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Bridge-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1
作者 Wei Fu Bo Liu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A bridge proje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asic overview of the project,the applic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techn... A bridge proje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asic overview of the project,the applic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technology,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assessment analysis.It is hoped that this analysi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work in bridge engineering projects,thereby achieving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the overall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model Detection points Quantitative standards
下载PDF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Existing Bridges
2
作者 Huigeng Liu Zonglin Zhou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The bearing capac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xisting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not only the key to clarify its structural quality and safety performance,but it also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 The bearing capac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existing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not only the key to clarify its structural quality and safety performance,but it also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work.To ensure the bearing capacity,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existing bridg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methods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a bridge.This analysis aim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subsequent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existing bridg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isting bridge Bridge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detection 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Space Compcoite Structore and It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被引量:1
3
作者 Zhao Lel Pen Junsheng Du Zhengguo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1,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1995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In this paper, using incremental equilibrium equation, the authors have studiedthe effeet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every component on structuralstability, and discusse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for space c... In this paper, using incremental equilibrium equation, the authors have studiedthe effeet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every component on structuralstability, and discusse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for space compositestructures. With the help of the test results for the concrete filled ateel tubeskeleton of the long-spen RC arch bridse,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analysi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space composite structure extremepoint collapse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Layered Foundations
4
作者 袁凡凡 闫澍旺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3年第4期330-333,共4页
The Meyerhof and Hanna′s(M-H) method to estimat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layered foundations was improv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load tests in Tianjin New Harbor were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with... The Meyerhof and Hanna′s(M-H) method to estimat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layered foundations was improv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load tests in Tianjin New Harbor were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with the method recommended by the code for the foundations of harbor engineering, i.e. Hansen′s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M-H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s implied that the code and the improved M-H method could give a better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layered foundations Meyerhof and Hanna′s method
下载PDF
The Plate Load T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ompaction Test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5
作者 Xichang Zhang Yuehong Su Zhi Zhang 《土木工程与技术(中英文版)》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 建筑材料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Mix-Type Structures
6
