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8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Col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ubtropics Aquaculture
1
作者 涂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3期417-419,434,共4页
By analyzing the subtropics aqua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ubtropics aquaculture,the research goal and the duty were expounded. The system st... By analyzing the subtropics aqua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ubtropics aquaculture,the research goal and the duty were expound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frame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Several key questions and their solutions of the col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ubtropics aquaculture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tropics Aquaculture Cold Disaster Early Warning Fish and shrimp low temperature tolerance
下载PD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the Southern Subtropics,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HAO Rong WAN Hong-Fu +2 位作者 SONG Yan-Tun JIANG Hong PENG Shao-Li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73-680,共8页
The contribu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from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of China to pollu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tate of POPs... The contribu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from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of China to pollu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tate of POPs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within these regions of China. This study primarily revealed the state of the contam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115 surface soils (0-20 cm) were sampled in the breadbaskets of these regions. The concentrations and types of PAH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linked to 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total PAH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22.1 to 1 256.9 ng g^-1 with a mean of 318.2 ± 148.2 ng g^-1. In general terms, the current PAH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than most PAH levels reported in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PAH isomer ratios indicated that pyrolytic origins, such as fossil fuel combustion related to vehicle tail gas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 were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PAH in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areas of China. Although PAH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ollution, population, and traffic density, to a great extent PAH compositions were similar throughout subtropical soils, with naphthalene, phenanthrene, fluoranthene, and benzo(b)fluoranthene being 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oil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subtropical region
下载PDF
Changes in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and nutrient resorption in 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s along an urbanization gradient in the lower subtropics 被引量:2
3
作者 Feifan Li Bing Sun +1 位作者 Zhaowan Shi Nancai Pe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2323-2331,共9页
The stoichiometry o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in plants can refle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The interplay between plant nutrients,climatic factors,and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under... The stoichiometry o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in plants can refle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The interplay between plant nutrients,climatic factors,and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underlying regulatory mechanisms are pillars of ecology but remain underexplored.In this study of plant C-N-P stoichiometry and nutrient resorption in Castanopsis hystrix groves in three cities(Guangzhou,Zhongshan,and Lechang)that represent an urban-rural gradi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South China,we explored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among NO_(2) concentrations,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and resident human population.Mean annual temperature,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insolation duration per year,and the human resident popula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cities.Soil C-N-P was always highest in suburban Lechang,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O_(2) was highest in urban Guanghzou(55.33±0.67μg m^(-3))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leaf N:P.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N-P stoichiometry of C.hystrix was better explained by NO_(2)than by soil C-N-P stoichiometry and that nutrient resorption was better explained by leaf nutrients and DBH than by NO_(2) and soil stoichiometry.Our study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rapid urbanization influences NO_(2) concentrations and microclimate,which may jointly change the stoichiometry of plant nutrients in the forest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utrient cycling Plant-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ubtropical forest Urban–rural gradient
