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t Traits and Soil Chemical Variables During a Secondary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Abandoned Fields on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80
1
作者 王国宏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8期990-998,共9页
Species dynamics in terms of both plant biological traits, ecological strategies and species richness as well as soil chemical variables during a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abandoned fields on the Loess Plateau along a t... Species dynamics in terms of both plant biological traits, ecological strategies and species richness as well as soil chemical variables during a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abandoned fields on the Loess Plateau along a temporal sere from 3 a to 149 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 Soil total C and N increased while soil pH, total K and Na decreased with years since abandonment. No noticeable trend was found in the case of soil P along the successional sere. On the other hand, total CaO of the surface layer (0 - 10 cm) decreased, but that of the two deeper layer, (20 - 30 cm, 40 - 50 cm) increased with years since abandonment. Soil C, N, K and P decreased, while Na, CaO and soil p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2) Species richness peaked at both mid-stage of the successional sere and the intermediate portion of soil chemical variables gradient. (3) An ideal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early successional stage were annuals with stable seed pool, CR-life strategy, S-regeneration strategy, and strong competitive ability on relatively poor soil, while perennials capable of intensive lateral spread and colonal ability, requiring high nutrient supply, and having Clife strategy would b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ubsequent stages. Plant traits, such as perennial-life history, C-, CR-, SC-, SR-, S- and R-life strategies, W-, S-, Bs- VBs- and V-regeneration strategies, were over- re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sere among the other species. (4) Some traits, such as C-, SC-life strategies, ability of clonality, perennial-life history, well-developed lateral spread ability, V- and VBs-regeneration strategies, seed animal. dispersal mode, flowering time of autumn, fruit types of legumen and nut, were more or les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soil total C, N and K, while S-, SR-, R-, CR-life strategies, annual-, biannual-life history, non-clonal ability, S-regeneration strategy, poor lateral spread ability, and fruit types of utricle, capsule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oil total Na, CaO and pH.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teppes should be the dominant native vegetation coinciding with the large-scaled eco-climatic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ndoned fields plant trait soil chemical variable succession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A chronosequence analysis of forest recovery o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in Nicaragua 被引量:1
2
作者 Guillermo Castro Matin Mulualem Tigabu +1 位作者 Benigno Gonzalez-Rivas Per Christer Ode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woody species recovered on three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after 4, 9 and 14 years were characterized. Seedlings, saplings/poles and mature trees were ide...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woody species recovered on three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after 4, 9 and 14 years were characterized. Seedlings, saplings/poles and mature trees were identified and counted in 70 plots of 100 m^2 in each abandoned site. A total of 13, 29 and 22 families represented by 17, 48 and 44 species were registered in 4-, 9- and 14-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hift in dominant species across successional stages. Lonchocarpus acuminatus had the highest importance value in the 4-year old stand, whereas, Myrospermun frutescens, Guazurna ulmifolia and Cordia alliodora had the highest importance value in the 9-year-old-stand