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风“罗莎”低空流场与降水中尺度结构的观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淑媛
付凯
李环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72,共9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水平风场结构和降水雨带的分布特征与台风强度变化的关系,利用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0716号台风"罗莎"的降水云系、反演的水平风场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为了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水平风场结构和降水雨带的分布特征与台风强度变化的关系,利用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0716号台风"罗莎"的降水云系、反演的水平风场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以前,低空卷入台风中心的强回波带开始出现分裂;减弱为热带风暴时,低空的强回波带出现明显的分离和断裂。雷达探测的向台风中心卷入的低空强回波带的分离和断裂,可以为台风减弱预报提供参考。(2)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分析显示,虽然所处的环境风场截然相反,我国和美国两地区的热带气旋在低空存在相似的中尺度流场结构。我国东南沿海即将登陆的台风的西南侧外围与环境风场的交汇处,存在一处气流汇合带和气流辐散带,气流汇合带对应台风南侧的强降水中心。(3)通过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与强度回波的叠加分析显示:台风的螺旋雨带与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的中尺度风切变线对应。这种中尺度切变在常规观测中难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台风风场
多普勒天气雷达
环境气流
强回波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风“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心艳
董林
高拴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6-878,共13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NOAA逐日最优海表温度(OISST)、Himawari-8卫星观测资料以及中国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分析了台风“米克拉”近海强度预报的难点,并研究了导致“米克...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NOAA逐日最优海表温度(OISST)、Himawari-8卫星观测资料以及中国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分析了台风“米克拉”近海强度预报的难点,并研究了导致“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环境因子,探讨了“米克拉”在较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快速增强过程中对流非对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台风“米克拉”在较强200—850 hPa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发生了快速增强,并以峰值强度在福建登陆,非常少见,造成预警时间短,强度预报难度大;(2)有利的海洋热状况和大气环流环境条件,如中国南海北部海温异常偏高,南亚高压南侧东风急流与“米克拉”相互作用引起的强烈高层出流以及强劲稳定西南季风气流带来的充沛水汽输送,均对台风“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快速增强起重要作用;(3)台风“米克拉”快速增强过程中,传统业务主要关注的200和850 hPa之间的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强,但从环境风的垂直结构分析发现切变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高层,而中、低层切变较小,且中、高层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增强的抑制作用相对中、低层切变要弱;(4)深对流在台风“米克拉”快速增强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环境风垂直切变的顺切变一侧以及切变的左侧,并且伴随深对流由顺切变一侧向逆切变一侧气旋式爆发传播,期间台风“米克拉”高、低层涡旋中心的垂直倾斜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米克拉”快速增强。关于不同层次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较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台风增强过程中对流非对称的爆发特征,今后将结合更多个例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快速增强
环境因子
强环境风垂直切变
对流爆发
非对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5月16日宿迁市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航
徐恩
+2 位作者
唐舟
邵禹晨
程昕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FNL 0.25°×0.25°再分析资料,分析2018年5月16日发生在宿迁地区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影响系统是低涡切变...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FNL 0.25°×0.25°再分析资料,分析2018年5月16日发生在宿迁地区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影响系统是低涡切变线和西南风急流,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探空曲线呈上干下湿的“喇叭口”结构,层结不稳定;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整层上升运动使对流得以发展和维持。(2)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出明显的弓形回波和阵风锋特征,低仰角径向速度图上有大风速中心,出现速度模糊,并探测到中气旋,VIL值有明显的跃增后快速减小,表明强的下沉气流快速下冲,导致雷暴大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环境条件
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石顺吉
林秀斌
+3 位作者
吴陈锋
陈德花
郑礼新
李金建
《海洋预报》
2010年第5期64-71,共8页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热带风暴“莲花”
非对称降水
水汽条件
环境风垂直切变
地形
风暴的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林市“4·19”飑线大风成因及雷达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容菁
李秀昌
+2 位作者
彭武坚
林确略
陆秋霖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及SA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4月19日玉林暖区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飑线过程发生在高空短波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
利用自动气象站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及SA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4月19日玉林暖区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飑线过程发生在高空短波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锋面影响的环流背景下,是一次湿对流型飑线。(2)中层短波槽的动力作用与低层高温高湿环境配合较好,倒槽中的锋面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关键系统,飑线成熟阶段,受中高层短波扰动影响,飑线脱离锋面向暖区快速移动发展。(3)此次暖区飑线过程具有飑中系统的典型特征,飑线后部形成一个冷池,冷池密度流形成强的雷暴出流,造成冷池前部玉林多处出现10级以上大风。(4)雷达回波具有弓状回波、速度模糊、后侧入流缺口等雷暴大风特征,双偏振参量显示ZDR大值区随高度降低,回波均一性较好(CC>0.9),ZDR和KDP都可以看到飑线前沿的极大值窄回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飑线
大风
环境条件
双偏振雷达回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罗莎”低空流场与降水中尺度结构的观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淑媛
付凯
李环宗
机构