下载PDF
热区葡萄育种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博 郭荣荣 +7 位作者 成果 韩佳宇 林玲 何建军 白扬 谢蜀豫 王举兵 白先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4-2385,共12页
葡萄是温带果树,葡萄生产及新品种培育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凉爽的温带地区。随着避雨、破眠、一年两收等葡萄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热区葡萄由于早熟、错季经济效益明显,近年发展迅猛,该区已成为我国特色优势栽培区。葡萄新品种对葡萄产业的... 葡萄是温带果树,葡萄生产及新品种培育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凉爽的温带地区。随着避雨、破眠、一年两收等葡萄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热区葡萄由于早熟、错季经济效益明显,近年发展迅猛,该区已成为我国特色优势栽培区。葡萄新品种对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热区葡萄育种的必要性,概述当前热区葡萄产业现状、主栽葡萄品种及存在问题:由于我国热区葡萄育种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热区主栽葡萄品种仍为温带地区育成,均不耐湿热,存在着色障碍、品质下降、抗性差、易感多种病虫害、需冷量较高、发芽不整齐和易发生日灼等“水土不服”问题。文章分析了热区育种的优势:热区积温高,实生苗生长量大,结果早,育种效率高;热区分布的野生耐热葡萄资源丰富,是培育耐热抗性强新品种的宝贵材料;热区逆境条件可为耐热抗病葡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天然的筛选环境。总结湿热地区葡萄育种研究进展,包括葡萄栽培技术基础、育种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情况。阐述广西葡萄种质资源引进与评价的基础,介绍巴西热区葡萄遗传育种研究计划的代表性新品种及广西热区葡萄选育品种的登记及保护情况,并提出我国热区葡萄育种下一步工作计划。在高热高湿、降雨多、日照时数少、冬季低温时数少的热区逆境气候环境下选育早熟优质、抗性强、易栽培和耐储运葡萄新品种是热区葡萄产业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提升热区葡萄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逆境 葡萄 育种 优势 进展
下载PDF
森林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碳矿化研究
5
作者 马红亮 陈灿灿 +1 位作者 尹云锋 高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7-1259,共13页
土壤是由不同粒径颗粒组成的,各粒径颗粒的性质差异大、在土壤中的空间位置不同。为了研究它们各自碳的变化差异,评估这些颗粒在土壤有机碳稳定和周转中的作用。选择亚热带阔叶林土壤,采用物理分组的方法,获得不同粒径土壤颗粒(>2000... 土壤是由不同粒径颗粒组成的,各粒径颗粒的性质差异大、在土壤中的空间位置不同。为了研究它们各自碳的变化差异,评估这些颗粒在土壤有机碳稳定和周转中的作用。选择亚热带阔叶林土壤,采用物理分组的方法,获得不同粒径土壤颗粒(>2000、2000~250、250~53、<53、53~20、20~2、<2μm),与全土等质量开展矿化试验,研究碳矿化量差异、主要碳形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反向探究不同粒径颗粒在全土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按照质量比例作为权重计算的CO_(2)累积排放量、全碳、C/N、芳香性指数、游离氧化铁含量占全土的95.0%~101.8%。<2μm和20~2μm土壤颗粒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颗粒和全土。全土及各颗粒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与比表面积、总孔隙体积、全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有机碳、游离氧化铁呈正相关性,而与C/N呈负相关性。通过对不同粒径颗粒16个指标降维分析,综合特征指数显示<2μm和20~2μm颗粒最高,即它们的综合作用最大。因此,全土壤的碳变化可追溯到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碳的不同变化及关系,且土壤小粒径的团聚或被大粒径颗粒包闭可能是降低全土碳矿化的机理之一,有利于维持全土壤碳的稳定或增加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土壤 物理分组 碳稳定 碳矿化 CO_(2)排放
下载PDF
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
6
作者 李晓 贾淑娴 +2 位作者 席颖青 杨柳明 刘小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0,共9页
【目的】研究森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为全面认识植物、土壤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森林长期碳固存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种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 【目的】研究森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为全面认识植物、土壤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森林长期碳固存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种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物、双倍凋落物和对照),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氨基糖含量及微生物残体碳含量,采用Pearson分析和路径分析(PLS-PM)探讨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去除凋落物后,土壤中总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甘露糖胺含量分别降低了14.7%、33.4%、9.3%和16.1%;凋落物添加处理后,甘露糖胺含量降低了21.7%。去除凋落物后,真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6.2%和16.1%,而细菌残体碳含量无显著变化;凋落物添加后,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显著降低了9.2%,但2种处理下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无差异。路径分析表明,凋落物输入变化下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是驱动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的关键因子。【结论】改变凋落物的输入可显著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的积累,尤其是对真菌残体碳的影响较大,而对细菌残体碳的影响较小。凋落物在微生物残体碳积累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度维持地表凋落物贮量有助于保持土壤碳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氨基糖 微生物残体碳 土壤有机碳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7
作者 邓丽 张旻 冯世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1-106,153,共7页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光合研究的最适用光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光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光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属植物 光响应模型 光合特性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南亚热带地区132份葡萄种质的白粉病抗性调查
8
作者 林玲 时晓芳 +5 位作者 韩佳宇 黄桂媛 冯启艳 张瑛 黄羽 郭荣荣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目的】开展不同葡萄种资源在南方湿热地区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了解各种质的抗性水平,筛选优良抗性种质,为南方湿热地区葡萄抗白粉病的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 【目的】开展不同葡萄种资源在南方湿热地区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了解各种质的抗性水平,筛选优良抗性种质,为南方湿热地区葡萄抗白粉病的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的9个种类132份葡萄种质资源的白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白粉病抗性最强的是毛葡萄、河岸葡萄及刺葡萄,所调查的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表现为高抗甚至部分免疫;调查的2份华东葡萄种质均表现为抗病;调查的1份绵毛葡萄种质表现为抗病;60.00%的美洲葡萄种质表现为免疫及高抗,40.00%表现为抗病;4份欧山杂种葡萄中有1份表现为高抗;66份欧美杂种种质中,抗病及以上的占比为56.06%;41份欧亚种种质中,仅4.88%表现为抗病,感病及高感的占比为95.12%。【结论】美洲种、河岸葡萄、毛葡萄、刺葡萄及部分欧美杂种对白粉病表现为高抗甚至免疫,可作为重要的白粉病抗病资源进一步加以研究利用,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普遍表现为感病及高感,但仍有少量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葡萄 白粉病 抗性 田间调查
