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mechan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s of SrTiO_3 Submicron-fiber
1
作者 ZHU Qingfeng GAO Yuxia +1 位作者 PAN Kai XIE Shuho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6期1350-1354,共5页
Strontium titanate(SrTiO3) submicron-fibers with perovskite structure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electrospinning method. The nan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ynthesized SrTiO3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novel amplitud... Strontium titanate(SrTiO3) submicron-fibers with perovskite structure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electrospinning method. The nan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ynthesized SrTiO3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novel 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AM-FM) method based 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nd nanoindenta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of AM-FM show that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SrTiO3submicron-fiber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i substrat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Young’s modulus of SrTiO3submicron-fib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Si substrate in the range of 105-125 GPa. Nanoindentation further confirmed the results, showing a value of 104 ± 17 GPa.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based AM-FM provides us a new way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low dimens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icron-fiber ELECTROSPINNING 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 NANOINDENTATION Young's modulus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bmicron Glass Fiber Reinforced Vinyl Ester Composite
2
作者 Nguyen T. T. Nhan K. Obunai +3 位作者 K. Okubo O. Shibata H. Tomokuni Y. Fujita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9年第4期365-377,共13页
Vinyl ester (VE) resin inherently has intrinsic brittleness due to its high cross-link density. To impro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micro/nano fillers are widely used to modify this matrix. In present study, glass fibe... Vinyl ester (VE) resin inherently has intrinsic brittleness due to its high cross-link density. To impro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micro/nano fillers are widely used to modify this matrix. In present study, glass fiber in submicron scale at low contents was added into VE to prepare submicron composite (sMC).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un-notched sMC degrad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GF content while that of notched-sMC remained the unchange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sMCs also were the same with that of neat resin. The results of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test showed the slight increase of storage modulus and the decrease of tan delta value in the case of sMC compared to those of un-filled matrix. However, the Mode I fracture toughness of sMC improved up to 26% and 61% corresponding to 0.3 and 0.6 wt% glass fiber used. The compact tension sample test suggests that there is the delay of crack propagation under tensile cyclic load in resin reinforced by submicron glass fiber. The number of failure cycle enlarged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sGF content in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icron GLASS fiber VINYL ESTER RESIN (VE) Micro-Nano COMPOSITE submicron COMPOSITE Modify
下载PDF
基于跨尺度镶嵌纺技术防螨功能棉纱的研发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小明 赵春梅 +1 位作者 吕治家 张艳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28,共5页
探讨亚微米纤维与棉纤维跨尺度镶嵌纺防螨功能纱线的关键技术研发。首先研究确定了跨尺度镶嵌纺功能纱线的总体技术路线,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防螨亚微米纤维与棉纤维跨尺度镶嵌纺纱的关键工艺,最后结合研发实践总结了各生产工序的主要... 探讨亚微米纤维与棉纤维跨尺度镶嵌纺防螨功能纱线的关键技术研发。首先研究确定了跨尺度镶嵌纺功能纱线的总体技术路线,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防螨亚微米纤维与棉纤维跨尺度镶嵌纺纱的关键工艺,最后结合研发实践总结了各生产工序的主要技术措施。最终成功使防螨亚微米纤维与棉纤维进行镶嵌复合成纱,解决了跨尺度纤维难以复合成纱以及全棉面料功能持久性差的技术问题。认为:所纺制的纯棉纱线具有持久防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纺丝液 亚微米纤维 棉纤维 正交试验 防螨功能
下载PDF
镶嵌结构微纳米纤维/短纤维复合纱线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滕志霖 李臻 +1 位作者 李欣欣 覃小红 《纺织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应用场景广泛且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但机械性能有待提升,镶嵌结构微纳米纤维/短纤维复合纱线能有效地结合微纳米纤维和传统短纤维的优势,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功能性,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文章分析了镶嵌结构复合...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应用场景广泛且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但机械性能有待提升,镶嵌结构微纳米纤维/短纤维复合纱线能有效地结合微纳米纤维和传统短纤维的优势,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功能性,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文章分析了镶嵌结构复合纱线的设计原理,阐述了连续成网和跨尺度纤维均匀镶嵌技术难点,并介绍了基于镶嵌纺技术开发的系列功能性复合纱线,展望了镶嵌纺技术未来将朝着多功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纤维 功能织物 镶嵌纺 复合纱线 无针式静电纺丝
