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论述探析
1
作者 詹全友 张文灿 张春丽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要义和实践进路等重大问题进行重要论述;它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原创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要义和实践进路等重大问题进行重要论述;它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原创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提供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重要论述
下载PDF
板状碎片对建筑屋面的冲击破坏概率模型
2
作者 黄鹏 蓝鑫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25,共9页
飞掷物对建筑的冲击破坏是围护结构在强风作用下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针对不同围护结构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冲击破坏概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的板状碎片三维轨迹方程的板状碎片冲击破坏概率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额外考... 飞掷物对建筑的冲击破坏是围护结构在强风作用下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针对不同围护结构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冲击破坏概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的板状碎片三维轨迹方程的板状碎片冲击破坏概率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额外考虑了在不同风速风向下板状碎片来源、起飞初始条件和建筑相对位置对屋面冲击破坏概率的影响。利用风速15 m·s^(-1)~45 m·s^(-1),风向0°~90°和上游建筑高度8.0 m~12.5 m作为模型的输入,实现了可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板状碎片对低矮建筑屋面冲击破坏的概率估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可应用于建筑屋面易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掷物 冲击破坏概率模型 板状碎片 建筑屋面 强风作用
下载PDF
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研究
3
作者 袁红 袁芬 崔叙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设计实习均较少涉及对交通建设问题的探索,国际教育受限于学制和学籍管理而系统性和特色性不强,研究及实践未结合交通建设的前沿问题而创新性不足。因此,结合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和交通强国战略的要求,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建立多学科交叉、理论联合实际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国际联合培养机制。这对我国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战略 交通院校 建筑类研究生 多学科交叉 政产学研协同 国际联合培养
下载PDF
徐仲林先生的师德风范及其现实意义
4
作者 唐智松 袁思婷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徐仲林先生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了立德树人是教师本职所在、扎实学问是教师立身之根、教书育人是教师为师之本、理想信念是教师修身之本、以身作则是教师育人之道、仁爱之心是教师处世之本、道德情操是教...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徐仲林先生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了立德树人是教师本职所在、扎实学问是教师立身之根、教书育人是教师为师之本、理想信念是教师修身之本、以身作则是教师育人之道、仁爱之心是教师处世之本、道德情操是教师成事之基等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另一方面还以躬耕求实的方式诠释了“经师”与“人师”融合统一、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立己与达人相辅相成等卓越的教学智慧。这些优秀品质和教学智慧共同构成了徐仲林先生独特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时代“大先生”之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仲林 师德风范 立德树人 教育家精神 “大先生” 教育强国建设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专访西南大学陈时见教授
5
作者 陈时见 李培彤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陈时见教授长期从事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他认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性需求,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教育提供战略性支撑和根本性保障。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陈时... 陈时见教授长期从事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他认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性需求,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教育提供战略性支撑和根本性保障。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陈时见教授指出,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他还指出,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路径,需要构建教师教育主体协同机制,汇聚多元主体合力,激发主体创新活力,特别是要发挥师范大学和高水平综合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共同推进教师教育的质量跃迁。为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为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厚植根本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体系
下载PDF
涉藏基层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以青海为例
6
作者 赵英 完玛多杰(译)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治理”是当前我国政治及学界讨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传统管理相比,治理强调主体多元参与与共建共治共享。青海涉藏州县因特殊的地缘政治烹赋、人文自然地理区位,历来是我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方略实践的主战场。青海涉... “治理”是当前我国政治及学界讨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传统管理相比,治理强调主体多元参与与共建共治共享。青海涉藏州县因特殊的地缘政治烹赋、人文自然地理区位,历来是我国“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方略实践的主战场。青海涉藏基层有效治理,不仅关涉国家治理能力与水平,也关涉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近年来,青海涉藏州县积极与国家战略相融入,闯出了一条欠发达民族地区科学治理之路。但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涉藏基层治理现代化也面临一些现实瓶颈,需予以有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藏基层治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海
下载PDF
中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7
作者 翟红蕾 夏铭泽 刘金波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224,共12页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而高质量数字化人才建设是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在数据新闻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结合胜任力理论和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一套多层...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而高质量数字化人才建设是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在数据新闻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结合胜任力理论和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一套多层级、细粒度的数据新闻人才岗位胜任力量化等级模型,根据该模型指标体系,数据新闻人才培养需要从个人特质、知识素养以及技术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聚焦数据新闻人才培养要素,落实人才胜任力提升;实践国家数字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国家新闻舆论宣传;对接国际数据新闻传播轨道,大力建构国际化传播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数据新闻 岗位胜任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在强国建设中彰显大外作为
8
作者 何莲珍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91,共6页
人才培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突出地位,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核心议题。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大学外语教学三个方面论述大学外语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关键词 强国建设 人才培养 大学外语教育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学理性
9
作者 蒋英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性回应和解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性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全面性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工作与实践工作,科学性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是其体系性的内在基础,体系性是其学理性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标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指引、战略重点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承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F0002,共12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全面系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全面系统、逻辑严密、博大精深、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全面贯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的创新实践,是百年大党领导“三农”工作实践探索的新发展新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纲领。本研究认为,在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粮食安全两条底线作为前提基础,把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统筹推进作为战略重点,把促进融合发展作为关键路径,把凝聚振兴合力、推进发展路径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持续夯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进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农业强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理论指引 战略重点 关键路径
下载PDF
