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芒柄花素通过miR-1229/ZDHHC9分子轴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渊智 刘红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5,341,共8页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5.72、14.31、22.9、31.49 mg/kg剂量的芒柄花素,观察肿瘤重量、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5.72、14.31、22.9、31.49 mg/kg剂量的芒柄花素,观察肿瘤重量、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不同浓度(20、50、80、110μmol/L)的芒柄花素处理TJ905细胞,并将TJ90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10μmol/L芒柄花素组、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ZDHHC9组、miR-NC组、miR-1229 mimic组。用Edu实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检测miR-1229、ZDHHC9 mRNA表达水平,在线网站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1229与ZDHHC9靶向结合。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芒柄花素处理组肿瘤体积、重量及PCN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20、50、80、110μmol/L)的芒柄花素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110μmol/L芒柄花素组比较,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细胞增殖率、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与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组比较,110μmol/L芒柄花素+miR-1229+ZDHHC9组细胞增殖率、细胞活力均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下降(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29与ZDHHC9靶向结合。结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miR-1229/ZDHHC9分子轴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胶质瘤 微小核糖核酸-1229 棕榈酰化转移酶9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移植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卜宝凤 林秀盏 卜宝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于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就诊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45,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n=45,...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于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就诊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45,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n=45,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佳,患者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产妇 胰岛素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持续注射 血糖水平 母婴结局
下载PDF
浮针扫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远峰 姜益常 杨雪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7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 观察浮针扫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浮针扫联合三期辨证牵引法)和对照组(针刺联合三期辨证牵引法)各41例。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 目的 观察浮针扫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浮针扫联合三期辨证牵引法)和对照组(针刺联合三期辨证牵引法)各41例。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8.29%(P <0.05);两组的症状、体征积分、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血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浮针扫散颈周患肌联合三期辨证牵引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有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浮针 三期辨证牵引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大鼠干眼模型的建立及其角膜神经的改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会娟 黄悦 +2 位作者 张琰 李斐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对其眼表病理及角膜神经改变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6周龄Wistar健康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H)、中(M)、低(L)剂量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8只,H、M、L组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剂量分别为6 mg...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对其眼表病理及角膜神经改变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6周龄Wistar健康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H)、中(M)、低(L)剂量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8只,H、M、L组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剂量分别为6 mg·mL-1、4 mg·mL-1、2 mg·mL-1,C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用药后0 d、7 d、14 d、21 d、28 d对各组大鼠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及泪液蕨类试验分析。用药后28 d时,处死大鼠取整个眼球,石蜡切片后行HE及PAS染色;其余眼取角膜行Real-time PCR及神经氯化金染色。结果 H组大鼠在用药后7 d即出现BUT缩短为(6.800±1.033)s,与C组(9.111±1.269)s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组较L组缩短(P<0.05)。14 d时,H、M、L组的BUT分别为(5.200±0.632)s、(7.200±0.789)s和(9.000±0.816)s,短于C组(10.222±1.30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M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时间延长,H、M、L组的BUT进一步缩短。用药后21 d、28 d,除21 d时L组与C组、H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外,余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用药后7 d,H组、M组出现少量角膜上皮细点状荧光素钠着色,并随实验进程角膜上皮染色分级逐渐加重。用药后14 d,H组、M组的泪液分泌开始减少,分别为(5.200±0.978)mm、(6.350±1.528)mm,分别与C组(7.944±1.13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1 d,各组的泪液分泌量略有增加;用药后28 d,H组、M组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4.900±1.075)mm、(5.650±0.747)mm,较C组(7.600±1.600)mm显著减少(均为P<0.01)。而L组的泪液分泌量在各时点均较C组无明显减少(均为P>0.05)。泪液蕨类试验显示,H、M、L组泪液蕨类物结晶数量减少,分支减少,形态不完整,其中H组改变最明显。HE染色显示,H、M、L组角膜上皮增生,层数增加,角膜表面凹凸不平,基底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其中,H组病变最明显,且可见空泡样变。用药后28 d,结膜杯状细胞除L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神经氯化金染色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各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走形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可显著抑制大鼠泪液分泌,降低泪膜稳定性,引起眼表损伤,成功建立泪液缺乏为主的干眼模型,且干眼的进展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为进行干眼发病机制研究和干预治疗探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动物模型 氢溴酸东莨菪碱 皮下注射 角膜神经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5
作者 孟祥任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12期21-22,2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常规组与改进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水肿原因及情况,提出可行性防治措施。结果改进组通过改善皮瓣游离、腋窝引流及伤口包扎等方式减少了临床皮...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常规组与改进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水肿原因及情况,提出可行性防治措施。结果改进组通过改善皮瓣游离、腋窝引流及伤口包扎等方式减少了临床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水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方式可通过手术方法改进减少,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患肢水肿 原因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