and Caesaeria corymbosa, Muntingia calabura, Gliricidia sepium and Tabebuia rosea in the 14-year-old stand. The total stem density increased from 5011 to 9631 individuals per hectare as the age of abandonment increased from 4 to 14 years. The total basal area of individuals _〉 I cm d.b.h,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age of abandonment. Overall, small individuals (〈 10 cm dbh) contributed to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basal area. Species diver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9-year old stand followed by 14- and 4-year-old stands. We concluded that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secondary forests recovers rapidly to the mature forest level compared to structural attribut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successional trajectories of tropical dry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America dry forest NEOTROPICS RESTORATION secondary successio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 forest recovery
下载PDF
A chronosequence analysis of forest recovery o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in Nicaragua
3
作者 Guillermo Castro Marín Mulualem Tigabu +1 位作者 Benigno González-Rivas Per Christer Odé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A3期213-222,286,共11页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woody species recovered on three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after 4, 9 and 14 years were characterized. Seedlings, saplings/poles and mature trees were ide...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woody species recovered on three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s after 4, 9 and 14 years were characterized. Seedlings, saplings/poles and mature trees were identified and counted in 70 plots of 100 m2 in each abandoned site. A total of 13, 29 and 22 families represented by 17, 48 and 44 species were registered in 4-, 9-and 14-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hift in dominant species across successional stages. Lonchocarpus acuminatus had the highest importance value in the 4-year old stand, whereas, Myrospermun frutescens, Guazuma ulmifolia and Cordia alliodora had the highest importance value in the 9-year-old-stand and Caesaeria corymbosa, Muntingia calabura, Gliricidia sepium and Tabebuia rosea in the 14-year-old stand. The total stem density increased from 5011 to 9631 individuals per hectare as the age of abandonment increased from 4 to 14 years. The total basal area of individuals ≥ 1cm d.b.h.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age of abandonment. Overall, small individuals (< 10 cm dbh) contributed to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basal area. Species diver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9-year old stand followed by 14-and 4-year-old stands. We concluded that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secondary forests recovers rapidly to the mature forest level compared to structural attribut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successional trajectories of tropical dry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America dry forest NEOTROPICS RESTORATION secondary successio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field forest recovery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区不同弃耕地植物物种生态位
4
作者 王文琼 张峰 +5 位作者 郑佳华 李邵宇 何江峰 杨立山 张彬 赵萌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1582,共12页
生态位特征能够准确反映植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弃耕年限对植物物种生态位特征的影响,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分别选取弃耕5年、弃耕15年、弃耕20年3个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群落样地,并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对植物种群Shannon-Wiene... 生态位特征能够准确反映植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弃耕年限对植物物种生态位特征的影响,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区,分别选取弃耕5年、弃耕15年、弃耕20年3个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群落样地,并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对植物种群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探讨弃耕地植物群落组成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弃耕演替阶段重要值较高的物种逐渐由一、二年生植物转为多年生禾草,生态位宽度最大物种也由一年生植物转变为多年生植物,但仍与天然草地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不同。弃耕20年和天然草地生态位重叠程度整体高于弃耕5年与弃耕15年;弃耕15年生态位重叠主要集中在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栉叶蒿(Neopallasia petinata)之间;天然草地和弃耕20年处理下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物种对为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栉叶蒿(Neopallasia petinata)。本研究表明,随着弃耕年限增加,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逐渐向天然草地方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弃耕演替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物种重要值 天然草地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规律 被引量:45
