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trol of astronomical cycles on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 in the Dongying Sag
1
作者 Tian-Yu Xu Jun Peng +4 位作者 Le-Dan Yu Hao-Dong Han Yi-Ming Yang Yao Zeng Yu-Bin W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395-1410,共16页
Fine-grained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controlled by astronomical cycles remains a research weakness in sedimentology studies,as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how astronomical cycles affect the normal lacustrine fi... Fine-grained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controlled by astronomical cycles remains a research weakness in sedimentology studies,as mo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how astronomical cycles affect the normal lacustrine fine-grained sedimentation,but how they affect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has been rarely studied.Therefore,this work researc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sedimentation by systematically observing the cores from 30 cored wells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f the Dongying Sag at a depth of over 1800 m,with more than 4000 thin sections being authenticated and over 1000 whole rocks being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The research object was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Upper Es_(4) in the Fanye 1 well,as it ha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ata and underwent the most continuous coring.We divided astronomical cycles into different orders and made corresponding curves using the gamma-ray(GR)curve,spectral analysis,power spectrum estimation,and module extreme values,there were 6 long eccentricity periods,22 short eccentricity periods,65.5 obliquity cycles,and 110.5 precession cycles in this sub-member.On this basi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trol of astronomical cycles on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and the research shows deposits were developed by slide-slump,turbidities,hyperpycnites,and tempestites in the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with higher long eccentricity,the monsoon climate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storm currents,while with lower long eccentricity,the surface deposits are severely eroded by rivers and rainfalls,thus developing the slide-slump,turbidities,and hyperpycnit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custrin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and astronomical cycles was studied in this case study,which can promote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rocks in genetic dynamics and boost the theoretical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fine-grained sedimen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nomical cycle Fine-grained event sedimentation Long eccentricity Chunshang sub-member of the upper Es_(4) Dongying Sag
下载PDF
Lacustrine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of Es3L Sub-Member of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Shuangfang Lu Wei Liu +6 位作者 Min Wang Linye Zhang Zhentao Wang Guohui Chen Dianshi Xiao Zhandong Li Huiting H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 Following shale gas, shale oil has become another highlight i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large amount of shale oil has been produced from a host of marine shale in North America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acustrine shale, a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should also have abundant oil retained in place. In this study,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from Es3L sub-member in Bonan sag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Rock-Eval pyro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d ?log 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3L sub-member shale have TOC contents ranging from 0.5 wt.% to 9.3 wt.%, with an average of 2.9 wt.%. The organic matter is predominantly Type I kerogen, with minor amounts of Type II1 kerogen. The temperature of maximum yield of pyrolysate(Tmax) values ranges from 424 to 447 ℃, with an average of 440 ℃,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Ro%) ranges from 0.7% to 0.9%, indicating most of shales are thermally mature. The dominant minerals of Es3L shale in Bonan sag are carbonates(including calcite and dolomite), averaging 51.82 wt.