作者 Doubrovsky Michael Kalyuzhna Valentina Kaliuzhna Mariia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Mixed-type structures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pile constructions(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possibility to erect on weak soils)and gravity walls(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good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 Mixed-type structures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pile constructions(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possibility to erect on weak soils)and gravity walls(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good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are considered and improved.The sphere of application,main peculiarities,and practical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these structures’implementation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type structures maritime engineering quay wall bearing capacity.
下载PDF
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SCFST柱抗震性能影响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杜耀峰 刘杰 +3 位作者 苏龙辉 陈业伟 刘阳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石可显著提高试件的初始刚度、承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导致试件延性系数降低;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对延性系数影响较大;随着料石尺寸的增大,初始刚度基本不变,峰值承载力最多降低17.8%,试件延性系数略微降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料石节段布置与料石整体布置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基本相当,但延性系数最多降低32.7%,且料石节段间填充混凝土拼接时可显著提高试件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柱 节段料石拼接构造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延性 承载力 耗能能力
下载PDF
Bucket Group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Multi-bucket Structure
8
作者 Shucheng Jin Yanhua Yang Yongtao Zh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As a novel type of foundation in beach and shallow sea, the bucket structure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omplex conditions such as soft clay ground and the worse types of sea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the bearing c... As a novel type of foundation in beach and shallow sea, the bucket structure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omplex conditions such as soft clay ground and the worse types of sea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a multi-bucket structure is studied by experiments with a single bucket and four-bucket foundation in a saturated sand layer.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bearing capacity behavior and the bucket group effect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urthermore, some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the soil type, the ratio of length to diameter L/D, the ratio of the bucket spacing to the bucket diameter S/D, and the bucket number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ulti-bucket structural capacity are investigated. The vertical static capacity adjustment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bucket group effects of the multi-bucket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ET GROUP EFFECT COMPOsITE multi-bucket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displacement control method vertical staticcapacity adjustment factor
下载PDF
HPDS路面计算软件在结构物基底换填深度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礼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
公路工程中,结构物基底承载力不足是现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实际现场生产中往往采用换填法,但换填深度往往依据经验,并没有一个统一且简便的方法去确定换填深度。该文以HPDS路面计算软件为主,将换填材料当成一种路面结构层,以平招高... 公路工程中,结构物基底承载力不足是现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实际现场生产中往往采用换填法,但换填深度往往依据经验,并没有一个统一且简便的方法去确定换填深度。该文以HPDS路面计算软件为主,将换填材料当成一种路面结构层,以平招高速项目为例,在相同累次当量轴载下,确定出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先假设某个换填深度,计算出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是否满足其荷载要求,在与路基荷载工作区计算得到的厚度以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法计算得到的厚度,三者相比较,最后得出,采用HPDS程序计算的换填厚度与其他办法在数值上相差不大,为工程实践中提供既快速又简便的方法,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并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s 路面软件 构造物 换填深度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Midas Civil的钢结构人行天桥荷载试验和承载力评价
10
作者 陈新祥 刘欣 吕美忠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文章基于Midas Civil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等效弯矩原理施加荷载,对东莞市虎门镇黄河时装城路段的钢结构人行天桥进行荷载试验检测,测试结构重要受力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和变形分布规律,并将试验测试数据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文章基于Midas Civil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等效弯矩原理施加荷载,对东莞市虎门镇黄河时装城路段的钢结构人行天桥进行荷载试验检测,测试结构重要受力部位的应力应变情况和变形分布规律,并将试验测试数据与理论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应力应变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桥梁的极限承载能力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人行天桥 有限元模型 等效荷载 荷载试验 承载力评价
下载PDF
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单向板试验研究
11
作者 刘殿忠 张佳航 周鼎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14,共8页