下载PDF
玻纤滤纸表面荷电性能对水过滤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陈思嘉 唐敏 +1 位作者 梁云 徐桂龙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6期12-17,共6页
对于玻纤滤纸,通过降低孔径来提升对亚微米级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应用需求,通过改变滤纸表面荷电性能成为重要且可行的途径。以亚微米级玻璃棉为主要原料,通过湿法成型制备玻纤滤纸,并采用四种型号的硅烷偶联剂(KH... 对于玻纤滤纸,通过降低孔径来提升对亚微米级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应用需求,通过改变滤纸表面荷电性能成为重要且可行的途径。以亚微米级玻璃棉为主要原料,通过湿法成型制备玻纤滤纸,并采用四种型号的硅烷偶联剂(KH792、KH550、KH560、KH570)对玻纤滤纸进行改性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处理前后玻纤滤纸孔径、抗张强度以及Zeta电位的变化,探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玻纤滤纸水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KH550、KH560和KH570相比,经KH792处理后的玻纤滤纸具有最大的Zeta电位以及最佳的水过滤性能,对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超过98%,与未处理的玻纤滤纸相比,过滤效率提高了17.74%,为水过滤用高性能玻纤滤纸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滤纸 硅烷偶联剂 ZETA电位 亚微米颗粒 过滤效率
下载PDF
亚微米纤维多孔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实验与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建明 吴会军 +2 位作者 何石泉 黄华锟 丁云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165,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几种不同直径的亚微米纤维多孔材料(纤维直径分别为0.52μm,0.63μm和0.65μ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了各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基于Mie散射理论、Subtractive Kramers-Kronig(SKK)关系式...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几种不同直径的亚微米纤维多孔材料(纤维直径分别为0.52μm,0.63μm和0.65μ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了各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基于Mie散射理论、Subtractive Kramers-Kronig(SKK)关系式和Beer定律,计算了亚微米纤维多孔材料的复折射率和辐射热导率,研究了纤维直径对材料衰减系数和辐射热导率的影响,并以最小辐射热导率为目标对纤维直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300K温度下,对于纤维体积分数为0.03的多孔材料,直径为2.0μm时辐射热导率最小(0.292 m W/(m·K)),较0.52~0.65μm(实验条件)的辐射热导率降低了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纤维 多孔材料 复折射率 辐射热导率 优化计算
下载PDF
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跃军 尹忠红 +2 位作者 曹铁平 邵长路 魏丽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物,制备了Zn(Ac)2/PAN复合纤维。利用六亚甲基四胺[(CH2)6N4]辅助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的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物,制备了Zn(Ac)2/PAN复合纤维。利用六亚甲基四胺[(CH2)6N4]辅助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的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Raman)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粒子均匀地生长在PAN纤维表面,形成了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PAN亚微米复合纤维 静电纺丝技术 水热合成 光催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高分子合成与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志康 封麟先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72,共8页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表明,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实施氟代单体的自由基溶液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散聚合、丙烯酸的沉淀聚合、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以及异丁基乙烯基醚的阳离子聚...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表明,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实施氟代单体的自由基溶液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散聚合、丙烯酸的沉淀聚合、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以及异丁基乙烯基醚的阳离子聚合等多种聚合反应,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聚合法制备梯度共混物。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还可用于聚合物分级和聚合物微孔、微纤与微球材料的制备等,显示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且价廉的替代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分子合成 溶剂 聚合反应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制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芳 谢军军 +2 位作者 熊杰 王永攀 刘冠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蛋白纳米/亚微米纤维。研究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纺丝距离、纺丝流率对纤维直径及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经甲醇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为12%~20%时通过静电纺丝均能获得丝素纳...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蛋白纳米/亚微米纤维。研究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纺丝距离、纺丝流率对纤维直径及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经甲醇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为12%~20%时通过静电纺丝均能获得丝素纳米/亚微米纤维;纤维直径随纺丝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纺丝距离和纺丝流率的变化纤维直径都有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蛋白 静电纺丝 纳米/亚微米纤维 形态结构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Submicron-Diameter and Taper Fibers Using Chemical Etching 被引量:3