%, and the second minerals are clay(mostly are montmorillonite-illite-mixed layer and illite) and quartz, averaging about 18 wt.%. Finally, its shale oil resource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volumetric method,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ale oil resource is up to 5.94 billion tons, and mostly Class I resource.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acustrine shale oil of Es3L in Bonan sa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EsL sub-member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BYP5导眼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岩心富氢气逸散气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李志明 刘惠民 +9 位作者 刘鹏 钱门辉 曹婷婷 杜振京 李政 包友书 蒋启贵 徐二社 孙中良 刘雅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9-988,共10页
BYP5导眼井是为探索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深洼带较高热演化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含油气性而部署的一口取心井,取心段深度介于4267.0~4338.1 m。为揭示取心段含油气性特征,开展了典型样品冷冻密闭碎样热解和岩心逸... BYP5导眼井是为探索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深洼带较高热演化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含油气性而部署的一口取心井,取心段深度介于4267.0~4338.1 m。为揭示取心段含油气性特征,开展了典型样品冷冻密闭碎样热解和岩心逸散气的收集定量与组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取心段总体是一套富有机质、富碳酸盐矿物的优质烃源岩,成熟度(Ro)约1.2%,热演化过程中应曾发生了高效生排烃作用,导致其现今游离烃(S1)和氢指数(IH)均较低;岩心逸散烃气含量总体不高,主要介于0.001~0.01 cm^(3)/g,均值为0.005 cm^(3)/g,逸散烃气相对高值段与热解游离烃(S1)相对高值段基本一致;逸散气组分主要由CH_(4)、CO_(2)、H_(2)、C_(2)H_(6)组成,其中H_(2)摩尔百分数介于1.08%~19.23%,平均7.09%,具有富氢气特征。H_(2)与CO_(2)具有明显正相关性,与CH_(4)具有明显负相关性;逸散气应属原位滞留的气体,氢气的形成可能与有机质热解过程中异质键的裂解和去甲基化作用有关,建议加强有机质热裂解成因天然氢气的形成机制、地质勘查与评价研究,为该类型天然氢气的勘探部署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氢气 岩心逸散气 沙三下亚段 古近系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川中中台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层序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4
作者 郑超 邱玉超 +5 位作者 文龙 李楠 吴长江 张晓丽 陈双玲 袁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 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亚段(须三下)层序构成差异性明显、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较快,层序地层划分较为困难,进而影响优质储层的识别与刻画。为此,基于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层序特征,圈定不同朵页体的分布范围,对储层有利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川中中台山地区须三下地层沉积继承了须二上亚段的地层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洼中隆的缓坡古构造背景,共识别出3期层序界面和2期湖泛面;致密砂岩储层矿物组分主要为岩屑和长石,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微裂缝为主;岩性组合主要有厚层砂岩组合、厚层砂夹薄层泥岩组合和厚层泥夹薄层砂岩组合三大类;结合高产井具有断裂、裂缝、储层发育,位于构造相对高部位的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类有利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层序特征 储层预测 须三下 中台山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
5
作者 刘兆恒 吴冬 +5 位作者 邓虎成 伏美燕 曹凯旋 胥旺 刘慧 李可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54-356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4种沉积微...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4种沉积微相,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马五_(6~10)亚段高频沉积相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马五期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局限台地亚相,云坪、膏云坪、灰云坪微相在空间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随海平面的涨落沉积微相在膏云坪、云坪和云坪、灰云坪、云灰坪之间频繁转化。马五_(10)、马五_(8)、马五_(7)^(2)、马五_(6)^(1)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和云坪微相,马五_(9)亚段主要发育云坪和灰云坪微相,马五_(7)^(1)、马五_(6)^(2)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云坪及灰云坪微相,马五_(6)^(3)亚段则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膏云坪、云坪、灰云坪、云灰坪微相。研究区海平面升降控制了沉积亚相的演化,更为高频的次级海平面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快速变化。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研究,将有力支撑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深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动用,同时为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碳酸盐岩 马五_(6~10)亚段 沉积微相
下载PDF
川中充西地区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
6
作者 张豪 辛勇光 +5 位作者 马华灵 孙豪飞 朱心健 谢忱 朱可丹 谷明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岩性和储层分别开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盐岩和泥灰岩储层的敏感参数,利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预测盐岩的分布;最后利用波形指示反演预测泥灰岩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雷三2亚段顶部盐岩对应强波峰反射,储层底界对应弱波峰反射,储层与盐岩存在明显的波阻抗重叠,而盐岩与其他岩性在密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当去除盐岩的影响后,利用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储层和非储层。因此,在利用波形指示模拟识别盐岩分布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有效识别储层。充西三维区储层大面积发育,厚30~60 m,发育岩性圈闭16个,总面积124 km 2,是下一步富有机质泥灰岩储层的现实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雷三2亚段 盐岩 泥灰岩储层 波形指示反演 波形指示模拟