5
作者 郑翠玲 曹子龙 +2 位作者 赵廷宁 孙保平 丁国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不同年限弃耕地为对象 ,研究了不同年限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弃耕地的植被演替一般经历 4个阶段 :1年生杂草阶段、丛生小禾草阶段、多年生根茎禾草阶段和多年生丛生禾草阶段 ;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不同年限弃耕地为对象 ,研究了不同年限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弃耕地的植被演替一般经历 4个阶段 :1年生杂草阶段、丛生小禾草阶段、多年生根茎禾草阶段和多年生丛生禾草阶段 ;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弃耕年限不是单一的直线关系 ,且随弃耕年限的增加 ,多年生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对不同放牧干扰下弃耕地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1、2阶段不宜利用 ,但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3、4阶段 ,可以进行适度利用 ;随着弃耕年限的增加 ,只要不对地表土壤进行破坏 ,弃耕地都会发生进展演替 ,并达到一个偏顶级群落 ,然后又会在放牧干扰下 ,发生逆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地 年限 放牧 地上生物量 演替规律 禾草 农牧交错带 植被演替 浑善达克沙地 群落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方琳 王理德 +5 位作者 韩富贵 何芳兰 张莹花 郭春秀 柴成武 魏林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9-1464,共6页
采用重要值、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在50a自然恢复过程中... 采用重要值、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在50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4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8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7.65%和82.35%;藜科(8种)、禾本科(6种)、蒺藜科(4种)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2.94%。(2)研究区退耕后50a植物群落演替经历为:田旋花→藜→苦苣菜→骆驼蒿→骆驼蓬→盐生草→黑果枸杞→红砂→盐爪爪的演替过程。(3)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随退耕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出在退耕初期(1~5a)先下降然后呈波动式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逐渐减少,植物群落演替向前发展的大致经历分为4个阶段:退耕1~5a为一年生草本和宿根植物迅速恢复阶段,退耕5~15a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演替阶段,退耕15~30a为多年生草本向多年生灌木演替阶段,退耕30~50a为多年生灌木植物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物种多样性 自然演替
下载PDF
弃耕演替与恢复生态学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桂林 山仑 刘国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6,共3页
弃耕演替是一种重要的演替模式 ,可以为生态恢复规划提供指导。弃耕演替为进展演替 ,但要恢复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由演替本身的规律决定的。适当的人为干预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 ,并使演替进程大大缩短。对弃耕... 弃耕演替是一种重要的演替模式 ,可以为生态恢复规划提供指导。弃耕演替为进展演替 ,但要恢复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由演替本身的规律决定的。适当的人为干预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 ,并使演替进程大大缩短。对弃耕演替的研究是恢复生态学兴起的原始策动力 ,恢复生态学是在对弃耕演替的研究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弃耕演替研究隶属于恢复生态学 ,是恢复生态学涵盖的一个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 演替 恢复
下载PDF
秦岭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 Ⅱ演替系列的群落α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07
8
作者 高贤明 黄建辉 +1 位作者 万师强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9-625,共7页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在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群...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在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向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灌丛、混交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逐渐上升,至混交林阶段达到最高值。若以分布在这一垂直地带的代表性森林群落锐齿栎林为演替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则由多样性指数在锐齿栎混交林、锐齿栎林阶段呈下降趋势。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在演替的初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乔木层;在混交林阶段,这3个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相差无几,乔木生长型稍占优势;在锐齿栎混交林和锐齿栎林阶段,灌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最大,草本次之,乔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则迅速降低。