10
作者 Hani J. Kbash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08-312,共5页
The thin, long length and high smoothness silica photonic nanowires and taper optical fiber were fabricated using a simple and low cost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A two-steps wet etch process were used consisting of etc... The thin, long length and high smoothness silica photonic nanowires and taper optical fiber were fabricated using a simple and low cost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A two-steps wet etch process were used consisting of etching with 30% HF acid to remove cladding and 24% HF acid to decrease fiber core diameter. An approach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etching using 1300 nm light power transmitted in the optical fib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ameter of the remaining core and showed a transi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operation regimes of nanofiber from the embedded regime, where the mode was isola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to the evanescent regime.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silica fiber decreased linearly for both 30% and 24% HF acid with 1.2 and 0.1/zm/min grad diameter, respectively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more than 70% of the mode intensity could propagate outside fiber when the core diameter was less than 1μm. The results of fiber taper showed that the fiber was tapered by a factor of 20 while retaining a thin core structure and leaving about more than 85% of cor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etching submicron fiber Taper fibers
原文传递
亚微米光纤生物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蒙 林志红 +1 位作者 任恕 叶林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6期1-3,7,共4页
概述了新型业微米光纤生物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研制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亚微米光纤 生物化学传感器 近场光学 传感器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叶萍 谢军军 +1 位作者 姚雅君 熊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7-29,42,共4页
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静电纺制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亚微米纤维的4个主要因素(蛋白质的质量分数、电压、挤出率和纺丝距离)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获得了最佳纺丝工艺条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6%、电压为20 kV、挤出率为0.027 mL/min... 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静电纺制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亚微米纤维的4个主要因素(蛋白质的质量分数、电压、挤出率和纺丝距离)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获得了最佳纺丝工艺条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6%、电压为20 kV、挤出率为0.027 mL/min、纺丝距离为15 cm。在4个因素中,质量分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玉米醇溶蛋白 正交试验 纳米/亚微米纤维
下载PDF
纺丝成网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医用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芦长椿 《纺织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37-40,共4页
近年来,纺丝成网技术及其产品取得了长足进步,如熔喷法纳米纤维技术已实现了产业化,纤维素直接成网技术实现了商业化生产,纺喷(Spunblown)产品进入个人防护制品市场,新型双组分纺粘过滤介质已批量用于防护新冠病毒。文章主要介绍了纺丝... 近年来,纺丝成网技术及其产品取得了长足进步,如熔喷法纳米纤维技术已实现了产业化,纤维素直接成网技术实现了商业化生产,纺喷(Spunblown)产品进入个人防护制品市场,新型双组分纺粘过滤介质已批量用于防护新冠病毒。文章主要介绍了纺丝成网新技术的新进展及其产品在医学护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纳米纤维 分裂纺 熔喷 直接成网 过滤介质
下载PDF
无针式碟形静电纺丝喷头不同圆周倾角的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昊楠 魏亮 +2 位作者 杨占平 覃小红 张弘楠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7,共10页
设计一种新型无针式碟形静电纺丝喷头用以制备亚微米纤维。建立不同圆周倾角的碟形喷头几何模型,利用ANSYS Maxwell 3D电磁学分析软件模拟无针式碟形喷头的电压及电场强度分布,探究无针式碟形喷头不同圆周倾角对亚微米纤维直径及产量的... 设计一种新型无针式碟形静电纺丝喷头用以制备亚微米纤维。建立不同圆周倾角的碟形喷头几何模型,利用ANSYS Maxwell 3D电磁学分析软件模拟无针式碟形喷头的电压及电场强度分布,探究无针式碟形喷头不同圆周倾角对亚微米纤维直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碟形喷头边缘处的电场强度最大,在施加电压一致时,圆周倾角越大则碟形喷头边缘的电场强度越大;纺丝液与水平面夹角随着圆周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PAN)溶液进行纺丝,随着PAN质量分数的增加,亚微米纤维直径增加;随着碟形喷头圆周倾角的增加,亚微米纤维直径减小,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碟形喷头 圆周倾角 模拟 亚微米纤维 直径
下载PDF
静电纺PVDF亚微米纤维的直径调控与热辐射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华锟 吴会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1-3016,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调节电压、供液速率和电场间距3个工艺参数,制备出的4组直径<1μm的电纺PVDF亚微米纤维,实验表征和测试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和热辐射性能。结果表明,4组纤维中平均直径的最小为449nm,且直径分布较窄;在常温300K温...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调节电压、供液速率和电场间距3个工艺参数,制备出的4组直径<1μm的电纺PVDF亚微米纤维,实验表征和测试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和热辐射性能。结果表明,4组纤维中平均直径的最小为449nm,且直径分布较窄;在常温300K温度下,当纤维直径从499nm增大到774.8nm时,PVDF纤维膜的辐射热导率从0.095×10-3 W/(m·K)降低至0.037×10-3 W/(m·K),研究结果可用于改善PVDF纤维膜的保温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亚微米 纤维 热辐射 聚偏氟乙烯