下载PDF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力提升的思考——以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9
作者 金轶伟 方鸣 姚坚强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47-50,63,共5页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推动地方农业科技进步的骨干力量,文章总结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建所60多年,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科技创新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党建引领文化传承、深化...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推动地方农业科技进步的骨干力量,文章总结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建所60多年,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科技创新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党建引领文化传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科技创新和“三农”服务、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等加快推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提升科技创新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创新力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下载PDF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林 赵毅 +4 位作者 温智峰 刘佳润 魏识广 周景钢 冯嘉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87-4697,共11页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研究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和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获取了以下结果:(1)优势种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贡献更大(1533.85 Mg,74.72%),尤其是大径级物种(1389.68 Mg,67.69%)。优势种地上碳储量(CV=0.635)的空间分布较非优势种(CV=0.690)更加均匀。(2)物种多样性与优势种和总体地上碳储量负相关,而与非优势种正相关。(3)群落总体、优势种和非优势种的地上碳储量均与结构多样性显著正相关。然而,结构多样性对非优势种地上碳储量的影响程度高于优势种。(4)群落中的土壤营养度、凹凸度与地上碳储量正相关。综上所述,通过提升非优势种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此外,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也有助于提升南亚热带森林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碳储量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地形和土壤
下载PDF
2022年7-8月黄河中游强降水极端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11
作者 乔春贵 王国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932,共14页
采用国家和省级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地形高程数据等,详细分析了2022年7-8月黄河中游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极端性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黄河中游共出现11轮强降水... 采用国家和省级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地形高程数据等,详细分析了2022年7-8月黄河中游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极端性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黄河中游共出现11轮强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降水时间间隔短、强降水落区重叠性高等特点;18个站点累计降水量的标准化距平超过2.5,多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雨强超过50 mm·h^(-1),表现出显著极端性特征,且8月降水的极端性强于7月;强降水雨带分布和黄河中游地形特征密切相关。(2)7-8月亚洲中高纬度贝湖附近高度场标准化距平达-2.5~-1.5(8月超过-3.5),低槽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强降水过程中副高西脊点呈西进状态,7月副高脊线和北界南北摆幅较大,副高的每一次南北摆动与来自贝湖的冷空气结合,引发一次次强降水过程;8月副高脊线和北界缓慢南退,摆幅较小,持续性强降水形成于副高边缘。(3)8月水汽输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整层水汽通量积分标准化距平达2.5以上,PWAT维持40~60 mm,其标准化距平在内蒙古南部和晋陕区间北部均为2.5~3.5,局部3.5以上,水汽条件明显强于7月。(4)黄河中游上空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低层36°N以北形成锋生,北部整层出现上升运动,垂直速度标准化距平达-2.5~-0.5,异常偏强,与强降水落区对应。(5)8月锋生函数分析表明,黄河中游北部降水发生前及发生时均有锋生,锋生值增减与降水强弱变化趋势一致;变形项对总锋生贡献大,倾斜项对总锋消贡献大;降水强度大的过程,锋生伸展高度较高,强度小的过程锋生高度较低,锋生值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极端降水 环流异常 副热带高压指数 锋生函数
下载PDF
2023年7月27—28日太原强对流过程分析
12
作者 蔡晓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9期95-98,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数据和太原单站雷达数据等,对2023年7月27日太原地区的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对流过程以短时强降水和短时暴雨天气为主,主要发生在副高边缘,受到高空槽影响和台风远距离输送水汽产生。充足的水汽...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数据和太原单站雷达数据等,对2023年7月27日太原地区的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对流过程以短时强降水和短时暴雨天气为主,主要发生在副高边缘,受到高空槽影响和台风远距离输送水汽产生。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夜间高空槽东移,台风北上偏东气流加强,使得中高层更加干冷,低层更加暖湿,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低层西南和东南2支气流在太原地区交汇,导致该区域更强烈地辐合上升运动,满足强对流发展的动力条件,同时有利于对流在此被触发。雷达图上显示,阳曲境内出现“列车效应”,且风暴质心较低,降水效率高,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副高边缘 天气 高空槽 雷达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
13
作者 王剑武 季碧勇 +1 位作者 王铮屹 朱程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形成区域森林碳密度分布图,并分析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选取5项景观格局指标和3项自然因素,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2012—2019年,丽水市森林平均碳密度从23.19 t·hm^(−2)上升到31.96 t·hm^(−2),且空间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森林景观格局显著影响森林碳密度,并表现不同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景观蔓延度和斑块密度对森林碳密度驱动力较大,而景观最大斑块指数的驱动力较小。【结论】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应地制宜制定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实施自然演替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森林碳密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亚热带丘陵区 丽水市
下载PDF
2023年6月一次北部湾低压极端暴雨过程天气气候特征
14