建筑工程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民 王兵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建筑工程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可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严格遵循电气设备安装规范,确保电气设备正确安装和有效连接,科学管理和维护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设备... 建筑工程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可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严格遵循电气设备安装规范,确保电气设备正确安装和有效连接,科学管理和维护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文章以建筑工程强电竖井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筑工程强电竖井施工原则,并对强电竖井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强电竖井 电气设备
下载PDF
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12
作者 吴燕燕 王少华 +1 位作者 胡华 袁卫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9-22,共4页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传承学院文化并拓展延伸,致力打造“E路同行”立体式特色党建体系,分为“E航天下”立德体系、“E心双环”强能体系、“E海无涯”创境体系三大模块进行框架设计。其中...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传承学院文化并拓展延伸,致力打造“E路同行”立体式特色党建体系,分为“E航天下”立德体系、“E心双环”强能体系、“E海无涯”创境体系三大模块进行框架设计。其中,“E航天下”立德体系是核心,旨在将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E心双环”强能体系是保障,旨在将基层党建与学院科研教学水平、师生能力培养相融合;“E海无涯”创境体系是支撑,旨在打造学院育人环境。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E路同行”品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工作 业务工作 立德 强能 创境
下载PDF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话语流变、价值建构与实践径向
13
作者 冯惠芳 梁志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6,共9页
党的二十大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系统论述和部署,提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新概念、新表述。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话语的演进过程或流变迹象,及其建构的叙事结构和叙... 党的二十大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系统论述和部署,提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新概念、新表述。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话语的演进过程或流变迹象,及其建构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辩证澄析与历史确证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结合“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深厚价值,诠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回答新时代“四问”,指导建设强国、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构建叙事体系、破解独有难题、拓宽发展空间与营造稳定环境,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和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话语 价值 径向
下载PDF
汉字书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14
作者 杨照珺 马芳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承载和传递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文章从汉字的特点出发,对汉字书法进行诠释,认为汉字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升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关键词 汉字 汉字书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川藏、青藏公路:“以路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5
作者 许月盼 郭兰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32,共12页
在对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与使用的研究中发现,道路的延伸与扩展对沿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川藏、青藏公路实现对地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社会空间的高度重合与情感空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 在对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与使用的研究中发现,道路的延伸与扩展对沿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川藏、青藏公路实现对地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社会空间的高度重合与情感空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特别是在交通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在“以路为媒”的结构框架下,阐释“两路”与“两路”精神连接祖国山河、推进各民族通达交融的双重要义,对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建设 “两路”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媒介
下载PDF
回顾·基因·路径:沂蒙精神赋能现代化强省建设研究
16
作者 郭燕飞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作为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沂蒙精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融入山东省的伟大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沂蒙精神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原因在于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齐鲁文化中的担当精神... 作为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沂蒙精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融入山东省的伟大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沂蒙精神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原因在于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齐鲁文化中的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是沂蒙精神的基因和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山东省要实现“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就要赓续和弘扬沂蒙精神,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想信念、坚持探索创新,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齐鲁文化 现代化强省建设
下载PDF
和合文化在承德的历史出场、现实样态与重要意义
17
作者 王宏德 李运昌 代洪宝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和合文化在承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各民族的团结融合是和合文化在承德的独特标识,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和合文化在承德的现实样态。和合文化在承德的历史出场既具有中华和合文化的普遍属性,又兼具承德民族融合的地域特性,... 和合文化在承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各民族的团结融合是和合文化在承德的独特标识,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和合文化在承德的现实样态。和合文化在承德的历史出场既具有中华和合文化的普遍属性,又兼具承德民族融合的地域特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特性、和合共生的文化取向、以和为贵的文化品格、和衷共济的文化传统、和气致祥的文化内蕴促成了承德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和谐有序、团结融合、相亲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和合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基因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以承德博物馆为例
18
作者 艾虹 吕晓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博物馆作为集教育、研究、保护、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常设机构,收藏和铭记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以承德博物馆为例,从馆校合作、资源开发等角度探究博物馆开展铸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博物馆作为集教育、研究、保护、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常设机构,收藏和铭记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以承德博物馆为例,从馆校合作、资源开发等角度探究博物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与策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促进新时代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及其教育职能的践行,需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研发、统筹协作、质量保障等,从而构建科学系统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博物馆 馆校协作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协作视角
19
作者 罗湘尹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08-111,116,共5页
广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集群,为区域社会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在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构建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仍面临质量监管、品牌力度不足等挑战。该文聚焦于广西地理标... 广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集群,为区域社会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在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构建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仍面临质量监管、品牌力度不足等挑战。该文聚焦于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以政府与市场协作视角,探究构建政府与市场双强引擎机制,并提出在政府强引擎维度实施阶段化、体系化、标准化建设,在市场强引擎实施市场渠道、发展资源、经营主体带动等对策,促进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地理标志农产品 政企关系 强引擎 品牌建设
下载PDF
清代湘西边墙的“修心”与信俗交融探析
20
作者 侯有德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明清政府自开发和治理湘西以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实施了一系列“王化”措施。其中,以边墙为基点推行的革禁“椎牛”习俗和推广官方认可的信仰,是清政府“修心”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推动下,官方认可的信俗在湘西地... 明清政府自开发和治理湘西以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实施了一系列“王化”措施。其中,以边墙为基点推行的革禁“椎牛”习俗和推广官方认可的信仰,是清政府“修心”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推动下,官方认可的信俗在湘西地区取得了开拓性的传播与较快发展,并与当地的民间信俗相互交融,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姿态。通过信俗交融,湘西苗族得以与以汉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心心相通”,这有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边墙 “修心” 信俗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