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Chess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Gansu Province
1
作者 Ying’an Wang Xiaoming Ma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3年第12期2360-2370,共11页
As a region inhabited by large population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Gansu province boasts rich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reflec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had taken shape thousa... As a region inhabited by large population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Gansu province boasts rich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reflec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had taken shap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Among these are various ethnic folk chess games. They are time-honored with many types such as the “Fang” chess of the Hui ethnic group, the “Jiu” chess of the Tibetans, the “King and Ministers” chess, the Mongolian chess, the Mongolian military chess, etc. These games embody distinctive ethn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a particular ethnic minority group.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o study the ethnic chess by collecting, documenting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ed chess. The paper explores ways to standardize, protect and promote them scientifically in joint efforts,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examining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present era and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found culture behind the ch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Gansu Province Chess Culture A study
下载PDF
Study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n Liangshan
2
作者 Gaga M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ethnic group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TATTOO Cultural ConNOTATIon
下载PDF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1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Ethnic variations in ulcerative colitis: Experience of an international hospital in Thailand 被引量:4
4
作者 Vibhakorn Permpoon Krit Pongpirul Sinn Anura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AS 2016年第3期428-433,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dication us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 across ethnic groups.METHODS: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medical re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dication us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 across ethnic groups.METHODS: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medical records of all 268465 patients who visited the 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Digestive Disease Center during 2005-2010. The demographic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edication us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s, and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UC were evaluated. Evaluation included sigmoidoscopy and colonoscopy perform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practice guidelines. Patient ethniciti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seven groups: Thai, Oriental, South Asian(SA), Middle Eastern(ME), Caucasian, African, and Hispanic. UC pathological severity was classified into inactive,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Associations between categorical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χ2 or Fischer's exact test. Associations between categorical and interval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usingStudent's t-test and/or analysis of covariance.RESULTS: UC was diagnosed in 371 of the 268465 patients: male 56.33%; ME 42%, Caucasian 23%, and Thai 19%. Annual incidence of UC was 82 cases per 100000 with wide ethnic variation, ranging from 29 to 206 cases per 100000 in Oriental and ME patients, respectively. Of the patients with UC, 16.71% had severe UC with highest incidence among the patients from ME(20.39%) and lowest among the Caucasian population(11.90%). ME had highest proportion of pancolitis(52.90%), followed by Caucasian(45.35%) and Asian(34.40%). Only 20.93% of Caucasian patients received steroid, compared with 26.40% and 27.10%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respectively(P = 0.732). Overall, 13.72% of UC patients did not respond to steroid therapy, with non-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s of non-responders among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patients(15.22% and 15.04%, respectively)(P = 0.781). On average, 5.93% underwent surgical management with ethnic variation, ranging from 0% in African to 18% in SA. Cancer was found in three(Thai, ME, and African) cases(0.82 institution-specific incidence).CONCLUSION: Incidence, symptom duration, pathological severit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edication use, treatment response, need for surgical consultation, and cancer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UC potentially vary by eth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 ethnic groups Anatomical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Medical tourism RETROSPECTIVE studies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rologic profiles of virus hepatitis B 被引量:6
5
作者 BoYOUl Cho Moran Ki Hung Bae Par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one of the most-prevalent liver disorders in China and Korea, is a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as it has the potential ofprogressing into liver cirrhosis and primary hepaticcarci... INTRODUCTION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one of the most-prevalent liver disorders in China and Korea, is a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as it has the potential ofprogressing into liver cirrhosis and primary hepaticcarcinoma. China and Korea both belong to high-risk endemic regions of viral hepatitis[1]. TheHBsAg positive rates in China ranged from 6.9% -17.9% by age, race and test methods[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immunoenzyme techniques SEROLOGIC test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EPATITIS B/epidemiolog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下载PDF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6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
7