作者 何慧 赖晟 +1 位作者 郑凤琴 刘璐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6月7-10日北部湾低压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持续性极端暴雨前期和期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西,位置稳定。孟加拉湾-南海-菲律宾一带热带辐合带活跃,南海西部有低压系统生... 利用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6月7-10日北部湾低压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持续性极端暴雨前期和期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西,位置稳定。孟加拉湾-南海-菲律宾一带热带辐合带活跃,南海西部有低压系统生成,并移入北部湾。(2)季节内振荡(MJO)处在第2、3位相,受其东传影响,中高纬度环流形成的槽脊位置有利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中层500 hPa我国东北地区附近有东北低涡维持,低涡后部强盛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受偏北偏西的副高阻挡,有小股冷空气渗透南下影响广西。(3)低层850 hPa印度洋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强盛但活动偏南,印度洋-中南半岛-南海的西南风急流受台风“古超”阻挡转向成南风,使气流在北部湾形成气旋性弯曲。广西西北部有弱东北风,增强北部湾周边气流的气旋性辐合。(4)广西南部和北部湾一带位于200 hPa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右侧与850 hPa西南风低空急流左侧,高空辐散和低层辐合,1000~300 hPa水汽通量辐合区水汽条件充沛。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协同作用,为这次持续性极端暴雨提供有利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充分的热力、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极端暴雨 北部湾低压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急流
下载PDF
亚热带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海静 柳开楼 +2 位作者 郭长城 娄翼来 王义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探究长期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效率的变化情况,以江西省进贤县稻田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并通过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 为了探究长期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效率的变化情况,以江西省进贤县稻田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并通过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计算土壤固碳效率.结果表明:①稻田红壤的优势团聚体粒级为[0.250,2.000)mm,质量占比为40.64%~47.04%.与常规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对各级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均无显著影响.②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全土的S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60%和10.17%,但全土的C/N以及各级团聚体的SOC含量、TN含量和C/N均未发生显著变化.③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的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分别显著增加55.37%和216.76%,但固碳效率显著降低50.85%.综上,在南方亚热带红壤双季稻种植区,秸秆还田有利于SOC的固存,但降低了土壤固碳效率,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水田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固碳效率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一博 李双双 +4 位作者 冯典 肖贻青 陈小婷 黄少妮 杜莉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2,共11页
基于陕西省99个国家站1979-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以及相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并对全省典型地区进行水汽追踪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陕... 基于陕西省99个国家站1979-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以及相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并对全省典型地区进行水汽追踪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陕北中部、关中中东部极端降水为增加的趋势,通过REOF分析并计算得到陕北、关中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分别为0.36 mm·a^(-1),0.35 mm·a^(-1),陕南极端降水变化趋势最小为0.11 mm·a^(-1)。夏季影响陕西省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支路径,北支水汽来自欧亚中高纬地区,东支水汽主要来自内陆的江河流域,南支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此外,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在2005年后增多是大气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气高层辐散增强有利于上升运动,大气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西伸北抬造成外围水汽更容易进入内陆,蒙古反气旋南侧的异常东风和低层的异常东南风更有利于水汽进一步向西北地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水汽追踪
下载PD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dynamics of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ina:2005 to 2020 被引量:1
17
作者 Shi-Guang Wei Lin Li +3 位作者 Kun-Dong Bai Zhi-Feng Wen Jing-Gang Zhou Qin Lin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Here,we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ina.We found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forest chang... Here,we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ina.We found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forest changed over a 15-year period.Specifically,renewal and death of common species was large,with the renewal of individuals mainly concentrated within a few populations,especially those of Aidia canthioides and Cryptocarya concinna.The numbers of individual deaths for common speci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small and mid-diameter level.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y species diversity fluctuated in each monitoring period,showing a more dispersed diversity after the 15-year study period,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n quadrats increased.In 2010,the death and renewal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were different compared to other survey years.Extreme weather may have affected species regeneration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in our subt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rest community will help better understand the long-and short-term causes of dynamic fluctuation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and reveal the factors that drive changes in communit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structure Death and renewal dynamics Species diversity dynamics South subtropical forest