下载PDF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为例
7
作者 于乐丹 彭军 +2 位作者 许天宇 韩浩东 杨一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1-722,共22页
【目的】湖相细粒沉积泥页岩储层“甜点段”的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目前针对断陷咸化湖盆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的探究及富集模式的建立等相关研究较少。【方法】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时期发育典... 【目的】湖相细粒沉积泥页岩储层“甜点段”的发育与有机质富集密切相关,但目前针对断陷咸化湖盆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的探究及富集模式的建立等相关研究较少。【方法】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时期发育典型的陆相断陷咸化湖盆,为深化对研究该区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富集规律的认识。从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及分子地层学等方面入手,利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孢粉鉴定、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运用各项指标详细探究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建立适用于研究区各环境演化阶段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结果】(1)有机质具有条带状、充填式、分散式等微观赋存状态,母质来源主要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在中上部地层出现少量的陆源高等植物来源;(2)沉积环境经历了较浅水半干旱弱氧环境—深水半湿润还原环境—次深水半干旱贫氧环境三个演化阶段;(3)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古气候、古盐度、古氧化还原性、古生产力和沉积速率,而次要控制因素为古水深、陆源输入、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结论】本次探究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了适用于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地层的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成果对我国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即高生产力、还原环境、适宜的盐度和沉积速率主导了高有机质富集,该环境的沉积产物是页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泥页岩 控制因素 富集模式 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细分小层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地区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 被引量:32
8
作者 包洪平 杨帆 +2 位作者 白海峰 武春英 王前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4-110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蒸发岩-碳酸盐岩旋回性沉积,地层厚度达500~900m。对其上部厚约200~350m的马家沟组第五段岩性、沉积相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内部仍发育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通过细分小层的沉积学研究和岩相古地理编图,对马五段的岩性相变规律及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则更为明晰,对该区奥陶系的沉积学研究与天然气勘探部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有利沉积相带(尤其是相控储层)的预测更为精准,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对主力目的层的研究分析更具针对性;二是对白云岩化机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基本明确了短期海侵层序中的白云岩化受继承性古地理格局与层序演化的共同控制;三是推动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马五5-马五10)岩性圈闭大区带成藏认识的形成,勘探发现了千亿方规模储量接替区;四是催生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模式的建立,指导近期盆地中部奥陶系盐下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细分小层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可能代表了古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对相带展布、层序演化及白云岩化等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有利储集体预测及圈闭成藏规律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碳酸盐岩 岩相古地理编图 细分小层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东部马五~5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广社 赵俊兴 +2 位作者 邵晓岩 李凤杰 季明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3,共9页
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 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苏里格东部地区马5五亚段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型岩性气藏,气藏与白云岩之间对应关系好,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中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层物性最好;沉积微相为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白云岩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中—后期埋藏阶段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和成藏最为有利,鼻状构造对成藏有一定的影响,古岩溶作用对马5五亚段储层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东部 马家沟组 5五亚段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_3亚段储集层与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晓英 李廷艳 +2 位作者 张居增 尤源 马继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53-57,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亚段湖底扇砂质碎屑流水道沉积来自不同的物源区,可划分出北东部和南西部2个主物源沉积区和介于其间的混源沉积区。依据长63亚段砂岩储层的物质组分、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和区带性...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亚段湖底扇砂质碎屑流水道沉积来自不同的物源区,可划分出北东部和南西部2个主物源沉积区和介于其间的混源沉积区。依据长63亚段砂岩储层的物质组分、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和区带性特征,提出不同物源区是控制该地区长63亚段砂岩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受北东部物源区控制的绿泥石膜胶结-粒间孔成岩相以及受混源区西部物源区控制的绿泥石膜胶结-粒间孔+长石溶蚀成岩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相。研究结果为该区储层预测、评价和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储层特征 长63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聚集条件及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婉君 张金川 +2 位作者 荆铁亚 葛明娜 孙睿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153-154,共5页