下载PDF
亚微级纤维素纤维对水泥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静 张卫军 +1 位作者 王罗新 丁庆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9-313,共5页
以H_2SO_4溶液酸解脱脂棉的方法制备亚微级纤维素纤维(SCF),研究了其对水泥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脱脂棉在酸解作用下,微原纤逐步剥离,形成尺度细小的亚微级纤维素纤维,且其直径随着H_2SO_4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酸解时间的... 以H_2SO_4溶液酸解脱脂棉的方法制备亚微级纤维素纤维(SCF),研究了其对水泥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脱脂棉在酸解作用下,微原纤逐步剥离,形成尺度细小的亚微级纤维素纤维,且其直径随着H_2SO_4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酸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亚微级纤维素纤维与水泥浆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水泥水化产物依附于亚微级纤维素纤维表面生长;由于亚微级纤维素纤维在尺度上与C-S-H凝胶相匹配,因此随着水泥水化产物的不断生成、生长,该纤维逐渐被其包埋,从而起到诱导和桥接作用,使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法 亚微级 纤维素纤维 浆体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单纤维捕集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的布朗团聚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俪安 刁永发 +2 位作者 楚明浩 王如歌 沈恒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8-1554,共7页
针对亚微米颗粒(0.1~0.5μm)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粉尘颗粒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分区法对颗粒群平衡方程(PBE)进行求解,综合考虑了停留... 针对亚微米颗粒(0.1~0.5μm)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粉尘颗粒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分区法对颗粒群平衡方程(PBE)进行求解,综合考虑了停留时间、入口粉尘粒径、气流温度、Pe数对布朗团聚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布朗团聚核UDF符合数值模拟计算要求.粉尘颗粒的布朗团聚贯穿整个过程,团聚有效时间t=L/v(速度方向模型尺寸长度/入口流速);粉尘颗粒越小,布朗团聚越强,Bin-7与Bin-0区间的数量浓度差距越小,粒径与布朗团聚强度呈负相关;气流温度是通过改变气流动力黏度以及聚并系数来影响布朗团聚,与布朗团聚强度呈正相关,当T=300K,d p≥0.5μm时,颗粒的布朗团聚效应可以忽略;Pe数通过扩散系数的变化影响布朗团聚,与布朗团聚强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 CFD-PBM 布朗团聚 分区法 单纤维
下载PDF
用于三维测量的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道档 王志超 +2 位作者 赵军 王朝 孔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46-2153,共8页
针对在仅有一个光纤对的单路点衍射三维测量系统中,存在平行于条纹的横向方向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用于三维测量的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分析了点衍射波前误差、测量探头结构布局以及三维迭代重构算法对于三维测量精度的影响,在此... 针对在仅有一个光纤对的单路点衍射三维测量系统中,存在平行于条纹的横向方向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用于三维测量的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分析了点衍射波前误差、测量探头结构布局以及三维迭代重构算法对于三维测量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点衍射源结构以及探头结构布局等最优系统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单路点衍射干涉三维测量系统在xy方向的精度分别为亚微米量级和微米量级,而双路点衍射干涉仪系统可在三维方向上同时达到亚微米量级,验证了所提出的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所提出的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有效的实现高精度三维测量,为无导轨三维位移和尺寸等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双路点衍射干涉系统 亚微米孔径光纤 精度 点衍射波前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亚微米纤维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雅熙 孙召霞 +1 位作者 胡健 梁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8,共8页
以原纤化天丝和玻璃棉这2种亚微米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形的方式将其复合在无纺布基材上制得空气过滤材料(以下简称滤材),探究了冷冻干燥及加热干燥对滤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湿纸幅中亚微米纤维的形态,... 以原纤化天丝和玻璃棉这2种亚微米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形的方式将其复合在无纺布基材上制得空气过滤材料(以下简称滤材),探究了冷冻干燥及加热干燥对滤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湿纸幅中亚微米纤维的形态,减少纤维收缩,对原纤化天丝的影响尤为显著;当原纤化天丝与玻璃棉的配比分别为2∶8、4∶6、6∶4、8∶2时,冷冻干燥滤材的过滤效率分别比加热干燥滤材的过滤效率高3.5%、5.5%、9.8%和12.2%,过滤阻力分别比加热干燥滤材低20.4%、28.1%、23.3%和33.2%。可见冷冻干燥可显著提高亚微米纤维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降低其过滤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亚微米纤维 冷冻干燥 加热干燥 过滤性能
下载PDF
聚磷腈改性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宝洁 朱元昭 +2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12,共9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之后用六氯环三磷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对ZIF-8进行表面修饰合成一种ZIF-8聚环三磷睛-共磺酰基双酰/(PZS)亚微米颗粒,并与PET通...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之后用六氯环三磷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对ZIF-8进行表面修饰合成一种ZIF-8聚环三磷睛-共磺酰基双酰/(PZS)亚微米颗粒,并与PET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ET阻燃复合材料。借助热重分析仪、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扫描电镜等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抗熔滴性、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6%的ZIF-8/PZS亚微米颗粒使PET的极限氧指数(LOI值)提高到29.2%,并通过UL-94 V-0等级,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ZIF-8/PZS可以在气相和凝聚相中同时发挥效用,从而赋予PET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 阻燃纤维 抗熔滴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