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思政元素的“概率论”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1
作者 陈衍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文章针对高校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概率论”课程特点,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深入挖掘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案例.选取五个典型“概率论”课程知识点,将思政案例与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运用概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诚实... 文章针对高校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概率论”课程特点,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深入挖掘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案例.选取五个典型“概率论”课程知识点,将思政案例与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运用概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处事原则和方式,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普遍联系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最终实现“概率论”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概率论 思政案例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高应变(CASE法)动力试桩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国元 王锐 杨永波 《煤炭技术》 CAS 2000年第2期50-51,共2页
简述了目前常用的高应变 (CASE法 )基本原理 。
关键词 基桩检测 高应变 case 动力试桩 桩基础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peatability of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in Sichuan-Yunnan
3
作者 Huang Shengmu Dong Ruiy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4期491-512,共22页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trong earthquakes using seismicity pattern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eismicity anomalies, generally called anomalous seismicity patterns,as the basis for prediction based on 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trong earthquakes using seismicity pattern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eismicity anomalies, generally called anomalous seismicity patterns,as the basis for prediction based on some historical data in the Sichuan-Yunnan seismic zone. Using our results,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se anomaly patterns,which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he late stage of strong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stress release in the main shock rupture zone,did exist before many earthquake cas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repeatability and its validation result,and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repeatability,which will have an application value for strong earthquake tendency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ITY pattern PERIODICITY and REPEATABILITY strong EARTHQUAKE cases stro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Validation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i>k</i>-Variate Survival Functions with Emphasis on the Case <i>k</i>= 3
4
作者 Jerzy K. Filus Lidia Z. Filus 《Applied Mathematics》 2020年第7期678-697,共2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general universal formula for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i><span><span><i><span sty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general universal formula for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ariate survival functions for arbitrar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2, 3,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given all the univariate marginal survival functions. This universal form of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dependence functions” named “joiners” in the text. These joiners determine all the involved stochastic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underlying random variables. However, in order that the presented formula (the form) represents a legitimate survival function, som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joiners had to be found. Basically, finding those conditions is the main task of this paper. This task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for the cas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2 and the main results for the cas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3 were formulated as Theorem 1 and Theorem 2 in Section 4. Nevertheless, the hypothetical conditions valid for the general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4 case were also formulated in Section 3 as the (very convincing) Hypothesis. As for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both 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3 and</span><i> </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4 cases, the full generality was not achieved since two restrictions were imposed. Firstly, we limited ourselves to the, defined in the text, “continuous cases” (when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density exists and is continuous), and secondly we consider positive stochastic dependencies only. Nevertheless, the class of 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k</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variate distributions which can be constructed is