首次利用群落各生长型的叶层相对厚度和相对盖度作为加权参数,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这种加权处理是比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演替系列 Α多样性 植物生态学 植物群落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及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涛 王得祥 +2 位作者 周金星 王强 蔺雨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5,共6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基础上,对不同恢复年限退耕地的植被演替规律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退耕后50 a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58种,分属于20科45属。其中,菊科、豆科、禾...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基础上,对不同恢复年限退耕地的植被演替规律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退耕后50 a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58种,分属于20科45属。其中,菊科、豆科、禾本科共计23属35种,占属、种总数的51.1%和60.3%,说明这3科植物在陕北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2)物种构成表现为多数种属于少数科,且少数种属于多数科的特征。且群落演替由藜科杂草开始,依次为1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根茎草本群落→多年生丛生草本群落,呈现向地带性物种和灌丛群落演替的趋势。(3)退耕36 a后,植被演替由多年生地带性丛生草本群落逐渐向耐旱耐瘠薄的灌丛群落演变,在无人为破坏的情况下,植被将朝着适宜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方向演替,最终形成与当地气候相协调的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地 植被演替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豫西丘陵坡地弃耕农田植被演替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威 李亚鸽 +2 位作者 亓琳 李琳 王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16-7025,共10页
在豫西丘陵坡地弃耕农田中,设置一个时间梯度为1,3,8,15,25 a的弃耕演替系列,调查其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组成、植被与土壤的碳、氮储量,分析群落的自然次生演替过程,并探讨土壤碳库与氮库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弃耕农田群... 在豫西丘陵坡地弃耕农田中,设置一个时间梯度为1,3,8,15,25 a的弃耕演替系列,调查其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组成、植被与土壤的碳、氮储量,分析群落的自然次生演替过程,并探讨土壤碳库与氮库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弃耕农田群落演替缓慢,阶段性不明显,大致可划分为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两个阶段。定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与附近的原生植被有关。在25 a的演替进程中,草本植物始终占据优势,旱生植物数量约是中生植物的4倍,C3植物数量逐渐增多;群落α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综合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1.53、0.95、2.18,表明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促使群落结构更加复杂并趋向稳定。群落植物的碳、氮储量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 a时分别达到313.14 g/m^2和11.69 g/m^2。土壤碳储量与氮储量的变化相反,在演替后期(25 a)土壤碳储量增加到960.98 g/m^2,而氮储量则降低至27.08 g/m^2,表明豫西弃耕农田土壤具有"固碳放氮"的生态现象。RDA分析表明,群落盖度、密度和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主要因子。从群落的生态功能变化分析,按照弃耕演替时间推进,土壤碳储量逐渐增大,有利于生态系统碳固定;而土壤氮库的缩减则不利于群落的稳定,建议增加群落中豆科植物的丰富度,从而促进土壤氮素固定,缓解氮素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农田 次生演替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碳、氮储量
下载PDF
崇明东滩抛荒鱼塘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晓婷 牛俊英 +3 位作者 罗祖奎 张美 汤臣栋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050-4058,共9页
人工湿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针对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于2007、2008、2011年对崇明东滩自然抛荒的人工鱼塘水鸟群落展开调查,探究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结构及不同水鸟类群的影响。3a累计观察到... 人工湿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针对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于2007、2008、2011年对崇明东滩自然抛荒的人工鱼塘水鸟群落展开调查,探究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结构及不同水鸟类群的影响。3a累计观察到水鸟59种12819只,隶属6目12科。其中抛荒前最多,共53种11001只;抛荒第1年22种1673只;抛荒第4年最少,9种145只。鱼塘抛荒后水鸟种类和数量下降剧烈,物种多样性先上升再下降,均匀度逐年上升,优势度先下降再上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群落特征都存在极显著年度差异(P1<0.01;P2<0.01;P3<0.01;P4=0.003;P5<0.01)。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水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下降趋势明显,且年际差异极显著。即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产生了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人工管理措施防止旱化,增加环境异质性,恢复水鸟群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荒鱼塘 自然演替 水鸟群落 崇明东滩
下载PDF
黄土高原西部弃耕地植被恢复与土壤水分调控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魏兴琥 谢忠奎 段争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0-595,共6页