以轻钢作为骨架外浇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混凝土,形成轻钢与EPS混凝土新型组合楼板,并对组合单向板的变形性能、裂缝开展情况以及极限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制作了4块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单向板试件,进行4点弯曲试验,观察组... 以轻钢作为骨架外浇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混凝土,形成轻钢与EPS混凝土新型组合楼板,并对组合单向板的变形性能、裂缝开展情况以及极限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制作了4块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单向板试件,进行4点弯曲试验,观察组合板在试验过程中裂缝开展情况,测量钢骨架和组合板外表面混凝土的应变情况,以及组合板挠曲变形情况,明确了组合单向板的极限状态,以及型钢间距、EPS混凝土密度及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组合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混凝土 组合结构单向楼板 变形性能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12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3年第1期60-64,73,共6页
为探讨建筑物顶升纠倾托换结构连梁对上部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对托换节点进行静力加载分析,对比托换节点模拟与试验的破坏模式和载荷-应变关系,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设计3组托换结构,研究不同连梁高度对托换结构破... 为探讨建筑物顶升纠倾托换结构连梁对上部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对托换节点进行静力加载分析,对比托换节点模拟与试验的破坏模式和载荷-应变关系,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设计3组托换结构,研究不同连梁高度对托换结构破坏形态、连梁受力状态和载荷-变形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梁高度的增加可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连梁在加载过程中产生较大负弯矩,连梁上部纵筋出现较大变形,因此合理选择连梁纵筋配置有利于提高托换结构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换结构 极限承载力 破坏形态 连梁 纵筋 有限元
下载PDF
型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及其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旭东 蔡文涌 +1 位作者 曹君辉 刘梦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8,共17页
正交异性钢桥面是目前800m以上国内外特大跨径钢桥的唯一选择,主因是自重轻、强度高、架设方便。但其存在疲劳开裂风险大、运维成本高的缺点。随着高性能材料UHPC的研发和应用,为构建自重轻、病害少、经济性好的桥面新结构提供了可能性... 正交异性钢桥面是目前800m以上国内外特大跨径钢桥的唯一选择,主因是自重轻、强度高、架设方便。但其存在疲劳开裂风险大、运维成本高的缺点。随着高性能材料UHPC的研发和应用,为构建自重轻、病害少、经济性好的桥面新结构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多年研究,作者提出一种新型桥面板结构——型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将型钢、钢板条与UHPC组合,桥面板的形成无任何板件焊接,因而具有高抗疲劳性,且与传统钢桥面相比,自重持平、造价减半,可作为除“正交异性钢桥面”外的“第二种”大跨径钢桥的桥面结构方案。该文研究这种轻型组合桥面板预制板及横向接缝的抗弯性能,制作4个条带模型(包括2个预制板试件和2个接缝试件),开展三点弯曲的横向接缝负弯矩试验和预制板正弯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条带法”建立预制板试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接缝试件的UHPC开裂名义拉应力计算方法;基于某斜拉桥应用实例,进行整体计算和局部计算,验证新型组合桥面结构在实桥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型钢与UHPC间在极限状态前相对滑移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2)预制板试件的正弯矩极限承载力以型钢屈服控制,而接缝试件负弯矩极限承载力以UHPC开裂和加密钢筋断裂控制;(3)接缝试件的“T形”接缝、加密钢筋、燕尾形的企口、交错式切割型钢钢条等构造设计对接缝整体抗弯拉性能有很好的提高效果;(4)预制板试件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该模型搭配名义拉应力计算方法,可帮助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与应用;(5)试验结果与实桥的有限元计算值相比,新型桥面结构均有1.3倍以上的安全系数,新型组合桥面应用于实桥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 三点弯曲试验 接缝构造 承载能力 裂缝宽度
下载PDF
骨架膜装配式节点设计与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延民 黄瑞 +1 位作者 赵树森 王景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7,94,共8页
提出的骨架膜结构装配式节点具有构造简单、预制程度高、便于现场装配、可以调节消减加工误差、适应各种形状的骨架膜结构、传力清晰等特点。基于Hertz接触理论分析了该节点的关键承载结构——销轴连接的应力分布形式并与有限元分析相... 提出的骨架膜结构装配式节点具有构造简单、预制程度高、便于现场装配、可以调节消减加工误差、适应各种形状的骨架膜结构、传力清晰等特点。基于Hertz接触理论分析了该节点的关键承载结构——销轴连接的应力分布形式并与有限元分析相互印证。基于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该节点中杆件与耳板最佳的连接方式,对该节点的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该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得到其破坏形式并与同规格的空间相贯焊接钢管节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装配式节点的失效由下弦杆控制,满足“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要求;该装配式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为设计荷载的2.95倍,与同规格的空间相贯焊接钢管节点几乎相同,有充足的安全余量,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骨架膜结构 销轴连接 HERTZ接触理论 有限元分析 承载能力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9,共15页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贴式装配墙板;2种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即框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桁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应变。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其水平承载力相比轻钢框架提高了204.7%~210.4%,抗侧刚度提高了257.3%~512.5%,结构变形及耗能能力有显著提高;内嵌墙板的自攻钉连接构造以及外贴墙板的螺栓连接构造传力性能可靠,结构具备2道抗震防线的受力特征;基于简化塑性分析模型以及拉压杆软化桁架模型,对试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结构 轻钢框架 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承载力计算
下载PDF
木材老化对古建筑木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薛建阳 宋德军 +2 位作者 路鹏 吴晨伟 何圳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6-73,共8页