very wide. The presente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by means of joiners can be considered competitive to 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rong></strong></span></span></span><strong><spa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pula</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methodology. As it i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a common theory of both copulae and joiners is quite possible, and the joiners may play the role of tools within the theory of copulae, and vice versa copulae may, for example, be used for finding proper joiners. Another independent feature of the joiners methodology i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many new stochastic processes including stationary and Markovian.</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of Multi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via Joiners Joiner versus <strong> Copulastrong> Methodology A Possible Fusion of the Two Construction Methods k -Variate <strong> Survival strong> <strong> Function strong> Scheme k = 3 case
下载PDF
交通警察执法办案机制的改革探索——以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为例
5
作者 宋杰 孙雨乐 倪茂青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随着现代警务机制的全面推广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面临众多自身、外部的工作掣肘,亟需通过执法办案机制改革寻求破局之道。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全面推进执法办案机制改革,改变了交通警... 随着现代警务机制的全面推广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面临众多自身、外部的工作掣肘,亟需通过执法办案机制改革寻求破局之道。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全面推进执法办案机制改革,改变了交通警察传统执法办案模式,强化了现场执法规范,降低了争议案件数量,提升了执法办案质量和执法效率,增强了交通警察执法公信力。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破解执法办案机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必须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加强法制监督,建强专业队伍,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交通警察执法工作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公安 执法办案机制改革 法制监督 建强专业队伍 数字法治建设
下载PDF
汶川地震人员死亡率及经济易损性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维佳 姜立新 +1 位作者 李晓杰 杨天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由于高震级、高烈度地震的发生在某一区域是小样本事件,基于区域历史震例的震害预测方法对强震损失的快速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探讨利用时效性高的孤立强震震例进行震后的快速评估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整理了汶川地震... 由于高震级、高烈度地震的发生在某一区域是小样本事件,基于区域历史震例的震害预测方法对强震损失的快速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探讨利用时效性高的孤立强震震例进行震后的快速评估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整理了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以烈度区和行政区划为分类单元建立了汶川地震损失数据库。利用震区内130个县、市的震害数据,选用USGS PAGER系统中的人员死亡率与地震烈度的函数模型计算得到了区域适用的人员死亡率。利用汶川地震的经济损失记录,建立了极灾区、严重灾区、重灾区和受灾区的经济损失比,在此基础上,利用历史震例对人员死亡率及经济损失比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及相应的损失率能够较好地估计川滇地区强震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及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孤立强震震例 人员死亡率 经济易损性
下载PDF
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 被引量:90
7
作者 温宾利 陈宗利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该论文尝试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汉语领有名词移位提出一种新分析。作者认为,鉴于只有DP能进行领有名词移位,在汉语DP所具有的定指特征[D]、[格]特征和[ф]特征中,只有[D]是强特征。因此,领有名词移位的根本动因不是[格]特征,而是[D]特征... 该论文尝试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汉语领有名词移位提出一种新分析。作者认为,鉴于只有DP能进行领有名词移位,在汉语DP所具有的定指特征[D]、[格]特征和[ф]特征中,只有[D]是强特征。因此,领有名词移位的根本动因不是[格]特征,而是[D]特征的核查:即汉语功能中心语I0具有强[D]特征,该特征把DP吸引到[Spec,IP]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领有名词 功能中心语 生成语法
下载PDF
1989~2011期间8次强地震中抗液化地基处理成功案例的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国兴 顾小锋 +2 位作者 常向东 李小军 周国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2-1118,共17页
回顾了1989年美国Mw6.9级Loma Prieta地震、1993年日本Ms7.8级Kushiro-Oki地震、1994年日本Mw8.2级Hokkaido Toho-Oki地震、1995年日本Ms7.2级阪神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土耳其Mw7.4级Kocaeli地震、2001年美国Mw6.8级Nisqua... 回顾了1989年美国Mw6.9级Loma Prieta地震、1993年日本Ms7.8级Kushiro-Oki地震、1994年日本Mw8.2级Hokkaido Toho-Oki地震、1995年日本Ms7.2级阪神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1999年土耳其Mw7.4级Kocaeli地震、2001年美国Mw6.8级Nisqually地震以及2011年Mw9.0级东日本地震中场地抗液化工程措施的成功案例,初步分析了各种抗液化工程措施的有效性与优劣性,可以给出如下工程场地抗液化处理的经验:(1)对于易液化的沿海及填海造陆场地,采用适宜的抗液化工程措施应成为地基处理不可缺少的环节;(2)应基于场地条件、经济条件及环境要求,综合考虑场地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3)挤密砂桩法和碎石桩法运用广泛、技术成熟且比较经济,宜优先选择作为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及以下地区的场地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4)强夯法使用机具简单、费用低廉,适宜选择作为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及以下地区大面积场地的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5)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旋喷法作为抗震设防烈度Ⅸ度及以下地区的场地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是有效的;(6)多种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联合使用的处理效果往往优于单一措施单独使用的处理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选择多种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 场地液化 抗液化地基处理措施 地基处理案例
下载PDF
Dirac型离散哈密顿系统的极限点型的判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美秀 王欣阵 景海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Dirac型离散哈密顿系统的亏指数问题,并给出该系统为极限点型的一些判别准则.
