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害虫拒食行为调控物质的筛选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尚稚珍 徐建华 +2 位作者 苏胜忠 蒋志胜 杨淑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5-30,共6页
以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为试材 ,以电生理技术顶端记录法 ,确定栓锥感受器是拒食活性的靶标器官 ,建立拒食活性物质规范化的筛选模型 ,作为检测合成或半合成的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既可抑制其糖电... 以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为试材 ,以电生理技术顶端记录法 ,确定栓锥感受器是拒食活性的靶标器官 ,建立拒食活性物质规范化的筛选模型 ,作为检测合成或半合成的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既可抑制其糖电位诱发侧栓锥感受器的脉冲频率 ,亦可直接诱发中栓锥感受器特定细胞引起的脉冲频率变化 ,且与拒食行为生测法的结果基本吻合 ,成正相关。利用离体的味觉感受靶标器官的电生理方法 ,可以定性或定量检测拒食活性 ,研究构效关系 ,具有快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食行为调控物质 栓锥感受器 电生理技术顶端记录法 害虫 筛选模型
下载PDF
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糖和肌醇的味觉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欢 汤清波 +3 位作者 马英 詹欢 赵新成 闫凤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2,共7页
利用单感受器记录技术测定了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糖和肌醇的电生理反应,以分析昆虫味觉细胞的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多代取食含量约39 mmol.L-1蔗糖的标准人工饲料的棉铃虫幼虫下颚中栓锥感器和侧栓锥感器对阿拉伯糖、海... 利用单感受器记录技术测定了不同取食经历的棉铃虫幼虫对糖和肌醇的电生理反应,以分析昆虫味觉细胞的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多代取食含量约39 mmol.L-1蔗糖的标准人工饲料的棉铃虫幼虫下颚中栓锥感器和侧栓锥感器对阿拉伯糖、海藻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均产生明显的脉冲反应,但中栓锥感器对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反应频率显著高于侧栓锥感器,表明中栓锥感器内存在海藻糖和葡萄糖敏感细胞.(2)直接从田间采集的野生棉铃虫幼虫中栓锥感器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和肌醇脉冲反应的反应频率显著高于室内种群的反应频率,但2种群对海藻糖的反应频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幼虫对海藻糖的反应机制不同于对蔗糖、肌醇和其他糖的反应机制.(3)连续多代取食标准人工饲料的棉铃虫幼虫中栓椎感器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和肌醇的电生理反应被抑制,但是当下一代幼虫取食不含蔗糖的人工饲料后,幼虫对这4种糖的反应频率恢复到野生种群的水平,而对肌醇的反应强度继续被抑制,表明幼虫对肌醇的反应机制不同于对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反应机制.这些结果表明幼虫前期取食经历能够显著影响后代对不同糖及肌醇的电生理反应,但是不同糖之间、糖与肌醇之间的反应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味觉电生理反应 取食经历 栓锥感器 糖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