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及疗效观察
1
作者 刘奕蕾 王颖 +1 位作者 谢宗亮 曹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查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热敏化穴位的分布情况,观察热敏灸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热敏灸组患者热敏化穴位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分、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WHOQOL-BREF)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共有35例患者出现热敏化穴位现象,共出现119个热敏化穴位;热敏化穴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穴位依次为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和阳陵泉。热敏灸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T评分、FMA量表评分、WMFT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常规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应用热敏灸治疗该病时可优先选择足三里、曲池、悬钟、外关、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风 痉挛性偏瘫 热敏灸 热敏化穴位
下载PDF
全身振动疗法对偏瘫下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钊德 杜灿荣 +2 位作者 邬映超 韦小翠 龙耀翔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360-236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偏瘫下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合并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偏瘫下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合并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疗法,共6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全身振动能够改善偏瘫下肢运动功能,减轻偏瘫下肢痉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全身振动疗法 痉挛 下肢功能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芳芳 梅麟凤 +1 位作者 吕莹 戴德纯 《中医康复》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FMA评分、MAS评分、CSI评分和CNF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肢体运动功能,且远期随访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瘫痪 醒脑开窍针法 手足三阴经推拿
下载PDF
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梁浈 何美瑭 +3 位作者 吴小欣 洪妙莹 苏利梅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 目的评价岭南飞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治疗原则选取穴位并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合头针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每天1次,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MBI)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愈显率。结果治疗前两组M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MAS痉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0.00%(18/3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能改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有效减轻肢体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临床效果肯定,在治疗后短期内即可取得较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飞针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孙亚宇 蒋涛 +1 位作者 王敏 陈飞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HAS)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常规康复护理,时长为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MAS)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感觉评分和次证总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下肢MAS、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量表中上肢功能、心情、自理、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推拿对SHAS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缓解痉挛程度,减轻神经缺损程度,促进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封包 推拿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6
作者 郑贺彬 王强力 +1 位作者 陈宁宁 林定艺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痉挛程度、上肢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2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MAS、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UEFT、FMA-U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FA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98%,对照组无不良事件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上肢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穴位埋线 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尹蓁枝 韩为 +2 位作者 张国庆 童文倩 李岳楠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 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阳明经,上肢叩刺手阳明大肠经,下肢叩刺足阳明胃经,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变化,并比较2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和上下肢MAS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循经叩刺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较单纯的针刺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梅花针 脑卒中 手足阳明经 疗效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封包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彩云 王鹏远 +1 位作者 曾琳瑶 杨士杰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88-1891,189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联合组(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联合组(常规西医治疗+中医推拿+中药封包),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肌肉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平衡能力(Berg平衡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91.07%)高于常规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改良Ashworth分级情况优于常规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评定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应用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缓解肌肉张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并发症 中医推拿 中药封包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膝关节等速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轻中度肌痉挛的影响
9
作者 戴亚圆 王晓军 +2 位作者 尹杰 董秋平 苏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等速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轻中度肌痉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130例,按收集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完全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等速... 目的观察膝关节等速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轻中度肌痉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130例,按收集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完全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等速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5 d/周,40 min/d),等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5 d/周,20 min/d),治疗周期均为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患侧股直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值及其比值、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和10 m步行测试来对比2组患者股直肌表面肌电、下肢肌肉痉挛程度和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MAS评分、屈伸肌峰力矩值及其比值、FMA-LE评分和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MAS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值及其比值、FMA-LE评分和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12.3±2.2)μV比(15.5±2.9)μV,(24.8±2.3)μV·s比(29.2±3.1)μV·s,(1.34±0.15)分比(1.56±0.25)分,(20.8±3.4)N·m比(12.3±2.5)N·m、(34.5±2.3)N·m比(26.3±3.6)N·m、0.60±0.16比0.47±0.14、(26.1±2.9)分比(21.3±2.4)分、(0.61±0.14)m/s比(0.46±0.15)m/s;均P<0.05]。等速组治疗后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和MAS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的峰力矩值及其比值、FMA-LE评分和步行速度分别为(10.9±1.8)μV、(22.4±2.1)μV·s、(1.25±0.18)分、(28.7±3.0)N·m、(41.5±2.8)N·m、0.69±0.18、(29.0±2.3)分、(0.69±0.18)m/s,与治疗前[分别为(15.4±2.2)μV、(29.6±3.0)μV·s、(1.58±0.34)分、(12.6±2.3)N·m、(26.1±3.1)N·m、0.48±0.17、(21.5±2.1)分、(0.48±0.17)m/s]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等速组轻度痉挛患者和中度痉挛患者与对照组内相应轻度痉挛和中度痉挛患者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等速组内的轻度痉挛患者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分别为(10.2±1.0)μV、(20.2±2.0)μV·s]与其治疗前[分别为(14.1±2.3)μV、(28.1±3.2)μV·s]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1.4±1.7)μV、(23.6±2.5)μV·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等速组内的中度痉挛患者股直肌表面肌电RMS、iEMG较治疗前改善[分别为(11.8±1.5)μV比(16.9±2.6)μV,(24.9±2.2)μV·s比(31.3±3.8)μV·s;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RMS、iEMG分别为(13.2±2.5)μV、(26.1±2.7)μV·s]比较,R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E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改善下肢伸膝肌轻中度肌痉挛状态有积极效果,且痉挛程度越轻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肌痉挛 表面肌电
下载PDF
基于“形神一体”理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玉娟 王隐羽 +4 位作者 杨硕 廖越 司元红 彭克江 刘明辉 《中医康复》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其发生关键在于毒邪损伤元神、残害形体,属于“形神共病”之疾病,治疗上需“形”“神”同调。吾师刘明辉医师在“形神一体”理论指导下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处方,即调神取背部夹脊穴(双侧1...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其发生关键在于毒邪损伤元神、残害形体,属于“形神共病”之疾病,治疗上需“形”“神”同调。吾师刘明辉医师在“形神一体”理论指导下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处方,即调神取背部夹脊穴(双侧1、3、5、7、9、11、13、15、17与2、4、6、8、10、12、14、16,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头针(病灶同侧)顶颞前斜线中2/5、顶颞后斜线中2/5、顶旁2线行针刺;调形取患肢拮抗肌筋节点行小针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刘明辉医师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形神一体 针刺