为研究木材老化对古建筑木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木材的老化机理,采用等效截面法并结合国内木梁老化深度经验公式,提出了老化木梁抗弯承载力退化模型,并对某古建筑的木梁进行了承载力退化评估。对未老化与老化木梁进行了单调加载数值... 为研究木材老化对古建筑木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木材的老化机理,采用等效截面法并结合国内木梁老化深度经验公式,提出了老化木梁抗弯承载力退化模型,并对某古建筑的木梁进行了承载力退化评估。对未老化与老化木梁进行了单调加载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老化均匀度与老化深度对木梁抗弯性能的影响。结合《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2017)中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老化影响的木梁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老化对木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与老化均匀度呈线性相关,与老化深度呈一元二次多项式关系。老化深度越深且老化均匀度越大,木梁承载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木梁老化 抗弯性能 承载力退化模型 承载力折减系数
下载PDF
基于总安全系数法的喷射混凝土支护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4 位作者 崔岚 盛谦 陈健 谢壁婷 吴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为验证总安全系数法中喷层的荷载结构模型及其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制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采取结构试验的方法,开展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试验。通过围岩和细砂材料的三轴试验明确模型试验中各材料的物理与力... 为验证总安全系数法中喷层的荷载结构模型及其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制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采取结构试验的方法,开展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试验。通过围岩和细砂材料的三轴试验明确模型试验中各材料的物理与力学参数,模拟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全过程,依据破坏状态明确喷层与二次衬砌的设计承载能力,试验中监测围岩应力应变、喷层内外侧应变和喷层位移,结合监测结果分析喷层与二次衬砌在承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与受力特征,明晰喷层与二次衬砌的承载机制,并与总安全系数法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试验断面条件下喷层受力状态为小偏心受压,喷层与围岩之间的粘结能有效传递剪力,从而减少了喷层的弯矩,有利于充分发挥喷层的抗压强度,同厚度情况下喷层的设计承载力要高于二次衬砌;2)试验得到的厚度为2 cm和4 cm喷层的设计承载力比总安全系数法理论计算结果分别大27.0%和22.9%,表明总安全系数法的喷层承载力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并具有合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护结构设计 喷射混凝土支护 模型试验 总安全系数法 破坏试验 承载能力
下载PDF
钢-混组合结构群钉连接件的连杆效应试验研究
18
作者 余晓琳 吴毓 +2 位作者 陈宇轩 罗宇蕃 贾布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1,共8页
钢—混组合结构连接件中栓钉式群钉连接件存在单钉承载力折减及群钉中栓钉的剪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带连杆的群钉连接件,旨在通过在栓钉之间设置连杆使群钉中栓钉之间的剪力分布更加均匀,并提高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利用推... 钢—混组合结构连接件中栓钉式群钉连接件存在单钉承载力折减及群钉中栓钉的剪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带连杆的群钉连接件,旨在通过在栓钉之间设置连杆使群钉中栓钉之间的剪力分布更加均匀,并提高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利用推出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揭示了带连杆群钉连接件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参数分析给出群钉构件合理的连杆布置位置以及尺寸。研究结果表明:在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合理的设置连杆能够减少83.76%的栓钉底部剪力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对构件承载能力的提升能达到8.56%。本文研究可为带连杆群钉连接件的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推动新型连接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带连杆的群钉连接件 推出试验 承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剪力分布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多规范视阈下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19
作者 贾世龙 谢建坤 +2 位作者 姚明乐 陈忠良 孙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2,共11页
目的 研究多个相关规范关于模架支撑体系的构造差异,分析不同构造形式对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为架体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支撑体系扫地杆的位... 目的 研究多个相关规范关于模架支撑体系的构造差异,分析不同构造形式对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为架体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支撑体系扫地杆的位置、横杆步距、立杆纵横向间距、自由端长度、架体高宽比及剪刀撑布设等构造参数,对比不同构造形式的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数值和杆件内力分布,研究相关构造因素对架体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构造形式对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稳定承载力及位移变形的影响显著;依照不同规范的设计方法,相同的支撑体系力学计算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扫地杆高度在0.4 m以下、步距1.8 m以内、纵横向立杆间距1.5 m以下、自由端高度0.8 m以下、高宽比不超过2或者增强剪刀撑布设能有效提高支撑体系的稳定承载力和安全性;在支撑体系荷载标准值确定、荷载组合方式选取及立杆稳定性验算方面宜优先选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执行;扫地杆、横杆步距、立杆自由端长度和剪刀撑布设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为宜;对于超过8m的高支模,《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的安全储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体系 构造因素 安全性 承载力
下载PDF
纸浆模塑品缓冲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20
作者 巩桂芬 苏亭亭 +2 位作者 闫心怡 杨楠 谭思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1-308,共8页
目的研究形状、结构参数对纸浆模塑品承载和缓冲性能的影响,为纸浆模塑品缓冲结构设计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对不同形状单元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验证仿真的可靠性。利用Ansys Workbench/L... 目的研究形状、结构参数对纸浆模塑品承载和缓冲性能的影响,为纸浆模塑品缓冲结构设计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对不同形状单元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验证仿真的可靠性。利用Ansys Workbench/LS-DYNA对3种不同形状单元以及3个结构因素的四棱台进行动态冲击模拟,评价其承载性能,并从能量吸收方面评价缓冲性能。结果不同形状单元中,圆台的承载和缓冲性能最佳;随着斜度增大,极限载荷和吸能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1°时四棱台单元极限载荷最大,4°次之,1°~4°时吸能性能较好且变化相对稳定;随着长宽比增大,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极限载荷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在10~25 mm时能量吸收不断减少,在25~40 mm时不断增加,在30~40 mm时单位体积吸能较稳定。结论在设计缓冲结构时,尽可能选择圆台状单元,斜度在1°时最佳,4°次之,长宽比在1~1.5最佳,高度在30~40 mm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模塑品 形状 结构参数 承载 缓冲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