下载PDF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Three River Source Region: Influences of SST and zonal shifts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被引量:1
18
作者 Yumeng Liu Xianhong Meng +5 位作者 Lin Zhao S-Y.Simon Wang Lixia Zhang Zhaoguo Li Chan Wang Yingying 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TRSR)of China is vital for the headwaters of the Yellow,Yangtze,and Lancang rivers and exhibits significant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TRSR)of China is vital for the headwaters of the Yellow,Yangtze,and Lancang rivers and exhibits significant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ast Asian westerly jet(EAWJ)on TRSR rainfall.A strong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RSR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he Jet Zonal Position Index(JZPI)of the EAWJ from 1961 to 2019(R=0.619,p<0.01).During periods when a positive JZPI indicates a westward shift in the EAWJ,enhanced water vapor anomalies,warmer air,and low-level convergence anomalies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TRSR summer precipitation.Us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Atlantic–Eurasian teleconnection(AEA)from the North Atlantic(NA).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NA and central tropical Pacific(CTP)significantly affects TRSR precipitation.This influence is mediated through the AEA via a Rossby wave train extending eastward along the EAWJ,and another south of 45°N.Moreover,the NA–CTP Opposite Phase Index(OPI),which quantif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mmer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of the NA and the CTP,is identified as a critical factor in modulating the strength of this teleconnection and influencing the zonal position of the EAW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 precipitation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Three River Source Region Atlantic-Eurasian teleconnection
下载PDF
增温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淑君 列志旸 +6 位作者 卢嘉华 刘旭军 刘德界 周曙仡聃 刘菊秀 褚国伟 叶茂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08-5518,共11页
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的积累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研究普遍发现短期增温减少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但尚不清楚这... 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的积累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研究普遍发现短期增温减少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但尚不清楚这种负效应在长期增温下是否仍存在和有机碳组分是否变化。以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模拟增温,探究长期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2017—2021年的连续增温观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表层土壤中,增温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4.5%,其中土壤重组有机碳库显著降低9.1%,轻组有机碳库显著增加9.8%,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5.8%,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和络合态碳含量不变。增温持续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库、重组有机碳库、惰性有机碳和络合态碳。增温处理与增温持续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库,但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络合态碳和轻组有机碳库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长期增温背景下南亚热带季风林的土壤有机碳因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增加而增加,使总有机碳增加的生物调控作用可能比矿物保护作用强,但减少的惰性碳组分和增加的活性碳组分可能会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下降。本研究结果探讨了南亚热带森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增温的响应,与大多数研究所发现的短期增温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形成对比,结果可为预测未来该地区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添加生物质炭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磷组分及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小敏 高冠女 +2 位作者 张文 尤业明 黄雪蔓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8,共12页
为改善我国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磷(P)供应不足的状况,该研究利用生物质炭(BC)作为土壤改良剂,以桉树人工林(林龄为15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加入不同用量[0(CK)、2%、5%、10%和20%]的BC,重点探究不同用量BC对土壤P组... 为改善我国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磷(P)供应不足的状况,该研究利用生物质炭(BC)作为土壤改良剂,以桉树人工林(林龄为15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加入不同用量[0(CK)、2%、5%、10%和20%]的BC,重点探究不同用量BC对土壤P组分及转化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CK相比,20%的BC添加量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N)、全磷(TP)、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和pH值(P<0.05),而2%、5%和10%的BC添加量仅显著提高了MBP和pH值(P<0.05),对其他土壤理化指标无显著影响。(2)与CK相比,2%的BC添加量显著提高了易利用性磷(LP)(P<0.05),5%和10%的BC添加量显著提高了速效磷(AP)和LP(P<0.05),20%的BC添加量显著提高了AP、LP和难利用性磷(OP)(P<0.05),但中等程度利用性磷(MP)在4种BC添加量下均无显著变化。(3)与C、N和P转化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蛋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在10%和20%的BC添加量下显著高于CK(P<0.05)。(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n(BG)和ln(NAG+LAP)均与ln(ACP)呈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pH、TN和TP是驱动桉树人工林土壤P组分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一步表明,pH、C∶P和N∶P是驱动土壤P转化的最关键因子。综上所述,不同用量BC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与C、N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的P供应潜力,其中以高浓度BC添加量(20%)的效果最佳。该研究对指导我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桉树人工林 土壤磷组分 土壤酶活性 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