空军气象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72,共9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水平风场结构和降水雨带的分布特征与台风强度变化的关系,利用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0716号台风"罗莎"的降水云系、反演的水平风场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以前,低空卷入台风中心的强回波带开始出现分裂;减弱为热带风暴时,低空的强回波带出现明显的分离和断裂。雷达探测的向台风中心卷入的低空强回波带的分离和断裂,可以为台风减弱预报提供参考。(2)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分析显示,虽然所处的环境风场截然相反,我国和美国两地区的热带气旋在低空存在相似的中尺度流场结构。我国东南沿海即将登陆的台风的西南侧外围与环境风场的交汇处,存在一处气流汇合带和气流辐散带,气流汇合带对应台风南侧的强降水中心。(3)通过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与强度回波的叠加分析显示:台风的螺旋雨带与反演的低空水平风场的中尺度风切变线对应。这种中尺度切变在常规观测中难以发现。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台风风场
多普勒天气雷达
环境气流
强回波带
Keywords
applied meteorology
typhoon
wind
field
Doppler weather radar
environment
al air flow
strong
reflectivity belt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心艳
董林
高拴柱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6-87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16)
上海台风研究基金项目(TFJJ202004)。
文摘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NOAA逐日最优海表温度(OISST)、Himawari-8卫星观测资料以及中国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分析了台风“米克拉”近海强度预报的难点,并研究了导致“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环境因子,探讨了“米克拉”在较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快速增强过程中对流非对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台风“米克拉”在较强200—850 hPa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发生了快速增强,并以峰值强度在福建登陆,非常少见,造成预警时间短,强度预报难度大;(2)有利的海洋热状况和大气环流环境条件,如中国南海北部海温异常偏高,南亚高压南侧东风急流与“米克拉”相互作用引起的强烈高层出流以及强劲稳定西南季风气流带来的充沛水汽输送,均对台风“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快速增强起重要作用;(3)台风“米克拉”快速增强过程中,传统业务主要关注的200和850 hPa之间的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强,但从环境风的垂直结构分析发现切变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高层,而中、低层切变较小,且中、高层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增强的抑制作用相对中、低层切变要弱;(4)深对流在台风“米克拉”快速增强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环境风垂直切变的顺切变一侧以及切变的左侧,并且伴随深对流由顺切变一侧向逆切变一侧气旋式爆发传播,期间台风“米克拉”高、低层涡旋中心的垂直倾斜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米克拉”快速增强。关于不同层次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较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下台风增强过程中对流非对称的爆发特征,今后将结合更多个例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台风
快速增强
环境因子
强环境风垂直切变
对流爆发
非对称
Keywords
Typhoon
Rapid intensification
environment
al factors
strong
environment
al vertical
wind
shear
Convective burst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458.1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5月16日宿迁市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航
徐恩
唐舟
邵禹晨
程昕
机构
宿迁市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文摘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FNL 0.25°×0.25°再分析资料,分析2018年5月16日发生在宿迁地区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影响系统是低涡切变线和西南风急流,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探空曲线呈上干下湿的“喇叭口”结构,层结不稳定;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和整层上升运动使对流得以发展和维持。(2)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出明显的弓形回波和阵风锋特征,低仰角径向速度图上有大风速中心,出现速度模糊,并探测到中气旋,VIL值有明显的跃增后快速减小,表明强的下沉气流快速下冲,导致雷暴大风的发生。
关键词
雷暴大风
环境条件
多普勒雷达
Keywords
Thunderstorm and
strong
wind
environment
al conditions
Doppler radar
分类号
P458.1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石顺吉
林秀斌
吴陈锋
陈德花
郑礼新
李金建
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四川省气候中心
出处
《海洋预报》
2010年第5期64-71,共8页
文摘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强热带风暴“莲花”
非对称降水
水汽条件
环境风垂直切变
地形
风暴的移动
Keywords
strong
tropical storm Linfa
asymmetric rainfall
water vapor condition
environment
al vertical
wind
shear
terrain
the moving of storm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林市“4·19”飑线大风成因及雷达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容菁
李秀昌
彭武坚
林确略
陆秋霖
机构
玉林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基金
广西气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桂气科2023QN13)
广西气象科技计划指令性项目(桂气科2023ZL11)。
文摘
利用自动气象站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及SA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4月19日玉林暖区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飑线过程发生在高空短波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锋面影响的环流背景下,是一次湿对流型飑线。(2)中层短波槽的动力作用与低层高温高湿环境配合较好,倒槽中的锋面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关键系统,飑线成熟阶段,受中高层短波扰动影响,飑线脱离锋面向暖区快速移动发展。(3)此次暖区飑线过程具有飑中系统的典型特征,飑线后部形成一个冷池,冷池密度流形成强的雷暴出流,造成冷池前部玉林多处出现10级以上大风。(4)雷达回波具有弓状回波、速度模糊、后侧入流缺口等雷暴大风特征,双偏振参量显示ZDR大值区随高度降低,回波均一性较好(CC>0.9),ZDR和KDP都可以看到飑线前沿的极大值窄回波带。
关键词
暖区飑线
大风
环境条件
双偏振雷达回波
Keywords
warm sector squall line
strong
wind
s
environment
al conditions
dual-polarization radar echoes
分类号
P458.1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风“罗莎”低空流场与降水中尺度结构的观测资料分析
刘淑媛
付凯
李环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风“米克拉”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原因分析
吕心艳
董林
高拴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8年5月16日宿迁市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周航
徐恩
唐舟
邵禹晨
程昕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石顺吉
林秀斌
吴陈锋
陈德花
郑礼新
李金建
《海洋预报》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玉林市“4·19”飑线大风成因及雷达特征分析
张容菁
李秀昌
彭武坚
林确略
陆秋霖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