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of Xylanase and <i>β</i>-Xylosidase Enzymes by <i>Pseudozyma hubeiensis</i>in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1
作者 Nutan Mhetras Vidhyashri Mapare Digambar Gokhale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9年第5期467-478,共12页
Xylanase is an important enzyme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degradation of xylan component in the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here are very few reports on the production of cellulase free xylanases especially by y... Xylanase is an important enzyme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degradation of xylan component in the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here are very few reports on the production of cellulase free xylanases especially by yeast strains which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in removing the hemicellulose from the treated or untreated pulp. In this study, P. hubeiensis NCIM 3574 isolated in our laboratory produced significant levels of extracellular cellulase free xylanase (2480 IU/g DSS) in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SSF) using wheat bran and xylan. It also produced high levels of β-xylosidase (198 IU/g DSS) when grown in SSF using ground nut oil cake and xylan. These highest activities were obtained when fermented Koji was extracted with 1% NaCl supplemented with 0.5% of Triton X-100. These are the highest activities reported so far from yeast strains i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The crude xylanase preparation of P. hubeiensis produced xylooligosaccharides (XOS) without xylose proving its potential for XOS production with no further requirement of downstream processing. The XOS as prebiotic show beneficial effect on gut microflora such as Lactobacilli and Bifidobacteria which suppress the activity of pathogenic organisms. This xylanase also h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 bio-bleaching agent in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ZYMA hubeiensis Cellulase-Free XYLANASE β-Xylosidase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tential antibiotic producing actinomycetes from water and sediments of Lake Tana,Ethiopia 被引量:12
2
作者 Gebreselema Gebreyohannes Feleke Moges +1 位作者 Samuel Sahil Nagappan Raj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6期426-435,共10页
Objective:To isolate,evaluate and characterize potential antibiotic producing actinomycetes from water and sediments of Lake Tana,Ethiopia.Methods:A total of 31 strains of actinomycetes were isolated and tested agains... Objective:To isolate,evaluate and characterize potential antibiotic producing actinomycetes from water and sediments of Lake Tana,Ethiopia.Methods:A total of 31 strains of actinomycetes were isolated and tested against Gram positive and Gram negative bacterial strains by primary screening.In the primary screening.11 promising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nd subjected to solid state and submerged state fermentation methods to produce crude extracts.The fermented biomass was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and tested against bacterial strains by disc and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s.The isol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morphological,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thods.Results: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was belter than disc diffusion method.The crude extract showed higher inhibition zone agains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than Cram negative bacteria.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confirmed most of the crude extrac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95%confidence interval.The minimum inhibitor)concentration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of crude extracts were 1.65 mg/mL and 3.30 mg/mL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and 1.84 mg/mL and 3.80 mg/mL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respectively.The growth of aerial and substrate mycelium varied 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a used.Most of the isolates were able to hydrolysis starch and urea:able to survive at 5%concentration of sodium chloride: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ir growth was 30°C.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at freshwater actinomycetes of Luke Tana appear to have immense potential as a source ol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MYCETES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submerged state fermentation Disc DIFFUSION METHOD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Crude extracts Antibiotic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下载PDF
面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白酒发酵评估方法
3
