具装备来作为保障,这样才能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实现良种良法机械化配套的生产模式。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及其在沈阳地区的应用情况,以期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来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广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14
作者 谭琼 沈林晨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出来的种植一季可以收获两种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其原理是将低位作物的大豆和高位作物的玉米在空间上进行复合布局,充分发挥各作物自身优势,实现大豆、玉米的“一季双收”... 玉米与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出来的种植一季可以收获两种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其原理是将低位作物的大豆和高位作物的玉米在空间上进行复合布局,充分发挥各作物自身优势,实现大豆、玉米的“一季双收”。该模式能提高土地产能和利用率,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达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的目的,是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大豆自给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广东玉米、大豆的种植现状,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点,总结了广东省玉米、大豆生产面临的机械化问题,提出了广东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改进策略,以实现种植收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种间促进效应 机械化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系统玉米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李润润 卢培娜 +2 位作者 蔡雪梅 罗珠珠 牛伊宁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陇东黄土高原玉米种植面积大,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适宜带状间作种植密度非常重要。本文以当地玉米单作(49500株/hm^(2))为对照,设玉米低密度(45000株/hm^(2))和高密度(54000株/hm^(2))两种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密度,研究带状间作... 陇东黄土高原玉米种植面积大,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适宜带状间作种植密度非常重要。本文以当地玉米单作(49500株/hm^(2))为对照,设玉米低密度(45000株/hm^(2))和高密度(54000株/hm^(2))两种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密度,研究带状间作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处理相比:(1)间作处理玉米穗粗和穗行数略有降低,高密度种植时玉米穗长和行粒数最高,分别达到21.2 cm和40.5粒/行;(2)高密度间作种植增加了玉米产量,显著增加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20949 kg/hm^(2));(3)高密度间作种植时,玉米籽粒蛋白、脂肪及纤维含量最高,较玉米单作处理分别提高10.9%、2.53%和2.91%。主成分分析可以解释不同处理结果79.6%的差异,高密度带状间作种植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更为显著。研究表明,该区域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中,玉米以54000株/hm^(2)密度种植,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适合在陇东黄土高原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 种植密度 产量性状 品质
下载PDF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应用分析
16
作者 胡开明 陆万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为系统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种植模式应用效益、不同经营主体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和不同技管水平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 为系统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种植模式应用效益、不同经营主体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和不同技管水平下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类型、经营主体和技管水平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应用效益均有影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比清种大豆、玉米纯收益明显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和稳粮增豆目标。该种植模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土壤适耕性不同、种植规模要求较高、精准播种喷药机械应用成本增加以及技管水平参差不齐等待改进之处,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装备与应用
17
作者 张振峰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
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用的机械装备,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并提高肥料和水分的利用率。探讨了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基本原则、播种机改良及优化技术、植保机械使用技术。通过合理选择种子和种植模式,优化机... 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用的机械装备,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并提高肥料和水分的利用率。探讨了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基本原则、播种机改良及优化技术、植保机械使用技术。通过合理选择种子和种植模式,优化机具配套和作业参数,并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大豆和玉米的高产稳产,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装备 应用技术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探讨
18
作者 付国会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近年来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已在全国16个省份得到推广应用。简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分析与传统的大豆-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差异,并从品种、栽培、施肥、用水、控草等环节提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近年来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已在全国16个省份得到推广应用。简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分析与传统的大豆-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差异,并从品种、栽培、施肥、用水、控草等环节提出技术要求,从除草剂施用、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出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轮作技术 间作 套作 田间配置
下载PDF
青岛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调研分析
19
作者 李颖信 李昌霖 朱宪良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7期84-86,共3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增加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中国大豆玉米争地矛盾、实现“稳粮扩油”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对青岛市2022年、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的生产实效、影响因素与困难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有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增加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中国大豆玉米争地矛盾、实现“稳粮扩油”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对青岛市2022年、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艺融合的生产实效、影响因素与困难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为青岛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青岛市 机艺融合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大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0
作者 王艳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46-147,150,共3页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力争玉米单产与清种基本相当,尽可能增加大豆产量,集成创新适合大城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实现作物带间轮作,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发生,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一季双收 稳粮增豆 带间轮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