为了查明辽河西部凹陷沙三中亚段页岩油发育有利区,通过地质研究及各类实验测试分析页岩油聚集条件。结果表明:目的层泥页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值为2.18%,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热演化成熟度均值为0.59%,具备良好的页... 为了查明辽河西部凹陷沙三中亚段页岩油发育有利区,通过地质研究及各类实验测试分析页岩油聚集条件。结果表明:目的层泥页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值为2.18%,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热演化成熟度均值为0.59%,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孔隙和裂缝发育,含油量大,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储集及后期改造条件。根据多信息叠合法预测有利区,认为清水洼陷页岩油聚集条件和储集性能较优越,是辽河西部凹陷沙三中亚段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聚集条件 有利区 沙三中亚段 辽河西部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_1亚段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卢德根 刘林玉 +1 位作者 刘秀蝉 李文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区块的勘探前景,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的分析,并结合储层物性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图叠合"的方法有效地预测了研究区成...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区块的勘探前景,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的分析,并结合储层物性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图叠合"的方法有效地预测了研究区成岩相带的展布。对所划分出的4类成岩相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成岩相带展布对油气富集具控制作用的观点,为油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油气富集 长81亚段 镇泾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一下亚段中等成熟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与勘探突破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立宏 何海清 +5 位作者 郭绪杰 陈长伟 韩国猛 杨飞 马建英 周素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陆相湖盆中等成熟页岩油资源丰富,而该类型资源具有岩相变化快、成岩演化程度低、储层敏感性强及原油粘滞性高等特点,工程开发对策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典型湖相中等偏低成... 陆相湖盆中等成熟页岩油资源丰富,而该类型资源具有岩相变化快、成岩演化程度低、储层敏感性强及原油粘滞性高等特点,工程开发对策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典型湖相中等偏低成熟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型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工程应对策略,探索中等成熟页岩油开发动用方案。研究表明:云灰质页岩夹薄层碳酸盐岩段粘土含量矿物小于30%,海水基滑溜水防膨压裂液体系能够抑制该类储层敏感性,并解决因粘土矿物吸水膨胀而导致的地层坍塌问题;储层脆性、生烃条件、含油性和储层水敏性是中等成熟页岩油甜点分布的主控因素,甜点厚度一般在10~12 m左右,应用叠前偏移数据体开展储层预测、读准靶点深度、旋转导向精准定向、打准甜点段及提高甜点钻遇率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采用海水基压裂液防膨、趾端蓄能体积压裂和前置CO增能降粘可实现压裂提产。利用新认识优化QY1H井部署和实施方案,该井437 d累产油7303.28 t(平均日产16.75 t),实现中等成熟度页岩油高产-稳产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敏感性 甜点评价 中等成熟页岩油 沙一下亚段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断陷盆地单因素精细取证下的沉积体系综合分析——以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立群 蒲秀刚 +4 位作者 焦养泉 韩国猛 鲁超 刘孟合 杜玉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9-511,共13页
在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的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测井相、岩心相、砂分散体系、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生物相、矿物岩石学和有机地化与岩石(颜色)、构造、古地貌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的空... 在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的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测井相、岩心相、砂分散体系、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生物相、矿物岩石学和有机地化与岩石(颜色)、构造、古地貌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配置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沉积学的共性和特殊性规律,使多种单因素沉积学信息起到了相互佐证和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研究区沉积体系类型、空间配置关系和物源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研究认为,歧口凹陷沙三二亚段发育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在断层活动性强、坡度较陡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在坡度较缓的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断控盆地边缘深水区发育近岸水下扇,盆地内部次级断层则控制了远岸水下扇的发育。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受5大主要物源控制:燕山物源、沧县物源、埕宁物源、孔店物源和沙垒田物源。本研究证明,这种"单因素精细取证,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拥有丰富勘探资料的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中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歧口凹陷 沙三二亚段 单因素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探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志明 孙中良 +9 位作者 黎茂稳 曹婷婷 钱门辉 马晓潇 刘鹏 鲍云杰 蒋启贵 陶国亮 张隽 芮晓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7-775,共9页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探讨了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其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越显著。