作者 杜成成 祝田田 +1 位作者 张保华 张力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针对由传统白酒固态发酵评估方法数据维度单一、可靠性低导致决策结果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剔除多传感器数据中偏离较大的异常数据,并以... 针对由传统白酒固态发酵评估方法数据维度单一、可靠性低导致决策结果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剔除多传感器数据中偏离较大的异常数据,并以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将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局部融合,将局部融合数据利用模糊集理论建立各环境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对得到的隶属度函数进行基本概率分配并按组合规则进行全局融合。根据决策准则,对融合结果进行判断,得到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将其与传统D-S证据理论、Sun Quan方法和Murphy方法的决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综合了窖池中各环境参数的不同作用效果,提高了对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可为白酒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固态发酵 传感器 SPC方法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其应用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立华 沈珊珊 +3 位作者 邵孝侯 常婷婷 缪其松 谈俊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9-1475,共7页
生物防治微生物的应用方式对生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利用分离到的生防菌株T12孢子粉、有机肥吸附菌丝(菌丝吸附)和固体发酵产品(固体发酵)3种水稻纹枯病生防菌的应用方式,研究了3种应用方式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微生物数量以及水... 生物防治微生物的应用方式对生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利用分离到的生防菌株T12孢子粉、有机肥吸附菌丝(菌丝吸附)和固体发酵产品(固体发酵)3种水稻纹枯病生防菌的应用方式,研究了3种应用方式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微生物数量以及水稻抗病性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应用方式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株T12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孢子粉、菌丝吸附和固体发酵的应用方式都能够防控水稻纹枯病,其中固体发酵应用方式的防效最好,防治率为89.5%。相较于孢子粉处理,应用菌丝吸附和固体发酵的方式能够显著(P>0.05)增加水田中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核表面附着的木霉菌数量。水稻移栽20 d测定水稻茎秆上木霉菌数量显示,固体发酵和菌丝吸附应用方式有利于木霉菌在水稻茎秆定殖;水稻移栽60 d、100 d和130 d测定木霉菌数量表明,孢子粉处理木霉菌数量高于固体发酵处理,固体发酵处理高于菌丝吸附处理(P>0.05)。水稻生育期内,对照处理立枯丝核菌数量从41 cfu-g-1增加到272 cfu-g-1,孢子粉处理和菌丝吸附处理水稻茎秆上立枯丝核菌数量低于对照处理,但均高于固体发酵处理(P>0.05)。测定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结果显示,3种应用方式都能够诱导水稻产生抗性,相较于孢子粉处理,菌丝吸附和固体发酵处理能够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诱导水稻产生抗性。棘孢木霉T12菌株固体发酵产品的应用方式更有利于对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水稻纹枯病 应用方式 生物防治 固体发酵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方式对牛樟芝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璇 夏永军 +6 位作者 刘胜男 崔涵婧 初宁 胡怡欣 肖睿 张钰妍 艾连中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牛樟芝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且在抗癌、保肝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而备受关注。本文考察了固态发酵以及不同液态发酵方式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态发酵不同谷物对活性产物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青稞作为发酵谷物基质,其活性产... 牛樟芝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且在抗癌、保肝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而备受关注。本文考察了固态发酵以及不同液态发酵方式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态发酵不同谷物对活性产物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青稞作为发酵谷物基质,其活性产物种类多且含量高,Antrodin C、Antroquinonol产量分别为5 901.27 mg/kg、3 715.76 mg/kg。常规液态发酵菌丝体中主要含有Antrodins类化合物,以Antrodin C为主,但不能合成Antroquinonol类化合物。通过添加前体物辅酶Q_0可以诱导牛樟芝菌丝体在液态发酵中合成Antroquinonol;在此基础上,添加植物油进行同步萃取发酵,能够显著提高牛樟芝菌丝体活性成分种类和产量,除了诱导合成Antroquinonol之外,还有大量Antroquinonol B合成;同时,大多数活性成分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被富集萃取,Antrodin C、Antroquinonol产量分别为289.80 mg/L、95.39 mg/L。Antrodin C产量比常规液态发酵提高了7.06倍,而Antroquinonol产量比诱导发酵提高了20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 Antrodin C Antroquinonol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虫草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薛俊杰 张劲松 +2 位作者 刘艳芳 赵明文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综述液体和固体发酵法生产虫草素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发酵
下载PDF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姚跃飞 曾柏全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2,共4页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固态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 食品加工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蛋白酶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卓林霞 吴晖 刘冬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的最优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中初始pH值、接种量和料水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分析,得出最佳水平为pH6.6,接种量为3.8%,料水比为1∶1,此条件下发...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的最优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中初始pH值、接种量和料水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分析,得出最佳水平为pH6.6,接种量为3.8%,料水比为1∶1,此条件下发酵豆粕中蛋白酶活力可达648U/g;较发酵前提高了2.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豆粕 蛋白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固态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宋龙腾 张鑫鑫 +5 位作者 于洪春 李克斌 杜鹃 刘聪鹤 孙艺峰 许国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8,135,共7页
为了提高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在固态培养中的产孢量,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含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 为了提高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在固态培养中的产孢量,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卵孢白僵菌NEAU30503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含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出最佳固态培养条件为:固态培养基含水量为55%,接种量为15mL/100g,培养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7.5d,在此条件下卵孢白僵菌NEAU30503烘干前单位产孢量达到36.72×10^8孢子/g。此方法适用于小型企业和生产单位对白僵菌的快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孢白僵菌 固态培养 培养条件 产孢量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核桃酱油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晓楠 蔺立杰 王丰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9-212,共4页