下载PDF
针刺灵骨、大白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11
作者 肖观伟 曾科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19-1224,共6页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基础上加刺灵骨、大白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8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中风...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基础上加刺灵骨、大白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8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康复分期针刺疗法”痉挛期的针刺选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灵骨穴、大白穴治疗,1次/d,30 min/次,6次/周,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步行能力(10 m步行测试速度)、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甘氨酸(Gly)]水平,评价2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2个疗程后2组M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M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10 m步行测试速度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均<0.05),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10 m步行测试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BB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Gly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l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为73.81%(31/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基础上加刺灵骨、大白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改善步行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节血清NSE、Gly水平以促进神经元修复、缓解肌痉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痉挛性偏瘫 中风 灵骨穴 大白穴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分析恢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思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家敏 兰彩虹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优势,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经筋理论 恢刺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彩虹 张兆辉 彭晓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1期155-159,共5页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使用温针灸及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双盲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康复训...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使用温针灸及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双盲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肌痉挛程度、平衡功能、凝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流减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痉挛程度和躯体平衡功能,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流减缓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康复训练 温针灸
下载PDF
大活络胶囊配合循经针灸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邓紫刚 周丛斌 肖双虹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 探究大活络胶囊配合循经针灸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风基础治疗... 目的 探究大活络胶囊配合循经针灸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风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大活络胶囊配合循经针灸。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的肌电生理指标[均方根值(RMS)、表面肌电值(iEMG)、中位频率(MF)、H反射H/M值],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结果 治疗后,两组iEMG、MF、RMS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比对照组高,H反射H/M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FMA量表总分、改良BI指数比治疗前高,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大活络胶囊配合循经针灸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电生理指标及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大活络胶囊 肌电生理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郝佳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0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靳三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生命质量[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感受、社会功能等PRO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降低痉挛程度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卒中 痉挛性偏瘫 老年 肢体运动 痉挛程度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田应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肌力[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四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MMT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其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肌力,并进一步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单用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穴位按摩 缺血性卒中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温阳通络汤联合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艳 沈晓琪 蔡官言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汤联合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SH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医学科常规治疗、基础康复训练、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汤联合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SH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医学科常规治疗、基础康复训练、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各关节活动度、血清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为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改良Ashworth分级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改良Ashworth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下肢FMA评分、髋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背屈度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AB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Glu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l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温阳通络汤联合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SHAS,对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均有积极意义,且能降低患肢肌张力,改善神经递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温阳通络汤 ZEPU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肢体功能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彭琳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加以中医特色护理,对2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SS-QOL)以及睡眠质量(PSQI)、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肢体功能(FM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S-QOL、FMAS高于对照组,PSQI、Ashwort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并可提高生命质量,优化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刘颍 苟成钢 +3 位作者 楚彩云 孔林 赵宁 谷宁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观察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采用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共82例为本研究样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SI评分、10 min步行测试(10MWT)结果、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7.56%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BS、FMA水平更高,10MWT、CSI、NIHSS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组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FIM、MBI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节律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偏瘫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滋水涵木”针刺法结合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20
作者 房慧岭 王迅 赵鹏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研究“滋水涵木”法针灸结合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取患侧腧穴采用毫火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滋水涵木”法针灸结合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取患侧腧穴采用毫火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滋水涵木”法针灸合毫火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CT灌注成像测量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64.52%(P<0.05),观察组治疗28 d中医证候积分和ND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MBI评分和Lovett肌力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两组血清bFGF和VEGF水平及病灶部位CBV和CBF均明显升高(P<0.05),MTT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bFGF、VEGF、CBV和CBF高于对照组,M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涵木”法针灸结合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微循环,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中风 针灸 滋水涵木 毫火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