选择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2a、3a、4a、5a、7a、9a、12a、20a的弃耕台地和天然台地,调查各弃耕地和天然台地的植物种类、数量、盖度、频度和地上生物量,定期采样分析各样地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农田弃耕后植被沿天然植被... 选择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2a、3a、4a、5a、7a、9a、12a、20a的弃耕台地和天然台地,调查各弃耕地和天然台地的植物种类、数量、盖度、频度和地上生物量,定期采样分析各样地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农田弃耕后植被沿天然植被方向演替,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数量逐渐增加,但在弃耕9a后开始减少,20a后接近于天然台地;更耐旱的多年生草本和小灌木种增加;除7~9a波状变化外,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弃耕初期的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弃耕12a后和天然台地;12a和20a弃耕地0~100cm土层含水量高于其他弃耕地和天然台地,弃耕初期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天然台地含水量居中,但其植被对水分利用的时间延长,范围扩大,表明天然台地植被的水分利用率提高,植被群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弃耕台地 植被演替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效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杜峰 山仑 +1 位作者 梁宗锁 谭勇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9-678,共10页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17块不同撂荒年限样地土壤水分的普查和10块样地土壤水分的定位测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各植被、土壤因子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效应:①农田撂荒后,随着植被的恢复,因群落...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17块不同撂荒年限样地土壤水分的普查和10块样地土壤水分的定位测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各植被、土壤因子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效应:①农田撂荒后,随着植被的恢复,因群落生物量、植被盖度和土壤有机质等这些对土壤水分有直接作用因子的变化,而间接表现为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来越低,而土壤水分的波动却越来越大;②用地形因子(包括坡度、坡向和海拔)、土壤因子(地表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和植被因子(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可以较好地对土壤水分做出多元拟合,影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根系层水分波动的主导因子是植被盖度,而影响深层土壤水分波动的主导因子是地上生物量;③土壤水分两次测定期间深层储水量差值与累积降雨量成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水分测定下边界存在上渗与下渗运动,而且储水量差值多数为正值,说明是以下渗为主。因此O根据土壤水分来估算群落蒸散时会有正的系统误差。为此论文将深层储水量差值作为补偿调节因子自变量,以提高多元拟合精度。拟合结果说明群落蒸散可由群落生物量、群落盖度、坡度、坡向和土壤表层容重或坚实度来估计。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影响群落蒸散的最大因子是群落蒸腾,其次是植被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 土壤水分 多元分析 撂荒演替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撂荒演替序列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杜峰 山仑 +1 位作者 陈小燕 梁宗锁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 rtem isia scop aria)+其...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 rtem isia scop aria)+其它杂类草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多年生草种或小灌木的共优群丛→根茎禾草冰草(A g ropy ron crista tum)群丛→多年生草本或丛生禾草+一年生杂类草群丛→多年生草本群丛→小灌木达乌里胡枝子(L esp ed eza d avurica)群丛→多年生草本+小灌木或密丛型禾草群丛→短根茎密丛型禾草白羊草(Bothrioch loa ischaem um)群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演替序列 数量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弃耕地群落演替与土壤性质演变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郝文芳 梁宗锁 +1 位作者 陈存根 唐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226-231,共6页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2a、68、9a、13a、16a、19a、25a、30a、40a的弃耕地土壤性质演变分析,初步总结出:①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的演替过程中,弃耕9a的群落,每一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其它群落相对应土层的土壤含水量;②土壤容重的平均...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2a、68、9a、13a、16a、19a、25a、30a、40a的弃耕地土壤性质演变分析,初步总结出:①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的演替过程中,弃耕9a的群落,每一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其它群落相对应土层的土壤含水量;②土壤容重的平均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弃耕6a>9a>13a>16a>19a>25a>2a>30a>40a的群落.除受耕作影响弃耕2a的群落外,从6a到40a随着演替的进展,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容重逐渐变小;③随着演替时间的延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不同阶段,其变化趋势有所差异;④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弃耕草地上,土壤的理化性质在0~60cm易发生变化,而在60~100cm土层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缓慢.⑤尽管演替进行的缓慢,但从土壤发展的角度来看,仍属进展演替,所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若排除人为干扰(开垦、放牧等),在现有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下,植被有望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弃耕地 群落演替 土壤性质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机理
下载PDF