以核桃粕为蛋白质原料,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对核桃酱油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盐水原料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影响因素与响应值氨... 以核桃粕为蛋白质原料,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对核桃酱油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盐水原料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影响因素与响应值氨基态氮含量间的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盐水原料比1.65、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6d。在此条件下,发酵产品中氨基态氮含量均值为0.835g/100mL,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低盐固态发酵 氨基态氮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高糖化力白曲霉的复合诱变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志军 李敏 +4 位作者 刘延波 刘宁 葛少华 潘春梅 孙西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85,共6页
采用紫外线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技术对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Nz 3.602进行诱变选育。对诱变致死率进行测定,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15 W紫外灯照射12 min,ARTP处理40 s。对突变菌株进行透明圈法初筛、糖化力测定法复筛... 采用紫外线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技术对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Nz 3.602进行诱变选育。对诱变致死率进行测定,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15 W紫外灯照射12 min,ARTP处理40 s。对突变菌株进行透明圈法初筛、糖化力测定法复筛,最终得到产酶能力较高的突变菌株B5。其糖化酶酶活为1050.32 U/g,较出发菌株糖化酶酶活提高85.53%,并且遗传稳定性较好。以菌株B5为研究对象,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糠壳添加量15%,原料含水量70%,接种量12%,培养时间5 d,培养温度30℃。该条件下糖化酶酶活为(1254.17±6.14)U/g,比优化前提高了1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酶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固态发酵 响应面法 白曲霉
下载PDF
回转筒内秸秆碎料回转周期和料层完全混合时间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敬之 周知星 +1 位作者 冯俊小 李十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8-185,238,共9页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性关系。由此回归并推导出只需知道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和筒体转速,便可预测上下料层完全混合的公式,其计算准确度达90%以上。提出了以上研究成果在工业级发酵罐中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秸秆粉碎料 图像分析法
下载PDF
利用废弃物发酵法生产聚羟基烷酸PHAs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丰科 高自良 梁吉虎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聚羟基烷酸(PHAs)是一种可降解聚合物,与石化塑料相比它具有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产PHAs的主要方法是发酵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深层发酵法生产PHAs的工艺已经得到深入的研究,近些年... 聚羟基烷酸(PHAs)是一种可降解聚合物,与石化塑料相比它具有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产PHAs的主要方法是发酵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深层发酵法生产PHAs的工艺已经得到深入的研究,近些年固态发酵法生产PHAs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烷酸(PHAs) 深层发酵 固态发酵 工农业废弃物
下载PDF
绿僵菌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昌聪 彭军 +2 位作者 黄志 谢玉萍 黄俊生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87-91,共5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僵菌发酵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发酵和液固双相发酵这三种发酵工艺。介绍每种发酵工艺的发酵流程、培养基质、影响因素、应用情况和优缺点。
关键词 绿僵菌 液体深层发酵 固体发酵 液固双相发酵
下载PDF
红曲固态发酵产Monacolin K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安 常聪 +2 位作者 孟霞 范娟 张文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43,49,共7页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红曲产Monacolin K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氮源(玉米粉)1%、碳源(淀粉)4%、初始pH 5.0、培养温度28℃、装米量31.77g/250mL三角瓶、初始含水量40.72%、接种量11.14%(V/V),该设计中模型预测...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红曲产Monacolin K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氮源(玉米粉)1%、碳源(淀粉)4%、初始pH 5.0、培养温度28℃、装米量31.77g/250mL三角瓶、初始含水量40.72%、接种量11.14%(V/V),该设计中模型预测的Monacolin K最大值为0.256%,进行重复验证实验,得到Monacolin K实测值为0.258%,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此结果可为大规模生产功能性红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Monacolin K 固态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半地下池提高夏季固态法酒精发酵产酒率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德海 杨玉华 李新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15,19,共3页
夏季利用半地下酒化池进行固态法酒精发酵 ,结果表明 :半地下池较地上池酒醅发酵温度下降 2~ 3℃ ,酒醅酒度提高 2 9% ,酒醅酸度下降 40 % ,食醋产量提高 5 17%。
关键词 半地下池 酒精发酵 固态法 食醋 出品率
下载PDF
降解木素白腐菌产漆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恺 付时雨 詹怀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0,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白腐菌产漆酶的研究进展,对液体和固体发酵提高漆酶产量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白腐菌 漆酶 液体发酵 固体发酵 有机废料 发酵罐
下载PDF
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丰艳 陈柳花 +1 位作者 林标声 杨小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247-1251,1255,共6页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复合菌 富硒 豆粕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半固态法酿酒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雪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7,31,共3页
该文在总结传统酿酒和生料、熟料液态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试验,研制出固液结合法酿酒技术。该技术以淀粉质(大米、碎米、小米、玉米等)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冷却、制曲、糖化、发酵、蒸馏、陈酿、配兑、检测等工序,酿制的产... 该文在总结传统酿酒和生料、熟料液态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试验,研制出固液结合法酿酒技术。该技术以淀粉质(大米、碎米、小米、玉米等)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冷却、制曲、糖化、发酵、蒸馏、陈酿、配兑、检测等工序,酿制的产品无色透明,具有浓郁的米酒香气,雅香适口、纯净耐喝、协调尾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结合法 酿酒 生料 熟料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间的相关性,以及使用生物发酵秸秆饲料且高效改善劣质秸秆利用率的方法,为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生物发酵法 木质素降解 固态发酵 消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