关键词 微分算子 差分算子 极限点型(极限圆型) 强极限点型
下载PDF
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吉顺 王昂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在分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这次灾害的成因,特别是研究了湖南省洪涝灾害加重与区域性强降雨过程时间变化的关系。指出近年来强降雨过程集中的时段有从5~6月份向7~8月份推移的趋势,造成与上... 在分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这次灾害的成因,特别是研究了湖南省洪涝灾害加重与区域性强降雨过程时间变化的关系。指出近年来强降雨过程集中的时段有从5~6月份向7~8月份推移的趋势,造成与上游洪水顶托的机会增多,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重,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现象的持续出现,应有更深层次气候变化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洪涝灾害 强降雨过程 洪水顶托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催化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艳力 杨飘萍 +2 位作者 盖世丽 贺飞 殷金玲 《化工高等教育》 202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为了使学生有效掌握催化原理课程的大量理论知识点,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催化原理教学中。文章在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金属与载体强相互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典型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加... 为了使学生有效掌握催化原理课程的大量理论知识点,案例教学法被引入催化原理教学中。文章在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金属与载体强相互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典型案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催化作用机理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催化原理 教学改革 金属与载体强相互作用
下载PDF
混凝土高坝强震震例分析和启迪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厚群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8,共9页
强震作用下的高坝抗震安全性广受关注。但迄今坝址的地震动输入却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且高坝的地震响应也相当复杂。对经受强震作用的高坝震害的现场详尽调查和深入分析研究,对改进现行抗震设计理念和推动高坝抗震安全的研究极为重要。... 强震作用下的高坝抗震安全性广受关注。但迄今坝址的地震动输入却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且高坝的地震响应也相当复杂。对经受强震作用的高坝震害的现场详尽调查和深入分析研究,对改进现行抗震设计理念和推动高坝抗震安全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对全球经受过Ⅷ度以上强震的百米以上混凝土高坝的震害实例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在中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对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和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震害的初步调研分析,探讨了从这些震害实例中得到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 高混凝土坝 强地震 实例分析 启迪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高振荣 刘晓云 +2 位作者 田庆明 杨庆华 马廷德 《干旱气象》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2008年4月19~20日,受西伯利亚东移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河西地区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最强的1次寒潮天气。利用MICAPS资料分析了这次强寒潮爆发时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同时采用NCEP/NCAR2.5°×2.5°每天4次再分析资料... 2008年4月19~20日,受西伯利亚东移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河西地区出现了自2001年以来最强的1次寒潮天气。利用MICAPS资料分析了这次强寒潮爆发时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同时采用NCEP/NCAR2.5°×2.5°每天4次再分析资料,计算了60-105°E、35—60°N区域内,4月15日08时-20日08时300hPa高空急流,500hPa涡度、温度平流、垂直速度,700hPa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的爆发与高空急流在东移南下过程中逐渐加强有关,500hPa正涡度区与槽前锋区配合一致,更有利于引导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强冷平流对地面加压降温作用至关重要,垂直速度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场分布特征对寒潮天气条件下的降水形成有明显影响,水汽通量散度极小值区域均有降水,最大值区域无降水而有沙尘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个例 诊断
下载PDF
半退化型离散哈密顿系统强极限点型的判定
14
作者 周美秀 王欣阵 綦建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讨论奇异的半退化型离散哈密顿系统,通过算子的谱理论得到该系统为强极限点型的判别准则.
关键词 差分算子 极限点型 强极限点型.