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金屯 邱扬 +1 位作者 柴宝峰 郑风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4-39,共6页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 ,用数量分类 (TWINSPAN)和排序 (DCA)研究严村低中山植物群落演替。在黄土弃耕地上群落的演替顺序为 :苦苣 +狗尾草群落 (Comm .Ixerischinensisssp .versicolor +Setariaviridis)→蒿类群落 (Comm .A...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 ,用数量分类 (TWINSPAN)和排序 (DCA)研究严村低中山植物群落演替。在黄土弃耕地上群落的演替顺序为 :苦苣 +狗尾草群落 (Comm .Ixerischinensisssp .versicolor +Setariaviridis)→蒿类群落 (Comm .Artemisiaspp .)→野艾蒿 +披碱草群落 (Comm .Artemisialavandulaefolia +Elymusdahuricus)→披碱草 +早熟禾 +蒿类群落 (Comm .Elymusdahuricus +Poaannua +Artemisiaspp .)→沙棘灌丛群落 (Form .Hipporphaerhamnoides)→油松林 (Form .Pinustabulaeformis)→华北落叶松林 (Form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在群落演替的进程中 ,群落结构、种类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退耕 吕梁山 植被恢复
下载PDF
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退耕还草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洪晓 王学全 +3 位作者 卢琦 郭建英 杨文斌 褚建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6-42,共7页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过程,过窄或过宽的带间距都不利于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进程...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过程,过窄或过宽的带间距都不利于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进程;2)当退耕地与林带的距离适当时,林带能明显促进草本群落的恢复,使草本的盖度和物种数目明显提高,当距离过大或过小时,这种促进作用显著减弱;3)林带间隙内不同距离草本群落的恢复效果符合高斯模型;4)根据高斯回归模型推算,当林带间距介于16~28m时,林带对草本群落的修复作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研究结果对优化温带草原区退耕地促草型灌木林的结构具有参考价值,就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来说,最好将林带间距控制在16~28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 草原修复 原生演替 灌木 防护林 高斯模型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排序及演替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峰 徐学选 +3 位作者 张兴昌 邵明安 梁宗锁 山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18-5427,共10页
根据2003和2005年分别对36和34块撂荒群落及其生境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撂荒群落的排序演替规律、演替速度及演替趋同或趋异性。结果表明:(1)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影响较大的因子主要有撂荒年限、海拔、土壤水分含量及变异量、有机质... 根据2003和2005年分别对36和34块撂荒群落及其生境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撂荒群落的排序演替规律、演替速度及演替趋同或趋异性。结果表明:(1)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影响较大的因子主要有撂荒年限、海拔、土壤水分含量及变异量、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速效磷等,而坡度、坡向等对撂荒群落分布及动态影响较小;(2)排序图也反映了撂荒演替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即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变异量增加。土壤养分方面,除速效磷呈减少趋势外,土壤有机质,全N、P、K,速效N、K都有增加的趋势;(3)农田撂荒后,群落演替速度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提出一个关于撂荒演替速度的分阶段循环往复式的理论模型,认为植被演替从总体上讲是逐渐变慢的,可根据生长、生活型和优势植物种等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初期演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达到阶段稳定状态。之后,随着下一阶段主要植物的入侵,阶段稳定状态被打破,演替进入下一阶段。(4)演替趋同、趋异性方面,两年的结果不一致,与样地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撂荒群落 演替速度 演替趋同或趋异性
下载PDF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9
19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近 15 0 a的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 12 8种 ,分属于 4 7科 113属 ,累计出现的科、属、种数 (y)随着演替时间 (t)的延长呈对数函数变化 :y =a L n(t) +b,而且在植被恢复的前期增加速度较快 ,有 6 0 %的科属种在前 30 a出现。杠柳 (Periploca sepium)与茶条槭 (Acer ginnala)是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出现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木本植物 ,具有较宽的生态位 ,建议作为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考虑。在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与 Margalef指数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以及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表现为抛物线函数变化规律 :y =at2 +bt+c。在不同的群落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是不同步的 ,草本层、灌木层与乔木层植物多样性达到最大的时间依次为 70~ 80 a、90~ 10 0 a与 10 0 a以上。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顺序为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 群落演替 黄土高原 子午岭 弃耕地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小波 吴庆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结果表明在热带多雨地区弃荒农田的植被演替过程中 ,植物种数增加的速度较快 ,α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是比较明显的 ;β多样性变化较强烈的阶段是在草本植物群落与灌丛的过渡区 ,这说明在弃... 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地区弃荒农田次生植被恢复特点 ,结果表明在热带多雨地区弃荒农田的植被演替过程中 ,植物种数增加的速度较快 ,α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是比较明显的 ;β多样性变化较强烈的阶段是在草本植物群落与灌丛的过渡区 ,这说明在弃荒农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 ,草本植物群落与灌丛生态过渡区是植物种类增加较快和更替较快的区域。比较弃荒农田植被类型的植物成分百分比与典型原始林和次生林的现有植物成分的百分比 ,预计热带多雨地区弃荒农田 10 0~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被演替 弃荒农田 海南岛 次生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