作者 巫达 徐天雨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121,共8页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各姓祭祀各自的先祖,外人不得参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留人开始利用宗支节祭祀“三百六十户伍”汉人祖先,这一唤醒对“汉人祖先”的记忆过程体现了早期迁徙到云南的汉族人和彝族他留人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心性与历史事实。他留人从“多族共祖”到“彝汉共祖”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是一种对自身起源问题的“再创造”。这使族群的边界得以从历史记忆的维度被消解,而代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血脉联结和家园共享,体现出他留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唤醒他留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彝族他留人的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教学和宣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民族志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他留人 记忆建构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Making Contact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8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1期48-63,192,共17页
关键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Making Contact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原文传递
基于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的彝族羊角纹样研究
9
作者 郑崇辛 王群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展成因及文化脉络。研究发现:彝族羊角纹样具有形状上均衡协调、结构适势而为和色彩对立统一的外在能指特征;其所指层面则表明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财富和吉祥的象征,不仅承载彝族羊图腾崇拜的民风民俗,还蕴含了深层次的万物雌雄观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羊角纹样 索绪尔符号学 形状 结构 色彩 文化
下载PDF
云南彝族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
10
作者 高瑞 王羿 《色彩》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主要以黑色和靛蓝色为主色,装饰色彩丰富,且色彩强烈。服饰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组合形式多样,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云南彝族 黑彝支系 黑彝女性服饰
下载PDF
Ethnicity:民族抑或族群?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西湖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进一步厘清"ethnicity"(ethnic group)究竟是"民族"抑或"族群"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从族体类型及其演进、古希腊文"ethno"一词的含义及其英文演变、台湾使用"族群"概念的背景等... 为了进一步厘清"ethnicity"(ethnic group)究竟是"民族"抑或"族群"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从族体类型及其演进、古希腊文"ethno"一词的含义及其英文演变、台湾使用"族群"概念的背景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了"ethnicity"是"民族"而非"族群",国外民族(ethnicity)和我国民族的称谓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研究 ethnicITY 种族概念 民族 族群 华族
下载PDF
移动的“地界”(mu ddix):小凉山彝族家支的分化与整合
12
作者 杨铭君 李建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2,156,共13页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彝族社会中,家支具有延展性,它既指一个具有血缘世系纽带的群体,也指具有等级涵盖关系的家支联合体。在本土概念中将其归纳为“地界”(mu ddix)。“地界”是指在小凉山彝族社会内部以诺伙家支为名号,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这三层身份关系为基础,以家支地界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成和维系共同体运转的法权机制,以此来讨论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家支构成关系、运转逻辑与分化原则。只有理解了“地界”中家支分化与整合的关系才能真正厘清小凉山彝族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界 家支 小凉山 彝族 社会整合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透视——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调研
13
作者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26-228,232,共4页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 乡村振兴 彝族 凉山
下载PDF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云南彝族“火”图案语义重构路径研究
14
作者 张桎滢 李皓然 向杰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统手工艺的启示,以“视觉呈现—维度表达—打散重构—启示创新”为关键点,从语义维度对“火”图案进行重构,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转变为易感知、可接受的载体形式,从浅层、中层和深层提出重构方案,构建新发展模式。重塑“火”图案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用传承和再造的方式,实现“火”图案的传承和发展,最终用符号化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为当代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彝族“火”图案 语义维度 重构路径
下载PDF
屯堡研究文论及现状解构
15
作者 王文杰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6,共6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屯堡研究的论著,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前沿研究、历史社会探究、乡土族群溯源、文化认同考证、文论统计解析等五个方面。今后的屯堡研究还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串联屯堡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二是如何规避重复... 目前学术界关于屯堡研究的论著,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前沿研究、历史社会探究、乡土族群溯源、文化认同考证、文论统计解析等五个方面。今后的屯堡研究还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串联屯堡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二是如何规避重复性研究问题的思考;三是如何解决屯堡文化传承的时空困境;四是如何构建“屯堡学”未来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研究 文论 乡土族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基于STEAM理念的非遗研学旅行课程教学设计——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
16
作者 陈红玲 丁芹 李雯佳 《中国校外教育》 2024年第3期93-104,共12页
国家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范畴,强调将非遗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基于STEAM理念,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设计兼具教育价值和非遗传承意义的研... 国家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范畴,强调将非遗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基于STEAM理念,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设计兼具教育价值和非遗传承意义的研学旅行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框架、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课前预学环节,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力;结合本地特色开发校外非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理念 非遗 研学旅行 教学设计 侗族木构建筑
下载PDF
都柳江流域“兜”的概念与侗人的亲属观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彦芸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1期115-131,156,共18页
“兜”(Douc)是黔东南都柳江流域侗族社会中的基本人群单位,以往研究中多将“兜”作为相似于“房族”的父系世系群开展类比理解,但对“兜”在地方的实际意义、亲属关系及其日常实践仍较缺乏关注。基于都柳江流域西山侗族社会田野调查,... “兜”(Douc)是黔东南都柳江流域侗族社会中的基本人群单位,以往研究中多将“兜”作为相似于“房族”的父系世系群开展类比理解,但对“兜”在地方的实际意义、亲属关系及其日常实践仍较缺乏关注。基于都柳江流域西山侗族社会田野调查,通过回溯地方历史上的姑舅表婚传统婚制,并结合当下侗族社会特定亲属分类与关系实践,以婚姻为核心重思“兜”之概念,进而在特定亲属观念、历史中的婚姻联结和区域社会变迁之下,重新把握“兜”所构成之整体侗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 姑舅表婚 亲属研究 侗族社会
下载PDF
姆基颇灵魂意象物性表征的社会文化意涵
18
作者 和少英 刘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的根本诉求。这些象征物在仪式中反复出现,成为姆基颇对灵魂观念理解与阐释的通属意象物,由此达成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构成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彼此之间的稳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支系姆基颇 灵魂意象 物性表征 社会文化
下载PDF
“我看见天地万物浑为一体”——论彝族诗人倮伍拉且的生态诗歌
19
作者 汪树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大凉山鲜明的地方归属感,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生态批判。尤其值得肯定是,他能够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永恒节律,感悟生死循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他的生态诗歌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倮伍拉且 生态诗歌 彝族 万物有灵 生态批评
下载PDF
历史文化环境与当代彝族健康行为的形塑——基于甘洛县两个彝族乡镇的田野调查
20
作者 唐钱华 杨珉 李佳圆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0-135,共6页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卫生习惯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个人卫生习惯方面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历史上特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土司传统文化、民族交融频度是造成当前两地民众上述健康行为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提出,加强基础教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现代卫生健康服务互动机制、推动彝族地区定向卫生人才培育新机制,是推进彝族健康行为变革与彝族地区健康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 健康行为 彝族 基本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