下载PDF
磁暴二倍法与异年倍九法相配对强震时间短临预测的震例验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1 位作者 任栋 郭志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52-156,共5页
异年倍九法是一种通过区域内历史大震发生时间进行短临跟踪预测的方法,本文探讨了该方法与磁暴二倍法结合回顾性地预测国内著名大地震的震例。结果表明二者结合后能较好地对强震进行时间短临跟踪预报。
关键词 异年倍九法 磁暴二倍法 临震预测 大震震例
下载PDF
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圣睦 董瑞英 《内陆地震》 2015年第1期1-14,共14页
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 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以确认有这些异常图像的存在,反映出大地震孕育过程晚期,即主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及主震破裂区应变释放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对川滇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的核心——重复性及其验证效果作了分类介绍,讨论了重复性特征的机理。对强震趋势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图像 周期性与重复性 大震震例 强震趋势预测、验证
下载PDF
强震前地震时空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瑾萍 邢红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459,共6页
首先,基于强震前地震活动时间变异系数与b值之间具有相关性,对我国四十次6.5级以上强震震例的震前地震活动时空相关特征作讨论。其次,尝试利用相关过程中"第一阶段"的特性来预测未来强震三要素,给出了预测时间、震级的经验公... 首先,基于强震前地震活动时间变异系数与b值之间具有相关性,对我国四十次6.5级以上强震震例的震前地震活动时空相关特征作讨论。其次,尝试利用相关过程中"第一阶段"的特性来预测未来强震三要素,给出了预测时间、震级的经验公式。最后,对相关过程"第一阶段"判定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震例 相关过程“第一阶段” 强震三要素 预测检验
下载PDF
基于壳温的IGBT模块键合引线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旭州 朱戈 吴馨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173,共7页
为了研究功率循环下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提高IGBT模块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壳温的键合引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IGBT模块进行功率循环测试,探究了键合引线的疲劳失效机理;然后建立IGBT模块的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块... 为了研究功率循环下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提高IGBT模块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壳温的键合引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IGBT模块进行功率循环测试,探究了键合引线的疲劳失效机理;然后建立IGBT模块的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块在功率循环载荷下的电、热、结构特性。依据键合引线的应变情况和实验测得的疲劳曲线,评估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并在壳温基础上建立了其寿命预测模型,对比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了铜键合引线的改进方案。根据易测量的壳温来确定键合引线的使用寿命,提前更换器件,能降低IGBT模块的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 键合引线 塑性应变 壳温 疲劳寿命
下载PDF
HRT地震前兆波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玉林 赵璧如 +7 位作者 钱卫 赵国泽 赵健 何世根 张洪魁 李世愚 卢军 钱复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505,共19页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 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 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T波)具有与潮汐力相同的周期(如MS_f,K_1,M_2等),但其振幅却仅在震前(约3个月)才出现异常增大;潮汐力驱动的共振振荡波(RT波),出现主震前2天(北京时2004-12-24的10时),RT波分为纵波与横波.初步确定其纵波波速V_1约为307 km/h,横波波速V_s约为126 km/h.它们可能是在地壳多孔岩石孔隙流体中以声模式传播的一类波.对RT波,苏门答腊主震断层系统的固有周期T_0约为5~6 h,其幅度可达2.9%(超出观测标准偏差17倍),成为极其显著的异常.RT波通常以突然急剧变化的方式达到其峰值.震源区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骨架与其间孔隙流体的耦合振动满足共振条件时,即从震中区同时发射出(纵、横)RT波.苏门答腊M_w 9.0级地震前首次记录到RT波,此后已在20余次强震前记录到HRT波.诸强震前所记的HRT波彼此可以很好地对比,表现出一定的重复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汶川M_s8.0级地震前,当时唯一仍在工作的红格台(距震中465 km),也记录到HRT波.我们还在震前发现红格台于2008年5月12日凌晨(0~5时)记录到与汶川地震有成因联系的、显著临震信息.(从2004年在川滇地区增设PS100台网捕捉地方强震的短临前兆开始,到汶川地震前发现红格台记录到临震信息的)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HRT前兆波是客观存在的;地震,特别是强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不太远的将来,实现强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如果有一布设合理的PS-100台网,根据震前所记RT波,提前1~3天定量地预测强震的三要素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T地震前兆波模型(机制) PS100高精密度大地电测系统 20余个强震短临前兆震例 HRT前兆波的重现性与规律性 实现地震预报的可行性
下载PDF
高转速强漩流离心法聚氧聚氮装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喜魁 陈正举 +1 位作者 洪广欢 孟召军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针对空气氧氮分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转匣式轴流压气机",取代传统的"转毂式轴流压气机"。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转毂式"的叶片安装在轮毂上,只能实现空气压缩;而"转匣式"的叶片安... 针对空气氧氮分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转匣式轴流压气机",取代传统的"转毂式轴流压气机"。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转毂式"的叶片安装在轮毂上,只能实现空气压缩;而"转匣式"的叶片安装在内机匣内侧,在外机匣内旋转,可实现空气分离。论述了氧氮离心分离和转匣式压气机离心增压原理;阐述了空气采用漩流分离分流的技术可行性与实施途径;给出了离心法聚氧聚氮的实验装置简图,以实现空气压缩机、氧氮分离机和燃烧漩流器三机一体化,以期达到显著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聚氮 转匣式压气机 氧氮强漩离心分离 漩流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