东营凹陷的洼陷区沙三下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现今真实成熟度(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VR_(o))主要介于0.69%~1.05%,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EqVR_(o)值则主要介于0.74%~1.20%;综合地质与工程甜点条件的剖析,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的现今真实成熟度EqVR_(o)值为0.74%~1.20%,4个洼陷的深洼区均具有良好的基质型页岩油商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镜质体反射率 成熟度界限 基质型页岩油 甜点区 沙三下—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_4亚段白云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光明 罗顺社 +1 位作者 倪超 肖红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从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段主要岩石类型出发,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靖边潜台奥陶系存在三种白云化作用:(1)泥粉晶云岩与硬石膏共生,形成于盐度较高的局限蒸发潮坪,为准同生白云化所形成;(2)粗粉品厶岩分伽较局限... 从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段主要岩石类型出发,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靖边潜台奥陶系存在三种白云化作用:(1)泥粉晶云岩与硬石膏共生,形成于盐度较高的局限蒸发潮坪,为准同生白云化所形成;(2)粗粉品厶岩分伽较局限,夹于与硬石膏共生的泥粉晶云岩层之间,不与硬石膏共生,但低有序度和略富钙的特征表明其为回流渗透白云化成因;(3)岩溶风化壳较发育区的孔洞缝中大量次生方解石的残余组构表明,去白云化之前的白云石以细砂晶为主,多为自形、半自形菱面体,部分具有环带构造和“亮边雾心”,形成温度为52.30℃~78.05℃,碳氧同化素特征与典型的埋藏白云石较接近,说明其为浅-中埋藏环境下形成的白云石。这三种白云化作用中,准同生白厶化是最主要最普遍的白云化类型,其次是浅-中埋藏白云石,回流渗透白云化分布较局限。明确马五。亚段的白云化类型,对于重建岩相古地理、研究储层的形成机理、提高勘探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白云化 回流渗透白云化 埋藏白云化 靖边潜台 马五4亚段
下载PDF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 雷四上亚段 脆性储层 裂缝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西燕 包洪平 +1 位作者 任军峰 马占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4,共8页
在大量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扫描电镜鉴定、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认为马五5亚段储集岩类型以泥粉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属... 在大量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扫描电镜鉴定、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认为马五5亚段储集岩类型以泥粉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发育云坪、灰质洼地、云质洼地、云灰-灰云洼地微相,微相控制白云岩的分布,分布面积最广、白云岩厚度最大、物性最好的是靖边西云坪白云岩带。白云化作用决定优质储层的形成,准同生期白云化作用形成少量白云石晶间微孔、准同生期后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埋藏期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白云化亚相决定有效储层的分布,边缘—过渡亚相是最有利的白云化亚相;表生岩溶和埋藏溶蚀作用提供大部分储集空间,但渗流粉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作用破坏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 白云岩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盐家油田永921块沙四上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艳红 袁向春 +1 位作者 范二平 薛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152,共4页
应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生产数据等资料,对盐家油田永921块沙四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主要为砂砾岩体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共划分为5类砂砾岩储层,它们在纵、横向上分布... 应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生产数据等资料,对盐家油田永921块沙四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主要为砂砾岩体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共划分为5类砂砾岩储层,它们在纵、横向上分布差异较大。储集性能受沉积、岩性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和岩性特征是影响储层的决定性因素,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该区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对储层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沙四上亚段 盐家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与姬塬地区长6_1储层特征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晓州 付勋勋 +2 位作者 刘广林 张春阳 王亚玲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4期568-574,共7页
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和姬塬地区长61油层组的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2个地区的储层特征差异性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盐池和姬塬地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 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和姬塬地区长61油层组的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2个地区的储层特征差异性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盐池和姬塬地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结构较差。盐池地区储层物性整体低于姬塬地区,前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7. 8%和0. 22×10^(-3)μm^2,后者为10. 9%和0. 56×10^(-3)μm^2,面孔率分别为2. 10%和2. 97%,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两者储层特征差异主要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分布范围;局部高渗带砂体受成岩作用控制;构造作用对后期储层变化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盐池地区埋深较大,不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因此,在今后的石油勘探开发中,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孔发育区是姬塬地区勘探的有利目标;而局部构造高点、裂缝相对发育区、地层水低矿化度区是盐池地区寻找"甜点区"的另一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长61亚段 盐池地区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